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海洋波能的利用
风起浪涌,海洋波能便孕育在这海水的起伏运动中。当然,没有水自身的重力,浪亦难涌。波能属于势能与动能共同形成的“综合能”。海浪的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具有势能;而动能则来于水质点运动。在深水中波能的传播受到限制,只有占能量总和50%的势能可随波浪传播。波能的能量密度虽较低,但总能量很大,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波能相当约30亿千瓦电能,其中可利用的约占三分之一。南半球海洋的波浪比北半球大,在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海域的波能也因之较大。中国沿海的波能分布也是南大于北。南海波浪比东南沿海大,平均波高在1.5米以上;我国海洋波能的可开发量相当约7000万千瓦电能。
长期以来,人们总想利用这一巨大能量。现今,淡化海水的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等已经问世。利用波能,必须有波能转换装置。波能转换装置形式不一,但都没有本质区别。波能转换装置是三级组合装置:第一级受波体是将海浪转换为装置实体持有的能量。装置实体中的受能体直接和海浪接触,将波浪转换为机械运动;而相对固定的固定体与受能体形成相对运动。第二级中间转换器,其作用是将第一级转换与最终转换沟通;因为波能经过第一级转换往往达不到最终推动机械运动的要求,不仅是因为其水头低、速度慢,而且稳定性也较差。不管哪种类型的中间转换器都要起到传输能量和稳定输出的作用。水动式是通过液压泵将机械能变为水能,经水轮机再将水能变为机械能。它在增速、传输、调节上都比直接机械式方便。气动式则以空气为介质完成能量转换。它可以减少海水对设施的腐蚀,它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波能中间转换装置。最终转换是应用设备,它依用户需要来设计。
有趣的是,波浪能产生于海洋,但是波力电站不一定要建在海上。岸式波力电站就是建在常年风急浪大的海边,只有利用坚固的岸基与钢筋混凝土构件建成的受波通道伸入海水。这种发电站是利用经过两级转换装置的海洋波能能量压缩空气以推动涡轮机工作,使振荡水柱往复运动而发电的。波力电站可与常规发电站并网运行。
【小题1】下列对“海洋波能”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风使海水起伏运动,这种起伏运动产生了势能与动能,而由这动能和势能形成的综合能,即是“海洋波能”。
B.海洋波能属于“综合能”,它是由海水的水质点运动具有的势能与动能综合生成的能量。
C.海洋波能是海浪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具有的势能与水质点运动产生的动能共同形成的综合能。
D.海洋波能是势能与动能共同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它源于风浪和水自身的重力。
【小题2】(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洋波能经过多级转换最终均以电能的形式付诸应用。
B.波能中间转换器共有水动式和气动式两种,目前气动式被广泛采用。
C.波能须经转换装置的三级转换,才能与最终转换设备沟通从而达到应用要求。
D.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属于不同形式的波能转换装置,它们均具有多级能量转换功能。
【小题3】(小题3)对“波能转换装置形式不一,但都没有本质区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波能转换装置有不同的形式,但任何形式的波能转换装置都必须包括“受波体、中间转换器和最终转换应用设备”三级组合装置。
B.波能转换装置的外观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来设计,但受波体、中间转换器和最终转换应用设备必须统一。
C.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属于不同形式的波能转换装置,必须综合配套使用才能实现多级能量转换功能。
D.气动式装置虽然是以空气为介质完成能量转换,但它与水动式装置的本质一样,都能将第一级转换与最终转换沟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3-02-24 08:56: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隼
一只猛禽用翅膀尖梢在蔚蓝的天空中扫画出一个个圆圈。这个飞翔的“几何学家”正是游隼——古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荷鲁斯的化身。相传,荷鲁斯有时变成鸟,有时以人身隼头的形象出现。这是个明智的选择:游隼美丽英勇,无疑是天空之神的理想象征。。
