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青白瓷是北宋初景德镇窑工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原料特点和广大民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模仿青白玉质和玉色的效果而创造出来的。这种风格独特的单色釉瓷器使景德镇在宋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景德镇这个响亮的名称,就是因为宋真宗赵恒偏爱青白瓷,而于公元1004年的景德元年用自己的年号来命名的。一个皇帝将自己的年号赐予一个城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自然促进了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

青花瓷是一种运用钴料进行釉下装饰的瓷器。它虽早在唐代河南的巩县窑就已萌芽,但真正成熟来自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窑工的贡献。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成功,既得益于宋代青白瓷的烧制基础,又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的生产技术,同时还得益于此前波斯对青花钴料的运用。元代青花瓷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青白瓷。由于青花瓷具有素雅大方、纹饰丰富、彩料不易磨损、无铅毒等优点,很快赢得了国内外各阶层的普遍青睐,并成为明清景德镇瓷器生产数量最多的品种。元代以后,以青花为主的彩瓷逐渐统治了明清时代整个世界瓷器的市场,景德镇开始真正成为中国及世界的制瓷中心。

粉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瓷,它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从康熙珐琅彩瓷器蜕化而来的。粉彩瓷器到了雍正、乾隆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很快地取代五彩瓷成为景德镇釉上彩瓷的主流,而且也成为能够与青花瓷器抗衡的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品种。粉彩瓷的色彩丰富,有立体感,形象刻画生动细腻,给人以华丽富贵的艺术感觉,正好迎合了清代追求华丽丰满的审美思潮。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瓷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景德镇的瓷业发展空前繁盛,“”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窑业繁荣的写照。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制瓷业逐渐进入了多元争霸的时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瓷业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昔日陶瓷霸主的地位怎么也恢复不了。

(取材于曹建文、余志琴的相关文章)

【小题1】在最后一段横线甲乙处填入两句诗,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C.陶舍重重倚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D.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小题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彩瓷”的推断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的青白瓷由青、白两色构成,属于彩瓷
B.根据技术不同,彩瓷有釉上彩、釉下彩之分
C.清代粉彩瓷代表中国彩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D.鸦片战争后,中国彩瓷的国际影响日渐式微
【小题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制成
B.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技术
C.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超过了青白瓷
D.使景德镇在元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13 01:0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街头随机问一句,王者荣耀是什么,想必多半人都知道这是一款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即MOBA)。游戏中,五路、三路或一路英雄在地图上施展技能、提升等级、互相厮杀,并以率先摧毁敌方基地的水晶塔为最终目标。时常看到在餐厅、电影院门前,三五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低着头拨弄着手机,那十有八九是一起“开黑”(组队开始游戏)了,并且不时能听到“我一个技能一千血”之类的游戏台词。
根据2017年4月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 手游,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谢美兰在班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一些家长质疑说,大量中小学生沉迷于这款游戏,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该款游戏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腾讯方面对“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的质疑予以了否认。市场研究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王者荣耀研究报告》显示,14岁以下用户占357%;15岁~19岁的占222%。对于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该游戏18岁以下用户数据信息,腾讯方面未予回复,并表示从未发布过此类官方数据。
(摘自《新华社:“王者荣耀”还是“王者农药”: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
材料二
“荆轲就是女的!”
谈及历史人物荆轲,在天津市蓟州区上小学三年级的王龙(化名)言之凿凿,言语间都快跟记者急眼了:王龙对荆轲的了解,基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王者荣耀》 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多为历史人物,如荆轲、诸葛亮、武则天等。在使用这些历史人物的同时,这款游戏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在这款游戏中,英雄分为坦克、战士、法师、刺客、射手、辅助六类。不同的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分类,游戏中可以查看各种英雄角色的介绍。比如,游戏中有名为“李白”的英雄角色,这个角色是这样定义的:李白,青莲剑仙,定位:刺客/战士,擅长:突进/收割。不仅仅是李白,许多历史人物都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定位,还有如诸葛亮、扁鹊变成了法师,虞姬、李元芳变成了射手。
《王者荣耀》中的英雄角色还有各种造型,如刘备的造型是使用枪支的“黑帮”教父,刘禅变成驾驶机器人的形象,黄忠扛起了大炮,高渐离拿起了吉他,马可波罗使用的则是双枪。其中最离谱的,则是将荆轲的角色设定为女性。这也是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 的原因。
(《法制网》)
材料三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 “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谙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弦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摘自人民网:《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材料四
7月3日、4日,人民网针对腾讯旗下“王者荣耀”连续刊发2篇评论,指出“王者荣耀”的危害性并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与此同时,7月4日, “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在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刊出的访谈中表示,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7月4日,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消息指出,腾讯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首先上线的是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晚上9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这“三板斧”将逐步、持续推进。
(摘自搜狐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使用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B.材料二中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从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了这款游戏的危害之大。
C.材料三的内容说明人民网对《王者荣耀》的态度是否定的,因为它导致了许多极端事件的发生。
D.材料四中指出腾讯公司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工者荣耀》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 手游,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
B.《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都是历史人物,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C.《王者荣耀》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存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D.腾讯公司认为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小题3】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已是普遍现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悲剧。针对上述材料,你认为从哪些方面来防范才能将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危害降到最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小题1】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2】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小题3】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4】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就刘和珍事件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障碍是从国外医学界的Dyslexia一词翻译而来的。也有学者认为Dyslexia应该翻译为“读写困难”。因为Dyslexia一词实际上包含了阅读和书写两部分,但目前“阅读障碍”是最为常见的中文翻译。

