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黄福荣:玉树一瞬与行善9年
李佳蔚
这位身体有病、收入不高、终身未娶的香港义工,其高尚并不仅仅表现在玉树地震舍身救人的一瞬间,更是背后长达9年的低调行善。
“阿福本来有机会逃生。地震发生后,阿福和做饭的阿姨已经冲出了孤儿院的大门,到达了安全地带。阿福扭头一看,三名孤儿和三位老师没有逃出来。他立即转身,冲进孤儿院大楼,拼命冲上二楼教室,将受困的孩子和老师奋力推到走廊的窗户处。当他准备救另外两位老师的时候,又震了,他被一下子压在了废墟下面。虽然被挖了出来,但是没有救回来。”
——玉树“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副院长阿周在讲述黄福荣的救人经过时,都是用“阿福”来称呼。
黄福荣是在4月8日前往玉树做义工的,到遇难时不过短短7天。
46岁的阿福成为了玉树地震中第一个遇难的志愿者。地震中的义举一瞬间让黄福荣走进无数人的视野,而实际上,9年前,黄福荣已经因为善举成为新闻人物。
2001年上半年,香港货车司机黄福荣来内地旅游。他读到了一本改变其命运轨迹的书,书名叫作《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
书的作者叫作隋继国,患有白血病和脑癌,他骑自行车走完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为骨髓捐赠作宣传。
一直以来就想做慈善义举的他决定追随这个顽强的退役军人。而此时,隋继国正计划从北京徒步走到香港。
在湖南衡阳,这两个男人见面了,黄认隋为大哥,并与隋继国结伴同行前往香港。2002年元旦,黄福荣自发为香港与内地的血癌病人筹款,由香港尖沙咀出发,展开“行路上北京”壮举,宣传骨髓捐献,终以3个月时间行毕全程2800公里。
这一年,隋继国和黄福荣作为搭档,入选湖南卫视《真心风采》栏目举办的“十佳爱心大使”。在黄福荣的回忆里,这是他非常快乐的一段时光。
2003年底,隋继国因为白血病去世,黄福荣大受打击。后来,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肺结核和糖尿病,情绪更加低落,一度一蹶不振。
2008年5月31日,黄福荣来到四川地震灾区。成都志愿者蒋雨晰这样描述第一次见面时候的黄福荣,“黑、瘦、粤式高颧骨,有些疲惫,背着大包”。得知黄福荣是货车司机后,蒋雨晰安排他去做些登记、发放车辆通行证的活。
但是黄福荣认为活太少、太轻,后来他主动找到搬运物资的活,抢着做重活。
成都志愿者邓丽在一次晚上清点物资时,无意间发现黄福荣往肚皮上注射。她大吃一惊,忍不住问:“老黄,你在干什么?”黄福荣告诉她,他有糖尿病,必须注射胰岛素。
黄福荣在四川震区做了两个月的义工。2009年灾区地震一周年的时候,他再次回到曾经待过的什邡川主庙,替川主庙干了一个多月的活。
在玉树,被黄福荣救出的孩子为他戴孝。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说,“福荣生前没有结婚没有小孩,当看到那些玉树的孩子把福荣当作亲人,我们全家都哭了。”
被感动的还有香港特首曾荫权,他在博客中著文《香港的光辉榜样》,他写道:“香港人的精神到底是什么?黄先生高风亮节,他的英勇行为给了我们一点启示。”
黄福荣的遗体回到香港后,他的家人婉拒了香港政府将黄福荣下葬表彰英勇市民的敬仰园的建议,而是与其父安葬在一起。
姐姐黄月秀表示:“我比较抗拒‘英雄’这个字眼,我觉得福荣不是想做英雄而舍身救人,他当时只是在现场,救人是出于人的基本反应,一个普通的人也会这样做。”
(选自《中国周刊》第5期)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隋继国身患绝症,凭借毅力为骨髓捐赠作宣传,行遍全国200多个城市,他的行为做法震撼了黄福荣的心灵,从思想上改变了黄福荣的人生轨迹。
B.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是简练、通俗。如写阿周讲述黄福荣的救人瞬间,用了“扭头一看”“立即转身”“冲进”“拼命冲上”“奋力推到”等动词写黄福荣地震中救人的场景,让读者感觉如在目前。
C.本则新闻紧扣题目选取材料。开头由目击者含泪讲述黄福荣玉树救人的瞬间壮举,结尾写黄福荣牺牲后家人以及社会对他的悼念活动,中间大量的篇幅写黄福荣9年的行善事迹。
D.文章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对黄福荣所有慈善活动的概述,也有对他行善典型事例的详细描写。
【小题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如果没有长达9年低调行善的思想和做法,就一定不会有黄福荣玉树地震舍身救人的瞬间壮举。
B.让目睹黄福荣救人经过的孤儿院副院长阿周讲述黄福荣舍身救人的瞬间壮举,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
C.因善举成为新闻人物的黄福荣在玉树舍身救人之后,终于感动了社会,感动了香港特首。
D.黄福荣做慈善义举完全是受隋继国的影响,在他得知自己患上肺结核和糖尿病后,曾想退出,不再做善行。
E. 本文用大量的篇幅回忆黄福荣做善行的经历,与他玉树的瞬间救人事迹相互辉映,让黄福荣的形象更加真实,更加高大。
【小题3】“香港人的精神到底是什么?黄先生高风亮节,他的英勇行为给了我们一点启示”,结合这篇新闻的内容,请你谈一谈香港人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17 12:24: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门

