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莓手机为何遭封杀
马晓伟
所谓黑莓手机(Blackberry),是指由加拿大Reserach In Motion,简称RIM公司推出的一种无线手持邮件解决终端设备。
黑莓手机因其外观使用了标准的QWERTY英文键盘,看起来像是草莓表面的一粒粒种子,所以得名“黑莓”;同时,该设备在后期的产品中,也加入了手机的功能,所以国内普遍称之为“黑莓手机”。
众所周知,黑莓手机是当今世上最时髦的通讯工具之一。就火热程度而言,与苹果iphone不分上下。
黑莓之所以如此广受追捧,在于其卓越的通讯加密功能。作为全球安全系数最高的一款手机,黑莓在智能手机领域,无出其右者。黑莓制造商——加拿大RIM公司,使用内部加密的网络系统,将数据发送至海外服务器,从而完成即时消息传送、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等服务。这种独特的通信原理,是黑莓与其它手机最大的区别所在。
由此,信息加密技术是黑莓唯吾独有的亮点,也是它最大的卖点。在商界和政坛,它拥有无数忠实用户。在众多国际经济论坛上,来自全球的智慧精英汇聚一堂,他们几乎都是人手一台黑莓。更值一提的是,黑莓还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掌心里的宠儿。
但在2010年下半年,却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沙特、阿联酋、黎巴嫩等国政府下了一道封杀令:严禁国人使用黑莓手机,违者将被处以罚款甚至监禁。紧接着,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也宣布了类似公告。一时间,黑莓被卷入了一场“封杀门”。
一部引领风骚、融合世界顶尖科技的手机,为何惨遭封杀?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对此,RIM公司CEO吉姆·巴尔西耶也百思不得其解。他急得团团转,“莫非是公关基础没打好?抑或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得罪了某些利益集团?还是……”一连串的疑问纠结在他的心头。
为了弄清真相,巴尔西耶不惜重金,派人打通黎巴嫩等国安全部。两天后,终于搞清了个中缘由。原来,由于黑莓手机信息传输的高度保密性,导致政府无法监控用户的行为,从而构成了潜在的国家安全隐忧。从不少破获的国家安全案件可知,黑莓是许多国际间谍、恐怖组织的必备工具,如2008年发生的孟买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就是利用黑莓手机策划了此次行动。有鉴于此,各国政府果断下令封杀黑莓手机。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明白原委后,巴尔西耶忿忿不平地怨道:“沉睡的上帝啊,难道优秀也是一种错?”对于这个问题,无需任何辩言,现实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巴尔西耶不得不低下了头,思考下一步的应对策略…… “封杀门”事件着实给了RIM公司重重一击,直至目前,其仍苦陷于此,不得自拔。
(选自《读者》2011.9期有改动)
【小题1】下列关于“黑莓手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黑莓手机是当今最时髦、最火热、最先进的一款智能手机。
B.黑莓手机有着卓越的通讯加密功能,它是全球最安全的手机。
C.黑莓手机有一套独特的通信原理,它使用内部加密网络系统,将数据发送至海外服务器,从而完成消息传送、电子邮件等服务。
D.因为它有独特的信息加密技术,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它的粉丝。
【小题2】(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不管是黑莓手机,还是苹果的iphone,因其卓越的性能受到了人们的热捧。
B.一向以绝佳的保密安全性而著称的黑莓手机,这次恰恰因为国家安全问题面临多国政府的拒用和封杀。
C.沙特、阿联酋、黎巴嫩等国政府封杀黑莓手机,是由于他们国家的恐怖组织利用黑莓手机实施了恐怖活动。
D.黑莓手机实际上是一种无线手持邮件解决终端设备,因后来加入了手机功能,故称为“手机”。
【小题3】(小题3)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黑莓手机遭遇封杀,由此可见保密性过于良好的手机将逐步退出市场,无人敢问津。
B.从黑莓手机的遭遇中,我们认识到国家的利益永远高于商业利益。
C.黑莓手机因其潜在的国家安全隐患,注定这款手机只能成为个别领导人使用的产品,它无法走近大众消费。
D.黑莓手机要想走出困境,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其先进技术帮助各国政府监控用户的行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05-26 09:52: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曾经,我国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对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市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挥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选编自“中国报告网”)

附图:

近五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20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出口额的33%。

(选编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选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2017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2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1200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50多万名。

