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电影产业正处在繁荣生长的新阶段和上升的经济通道中。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在7%左右,而电影行业2014年增长超过36%,这与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普遍增强有关,如今电影成为居民消费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研究所所长刘汉文看来,中国电影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带给人们的是巨大的想象空间。其实,中国电影正在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影响世界电影格局的重要力量。
2014年6月,阿里巴巴完成对阿里影业的收购;7月,百度宣布成立爱奇艺影业公司;乐视、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的电影公司也相继成立。中国电影发展的现实表明,无论电影的生产营销模式还是消费模式,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网络时代的熔印——京东、百度的各类电影众筹产品相继推出,众筹电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大圣归来》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对传统电影公司形成了冲击。面对电影市场生态的变化,传统电影亟待重新定位和策略调整,寻求与互联网合作或尝试多元化经营。随着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尽管市场上涌现了一些口碑与票房双赢的“良心制作”,但总体来说,国产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艺术风格同质化严重、制作粗糙的通病。不少观众认为,在粉丝电影的时代,许多影片都属于因急功近利而堆砌元素的“快餐式作品”。从一些内容高度相似的青春片,到由热门综艺节目改编的电影,都是依靠原作的粉丝基础吸引了大量票房,却因没有优质的剧情支撑而引来骂声。
(摘编自鲁元珍《中国电影:大喜之虑》,2015年10月8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一)2009—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统计图

(二)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电影观众调查表


材料三:
五年来,全国银幕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银幕数量41179块,是2012年的2.14倍,超越美国成为银幕拥有数最多的国家。2017年3月,我国银幕达到44489块,超过整个北美地区,成为全球市场容量最大的电影市场;目前全国银幕数已接近4.8万块,稳居全球首位。
五年间,国产影片不断发力,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也在与进口片尤其是好莱坞影片的抗衡中逐渐取得了主动权。2016年全国457.12亿的票房中,国产影片占据58.33%的市场份额,力压进口片。
自2012年以来,中国电影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导演、演员、电影技术人员等,在这批“中国电影新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股新鲜的风潮,不同类型风格的影片接连出现,让观众目不暇接。
2017年的暑期档中,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2》一举拿下近56.8亿票房,从《美人鱼》手中接过了中国电影票房的桂冠。票房并不能决定影片的一切,但是不得不承认,高票房的背后,是观众对国产影片认可度的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的孵化功能全面凸显,新导演、新编剧、新电影技术专家等全方位的电影人才不断涌现。这离不开电影行业内各种新人扶持计划(例如:电影剧本孵化计划、电影局选派数批青年电影人奔赴好莱坞培训等)的支持,也得益于不断拓展的市场促使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
(摘编自《“中国电影新力量”异军突起产业孵化多方面多层次人才》)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普遍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电影已在人们消费支出中居于主要位置。
B.阿里巴巴、百度、乐视以及优酷土豆等互联网公司陆续进军影视业,互联网在为电影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传统电影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C.由材料二可知,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新的高速增长期,9月初全国票房已经达到300亿元,超过了2014年全年票房的总和。
D.从2012年到2017年间,我国电影银幕总数持续增长,2017年3月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市场容量最大的电影市场,拥有银幕数44489块。
【小题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我国的电影市场不仅为民众提供着精神文化食粮,而且还传播着中华优秀文化,这对世界电影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B.在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电影观众喜欢的影片方面,进口片位居第一,超过国产片近4个百分点,而动作片成为电影观众最喜爱的类型,其次是喜剧片。
C.我国电影发展与网络时代的联系日益密切,京东、百度成功推出的电影众筹产品《大圣归来》,表明众筹电影已进入人们的视野。
D.目前我国银幕数超越美国而稳居全球首位,五年来国产影片在与进口片的抗衡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国产影片的票房收入已超越进口片。
【小题3】目前我国电影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如何才能促进电影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01 05:0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在草木间

周晓枫

茶这个字,拆开笔画就是:人在草木间。

每天的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后一个是茶,微妙地超越其他。如果是生活需要,水就够了。文人喜欢诗酒茶:诗是对文字的奢侈,酒是对粮食的奢侈,茶是对清水的奢侈。正因为茶是高于生存需要的水,所以象征精神的部分。是啊,对生存来说,精神就是奢侈——可正因有了这些奢侈,我们才不枉此生。