沈字

王庄有个奇怪的习俗:嫁到其他村的姑娘必须要在夫家三个后,独自回门,并将路上看到的最美的东西送给父母,以示孝道。

三天后夫家再来人接回去。

而明儿正好就是王庄的结娘,人生得水灵,心善又爱笑,眼见明儿嫁到赵庄在已经两个多月了,离回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村里的人都不免为她着急起来。

村里人都说“明儿是个好姑娘”,大人小孩都喜欢她,明儿的夫家是打鱼的,丈夫负责打鱼,明儿就负责卖鱼,明儿总是坐在竹凳上,身旁放着杆秤,但是明儿的手其实就是杆秤。

村东头打柴的大强来买鱼,高声说道:“明儿,来两条大鱼嘞!”

明儿笑了,从篮子里摸出两条大鲫鱼,用手掂量了下,朗声道“两斤三两,十块一斤,一共二十三块,不信你可以上秤!”

“哪能不信呢!”大强哥笑道。

“我还有两个鱼头呢!你也幸回去吧,也不好卖,你烧个鱼头汤给嫂子好好补补,生个大胖小子,”明儿一边说一边利索地拿袋子套起来,大强哥付了钱,笑着走了,临走之前,他告诉明儿从赵庄到王庄,走村口南边的路最好,路近又平坦,走路很快就到了。

可是,明儿的手也有不灵的对候,隔壁赵大娘一个人在家,就爱吃鱼,这不,今儿又来买鱼了。

“明儿,给我来条鱼!中午红烧着来吃!”

明儿拿了条大鱼,用手掂了掂了,道:“就这条吧!六两!”

赵大娘心实,还是用秤称了下:“傻丫头,哪能次次都信你的手!瞧,这鱼都快七两半了,今儿,你的手不灵了。”

明儿也笑了:“一共六块!”

赵大娘愣了一下,嘴里念念有词,说:“算错了,不是这个数哩!

“没错,鱼价跌了!”明儿嫣然一笑,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你这丫头,拗不过你!“赵大娘乐呵呵的,又和明儿拉起家常来:“这村南口靠小溪边的路石子多,不好走,昨天我去那儿散步,一路都磕磕绊绊的。你走那边小心点……”

明儿也特别喜欢小孩,每次有孩子来,都要给几个水果糖,瞧!小二狗又来了:“明儿,我和你说哦!今天我去村南边的小溪边,发现那儿有很多漂亮的花,就像姐姐一样漂亮!赶明儿我来送给你!”

