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所示,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摘除大部分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则()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甲枝条内的红色液体在筛管内
C.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的动力是呼吸作用
D.乙枝条内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1-09 10:55: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这种适应性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等各个方面。如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片上气孔的数量和分布是不同的。下表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___________。取四只大小且叶片数相同的乙种植物嫩枝,在光照条件下,依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凡士林具有密封作用)。实验开始时各装置的质量相同,24小时后重新测量各装置的质量,质量明显减小的是____________ 。(填编号)
植物种类
甲
乙
丙
丁
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的气孔数
上表皮
2500
0
8900
2700
下表皮
2300
29400
0
12300
同类题2
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实验装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的是_____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装置。
(3)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湿度。
同类题3
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
。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
。实验中必须用黑色塑料袋,原因是
。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
(5)补充完成光合作用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同类题4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开阀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原因是:植物进行____作用,产生____(填气体名称)。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____(填结构名称)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后,由木质部的____自下往上运输到叶片。
同类题5
课本上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
B.高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低温潮湿
(2)在水槽的水银面上有一层水,水起的作用是
。
(3)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上升现象,还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的影响。你认为植物还有什么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4)如果实验中玻璃管足够长,则影响水银柱最终能上升的高度,除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外,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什么因素有关?
相关知识点
生物的新陈代谢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叶
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