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50gNaC1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一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25 09:37: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是指
;
(2)将5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
。
同类题2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造成曲线①和②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
(2)曲线②中,d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
(3)图中a、b、c、d四点中,锥形瓶内CaCl
2
含量最大的是________ 。
同类题3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________
,溶剂是
________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同类题4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B.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液
溶液的组成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