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上海依托“行走课堂”学生社会实践机制,组织全市60所高校的10万多名大学生,聚焦“看伟大成就、讲中国故事、展青春风采、做时代英才、悟成才之道”主题,奔赴全国各个省份开展了近万个实践项目。
学生团队深入校园、企业、社区、乡村、军营等基层单位,积极开展教学实习、技能实训、惠农服务下乡、基本医疗普查、留守儿童关爱、文化艺术展演等实践活动,用脚丈量祖国大地。用情体察百姓需求,用心感受新时代的气息脉搏,思考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同学们用心制作了多部微视频。其中,微纪录片《彩云之南的课堂》记录了在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川、龙陵等扶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的感人故事;微视频《与祖国同行》记录了校友扎根边疆、基层,在祖国各地、各行各业与祖国同成长的奋斗故事……
亲爱的同学们,你的家乡也许在“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乡村,也许在“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烟柳画桥,参羞十万人家”的城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国家政策的调整,你的家乡也行走在消逝与新生中,消逝了辘辘古井,消逝了碾坊还有那曾经黑窖洞的教室……新生了文化广场、快递小哥、支付宝、微信……同时也新生PM2.5雾霾……家乡在消逝中有了新的面貌,也在新生中出现了新的矛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你在家乡变化的旋律中选择两三个对象(如风俗、民生、文化、生态等等),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丈夫下班回到家,看见妻子正在揍儿子,没理他们。径直走到厨房,看见小矮桌上煮好一锅馄饨,于是盛了一碗吃。吃完看见妻子还在那里揍儿子,看不过去了,就说:“教育小孩不能老用暴力,要多讲道理嘛!”妻子说:“好好的一锅馄饨,他居然撒了一泡尿进去,你说气人不气人?”丈夫听后马上说:“媳妇你歇会儿,让我来揍! ”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印度)泰戈尔
“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意大利)朗根尼西
“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德国)普朗克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只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 讨不来。时代呼唤着更多的人成为某一领城的独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