茶是现实中既平凡又堪称伟大的植物。福建安溪,以铁观音闻名,茶香似乎弥散在这里的空气里……香,是气味的奢侈;铁观音,是茶里的奢侈。

这观音托梦所赐的母本茶树,就生长在安溪打石坑的岩缝间。铁观音母株瘦小,每发新芽,每生新枝,收取的手就会到来。它的芽叶幼嫩时就被采摘,它的枝条被不停折断,用以扦插育苗——就是这样一棵被限制、被切割、被剥守的茶树,守着承诺般,守着它叶片的独特形貌:紫芽斜尾,缘齿疏钝,上面有着拇指按压般的神迹印痕。

茶有近乎神迹之处。折断枝条,插土就能成活——万能地再生。你摧毁,它报以辽阔的丰收,甚至更为勇敢。母株压条繁育时,经过扭转和压扁的伤枝,反而有利更好更多地生根;如果小心呵护的,却事倍功半。一万次酷刑,意味着一万次的繁茂,十万、百万、千万次的慷慨。茶叶制造的过程也是这样。摇青时,芽叶相互摩擦、碰撞,受损的茶青反而分泌香气。每片茶叶,都死于离枝,死于炒制,死于滚水……然后,它们又从中复活,将自己的清香与甘醇,灌注到每一滴水里。从伤害里汲取成长力量的茶,就这样,涓滴灌溉,帮助我们清除体内的毒。

茶,看似羸弱,却隐藏柔韧而惊人的力量。站在这株古茶树旁边,我观察它厚实的叶片,陈旧的花瓣。

我以前觉得,交通的便捷,瓶装水的储存,空调系统的温控,使今人很难体会古人曾经的乡愁。我们可以在全球化的环境里,共享无差别的水土。但是在这棵茶树面前,我改变了看法。也许我们能保留自己所适应的饮食习惯、所乐于交流的乡音,以及,那蓄意维持的心理时差。植物,替我们凝结着乡愁:土壤里的酸碱度,空气中的含水量,海拔和温差,云雾雨雪,都在其中。活着的茶,在冷水里浇着,根系沉默的一切;死了的茶,在滚汤里沏着,重新活过,在袅袅升腾的丰沛水汽里,还你故乡的云雾缭绕。

形如铁、色如铁、重如铁……庄重,就在这一盏琥珀色的铁观音茶中。它是由土生长出的木,经过火上的铁锅炒制,最后水让它复活。一盏茶里,汇聚金木水火土……我们人生的五行,尽在其味,尽在不言之中。茶作,是人与植物的灵魂交流,就这样日月天地,就这样草木山水。

茶,经历水火,是树叶的前世今生。最初,它被揉搓,被携带,在更久的日子里不死。茶,折叠自己,它在自己的抱缩里藏好往昔的春秋。最后,神秘收拢的叶脉打开了,像一个人慢慢摊开手心里的掌纹。铺满刻痕的线条,记载它活过的风雨。制茶时,水分被蒸发,年少青春的饱满汁液消失。茶,是变成老年的树叶,暮色沧桑。的确,茶,是一片树叶的回忆;但这回忆里,饱含变化。是昨天的自己,又不是昨天的自己;是昨天的复活,又不是昨天的复活……浸泡缓慢,体会悠长,如是,恍兮惚兮。

此时,在山岭中。周围是高起来的地势,底端是铁观音的茶枝。冷冽的空气浸泡,让我清醒。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是,我们在更大的天地茶盏里被时空浸泡,散发出一生微苦里的领悟、回甘里的安慰。

