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经历了连续几年票房的高速上扬也经历了2016年票房增速趋缓的“冷静期”,2017年,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数据: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栗房301.04亿元,占栗房总额的53.84%;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这些成绩表明:中国电影市场步向稳健,电影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据专业人士分析,2017年票房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国产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与电影院及银幕数的不断增加。另外,观众的成熟度在提高,非理性和粉丝消费在减退,电影的口碑在票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原因。

(摘编自《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材料二

《红海行动》这部以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真实事件为原型的影片,在最初排片、票房双双低开的情况下,凭借惊人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今年舂节档最大的黑马,票房突破35亿元,荣登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红海行动》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它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和工业美学的提升,“没有电影产业的工业实力、专业化的电影团队,很难想象能拍出这样的大片”。

人民日报社记者刘阳表示,《红海行动》“观影热潮”背后体现了观众对于生命和个体认知理解的进步:“电影设置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动用军力去拯救一个公民的生命?电影表达的内在感情是中国当代社会对公民权益的珍视,这种进步体现了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的不断贴近。”

(摘编自《<红海行动>“红”在哪儿?》)

材料三

2016年,中国银幕总数超过美国,中国成为全球容纳量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与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差距逐渐缩小。

如果说票房只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个数字指标,还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那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则可以看出,2018年春节档期满意度得分为83.4分,是迄今为止春节档调查中的最高分。这一切,离不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它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国家支持创作、摄制各类优秀国产影片,地方政府对电影创作、摄制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用汇等方面对电影产业采取优惠措施,激励资本投入,降低运作成本……电影从业者们一致认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那一天开始,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电影产业视为重点,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部门都开始积极配合电影产业发展。

(摘编自《中国电影,势头正劲》)

材料四

3月5日,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矾举行。创造56.8亿票房奇迹的《战狼2》未能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电影难以攻陷奥斯卡,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对好菜坞规则的不熟悉。而资本的力量对中国电影在这两方面的提升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从文化融合角度而言,随着中国资本的深度介入,中外合作越来越多,双方在文化领城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也会越来越多, 这无疑会让海外主流社会以及奥斯卡的评委们更进一步接受中国文化,为未来中国电影进军奥斯卡铺平道路。

从制作体系来看,资本的介入将促使中国电影人和好莱坞更深度合作,从以往简单翻拍、模仿,老外担任制片人,发展到切入核心制作,深度学习好莱坞工业化, 甚至是全球发行体系等完整产业链的合作。这种合作将促使中国电影人系统学习好菜坞的全球化视野和工业化操作流程,为中国电影最终赢得奥斯卡,乃至于借助电影为中国文化海外输出奠定基础。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中国电影迟早会走向世界市场。而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也将会十分有助于中国电影“走出去”,“硬实力”对“软实力”的支撑,必然会一步步地彰显。另外,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影的发展最忌讳的是完全以市场来衡量的功利主义,拒绝单一、培养真善、推动电影艺术和技术观念的更新,才是电影发展的真谛。