游隼上体呈深蓝灰色,有黑褐色横斑,头颈部为黑色,带蓝色光泽,下体由白色到淡黄,有黑色横斑。游隼体长约0.5米,双翅展开可达0.7米左右,体格强健,善疾飞,有鸟中“歼击机”的美称。
游隼分布广,适应性强, 尤为喜欢在开阔的原野上活动,捕食正在空中飞行的鸟类。它们一旦发现猎物,就快速升上高空,占领制高点,然后将双翅折起,使翅膀上的飞羽和身体的纵轴平行,头收缩至肩部,以每秒近100米的速度向猎物猛扑过去,迅速伸出强健的脚掌,猛击猎物的头部或背部。这一击非同小可,一下可打掉鸽子或乌鸦的头。猎物被击昏或击毙后坠落时,游隼会快速轻盈地跟随猎物下降,在半空中将猎物抓走。猎物在其短的钩状喙和长而尖端弯曲的钩状爪的配合下, 迅速地被肢解和撕碎。一对游隼和它们的一窝儿女 , 在一个夏季能够捕食300多只中型鸟类,所以猎人经常驯养游隼作为狩猎助手。这种最野性、最凶猛的鸟类一旦养熟了,在人面前会变得像母鸡似的温驯, 是世界上可用作猎鹰的最好种类之一。
游隼和大多数猛禽一样,可以消灭猎物种群中老、弱、病、残个体,对于促进生物种群的进化和更新,以及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凭借卓越的捕食技能、优良的驯化性能,成为猎人向往拥有的狩猎助手。也有许多人将游隼的标本甚至羽饰, 视为威严和权贵的象征。这样对游隼的狂热追捧,导致游隼的价格飞涨,目前国际市场上一只游隼实际售价达数千美元,一只完整的标本也有数百美元的报价,从而引发了众多偷猎者对游隼的疯狂捕捉和猎杀。
游隼数量急剧减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剧毒有机氯杀虫剂在世界范围的滥用。有毒化学物质随猎物进入游隼体内,大量富集,导致不育、幼鸟畸形,乃至于成鸟的大量死亡。少数的幸存者也会因这些有毒物质的侵害,导致产卵率降低, 卵壳变薄,孵化时极易破碎,造成繁殖率的进一步下降。许多鸟类专家认为,欧洲、北美的游隼种群就是这样于20世纪50年代被彻底瓦解的。另外,生息地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也是游隼数量减少重要的原因。
这引起了相关国家政府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高度关注。英国早在1954年就颁布了《野生鸟类保护法令》,并和周边国家联合起来对游隼以及其它大型猛禽进行保护,如在繁殖季节派人守护它们的巢,产卵期给它们供应食物,以防止污染造成的危害。有些国家还采取人工孵化的办法,成功地养育游隼等猛禽种。如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世界野生生动物基金会的赞助下,对游隼实施了一项饲养繁殖计划,最终取得了成功。尽管是人类让游隼得以繁衍,但事实上,我们对它们的破坏永远比我们所做的补偿多得多。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驯养(xùn)B.狩猎(shòu)C.供应(gòng)D.繁衍(yǎn)
【小题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隼因为外形美丽、性情勇猛,成为了古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荷鲁斯的化身。
B.游隼具有卓越的捕食技能和优良的驯化性能,是世界上可用作猎鹰的最好种类之一。
C.游隼可以捕食很多有害物种,因此它对于促进生物种群的进化和更新有重要作用。
D.尽管人们为保护游隼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这一物种的生存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游隼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为了利益,偷猎者对游隼疯狂捕杀。
B.剧毒有机氯杀虫剂在世界范围滥用。
C.游隼自身的产卵率较低,繁殖困难。
D.人类破坏了游隼栖息地的自然生态。
【小题4】目前,游隼已经上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以上选文中为我国的游隼保护提供了哪些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请分条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你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妄想:躺在床上,好玩的玩具会自动飞到你身边;天气热了,电风扇会自动对着你吹;厨房里的水烧开了,煤气会自动关掉……可惜,你不是孙悟空,也不是哈利·波特,意念只能待在头脑里,一切还是要靠你的行动来完成。