明儿笑道:“好!姐姐可喜欢漂亮的花了!”说着,又拿出几个糖果。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就到明儿回门的日子了,明儿刚踏出家门,守在她家门前的小孩便奔走相告。

“明儿姐出来啦…”她站得笔直,面带甜甜的微笑,一步一步走得很慢,走了很久……

从赵庄到王庄一路上都站了很多人,他们都对着她笑,不断提醒着她:“明儿,前边有石头,小心些!”

“明儿,当心路边的草头!”

“明儿……”明儿走着走着,离王庄越来越近了。

到小溪边时,小二狗捧着一束美丽的花,从草丛里跑出来,笑着说:“明儿姐,送给你!”

就这样,明儿顺利走回了赵庄,将漂亮的花送给了父母,完成了回门仪式。

其实,明儿,她是个盲姑娘。

但她说,她眼中的世界很美!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7期)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回门的日子越来越近,村里人都替明儿着急,主要是心她不能独立回门,因为她是位盲姑娘。
B.明儿的手就是秤,掂一下就能精准报出鱼的重量,但也有不灵的时候,给赵大娘拿鱼时就估少秤。
C.小说围绕明儿回门这一事件展开情节,运用点面结合手法塑造村民的群像,为她顺利回门作铺垫。
D.小说运用白描手法,讲述了一个温馨和谐的乡村故事;语言朴实而鲜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题2】小说开头写“王庄有个奇怪的习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明儿为什么说“她眼中的世界很美”?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机关算尽

迪格尔

弗兰克在酒吧门口愣住了: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正与他的女友艾尔柯坐在吧台上。男子穿着时髦,黑发卷曲,两鬓斑白。他们在兴奋地聊天。

“你好,弗兰克!”艾尔柯说,“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博内,从萨沃伊来的老朋友,我在那儿的酒吧干过活……”

博内与弗兰克握了握手就马上告辞了。

“看样子像是个有钱人,”弗兰克对艾尔柯说,“他做什么生意?”

“宝石,”艾尔柯回答道,“他可是腰缠万贯呢。”她疑惑地注视着弗兰克,继续道,“我们的打算怎么样了?”

“不行呀,没有贷款。”弗兰克突然莞尔一笑,“宝石,那倒是好东西。要是能弄到莱因霍尔德的宝石就好了。”

“莱因霍尔德是谁?”

“我的一个叔叔,”弗兰克解释道,“他先前做珠宝生意,后来赚足了钱,有了一幢湖滨别墅,就洗手不干了,现在正优哉游哉地颐养天年呢。他比我大20岁,今年应该是55岁左右。”弗兰克叹息着,“他将宝石藏在保险柜里。自从他的妻子死后,他一直独身。我在想,总有一天那些宝石全都会归我的。我是他的继承人。”弗兰克欲言又止,眼睛看着艾尔柯,“这个博内也买那些来路不明的宝石吗?”

“我想是的,”艾尔柯回答,“你那位莱因霍尔德的全名是什么?”她顺便问道。

“莱因霍尔德·拉里……”

位于湖滨的一幢白色别墅的大门被打开了,艾尔柯看见一位留着大胡子、头发蓬松、脸色黝黑的宽肩膀男子。

艾尔柯身穿迷你裙,腋下夹着一只公文包,她嫣然一笑:“您好,莱因霍尔德·拉里先生。我们在编制一份此地湖滨环境状况的公文,所以倾听附近居民的看法是至关重要的。有什么建议或是不满的地方……”

拉里闪过一边:“您请进。”他站在看得见风景的窗子旁边的家庭酒吧前门问,“您想喝点什么?”