(摘编自《中国电影冲奥又一年 资本力量或能打开突破口》)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两个图表可以看出,2012-2017年我国影院数与银幕数不断增加,虽增长率有所波动,但数量上均持递增趋势。
B.2016年我国成为了全球容纳量最大的电影市场,银幕总数超过4万块,“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C.中国电影是否健康发展不能单以票房作为衡量标准,电影资料馆的春节档期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才是最重要的依据。
D.《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不仅让我国电影产业的地位得以凸显,也让我国电影产业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实惠。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用数据客观说明了我国电影事业处于健康稳定发展阶段,国产电影深受观众喜爱,电影票房一直保持高速上扬的态势。
B.《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事实,至少证明了我国的电影观众渐趋成熟,理性消费意识增强。
C.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贴近,充分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这是中国电影能够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重要原因。
D.只有借助资本力量,中国电影才能够走向奥斯卡,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外电影的深度合作,才能为我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奠定基础。
【小题3】如何让我国电影产业持续稳健发展?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30 04:4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唯一长安
朱鸿
我以为一个中国人,凡是受过基本的教育,都当知道长安,即使一个西方人,凡是有一点东方意识的,也当知道长安。长安是一种愿望,也是一种存在,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现实。
早在秦就有长安了吧!史上说:“长安,本秦杜县之长安乡。”方志也说:“长安,秦乡名。”元人骆天骧认为,长安就在丰镐之间。
设长安县,建都长安,都是刘邦的决定。刘邦尽管厌恶儒生,但他却能广取异见,显然颇有虚怀。以关中为国都,便是士兵娄敬的建议。对此刘邦存疑,张良便比较了解洛阳与关中的利弊,支持立国关中。萧何主持国度的营造,作长乐宫,又作未央宫,并择日迎接汉高祖从栎阳至长安。长安一旦为汉之国都,便为天下所知。
沿袭刘邦的选择,之后还有12个王朝以长安为国都,这都增加了长安的分量。不过中国人所感到的长安的魅力,并为这种魅力所吸引、所骄傲的,只有唐长安。卢照邻惊叹:“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王维有其亲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毓。”韩愈的印象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长安之美,固然体现在其城的宏伟与壮丽,不过也并不仅仅在于里坊连天,宫室拔地,甚至也并不仅仅由于它诗存万千。唐长安之美,完全是因为它大气,能够宽容,给人以自由。信上帝的景教可以来,信释迦牟尼的佛教可以立,信黄帝与李耳的道教可以行。骚客好发牢骚,遂有杜甫酒肉之臭,死骨之冻;有白居易作长恨之歌;而李白大笑西行,尽管仕途艰难,让他失望,不过得赐金离开京师之后,他还是很想念长安的。
李白吟诵:
长相思,在长安。
然而长安在哪里?我寻找过秦长安,渭河沿岸,村荒路短,西风残照,只有几个坟茔沉默。我寻找过汉长安,虽然大风起兮,云还在荡,不过垣塌墙颓,蟋蟀凄凉,羊在半坡嚼草,不禁怅然。我寻找过唐长安,遗憾所见总是佛之庙,黄帝陵,一尊铁钟,两座塔,幸而藏有半身女佣,苦闷之日,聊成我梦。长安究竟在哪里呢?
宇宙有数,遂使星璇斗转,沧海桑田,而且不为人的意志所快慢。有一年,鹿离长安,于是国都就从秦岭与渭河之间的关中迁徙了。凤趣成空,白云悠悠,显得一片空洞。天门不开,魏阙无存,是非常寂寞的。权力转移,长安不做国都,国都不在长安,他的地位便下降了。有不肖子孙,竟不惜在过去的国都界面层层作屋,累累做舍,以成自己的功德与荣华。一人带头,十人效仿。几百年一千年下来,以致大盖楼厦,以求仕途与财源,于是处处流行的装玻璃并贴瓷片的建筑就密密麻麻,滚滚而来。原貌大失,古风遂减,古韵遂损。
山高河长,长安仍在。省比市大,市比区大,今之长安已经演化为区,属于一级行政辖域。其东连蓝田县,西接户县,南列秦岭数十峰,北抵曲江池上游一带,面积不足1600平方公里。所谓存在的长安和现实的长安,就是这样一个长安吧!它标在地图上是谁都可以看到的。虽然小于市,更小于省,不过世间毕竟还有个地方名之以长安,多少也是安慰!
