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一家社会研究机构,分别用了一年的时间,对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数千名人士进行了两次采访:
第一次主题:当你在大街上捡到100美元时,你是直接将它放入自己的口袋,还是交给警察?有90%的人回答:直接放入自己的口袋;只有10%的人回答:会在原地等待失主,或者交给警察。该机构通过偷拍实验,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第二次主题:当你未成年的子女,在大街上捡到100美元时,你是希望他直接将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还是交给警察?所有的人回答都是:希望他将钱交给警察,而不是直接放入自己的口袋。
有人说,追求是痛苦之源,平凡为快乐之本。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能够点燃人的内心、令人热血沸腾、促人积极进取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