(选编自《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科一表明随着某些疾病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中成药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服务业发展迅猛。
B.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制造业和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C.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国际话语权丢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保。
D.材料四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卫总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中医药走出国门。
【小题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通过列数据的方式对我国出口中药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了我国中医药发展不好的原因。
B.材料一、二、四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情况,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及报道的可信度。
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彰显了中医的优势,说明我国中医产业具有潜力。
D.材料一中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方法一样,都从客观的角度报道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加快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传统社会给人两个相互矛盾的印象: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平等,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另一方面,它又十分注重纲常伦理,表现出严格的等级秩序。不过,无论如何解释这种印象,它至少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同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差异两个问题。在西方由正义原则加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而且同样也需要某种协调机制。概而言之,中国传统社会,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仁”是对他人之爱,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进一步指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亲亲,仁也。”并且孟子认为,这种爱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同情即同样的感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一心理事实的体现。因此,“仁”的生发机制,是一个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过程,即把对亲人之爱扩展为对邻人之爱,再扩展到对天下人之爱,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代的王阳明则把“仁”的原则概括为“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的情怀。由此可见,“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同的或者相通的一面。曾参总结孔子的思想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忠恕之道具有类似于康德的绝对命令在西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与“仁”所体现的“合和”精神不同,“礼”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纵向)、亲疏厚薄(横向)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反映“别”与“分”的一面。“礼”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礼,国之千也。”“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穗定有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儒家强调“礼”治,但目的不是造成一个等级森严、上下隔阂的社会,而是通过“礼”的规范与约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
用以平衡“仁”与“礼”的就是“义”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献中,“义”是一个含义比较丰富的概念。很多时候,它指一种最高的伦理原则。但是,“义”还有另一方面的含义,那就是在不同的,甚至彼此冲突的行为准则之间进行的权量与选择,即“义者,宜也”。孟子举过一个例子:“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权即是宜,也就是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表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要是是出于某项更高的道德原则的要求,言而无信,行而不果也未必不能接受。显而易见,“义”就是审时度势,对某个具体情境之下的行为原则进行选择和判断。
(摘编自唐士其《儒家思想对“平等”与“差异”的平衡》)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一种不可解释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十分注重平等;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等级秩序。
B.曾参归结孔子的思想为“忠恕”二字,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忠恕之道和西方康德的绝对命令相似。
C.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因为“仁”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D.“礼”强调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亲疏厚薄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使社会分裂,因而人们提出了体现“合和”的“仁”。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引出儒家思想中“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第二、三、四段分别对“仁”“礼”“义”进行阐述。
B.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王阳明的名言,是为了论证孟子、王阳明对孔子的儒家学说的发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第三段,紧承第二段内容,先在对比中阐述“礼”的内涵实质,再指出“礼”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一段先阐释“义”的作用及其两方面的含义,着重强调“义”的后一个含义,然后围绕后一个含义进行论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社会对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B.“仁”是对他人之爱,而“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有了这个基础,然后才能推己及人,扩展到对邻人之爱和对天下之人之爱。
C.儒家强调通过“礼”治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中国传统社会能达到稳定有序,跟“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有密切关系。
D.孟子认为,出于“义”的需要,可以越“礼”;在不同的乃至彼此冲突的行为准则之间进行的权量与选择,就得接受言而无信,行而不果。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绿色食品生产是当今世界一项新兴产业。这项被称为“从土地到餐桌”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产业,近年已在国内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全国经认证的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超过了1000种。
当前,我国进入了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的阶段,市场价格下挫,农民增收缓慢。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从填饱肚子过度到重视营养和健康,那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备受青睐。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药残等检测指标限制非常严格,检验手段已从单纯检测产品到验收生产基地。那种单纯追求数量型增长、不顾产品质量的老路子已走不通。
目前,经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还很低,这一产业的发展潜力相当巨大。有关人士指出,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变化,扶持农民搞好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使之成为一项有益社会、造福于民的大产业。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日前联合举行了创建“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5个生产基地和7个销售专柜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
为了保证试点单位蔬菜的质量,有关方面从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在生产基地方面,从5月下旬开始,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和北京市农药检定所联合对基地生产的蔬菜进行全面的农药残毒检测,并对生产中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检查。销售时,除了生产经营单位自检后再上市销售外,北京市农药检定所对专柜的蔬菜进行了数次抽查。检查结果表明:选定的生产基地和销售专柜的农药残毒合格率均在95%左右,高于市场平均合格率20多个百分点,有的生产基地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副食品之一。为提高蔬菜的食用安全性,农业部开始在全国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体系,并将北京市列入试点城市。北京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力争在两年内真正建立起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
(摘编自《北京晚报》)
材料三:
2017年9月份,广西壮族自治区食药监局共抽检4686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样品161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56%,其中不合格产品中食用农产品是重灾区,占一半以上。附图:

(资料食品伙伴网)
材料四: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药残留的控制和监督,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我国将加快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体系。农药残留超标不仅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5月,农业部组织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和浙江等5省、市的农药检定所,对50多个蔬菜品种、1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发现22%样品不合格。
据了解,农业部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通过贯彻《农药管理条例》等措施,有效减少高毒农药产品的比例,鼓励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品种,积极发展生物农药,从根本上解决因滥用高毒农药造成农药残留中毒事故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食品科技》)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绿色食品产业,目前在国内已形成较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
B.当前我国经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还很低,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C.“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目的是保证市场销售蔬菜质量,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D.食药监局抽检结果反映出当下我国食用农产品仍存在问题,应重视绿色食品产业。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加入WTO提出的挑战。
B.“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中抽检的市场普通蔬菜合格率远低于绿色蔬菜,说明当前绿色食品生产的必要性。
C.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体系的建立并不断完善,将会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确立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
D.严格的抽检制度和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小题3】从材料来看,当前绿色食品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大道至简,象由心生——著名艺术家“东方之子”庄玉君访谈录
沐一韩:我们都知道您在中国设计界的杰出成就,三十年的设计经验,对您转入国画领域后的艺术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庄玉君:我从小的梦想是画画,为生计才进入设计界打拼,但这几十年在设计行业的沉淀和积累,包括坚持40多年的书法磨练,都像是为国画梦在打磨零配件。当所有零件都准备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精心组装了。现在回头看,如果一开始就按直线来走,可能会显得单薄,在画画之前我经历了设计和书法两个阶段的积淀,再拿起画笔时就有空间感和笔墨分寸,在设计构图方面的经验也会使笔下更大胆。
沐一韩:大道至简是您的艺术理念,您心中对“道”的理解是什么?寓道于艺,请您谈一谈道在创作中的体现过程?
庄玉君:道,是天地之道,是自然事物的规律。它无所不指,无所不在,但谁也无法给它下一个确切定义。大道至简,大礼必简,大乐必易,就好比一个物理定律,它越能适用所有环境和所有条件,反而会呈现得越简单。普世的一定是至简的。
至于道在创作中的体现过程,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讲,比如技法之道,哲思之道,比如中国画的本质和中国画自身的规律性,艺术规律其实就是道的有所体现。一个画家要自觉地由“度物得道”,再“度法思道”,由“道”进“技”,最后达到“技”“道”统一的境界,才能称得上是“得道”。
沐一韩:您觉得文人画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庄玉君:无论哪一门艺术,其核心一定是文化。画家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没有广博的学问,境界是不会高的。因为技艺尚可以通过磨练达到一定的水平,而文化和精神的境界则是没有尽头的。自古画脉即文脉,中国画也一直承载着历代画家们的哲学体验或文化了悟,因此文人画家,至少要把中国文化及中国画本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用心揣摩。没有文化的功底,画画的基本功再好,作品格调也上不去。
另外,艺为心声,为艺之道即做人之道,一个画家的人格品性也决定了其画品的高下。艺到深处是修养,所谓“人书俱老”,才是一种成熟的境界和情怀。
沐一韩:艺术家要有民族性、现代性,同时还要具有个人特色,个人特色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庄玉君:个人的特色是在民族和现代的基础之上,在群体特征的基础之上加注自己的东西。它的前提是,个人必须有能力消化吸收和融合民族传统和时代特性,否则,只为搞噱头或赚取眼球造作出来的东西,是说服不了观众的。
沐一韩:您创作的“中国精神”系列入选2015洛杉矶艺博会,香港“占中”事件您又创作了“焦墨钟馗”系列,近日见您又挥毫“中国功夫”系列,这其中是否也有政治的因素?
庄玉君:我一向是反对艺术参与政治的。但作为一个画家连政治觉悟都没有,是很自私的。创作的缘起是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面对国外反华势力,我只想拿起画笔,尽自己很小的一份力量,唤起国人的感情共鸣。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文化、艺术和政治本来就是一家,艺术于生活,而政治是生活的大环境,国家乱了,整个人民是要遭殃的。作为一个艺术家,内心的真实情感最重要,不是说涉及政治题材就非得跟政治挂钩。
沐一韩: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站在您的位置,对同在艺术这条路上执着追求的年轻人讲几句话?
庄玉君:年轻人最大的障碍是难于认清自己。每个人就像草药一样,你可以是金贵一点的,比如人参或冬虫夏草,但也可以是普通的芽草,它同样也可以治病,一定要对症下药才行。要善于扬长避短,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儿,认识了自己,就可以定以后的方向。文化是中国书画的基础,做学问是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读书可以使笔下更有思想内涵,现在许多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大事,只想着哗众取宠,争名夺利,笔下流露出来的境界自然低俗。所以,年轻人要在一开始就注重艺术格调问题。有些年轻人技巧已经够了,缺少的就是认真研读传统,把传统的经典融化到自己的性情风骨当中。要先把传统学扎实了,再讲创新,才是正道。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庄玉君设计工作经历和长期的书法磨练,使他的绘画更有特色,也避免了一开始就从事绘画作品会显得单薄的现象的出现。
B.庄玉君遵奉大道至简的艺术理念,他认为,在创作上“道”就是技法之道、哲思之道,得道就是要达到“技”“道”统一的境界。
C.中国画承载了历代画家们的哲学体验或文化了悟,如果文人画家不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不会有作品格调的提高。
D.画品的高下是由画家的人格品性决定的,为人之道往往就是为艺之道,所谓的“人书俱老”更强调一个艺术家道德修养的高度。
E.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的创作必须要有个人特色,但这种特色是建立在民族性、现代性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为了搞噱头或赚取眼球。
【小题2】庄玉君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他对在艺术之路跋涉的年轻人提出了哪些希望?
【小题3】简要分析这篇访谈的提问特点。
【小题4】在这篇访谈中,庄玉君谈到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两者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