(2018年01月13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托物言志手法,通过茶被采摘,被切割,死于炒制,复活于滚水的经历,表现作者对人生况味的领悟。
B.作者说“茶是高于生存需要的水,所以象征精神的部分”,认为茶作为超越生活需求的精神象征,是高于生活需求的。
C.作者说“一盏茶里,汇聚金木水火……我们人生的五行,尽在其味”,认为人生的五行是生命的烙印,凝聚水不改变的人生滋味。
D.文章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形象而有气势,生动的描述性文字里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生命感悟。
【小题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生长在岩缝间的茶树,母株瘦小,枝条不断被折断,这说明了茶树所处的恶劣的环境,并表现了茶树在无情的摧折中坚守生命的独特形貌。
B.茶,断枝插条,仍能成活,施以酷刑,报以繁茂;但是如果小心呵护,反而会促其死亡。
C.“每片茶叶,都伤于离枝,死于炒制……然后,它们又从滚水中复活”,这反映出苯具有柔韧的精神特质,它能从伤害里汲取成长的力量,于死而复生中张扬生命的个性。
D.经过茶农精心浇灌的茶,饮用之后,能清除人们体内的毒素,这反映出茶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特质。
E.茶中凝结着乡愁,能让我们在全球化的环境里,共享无差别的人生,更容易体会到古人曾经的乡愁。
【小题3】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末“我们在更大的天地茶盏里被时空浸泡,散发出微苦里的清香,获得甘醇的安慰”一句的思想意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从“墨子号”的投资中获得了回报,完成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以及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中国凭借在《自然》周刊上发表的这两项成果确保了在量子通信这一未来通信技术领域的至上地位。该技术主要可以提升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这枚科研卫星于2016 年8 月16 日发射,在距离地球500 公里至1200 公里处的低轨运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三大实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密钥分发,此前这些实验仅在地面的光导纤维中完成过。
(摘编自《中国已成量子通信技术先驱》,2017 年8 月16 日《参考消息》)
材料二:
中国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既定二年的科学目标,“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得的成绩让科学家们备受鼓舞。他们提出新目标: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量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具有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换句话说,若以量子作为载体来传递密钥,窃听必然会被发现。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团队提出利用卫星实现星地间量子通信、构建覆盖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的方案。
2016 年8 月16 日成功发射的“墨子号”是这项计划的“第一步”。卫星已相继完成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三大科学目标,成为量子通信通向实用化的“关键一步”。
潘建伟说,“墨子号”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是由卫星发射量子信号,再由地面接收。实验结果表明,在1200 公里的通信距离上,卫星平均每秒发送4000 万个信号光子,一次实验可生成300 千比特的密钥。这项成果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技术基础。“墨子号”的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则是由地面发射纠缠光子,再由卫星接收。这项成果为未来开展空间尺度量子通信网络研究等奠定了技术基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说,实现量子通信全球组网所需的卫星个数取决于用户需求和卫星轨道,“如果是在地球同步轨道,理论上有3颗卫星就能覆盖全球”。他认为从实用角度来说必须要构建由高、中、低轨道卫星组成的量子星座,卫星发送密钥的时间也将从当前“墨子号”每次过境开展实验的10 分钟延长到数个小时。
潘建伟说:“如果国家支持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那么有希望到2030 年左右,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面向全球,中国科学家正在基于“墨子号”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下一步将与欧洲量子通信团队联合进行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地面站也正在为与“墨子号”对接做准备。
(摘自《中国科学家提出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2017 年8 月10 日《中国新闻》)
【小题1】下列有关科学家对量子通信技术应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以量子作为载体来传递密钥,从而构建的量子通信网可以提升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B.“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进一步论证了量子通信无法被窃听,所取得的成绩让科学家们备受鼓舞,于是他们提出了“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的新目标。
C.早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之前,中国科学家就提出了利用卫星实现星地间量子通信、构建覆盖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的方案。
D.有科学家认为,理论上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射3颗由高、中、低轨道卫星组成的量子星座,就可以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潘建伟带领的团队完成了“墨子号”通信实验中的“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密钥分发”三大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中国在《自然》周刊上发表的两项成果包括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确保了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C.我国如果要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就要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这样才有希望在2030 年之前继续保持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D.卫星由于具有方便覆盖整个地球的独特优势,是在全球尺度上实现超远距离实用化量子密码和量子隐形传态最有希望的途径,这在“墨子号”量子通信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E. 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领跑优势,但竞争日趋激烈,欧洲的德国、意大利等国也在加紧研究并与中国“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做星地对接准备。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将闲置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有效配置,符合创新、绿色。开放。共皁的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也面临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信用机制尚不健全,治理手段跟不上发展形势等问题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妥善处理创新发展与有效监管的关系,保障共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不同行业的共享经济发展模式托有不同特点,具体监管活动应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对于涉及乘客人身安全的问题,监管部门可以要求网约车平台采取更为有效的预警和防范机制;在资金融通的P2P平台上,对于非法集资、欺诈公众的行为应严厉惩处等。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1日)

