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A.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
白磷始终不燃烧
C.
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D.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1 11:09: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用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四组物质,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同类题2
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浓硫酸
同类题3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9,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
实验结论:________
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9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C,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C,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同类题4
物质溶于水时,有的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现用广口瓶、试管、弯曲成如图形状的玻璃管,合适的橡皮塞和水为材料,设计一个装置,使它能对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进行研究。画出装置图,并简述原理。
(1)在如图所示方框中画出装置图。____________
(2)除水还需要的药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现象并简述该装置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硝酸铵和水;②锌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