我观长安,其文化遗产无不具中国的意义。秦岭盘踞于长安,是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从秦岭流出的沣河、滈河、蛟河、橘河,潺潺流水,随物赋形,以种种角度汇入渭水。楼台馆榭,花芳草绿,引一代骚客为之折腰,并留下豪华文章。沣河沿岸,有周文王丰邑,周武王镐京,砖瓦车轩,足以见证周的文明。神禾原耸立于滈河与橘河之间,秦有黄戚葬焉,唐有僧钟荡焉。少陵原为浐河与橘河所环,地势高凸,掘土黄壤,承终南山而挽曲江池,为九州独绝。少陵原夏日金黄小麦万亩,秋日碧绿谷物满目,农耕传统久有几千年。李白登临少陵原,北望汉家大冢与寝阙,兴之所至,赋诗曰:“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长安的文化遗产繁则繁矣,盛则盛矣,不过此长安毕竟处于唐长安的边缘,也只是历史的长安的一个部分。历史的长安,显然有更多的文化遗产。如果他们仍可以展露,那么其气象一定森然而震撼,会吸引天下人乘兴而来,怀念过去,可惜他们渐渐淫灭了。这种结局总让我产生一种隐痛似的折磨。
站在此长安的任何一个点上,或是站在彼长安的任何一个面上,我都难免有所思。我不知道历史的长安是现实之长安的原型,还是现实的长安属于历史之长安的一种纪念。我经常把现实的长安与历史的长安融为一体,把今之长安与昔之长安重叠起来,甚至把小长安当做大长安,把真长安目为虚长安。我望着秦长安,呼着汉长安,牵着唐长安,想象秋风吹渭水,万户捣衣声。长安的意象,我挥之不去,触之即飞!
如果我强调长安是中国唯一的,想必遭人讥笑:中国何处不是唯一的!是的,可只有长安使人有浓郁的故园之念,醇厚的故国之情,并生千千之结,给人种抚慰灵魂的淡淡而悠远的哀伤。这是中国文化培养出来的,我有什么办法呢!长安无生土,长安无野草。长安是中国唯一的。
我要请求,而且呐喊:不要随便动土长安!因为长安是一个母系民族留下了陶罐的圣地,是存有周人青铜器的圣地,是老子遗其真言的圣地,是孔子只能梦见而没有脚踏的圣地,是埋着统一了中国的秦始皇的棺淳的圣地,是为中国开拓了疆域的汉武帝拜天的圣地,是有唐一代为中国创造了辉煌文化的英雄活动过和诗人歌颂过的圣地,是日本军队在1937年至1945年之间千方百计企图进入二怎呢也不能进入的圣地,是神一直关注着的有云飞扬的天作之府。
长相思,在长安!
(选自《长安是中国的心》,有删节)
【小题1】如何理解“长安无生土,长安无野草”的含义。
【小题2】结合全文,概括作者“长相思,在长安”的原因。
【小题3】赏析文章划线段落。
【小题4】作者强调“长安是中国唯一的”。像这样独一无二的历史遗存,一旦堙没难以重建。但时代在发展,历史终将成为历史。结合文本和自己的思考,谈一下如何对待我们的文化遗产。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中的“长安”,内涵是多重的,即指历史上的秦汉唐都,又指现在处在唐长安边的长安区。
B.作者久觅长安不得,这迫切的相思让他在想象中重建了长安之美,仿佛看到了御宿川、樊川、神禾原、少陵原。
C.作者引用史书方志,也引用唐代诗文,一方面让文章内容扎实可信,呈现出严谨的特点,一方面又带有强烈的抒情性。
D.“长安”这个地点虽然还标在地图上,但那盛唐的长安早已不在。这地图上的一点带给作者的反而是一种隐痛和折磨。
E. 全文感情丰沛,特别是结尾部分的排比句和收束的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长安的一片深情。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虽然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严重偏低,其中,居民的食品安全素养更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居民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认知,也造成了消费者对国产食品购买欲的下降。农村很多居民对于健康的理解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而是微信朋友圈文章等不科学的。因此,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都需要提高。既要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养,也要提高食品监管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比如食品龙头企业要开展各类工厂旅游、行业博物馆、参观走廊、食品安全公益大赛、媒体开放日、消费者开放日等,打开工厂大门,主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但是企业做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中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该如何提升食品安全教育?还是要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把食品安全知识写入学校课本,推动食品安全教育立法工作。