“您喝什么,我也喝什么。”艾尔柯回答。她的包打开着,就搁在她身旁的椭圆形的桌子上。

艾尔柯左手拿起一杯马提尼酒。拉里笑眯眯的,紧紧地靠近她。他只感觉腰部被针刺了一下,后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艾尔柯架起二郎腿坐在桌旁。莱因霍尔德·拉里戴着手铐被反绑在橡木椅上,口里塞着东西。

“这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艾尔柯说,“您只是小睡了半小时。我正好浏览了您的房子,也找到了保险柜的钥匙。我现在还需要的就是密码。我这就把堵口物拿走。您清楚得很,叫喊是没有用的。”

拉里抿了抿嘴唇,问她到底想怎么着。“真是蠢货,”艾尔柯回答,“我只有知道了密码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这幢房子我已经观察好久了,谁也不会来的——即使有人来,我也不会去开门。”

拉里考虑了一会儿,紧张地看了看眼前的这位红发女郎。“一定是有人向你通风报信了,”他说,“大概是那个弗兰克吧?”

“肯定是我认识的某个人,”他想。也就是说,只要他死不了,她就休想溜走。难道有人到此掠走价值百万的宝石,是想日后蹲班房的吗?

当他不再说话时,她重新拿东西堵住他的嘴。现在刚过下午4点。在弗兰克面前她从没有暗示过她的计划。

约8点半时,门铃响了。艾尔柯吓了一跳。这个时候谁会来呢?她站起身,脱下鞋,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朝门上的猫眼向外面望去……

在离湖滨别墅二十公里的一栋房子前,两名黑衣人正敲着门。

“弗兰克先生在吗?”

弗兰克开了门。正是他期待已久的人:两名刑警。事情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个礼拜,他对此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莱因霍尔德·拉里家里难得有客人来访,因此人们发现他的时候已经过了好长时间。

“是有关您叔叔的事儿,”警官说,“莱因霍尔德·拉里先生,他……死了。”

当然是他死了,弗兰克想。这些先生们无疑也知道他是何时死的,他们一定是来问弗兰克,这阵子他在哪儿。没有问题:他跟艾尔柯谈起过出差的事儿,14天前,后来他确实出过差,再后来他并没有在艾尔柯那儿露过面。尽管在这期间他曾神不知鬼不觉地去了一次湖滨别墅……

“您是他最亲的亲属,”警官迟疑一下,说,“拉里先生立下了遗嘱,将全部财产捐赠了。不过我们来这儿是想告诉您:您叔叔死得非常特别——他是渴死的。”

“他是……什么?”

“对了,他被绑在椅子上,后来邮递员向我们报了警。我们打开门,发现除了他之外还有一具女尸。她躲在门后,大门的猫眼上方有一个弹孔。那个女人显然是想看清门外是谁,而外面的人等到窥视孔由明亮变成暗黑时,马上开了枪。或许她正好将头凑到门后,替拉里先生他……”