材料二:

2013—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及预测趋势图

“共享经济”规模(亿元)

材料三:

一方面,共享经济带来了百姓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共享单车为例,它的出现解决了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使得都市中原本已被边缘化的自行车重回人们生活中。对于共交通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而共享汽车、共享玩具等平台的出现,有利于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让大众廉价地共享这些资源。商品经济发展、互联网技术成熟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促进了人们对人和物关系的观念发生改变,人们更看重使用而非占有——而这正是共享经济出现的内驱动力。

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带来的困局仍然待解。首先是资源浪费问题。当前泛滥、堆积造成的资源浪费恶果已经形成。据统计,去年共享单车的投放量达到2000万辆,这些自行车报废之后会产生30万吨废金属。其次是维护问题。私占、私藏、恶意损毁等现象时有发生,而相关运营平台在起初执行的“重扩张、轻维护”的运营思路,导致对共享经济运啓模式的探索并未出现大的突破,这也成为困扰当前共享经济生存的大问题。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做好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有效应对共享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要构建综合治理机制、推进实施分类、治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等。企业应该承担好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创新责任,切实履行创新责任,不能只致力圈钱。政府应该建立新的监管规则体系及法律保障体系。

在未来,共享经济将不只是共享一辆汽车、单车、住房,更多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思维,这需要社会信用体系、规则、秩序等“公共品”来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共享经济在受大众追捧的同时,也频频爆出种种风险问题,如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用户信息被过度采集等等。如何处理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顺风车风波”之后,滴滴出行“掌门人”程维认为,“我国现行政策以及各地细则存在近一步完善的空间。建议研究对网约车实施分类监管”。