(摘编自《范现国谈食品安全教育:建议立法,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有删改)

材料二:

消费者购买食物时考虑的因素


(资料于(中国医药报),有删改)

材料三:

《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大数研究报告》显示,只有约7.4%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主动关注食品安全信息,超过半数的人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才会关注,34.8%的民众偶尔或极少关注食品安全,有6.5%的民众表示从不关注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去年年底,媒体大量报道“拼接牛排”“胶水牛排”,特别是有媒体以试验称,此类牛排足以“以假乱真”,更是刺激了网民的恐慌和愤怒情绪。其实“重组牛排”属于调理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过搅制后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成形,食用时需要二次加热的非即食类的肉制品。专家称,卡拉胶是“重组牛排”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这只不过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完全不同于建筑用胶或塑料用胶。公众没有必要谈胶色变。”

(摘编自刘志勇《食品安全认知仍需专业引领》,有删改)

材料四:

近年来,尽管我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综合治理,食安全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食品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目前食品行业实行分段监管为主,权责不清,导致政出多门,标准不一,政策出现“打架”现象。二是基层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薄弱。部分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落后,难以为食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监控手段。三是食品源头污染较为突出。食用农产品生产中存在不合理使用化肥、违禁使用高残留农药、滥用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非法使用生长激素等现象。四是法规政策配套系统性不足,导致部分食品违法案件存在移送难、处理难、打击难等问题。五是食品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追求利润,违背法律和道德,随意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同时,消费者个体对于食品安全缺乏足够了解,自我保护、依法维权意识不强,消费时往往选择价格低廉的食品,也使不安全食品具备了生存空间。

(摘编自张天任《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都有待提高。
B.超过两成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首要的考虑因素是价格而不是食品的安全性。
C.“重组牛排”因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而成为不安全食品,刺激了网民的恐慌和愤怒。
D.近年来我国政府虽然对食品行业进行了综合治理,但是食品安全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缺乏专业的引导。
B.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全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C.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把食品价格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说明我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低下。
D.许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是被动的,往往要到可能危及自身安全时才会给予足够的关注。
【小题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有效提高我国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的方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帽子给我戴正了

刘正权

协警也是警察,你们给我记好了!局长说完这话,走到队列左侧,冲最边上的陈大华瞪圆双眼,举手,敬礼,然后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

有人想笑,却没敢笑出来。,

局长正就警容警纪警风做训示呢。

陈大华努力去正头顶的警帽,他头小,警帽总是不愿意配合他的脑袋,自然正不起来。

上岗第一天,就在局长那留下不好的印象,陈大华有点沮丧。

队长是知根知底的,队长在分配陈大华执勤点时安慰说,工作态度端正,比警帽戴得正,更有说服力。

陈大华这才宽了心。

春节期间,像鸟儿归巢,在外地上班务工的人全部回来了,车多人多,警力严重不足,协警就成了传说中的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通常是一个警察带三四个协警镇守交通要道。

主要是查酒驾,醉驾。

毒驾,陈大华只在新闻里见过,他们这种五线城市,难得一见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小城人,想要如同队长所说的工作态度端正,毕竟不那么容易,好几次敬礼完毕,人家车窗摇下,探出一个脑袋,热热落落骂一句,陈大华你狗日的啥时眼睛近视了?

骂这句话的,自然非亲即故,好在,闻不见酒气,开车手续也齐全,陈大华挨了骂,心里还美气,说狗日的买车都不晓得请我喝顿酒。

小县城规矩,买车是大事,跟搬新家一样,要请喝酒的。

陈大华意思很明显,公是公,私是私。

不是所有人都守规矩的。

初一走父母,初二走丈母,长辈面前,不好放肆。初三初四初五,敞开喝酒的日子,有亲朋故旧知道陈大华所镇守的街道在哪儿,喝酒时就打好了算盘,到时迎着那条路走,陈大华自然晓得网开一面。

偏偏,网在那支着,别说一面,半面都没开。

自投罗网,简直是,好几个熟人因为酒驾,抓了现行。

还让人过节不?

陈大华正一下头顶的警帽,就是要让人好好过节,才这么严的。

你一个协警,不信你能给人敬一辈子的礼!有人这么口不择言骂他。确实,协警中很多人干着干着,因为没有指望转正,加上得罪人,悄悄谋了新的出路。

协警也是警察!陈大华在心里,顶撞了对方一句,以画外音的方式。

事是在初五早上出的。

值了通宵班的陈大华正准备下班,换班的同事已经在街对面冲他招手,示意他可以走人了。一辆白色轿车疯了般从右边抢过来,绿灯数字明明白白显示只剩下一秒了,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是所有小孩都熟知不过的道理,身为司机怎么可以犯浑。职业习惯令陈大华一边挥手一边上车道上阻拦,示意对方暂停。

暂停的却不是那辆轿车,是陈大华的思维。

随着一声脆响,陈大华整个身体被撞得腾空飞起来,刚落地随着惯性一个侧滚,惨了,后面一台越野车再度碾上他的腰身。

事故现场,局长发现一个特别反常的现象,陈大华的身体都支离破碎了,警帽却端端正正戴在头上,他的手,以敬礼的姿势呈现在大家眼里。队长告诉局长,为了把帽子戴端正,陈大华在帽子里层缝制了两层松紧带子,为的是警帽能端端正正箍在头上。