“那个女人……她是谁?”弗兰克低声打断他。

“她是艾尔柯·梅纳丝。您认识她吗,弗兰克先生?”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有删改)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场景组合的形式构成故事情节,每个场景的结尾又留下悬念,直到文章最后才释疑,使整个事件真相大白,体现了作者匠心独具。
B.艾尔柯之所以能够轻易地接近莱因霍尔德·拉里,并成功用药物控制他,是因为莱因霍尔德·拉里看到艾尔柯惹人的打扮而放松警惕。
C.小说中弗兰克对女友艾尔柯说自己的叔叔55岁左右,做珠宝生意,实际上暗示了那名与艾尔柯聊天的50岁左右的男子与弗兰克的叔叔有关系。
D.莱因霍尔德·拉里说“一定是有人向你通风报信了”,“通风报信”的具体内容是拉里独居,并将宝石锁在保险柜里,只有拉里才知道密码。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 苍穹大业赤子心
石磊 蒋建科
2016年4月14日10时52分,一位名叫梁思礼的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享年91岁。
这位老人,身上有太多标签:梁启超之子、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老人的人生格言。不管什么时候,老人都说,“所有事都是从爱国出发”。
心怀“工业救国”梦想,学成归国
读完高中后,梁思礼申请到了美国明尼苏达州嘉尔顿学院的奖学金。母亲变卖了一些家中值钱的物件,凑了400美元给儿子作路费。
心怀“工业救国”的理想,梁思礼寒窗苦读。留学期间,靠勤工俭学养活自己。于1949年在辛辛那提大学拿到了自动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
1949年9月,“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载着一批在美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回国,梁思礼便在其中。他随身携带了一个无线电收音机,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新闻。消息传开,学生们欣喜若狂。当听到国旗是五星红旗时,大家便找来一块白床单用红药水染红,自己制作了一面国旗,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庆祝会。
“长征二号”连续将23颗卫星送上天
1956年10月,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是钱学森院长手下的10个室主任之一。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一无技术,二无设备,三无厂房,很多技术人员甚至连导弹都没有见过。
令梁思礼永远难忘的是1962年的一次导弹发射试验。当时他站在离发射阵地仅两公里的吉普车旁,导弹刚起飞就掉了下来,距发射点只有300多米。梁思礼立即奔向爆炸地点,望着深深的大坑,心痛万分,几天吃不下饭。
在这次试验前,他与快分娩的妻子赵菁告别时说:“若生男取名‘凯’,若生女取名‘旋’。”试验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给女儿起名“旋”,他相信今后一定会成功。果然,1964年,梁思礼作为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的研制,一举发射成功。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首飞因一根导线断开而坠毁后,梁思礼领导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措施,使“长征二号”的可靠性大大提高。自1975年后,“长征二号”连续将23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地送上天。
将“最强”大脑装进“东风五号”洲际导弹
“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设计方案开始于1965年,“东风五号”要求目标打击精度更高,首先就要改变过去的制导系统,运载火箭研究院专门组织了方案讨论会,重点对捷联式制导方案和平台—计算机方案进行研究。
经过反复权衡,梁思礼决定在“东风五号”上采用这种制导技术。平台—计算机制导技术的关键是要有运算速度快、小型化的弹载计算机,也就是集成电路计算机。
任务落在了梁思礼领导的团队身上。受当时工作条件限制,大量数据只能靠手工穿孔纸带输入,运算一次要花很多时间。为了赶时间,办公室里白天人人伏案,夜夜灯火通明。1966年9月,一台全部国产的22位双极小规模集成电路弹载计算机终告完成。
很难相信,“东风五号”洲际导弹上使用的第一台弹载计算机,竟然只有12条指令,没有乘法、除法指令的算术型增量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近两万次的水平,存储量只有768个字,制导计算完全是通过增量的累加得到全量的。
1971年9月10日,我国装备这种弹载计算机的 “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进行首飞试验,一举成功。
“80后志愿者”,用一生兑现爱国诺言
梁思礼非常喜欢著名作家萧伯纳的名言:“人生并不是短短的一支蜡烛,而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一支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把它交给后一代人们。”耄耋之年的梁思礼,当起了“80后志愿者”。
2006年到2012年,梁思礼以“中国航天精神和素质教育”为题,先后为北京十几所著名高校的师生讲课。他曾经多次讲过的一个故事,震撼了青年学子的心灵。
“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当年我们一起留学,毕业后,我回国了,他留在了美国。他是跨国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我曾是航天部的总工程师。他的年薪是30万美元,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住着高级别墅,我住在很普通的单元房子里。有人曾问我对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于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选自2016年4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1983年,梁思礼开始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的作用愈加凸显,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事实证明,梁思礼倡导的软件工程化,对载人航天起到很大作用。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了近60年来研制的所有型号中从未达到的高度。
(刘茜《梁思礼:可上九天揽月》)
【小题1】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梁思礼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担任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但导弹研究经验的缺乏和客观条件
的限制,直接导致1962年一次导弹发射试验失败。
B.“东风五号”洲际导弹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到最终的首飞试验成功,仅用了六年左右时间,这其中凝聚了梁思礼及其领导的团队的无数心血。
C.作为第一代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与时俱进,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倡导软件工程化,对后来提高载人宇宙飞船的可靠性、安全性起到很大作用。
D.梁思礼虽然在我国的航天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却依旧不改赤子之心,用一生时间兑现爱国诺言,从来没把个人的待遇放在心上。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靠母亲变卖家中一些值钱物件所得的400美元和自己读书期间的勤工俭学所得,梁思礼才得以到美国完成学业并取得博士学位。
B.作为导弹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梁思礼创造性开展工作,成绩显著,贡献巨大,因而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之一。
C.为了在“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研制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梁思礼力排众议,在众多方案中独选增量计算机方案,一举取得成功。
D.文章引用梁思礼喜欢的作家萧伯纳的名言,是为了证明梁思礼文学功底深厚,说明科学和文学结缘,人生的火炬会燃烧得更久。
E. 后两个小标题中巧妙运用“最强大脑”“80后志愿者”等时尚新鲜词汇,并赋予其新的意义,更容易激发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3】梁思礼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干净

