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取12克石灰石(杂质高温不分解,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经过一段时间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8克。往剩余固体中加94.4克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共消耗100克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化学方程式:
CaO+H
2
O=Ca(OH)
2
,
Ca(OH)
2
+2HCl=CaCl
2
+2H
2
O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1)过程b出现的现象是_____。
(2)求反应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
(3)若过程a高温煅烧时间变长,则过程c消耗稀盐酸质量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12-10 03:26: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石灰石样品的主要成分是CaCO
3
(已知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同学将50g盐酸分5次加入20g该石灰石样品中,得到实验图像和1-3次的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
(1)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_____克;
(2)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_____。
同类题2
某氢氧化钙中含有做酸钙杂质,称取研细的该样品12.4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2.6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再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1)加入盐酸的质量在0-25g时,__________________与盐酸发生反应
(2)求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__________
同类题3
小晨利用如图装置进行 CO
2
性质研究,注射器内装的是足量稀盐酸,硬质玻璃管中有四个棉球,期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关于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把大理石换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钠粉末则反应速度太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B.若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反应速率太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不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D.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同类题4
王强同学在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含其它的杂质)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该混合溶液放入烧杯中,再滴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刚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
。
(3)计算所取混合液中CaCl
2
的质量。
同类题5
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A.在实验室用一支漏底的试管,一个小烧杯,一个带导管的橡皮塞和一团细铜丝,可组装制取CO
2
的发生装置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2
中的少量CO杂质
C.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红色的物质,用稀盐酸除去
D.在混有硫酸钠的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后可以得到纯净的NaOH溶液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空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