肇事车辆被抓住,白车司机解释是,他的车辆不小心刮擦了后边的越野车,想要逃避赔偿才加大油门抢红绿灯的。

越野车司机确实因为追着前面车辆讨要说法才对陈大华造成的二次碾压。

看似站得住脚的解释在局长那儿遭到质疑,局长早先干过刑警,白色轿车司机那话太经不起推敲,眼下车辆都购买了强制险,别说一点刮擦,就是撞了车,也犯不着逃逸,有保险公司理赔的。

醉驾?肯定不是,司机身上没酒气。

莫非是?局长心里一个激灵。

检测结果跟局长怀疑的一样,毒驾。

在给陈大华追认英雄的会议上,有网站记者提出质疑,一个协警,而且是走在下班路上,追认英雄,合适吗?

协警也是警察,请你给我记好了、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有上下班之分吗?局长的声肯猛地提高八分,走到那个记者面前,瞪圆双眼,举手,敬礼,跟着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

帽子,我有戴吗?记者摸了摸光秃秃的头顶,这么情绪化的人,怎么当上的局长。

是说你无冕之王的帽子呢!队长上前,轻轻补上一句。

我不过是个网站记者啊?

网站记者也是记者!

队长拍拍手中的警帽,端端正正戴上头顶,会议结束,得出警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帽子给我戴正了”为题,强烈的命令语气,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将小说的意蕴引向深处:有职有权者应该时刻注意保持清正廉明的形象。
B.“毒驾,陈大华只在新闻里见过,他们这种五线城市,难得一见的”为后文陈大华殉职及局长的敏锐做了铺垫。
C.队长是个次要人物,但总是在适当的时机,以最少的语言,或安抚部下,或反映下情,或阐释、传达局长的未尽之育、言外之意,精当而细致。
D.“他们这种五线城市”,是故事展开的环境,主人公陈大华的遭遇与这里的区位特点和人际关系特色有一定的关系。
【小题2】小说中的陈大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3】“协警也是警察”一句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周易》中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仰观与俯察代表了中华民族祖先观察世界的方式,并由此演绎衍生出了中华文明的一系列特质。
中国温润的地理气候条件,养成了眷恋历史过往、相信周而复始的民族性格。春种秋收、花开花谢,自然景物中浸透了宇宙运行的规则,也注入了微妙的情感。
中国人的宗教精神,以礼乐文明的方式部分保存。中国人认为世界和人类不是被造物主创造出来的.而是本然自生的有机过程,宇宙的各个部分都从属于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都参与到生命过程的相互作用之中。西方学者牟复礼评价说:这是个天才卓颖的观念,比其他宗教和神话更接近现代物理学的观点。英国人李约瑟穷尽一生的时间,要为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还原和正名,以保存人类科技探索中的火种。这一切,皆因为我们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
仰观与俯察,是艺术、情感、感性的视角。“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体认身在其中的地球脉动,而非将自身置于物外横加干涉,身与物化之后才能神与物游。世界不是用来征服的对象,而是与我平等的主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没有物我两分和高下之别,万物众生都是平等,仪态万方才能自然,万象纷呈,道通有无。在物欲横流、人性异化的今天,中国文化保存着一份上古天真和灵性。
在古人的视野中,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不过是造化循环中的一瞬。消弭了分别之心的
大我,才能不忧不喜不惑不惧,坦荡屹立于天地之间,将德行、事业和声名留给身后世界,而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世,被提炼到至高境界的精神则进入历史,化作永恒。在或为实在或为虚空的世界,圣贤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于无意义之处充实意义。
农耕文明产生了对于天地自然的敬畏,由此带来对安定和平外部环境的向往。投射到社会层面,尚和合,慕仁义,替天行道,扶危济困,拒绝分离和战乱。中国社会从来不是原子化个体的简单排列,而是深度融合乃至化合的有机整体。每个人同周围的环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体的充分发展不是彻底斩断已有的联系,而是规范、引导、影响、塑造这些联系,立己达人,修身成德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回馈社会中完成人生的修行。
中国人推崇自然法则下的秩序,认为万物运行自有其道理,最高境界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整个世界都要各归其位、各行其道,礼仪就是世界规律的反映。由此不到危急存亡的关头,中国人都是在俯仰之间笑看风云。
仰观与俯察,凝结着中华文明的美丽精神。在天人合一、物我合一、情景合一的体悟过程中,尘世之人的灵魂精神在生活世界自然跃升,完成了从自然境界到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最终到达天地境界的内在超越。
(摘编自《仰观与俯察天地即人生》)
【小题1】【小题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居住地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中华民族眷恋历史过往、相信周而复始、赋予自然景物以微妙的情感的特质,都体现了这一点。
B.中国文化至今保存着上古的天真和灵性,推崇众生平等,万象纷呈,道通有无。在物欲横流、人性异化的今天,更加彰显其宝贵性。
C.敬畏天地自然,向往安定和平,尚和合,慕仁义,替天行道.扶危济困,拒绝分离和战乱是农耕文明社会的显著特征。
D.中国社会从来不是原子化个体的简单排列,在以融合为特点的社会状态下,个体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小题3】【小题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祖先观察世界的方式是仰观与俯察,并由此演绎衍生出了中华文明的一系列特质。
B.仰观与俯察足中国人观察自然万物的艺术、情感、感性的视角,以物我相融和众生平等的态度来看待世界。
C.中国人在自然法则秩序下,以有序的礼仪反映世界各归其位、各行其道的运行规律,形成了在俯仰之问笑看风云的常态。
D.仰观与俯察凝结着中华文明的美丽精神,使尘世之人的灵魂精神完成了从自然境界到功利境界乃至天地境界的超越。
【小题5】【小题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宗教不认为世界和人类是被造物主创造出来的,而是本然自生的有机过程,礼乐文明能够体现其某些精神。
B.中华民族很早就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因此诸如牟复礼、李约瑟等西方学者对中华文明的成就高度认可。
C.在中国古人看来,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太过短暂,没有意义,将德行、事业和声名留给身后世界,才有存在的价值。
D.中国社会一向是深度融合乃至化合的有机整体,个体的发展应该是修身成德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回馈社会。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把手