刘建超

欧阳市长急匆匆从家里出来,冒着雨钻进越野车,嘴里还嘟囔着:可惜那一池子热水了,没有泡成。

司机小马脚下一踩油门,汽车闪电般钻进夜雨中。

突如其来的暴雨,恶魔般地袭击了城市。布置防涝应急预案后,欧阳回到家。媳妇刚给他放好了洗澡水,市办来电话说,大名村遇到山洪暴发,随时都有泥石流和滑坡的可能。欧阳匆匆地换了件衣服,又出了家门。

到大名村还得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越野车在暴雨中疾驶,空中不时有闪电划过,把雨夜支离得忽明忽暗。

欧阳说,小马,你的老家不就是大名村吗?你说说情况。

小马说,大名村有五百多户人家,沿着大名山散住着,蜿蜒有十多里长。居民住的房屋大都是土木结构的,好多年了还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雨呀。

欧阳对秘书小关说,我们把抢险指挥部就设在小马家里。关秘书,通知相关人员立即赶往大名村。

越野车在山路上颠簸,欧阳把手伸在脖子后摩挲,自言自语地说,真该泡一泡了。

欧阳有个癖好,爱泡澡。欧阳打小就爱泡澡。欧阳小时候爱哭闹,哭起来就没个完,只要把他往热水盆子里一泡,立马就安生了,眼角还挂着泪珠,脸上已经笑成一朵花。欧阳上大学后,一直就是个学霸。欧阳不是个天天捧书本钻图书馆的样,更多的是去泡洗澡堂子。欧阳的说法,只要泡进了热水池子,立刻激活了脑细胞,所学所用整个那叫一个清楚。一个宿舍的几个兄弟,只要快考试了就陪着欧阳一起去泡澡。欧阳就在热雾氤氲中,说重点,押大题,几乎都是八九不离十。

欧阳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老街建设局,三五年的摔打,欧阳当上了局长。老街城区改造,建设局成了最忙碌的单位。不管工作到多晚,欧阳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泡池子。

老街一位开发商为了揽下项目,趁着欧阳去省里开会,给欧阳家安装了一个浴盆。浴盆是进口的,可以恒温加热,还带有气泡冲浪按摩功能。欧阳回到家一看,就冲着媳妇发火了,媳妇委屈地说,他们说是你订购的,我哪懂这些呀。

第二天,欧阳邀请开发商去了老街养老院,举行了一个企业捐赠仪式,那只多功能浴盆捐赠给了养老院。

欧阳当上市长第二年的秋天,他让妻子把她的舅舅请到家里来住。妻子纳闷,说,你成天忙得脚不沾地,三亲六故来家里你都不愿上一起吃顿饭,咋想起来把老舅接来了?