用户信息也存在被过度采集的情况,一旦数据发生泄露或被不正当利用,将会损害用户权益。对于这种情况,不能因为可能存在用户信息过度采集的现象就否定共享经济对社会建设的贡献,关键是要明确共享平台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抓紧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01月15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监管部门应针对不同行业共享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鼓励创新又严格监管。
B.共享单车的出现是参社会闲置资源的有效调配,既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又解决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C.人们对人和物关系的观念有所改变,更看重对物的使用而非占有,这使共享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可能。
D.个人信息数据被过度采集,可能会损害用户权益,但也应看到共享经济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不能因噔废食。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给市场监管带来巨大挑战。
B.2016年后,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但仍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共享经济”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
C.资源浪费是当前共享经济面临的生存大问题,运营平台只有转变“重扩张、轻维护”的思路才能解决这一困扰。
D.共享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社会各界应积极探索,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小题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让共享经济发展得更好。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家米铺
三教九流,各有其道。五行八作,各有其味。
赵家米铺,也如此,米味儿、糠味儿四时不断。远近走过,即有那种淡香,过于敏感的,甚至啊哟——来个喷嚏,得揉揉鼻子,心里头赞一声,这米,香味冲。
赵家米铺前店后仓。店门正对大街,后仓临河,袁店河。从汉口过来的米船,就在赵家米铺后门处的自家码头停下。青条石,高台阶,长跳板。伙计们背米,跳板悠然,人影晃荡水中。看着这些,赵掌柜就想也背上一两包米。
赵掌柜是靠背米起家的。他不只背米,还看老板怎样验米、卖米,包括跟着出去看米、选米。他不多说话,心里头学了不少本事,三十岁从汉口回到袁店河。十年打拼后,就有了这袁店老街上的“赵家米铺”。人们对他有份敬,总讲起“赵掌柜背米起家”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和别人。
对此,赵掌柜笑笑,在心里。
对于如袁店河水流淌的日子,赵掌柜也是笑笑。他有一句口头禅:急啥?再急,也得慢慢来。
这句口头禅有深意,是赵掌柜人生经历的总结。那年,他还不是掌柜,还在街头摆摊售米。进了腊月,快小年了,他从南阳贩了一车好米回来,想趁着年关,赚些钱。车是骡拉的,两匹大骡,悬了铜铃,咣咣地响。风急雪猛,过丰山脚下的袁店河老桥时,天色已晚,雪野茫茫。桥头,一老人团卧雪中。他恻隐之心顿起,坚持扶起老人,安放在米车上,绕道去了药铺,给老人看了病,喂了饭。如此一耽误,晚上就歇在了药铺,陪护老人。
也巧,就在当晚,罗汉山上的“红枪会”早已通过骡夫对他布下眼线,准备在袁店河的沙湾里劫他的米车!见他心好,所雇的骡夫对他说了这一心事。骡夫说,“掌柜的,您心好,救人一命啊,也救了您自己……”
赵掌柜握紧了骡夫的手,“以后,我就雇定你了!”
米铺卖米。大米、小米、香米、糯米。米分等,好米当然是富有人家买去,糙米多是小户人家买的。赵掌柜就坐在柜后,看人流,看伙计量米。量米用升、斗,量时,吆喝,报数。别的不要求,赵掌柜要求升尖、斗满,有赚的即可。薄利就多销。如此,来买米的就更多。不少人家成了常客。谁家喜欢什么米,谁家该来买米了,谁家买米的唤什么,赵掌柜都记得清。这也是本事。
还有个本事,是赵家米铺的大本事,别的米铺不干,也不敢干。逢腊月初八,逢五月端午,赵掌柜要开棚舍米:熬腊八粥,煮粽子,都用一个特大号的大铁锅。那锅特大,别的不说,熬粥,二百斤大米进去刚盖锅底,煮粽子,能管全袁店镇的人吃。逢这两天,赵家米铺前人满为患,不再做生意。腊八就舍粥,为穷人,为要饭的,热气腾腾,粘粘稠稠。端午就煮粽子,头天晚上天一擦黑就上锅,直到端午早上,各色的粽子摆开,摆在长长扁扁的竹匾里,任人来吃。民国三十年大旱,赵掌柜竟然舍了四个月的粥,从九月到腊月!包括罗汉山的“红枪会”员,也换了衣服,下山喝粥。赵掌柜一视同仁。人们都说好。
谈起赵掌柜的好,还有一件。每进入腊月二十三,赵掌柜把好米掺入糙米,还当糙米卖。“过年了,都吃点好米吧。”晚上,在柜上,他看着伙计把一半好米、一半糙米掺匀,随手捻了几粒,在嘴里一嚼,点点头。
——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解放后,这样那样的运动,有的人要找赵掌柜的茬儿,就有人站出来拦挡;还有人,会把自己的孩子叫回去,“啪!”一掌,“你吃饱了撑的!没有赵掌柜,也不知道你在哪里?爹早就饿死了!”
找不到赵掌柜的茬儿,就有人在某个晚上,把赵家米铺前的那口大铁锅给砸了,指把厚的铁锅裂纹五六道,就没法熬粥、煮粽子了。其实,已经好几年不用,那锅就锈蚀着,又加上这碎裂,没有用了。袁店老街改造时,大铁锅就被移到了墙角。时间长了,里面长出了一棵槐树。树越长越高,高出了屋檐,高高地看着老街的变化。根越长越粗,竟翻出了锅沿,扎出了缝隙,树根形成的疙瘩,把铁锅紧紧地抱住,锅与树一体,搬不动,移不走,成了袁店镇的一景!
有景就得有名儿:锅槐。
也有人称为“郭槐”,说是唐朝大将郭子仪来过袁店街,用此树拴过马,人称“郭槐”。瞎扯的。
依我说,“赵槐”最合适。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两次写到赵掌柜的笑,第一次是笑人们总拿他背米起家的故事激励自己和别人,是谦虚的笑;第二次是“对于如袁店河水流淌的日子”而发出的笑,是看到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志得意满的笑。
B.赵掌柜对曾经想要劫他米车的“红枪会”会员也能一视同仁的施粥,可见他是一个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人。
C.“谁家喜欢什么米,谁家该来买米了,谁家买米的唤什么,赵掌柜都记得清”,说明赵掌柜是一个把顾客当作上帝,用心经营米铺的良心商人。
D.作者认为那棵槐树叫“赵槐”最合适,是因为槐树是从赵掌柜的大铁锅里长出来的,而且“槐”“怀”谐音,寄寓人们对他博大胸怀的崇仰缅怀之情。
【小题2】小说中的赵掌柜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文中赵掌柜的口头禅“急啥?再急,也得慢慢来”,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请结合文章并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