张承志

那一年在玉树的巴塘马场,我骑着一匹河曲走马,在暮色苍茫之际赶路。刚刚十九岁的我,骑着那匹“嘎石德乐”(褐色黑鬃嘴微白),渐渐有一丝不安。我绷紧的神经一直在对付它,而我愈来愈觉出来:我驾驭不了它。

那匹马很凶。显然吃饱了豌豆和豆饼的它盘算着怎么挣脱我。我只能死命拉紧嚼子,但勒得马头高仰,马的脾气更被惹起来了。不得已时我看准地势,在上坡时踩稳夹紧,几次松开缰绳。一霎间马如炮弹,只感到它从胯下蹿出,猛地身下抽空,只剩两脚与马连着。

我死命夹着马腹,踩住脚蹬,风呼呼地灌进耳朵。即便冲向坡上,蹄音仍然密如鼓点,转瞬到了山顶----我倒抽凉气,决死地使劲勒紧马缰,逼它小步走着下山。马头几乎被我扯得转到怀里,若没有嚼铁,我猜它会回头咬我3就这么,它圆睁着眼,神情恐怖,我唯有勒紧缰绳,几乎 喘不过气----就在人马角力之间,暮色沉降山峦背后,四野陡然暗了。

马头忽左忽右地挣扎,我着意控缰骑稳,绕过高寒草滩密布的草疙瘩,两膝被潮湿的蒿草唰唰擦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刚才是朝着那个山凹,后来朝左,又绕向右,回家的方向是……迷路以后,马似乎比人更显得急躁。它挣扭着我手里的牛毛缰绳,甩着两个穿着锃亮蹄铁的前脚,狠狠地踩着草地。

----噗噗”的两声溅在肩头:好像,要下雨了!我的心一下乱了。一迟疑,手松了,嘎石德乐猛地把头一低,疯狂地挖开铁蹄蹿了出去,若不是鞍子备得牢,我连在鞍子上,它会把我和鞍子都甩在屁股后面----我忙扯缰,已不可能,马劫掠着我,向着空旷草滩嗖嗖驰骤,呼呼的风灌进耳朵。