欧阳说,老舅也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了,想了,来聊聊。

老舅背着家乡的土特产,到了欧阳家。

欧阳让妻子好吃好喝地款待老舅,欧阳下了班就带老舅去泡澡。泡透了,欧阳就仔细认真地为老舅搓澡。一连泡了七天,老舅受不了了,对欧阳说,大外甥,你就别泡你老舅了。我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我不该打着你的旗号给儿子大办婚事,借机收礼。我回去就把收的礼钱如数退还,中了吧?

欧阳笑呵呵地说,老舅呀,没事多泡泡澡,促进血液循环,有益健康。你们老人家健健康康的,我们才能全身心地做好工作呀。

越野车在小马家门口停住,欧阳下了车,同等在门口的乡长、村主任一起到村民家中看望,了解情况。欧阳一身雨水一身泥地回到小马家里,已经是夜半时分。吃着泡面、榨莱,欧阳靠着墙睡着了。

小马对父母说,把盛粮食用的空水缸挪进里屋,烧几锅开水,让欧阳市长泡泡澡。几个人把大水缸挪进屋里,开始烧水。水烧好了,水缸里冒着热气。

正在这时,村主任急匆匆跑进屋,大声喊着说,东山坡出现了险情,有两家老人好说歹说也不肯离开自己的老房子。

欧阳一激灵站立起来,挥着手说,走。一行人急匆匆钻进雨中。

小马出门前,对父亲说,温着水呀,等我们回来。

欧阳没能再回来,他们把几个老人强行背出老屋,山体滑坡泥石流就下来了,紧急关头,欧阳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