②而如今,科学家也准备把人的意念转化成电脑程序,你只要想一想要做的事情,电脑就会“心领神会”,自动帮你完成。

③这里说的意念指的是脑电波。我们的大脑皮层里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电信号,这些信号就是脑电波。脑电波是一种有规律的神经电的活动,无论你是成人还是孩子,你感觉紧张还是轻松,脑电波的信号都不一样。智力不成熟的婴幼儿和沉睡中的成年人,脑电波的频率比较小,每秒钟1~3次;当你成为少年,脑电波的信号也随之增强,每秒钟4~7次,成年人在忧愁、沮丧或者睡眠较浅的时候,脑电波的频率也在这一范围;如果你长大成人了,你的脑电波就比较恒定了。在你精神放松时,脑电波的频率在每秒钟8~13次;一般状态下,脑电波的频率在每秒钟14~30次;而当你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你的脑电波活动也会加快。

④现在,科学家还试着破译了脑电波,把大脑里的具体想法直接输给电脑和其他的设备,达到“意念操纵”。人们先在猴子身上做了试验。首先科学家对3只猴子进行了训练,让它们学会利用手柄来控制电脑的光标;然后,在猴子大脑的皮层里植入微小的电极,看看猴子在控制手柄时脑电波是如何变化的;接着把手柄拿走,将猴子的脑电波转化成相应的操作命令输给电脑,电脑光标果然又有了反应。

⑤人要想利用脑电波来操纵电脑,在大脑里装个电极就不太好了。好好的要割开头颅,这恐怕要吓跑好多人。现在科学家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只需要佩戴一个“思维帽”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意念移物”。首先你要戴上一个像头套一样的“思维帽”,而帽子里面有很多个微小的电极。当大脑活动的时候,这些电极可以捕捉到脑电波。戴上这个“思维帽”之后,你除了用大脑想之外什么都不用做,这时候脑电波会通过电极传给特定的程序,经过计算分析,你想象中的动作就能转化成信号。接着再把这些信号变成电脑能够识别的命令,电脑就可以根据这些命令来行动了。

⑥这对那些失去手脚的残疾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就好像给他们配备了一个和自己完全“心有灵犀”的贴身保姆。科学家做了一个简单的试验,让两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和两个健康的人戴上这种意念装置,面对计算机屏幕,试着用意念来控制计算机光标的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四个人都能让光标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回移动。科学家还发现,两个残疾人在试验中比健康人做得更好,他们能让光标移动得更快、更准确,这可能是因为残疾人由于身体行动不便,思考的时候更加聚精会神,意志力更强的缘故。

⑦科学家还开发了一些利用意念装置的游戏。比如,人们可以戴着“思维帽”打桥牌,结果比赛不仅成了牌技的较量,也成了心理因素的考验。落后的选手要是心里一紧张,脑电波信号就变得复杂了,有时候把电脑都搞得迷迷糊糊,不知道到底要出哪张牌;而心理素质好的人能全神贯注地思考比赛,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脑电波。最后的胜负真的就在“一念之间”!

⑧现在,意念装置还不是十分完善。比如,如果你戴上“思维帽”,旁边就最好不要有冰箱、电视等大型电器,因为它们会对脑电波的捕捉造成干扰,影响分析的准确性。比方说你正用脑电波控制着遥控器,你想看介绍飞碟和外星人的节目,结果由于干扰,电视里放出来的不是新闻就是广告。恐怕这时你只好摘下“思维帽”,自己动手换台了。另外,你应用意念装置时,还需要有一定的视觉刺激。例如,你想用意念拨个电话,你的眼前就需要有一部电话,这时你大脑里想你要拨打的号码,意念装置才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为视觉的刺激能增强脑电波的信号。

⑨当然,随着人们不断的改进,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而且,未来的“意念装置”使用起来将会更加方便。脑电波接收和分析设备或许可以做成一个别致的小玩意,就像一个漂亮发卡或者精美的耳机,而且还可以无线的形式远程遥控,这样人们就不需要戴着满是电线的头套了。

⑩当年轻的妈妈怀抱着啼哭的婴儿轻声呵护时,她还能井井有条地布置好午餐,迎接丈夫下班;当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安闲地靠在躺椅上时,他不必再起身去门口取报纸……一句话,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轻松、惬意。