我想歇息一下,索性放开了它。心里这么一想,力气就抽掉了,我无奈也偷空地放松了姿势,一口气冲过了平川。马跑累了,松开了死咬住的嚼铁,步子也缓和下来。我重新勒缰,昏茫的视野里,隔着一片草疙瘩,前面是一道石头砬子裸露的山梁----那个山梁,我有印象,就在我们帳篷的西边。

我长长嘘了一口气,换个姿势歪坐鞍上。走了两步,突然发现,马打了个响鼻仰起头来,它 的前腿,正陷进草地。

蹬着脚蹬的靴子下面,就是黑油油翻起的泥巴。

陷入沼泽,不是别人而是我,正在一丝丝地下陷。丑恶的污泥正挣破草皮,凶险地翻动着从马的膝盖一分分露出头来,我攥着缰绳的手硬了。

恐怖像一个魔鬼抱住了我。我想喊叫,但知道没谁会听。我想下马,但下面是泥潭。我好像从嗓子眼里呜呜哭了一声,又不觉止住了。只有胯下的狂傲的对曲走马,它呼呼喘着粗气,挣一下,腿拔出来,又停一下,再陷下一点。

我只有竭尽全力,勒住缰绳,嘎石德乐也借着我的拉扯,愤怒地高昂马头,一次次地奋力跃起。

它猛地挣扎一跳,两条前腿一霎跃出了泥巴露出来,但落下时又噗咚一声踏回原地,陷得比刚才更深!时光一刻刻地流逝,我不知是已经绝望还是一念侥幸,脑子已经不会思索,我唯有死命地抓紧缰绳,扯高马头,好像我只有通过缰绳,为身下的马助一臂之力。又是一阵噗噗的雨点落下,天色更加阴沉,四野已昏黑难辨。

又陷下去一层,我的靴子连同马镫,咕的一声没入了泥浆!马绝望了,它罕见地嘶了一声,在淹到腹部的泥里猛地转了一个身。

我们的眼前,对准了一个草疙瘪。我突然,不,是马突然意识到这个草疙瘪应该是干燥的。不知是什么使我重重地一扯马缰,仿佛在腔子里喊了声什么。就在那一刹,马踢起前腿,猛地一跃,两条前腿同时落在了那草疙瘩上。

攀住了!

那一瞬仿佛立刻就要再滑回泥里,但那个草疙瘩是神异的,它不仅没垮塌而且意外的结实。就在马的两腿私住草丛尚未滑落的一刻,我死命一抖缰绳一磕马腹----

胯下的河曲走马,我生命的私人密友,前腿抓住草丛,身躯弓着,又是一跃!……我们跳出了沼泽,站在了硬硬的草地上。

留意踏着一个个的草疙瘩,我学会了辨别干燥草原和湿地,也学会了寻找生存的路径。当借助一个个隆起草滩的疙瘩草丛,登上了那道石砬子的山梁以后,我不禁回头,想寻找刚才救了我们人马两命的,那个草丛。

但一望迷蒙,什么也看不见了……

后来偶然一次,我和一个藏民聊起了这件事。他笑着说,这是每一个吐蕃男人都经历过的事。不仅在巴塘,哪怕你跑到松潘,一直跑到阿里,尤其在若尔盖大草地,绿油油的草地下面,到处都有暗藏的泥潭。

“若是跳不出来呢,人就会陷进去死掉么?”我问。

“被沼泽吃掉的可怜人有哟,要是他抓不住佛伸给他的手。”豹皮帽下,安多汉子睁着清澈

的眼睛,直视着我。

我庆幸沼泽没有让我成为一个可怜人,嘎石德乐攀住了草瘦疼。不,应该是有一只手向我伸来,然后我终于抓住了它。就像那天巴塘的独骑,今天我依然胯下骏马,继续着一世一度的长旅。我再也不会松开----这是最简单的、也是终极的把手,它是知识在终点之上、也是人在限界上的抓揽。

(选自《山花》2018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从全文看,“我”与“嘎石德乐”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小题2】文中画横线部分怎样表现“我”的恐惧情绪?试作赏析。
【小题3】分析画波浪线的三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探究文中“把手”的含义,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