寻找欧阳市长,在淤积的沙土石挖了三天,依然渺无音讯。

欧阳的妻子看到大家疲惫的身子,看到大家肿胀的双脚,看到大家满手的血泡,哭着阻止大家继续寻找,说就让欧阳安息在这里吧。

小马哭着,继续用手刨着,说,欧阳市长还没有洗澡,还没有洗澡哇。

欧阳的妻子握着小马的手,说,孩子,你欧阳叔不用洗澡,他干净着呢。

人们在掩埋了欧阳的山坡上种植了松树。松林郁郁葱葱,大家把松林称之为净林。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9年3期)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暴雨的环境描写,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为故事情节的展开铺设了情景,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补叙了欧阳市长从小就爱泡澡的癖好,以及上大学时考试前和同学泡澡押题的情节,这些内容非常离奇。
C.小说紧紧地围绕着“洗澡”这一线索组织情节,不蔓不枝;而题目“干净”则具有双关含义,别具一格。
D.小说对次要人物欧阳市长的妻子、欧阳市长的妻舅、小马等的刻画也非常精彩,他们有力地衬托了主人公的形象。
【小题2】请概括欧阳市长的形象特征,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结尾写“松林郁郁葱葱,大家把松林称之为净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草的声音
我一次次地从自己的小屋里走上原野,我倾听到了小草的声音.春天了,它们从睡眠中醒来,在轻轻地舒展着腰身.春天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啊,温暖的土地,和煦的阳光,还有柔和的春风,小草们竞相从泥土里伸出嫩嫩的小手来,和春天相握。
草以自己的柔韧步入了这个世界,那嫩嫩的令人惊喜的一点新绿在慢慢变大变浓,再染成一片片浓碧,然后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席卷了大地。一个个杂乱无章的村庄在绿色中变得诗意葱茏,一片片恬然无声的田野变得生机勃勃,远山被这种神秘的春之手点拨着,草色驱走了山脊上的灰暗,将大山渲染得绿意盎然。
草的呢喃是那么柔和,深情地回应着大地母亲的爱抚和呼唤,它们日生夜长,日益繁茂。那片片叶茎,在风的细语中悄悄地抻大抻长,宛如一支春之曲,被一株株绿色的生命体酣畅地吟唱。它们的花瓣在阳光下层层地舒展着,轻轻地绽放,一朵又一朵,发出难以觉察的声音,一如被神所藏匿的天籁。我迷恋地一遍遍地行走在初春的大地上,倾听着植物生长的声音,倾听着大地的呼吸喘息,就像去探望自己熟悉的老朋友一样。
翠绿的茵陈草是最先长上来的.它们争着在山坡上、河岸边的泥沙地里,冒出了毛绒绒的团状幼苗。接着,蒲公英也出来了,长得漫山遍野.那黄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在风中飘姑朵花,狗尾巴草……
我最初接触的小草,是从茵陈草开始的,它给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在我的家乡,父亲是个乡镇医生,每年都会依据季节和草药药性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采回不同的药材来。每年最先采摘的,就是茵陈草了。
那时我家房头有位肝病患者.脸黄黄的,每年都大量的吞服茵陈草,那种草熬出的汤药的味苦苦的,带着一种蒿味,很不好喝,看着他对一堆堆草药贪婪的样子,我感到了那种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恐惧的心情,他说他不能死还有一对没有拉扯大的孩子。那时父亲经常领着我,在大地上寻觅这种小草,我一看到他们就在心里产生一种欣喜,并对它们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我们家虽然生活艰难,但父亲的诊费通常很低,对待贫困的患者有时还会无偿地赠送,我的这位贫穷的邻居才得以长久地喝下去,后来他们病好了,成了我们家的好朋友,父亲的许多贫穷好友就是这样结交下来的。
长大后我在一本书里看到一篇文章,说三国时代的吴国人董奉隐居匡山,为人治病不取财,重症愈者植杏树五株,轻者一株,多年后医人无数,得杏树十万棵,蔚然成林,被后人传为佳话。我把那上面的事讲给父亲听,父亲那时已经有些驼背,脸上皱纹丛生,仍然辛苦的为一家人生计操劳.父亲闻听后欣然地笑着,笑得胡须抖动,一连好几天都很高兴。父亲说,这样的人在世上多些好啊,人不是专为名为利而活着的.人活着总有些更好的东西。
我开始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向往城市,向往幸福和爱情。当我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扬洒向外面的世界时,我满怀希望地跋涉着,可是我的真情总是换来欺骗,总是会失望,心也被爱情一次次的烙伤,人在痛苦中一次次挣扎。我不明白,人为什么那么自私,贪婪,嫉妒,在物欲和权欲中变得丑陋不堪。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我孤独地住在城市里一间阴暗漏雨的房间里,心灰意冷,了无生趣,心里无限的烦闷和忧郁。可是当我在雨停后起身,站在窗前,在我目光所及中,我看到在昨天的暴风雨的浩劫中,地上的一丛青草,它们在风雨的摧残中虽然变得凌乱,根须依旧死死地咬住大地,正在阳光下立了起来,身着泥污和伤痕,在风中颤颤地晃动。那一刻,我的心震颤了,我分明听到了一首小草之歌。我弄来一盆清水,洗去它们的满身泥浊,它们又一身新绿地沐浴在阳光下。它们那么卑微渺小,却又清雅高贵,居柔宁拙,倔强峥嵘,葆有着一种不屈不挠默默向上的精神,我想我从那一刻才真正地懂得了草的语言,草的精神。我想起了故乡的那片青草覆盖着的原野,我拿起了电话,当父亲那熟悉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我的心里出奇地温暖和激动。
没有谁不熟悉草,它们其实是与人类同在的,大古以来就在那里。甲骨文把一茎两叶叫做草,草们带着柔弱的身体和不屈的精神从远古时走来。我的居室里堆着书籍,堆着现代生活的用品。我的窗前总会有一抹绿色,一丛丛小草。我愉快地生活着,在书籍之中寻求智慧吸取营养,我的心情沉静,平缓,明晰透澈如一台明镜。
【小题1】草本无声,如何理解“青草的声音”?
【小题2】“父亲说,这样的人在世上多些好啊,人不是专为名为利而活着的,人活着总有些好的东西。”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小题3】本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小题4】纵观全文,分三点概括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