果戈里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村上春树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
所谓“小确幸”,就是个人自我的那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若个人的小确幸为“独乐乐”,对公共利益有所贡献的幸福是“众乐乐”,则孰乐?
近年来,“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其实,这个词条跟佛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的一部分秉持“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生活哲学的青年。佛系青年常用语: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遇事淡定,内心无甚波澜,云淡风轻。
有人觉得,“佛系”没什么,化解戾气,淡泊名利,是压力下的放松,严肃中的调侃,有利于身心健康。
有人觉得,这是缺乏进取与活力的“丧文化”的表现,这种颓废心理亟待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