【小题1】第①段中的“妄想”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脑电波”的相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意念在大脑中以脑电波的形式存在。
B.脑电波表现为一种有规律的神经电信号。
C.情绪和身体状态对脑电波频率影响很大。
D.脑电波频率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小题3】简析第⑤段划线句的作用。
【小题4】第⑥段作者把“思维帽”比作残疾人的“贴身保姆”的原因是:
【小题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思维帽”里有很多个微小电极用来捕捉人脑电波,因而人们什么都不用做。
B.残疾人对光标控制得更快更好是因为他们对待实验的态度比普通人更加认真。
C.戴“思维帽”打桥牌要比用意念控制光标移动复杂得多,所以更易受到干扰。
D.随着意念操纵技术的进步,“思维帽”已经可以帮助人们同时完成多项任务。
【小题6】根据文意,你认为科学家还应该在哪些地方加强对“意念操纵”的研究。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枚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它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徒,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鹤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将起到节能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检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小题2】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
【小题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共15分)
虹影
山野间童年的我,却常常被美丽而神幻的虹所迷惑。我时常戴一顶大斗笠,仰着童稚的脸,长久地看、认真地读那静卧在山野上空被村人喊做天弓的虹。故乡的虹,大都悬生在午后的天空,彩虹起兮云飞扬,天地间总是微雨细细,雨光氤氲,若有似无,我一低头,汪汪积水中,竟也见有虹影流转。童年的我,以为虹都是从土地里拱起而飘然升空的。大人说地上的蜈蚣,背不总是那么驼吗?在我童年的天空里,虹,仿佛和地上某种东西总有莫名的感应,神性充盈。我甚至想,那虹,是地里蜈蚣升天的么?
及至青年,丰满的物事无止无息,人,总顾不上停歇脚步,仰头读虹。重负的中年即便偶能读读虹,所读出的,恐也多是岁月的况味。 老年时至,夕阳在天。人生舟楫,早早告别了土腴木秀的春夏,急急就滑入了水瘦山寒的秋冬,人与虹,早疏离焉。
虹的色彩,使人漫生想像啊。诗人北岛就有一首诗叫《姑娘》,短得只有两句:“颤动的虹/采集飞鸟的花翎”。姑娘与虹,大抵是皆有照人光彩,诗人才能当上月下老人,将她们红线联姻吧。
虹,也算得上是阳光和雨滴曲折而奇幻的“合作”。 与雨滴“合作”的、射在雨幕上的阳光,是齐刷平行的、集团无边的箭簇。每一根阳光之箭,进入雨滴的位置和角度都不同,因而,每一根阳光之箭的折射以及反射角度相应也不同。 你能否看见虹,取决于经雨滴反射过来的光波,能量是否集中,光色是否够强,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否如前所述,正好射入你的眼帘。
陆龟蒙在《和袭美咏臬桥》中咏虹:“横截春流架虹桥。”毛润芝诗曰:“青山着意化为桥”。这些诗词,当然皆是先观虹桥而后作。虹何以常被喻作桥呢?抑或说, 虹何以总是弧形的呢?这是因为,惟有此一弧段之上雨滴反射过来的各色色光,能量才最集中,光色才最强,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些斑斓色光,才能被人看到。
作为生命的虹,命运之路总是曲曲折折的。有了光,有了雨幕,有了光在雨幕中的折射,方生虹。虹的光明前途,只能是短暂的。虹的生命多斑斓在夏日雨水的天空。这是因为夏季才多有雷雨或阵雨天气,这类雨范围不大,容易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的景象,利于虹生。大雾中,水汽空蒙氤氲,阳光遥遥地、斜斜地射来,霎时彩虹如练,也自在情理之中。 空气干燥的冬季,雨少,阵雨更少,是不太可能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雪花纷飞时节,谁能见到虹?
阳光,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天火么?雨滴不是从天上来么?看看虹吧,你还能说“水火不相容”吗?虹,不仅是天上水火相容的交响,更是水火相容的预言。
“东虹日头,西虹雨。”这句谚语,简直就是气象预言。
我们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地球的中纬度。我们天天都可看到电视天气预报。那气象小姐所指点的江山,那中纬度地区所出现的系统性的降水天气,多数都自西而东移动。虹的方位又正好与太阳相对,所以,西虹在天,则表明茫茫雨区,正滂滂沱沱、飘飘荡荡朝我们所在地移来,不久天将雨。倘若虹影在东,则说明雨区早已告别了我们东去,我们的天地,可谓风景晴好,艳阳高照,天明地静。
【小题1】联系文章的第一、二段,请分别概括说明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虹的态度。(5分)
【小题2】文中句子“作为生命的虹,命运之路总是曲曲折折的”的含义是什么?(5分)
【小题3】虹“是天上水火相容的交响”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