阅读障碍还能进一步细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获得性阅读障碍,指由后天脑部损伤或者疾病引起的阅读困难,而我们通常所关注的阅读障碍主要指发展性阅读障碍。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一个阅读障碍患者,他会怎么看一句话都不通顺,但如果有助手在旁边按照原文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他马上就懂了。所以,阅读障碍患者本身并不是理解能力存在问题,更不是智力上存在问题,在生理上他没有明显的神经或者器质上的缺陷。

目前,虽然有个别国家允许有阅读障碍的学生申请口试,但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之下,阅读障碍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与正常人的阅读和书写差异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如导致自信心不足、性格内向害羞或者急躁等。这些都不利于其日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

全球约有1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因为阅读障碍不同于其他很多病症,用仪器检查一下是无法看得出来的。它自身又存在很多尚未明朗的复杂性,所以如何诊断阅读障碍患者也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难题。

目前,对阅读障碍的诊断基本都是通过各种量表组成的测试来完成的。其中英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详细的量表,在Dyslexia组织的网站上,主要有两大类型的测试,第一类是筛查性测试,包含了机考测试和书面测试,这类型测试可以自我完成,但测试结果无法进行百分之百确诊,只能说明测试者存在阅读障碍的倾向;第二类是全套的诊断型测试,与第一类测试相比,突出两点——需要联系有资格的心理学家进行专门的测试,且诊断结果为确诊。

在今天,阅读障碍还是无法治愈。但另一方面,现实中确实有很多的阅读障碍患者依旧在自己的领域中作出成就,如香港的丁锡全医生,他本身就是个阅读障碍患者,却最终当上了医生并致力于治疗阅读障碍患者。

但阅读障碍的发病原理究竟是什么?科学家们为阅读障碍的根本原因争论了数十年。有一种理论提出,阅读障碍是因为大脑存在语音表达的缺陷;另一种理论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语音表达是完整的,只是语音表达信息时难以被大脑中的语言加工区所获取。针对争论,近日,比利时科学家巴特·博埃及其国际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阅读障碍的根源是大脑某些区域之间的连接出现了“故障”,连接性越差,阅读障碍的程度就越深。现实世界的声音进入大脑后,大脑对声音进行分类,但帮助它们能够被解读的神经连接出现了“故障”。虽然这个发现目前尚未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但它能够给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提供一个突破点,即阅读障碍的根源是对语音表述的获取缺陷,而语音表述是完整的。这次的突破,也许会使对阅读障碍患者的治疗聚焦到增进大脑连接性的干预措施上。也许阅读障碍患者能有进行正常阅读的一天。

(选自2014年1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有关阅读障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障碍确切地应称为读写困难,因为它实际包含了阅读和书写两个部分。
B.阅读障碍可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而我们通常所关注的阅读障碍主要指发展性阅读障碍。
C.目前,科学界认为阅读障碍的根源是大脑某些区域之间的连接出现了“故障”,连接性越差,阅读障碍的程度就越深。
D.阅读障碍虽然不是智力问题,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也可能造成心理影响,从而不利于患者日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
【小题2】下列选项与原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在我国的贫困地区,由于师资缺乏,一些儿童他们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很差,存在阅读障碍。
B.要确认是否患有阅读障碍需要联系有资格的心理学家进行专门的测试。
C.阅读障碍目前无法治愈,但在非生理层面是可以战胜的。
D.关于阅读障碍的最新研究给阅读障碍患者带来了福音,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也能进行正常阅读。
【小题3】什么是发展性阅读障碍?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说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打开历史关上的门
——访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
李韵
因为举办“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方能够在北京持续待上十余天。
9月16日上午,记者敲响宾馆的房门。还未落座,他便道:“我看到前两天你在头版头条登的那篇保护老建筑的文章了,大家都很欣赏。”拿出9月13日的本报,他指着《老建筑,别都拆了》一文赞不绝口。
“知识分子应是文化先觉者”
第一次专访冯骥才,是2003年2月21日。三天前,由冯骥才倡导和领导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
在一间几乎被各种木制门窗、建筑构件塞满的所谓客厅里,他指着那些老物件有些激动地说:“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不能!所以,现在第一位的是‘抢救’,而且是十万火急!”
回忆起10年前关于抢救工程的动意,他提到了几位著名的文化大家。当年,他跟启功、季羡林、于光远等先生一起在北师大开会,共同呼吁紧急抢救民间文化,并向年轻学子们发出著名的“把书桌搬到田野上”的号召。
“这十年的历程显现了我们的文化自觉。”“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开始工作时,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还没签署,2003年联合国才将非遗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我们的目标是文化自觉,这是全民的;而知识分子应该是当中的先觉者。当整个社会迷惘时,知识分子应该先清醒;当整个社会过于功利时,我们要给生活一点梦,美好的梦,给一点理想和精神的东西。”
“责任是第一位的”
人们认识冯骥才是缘于他的文学和绘画作品,而他自己说,这两种艺术于他是天性、是性情式的表达,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则是责任、是自己的选择。
因为责任,在绝大多数人对民间文化的内涵还没有什么认识的时候,他就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开始抢救与保护行动了。1994年,他在报纸上看到了天津市要大规模拆除老城、改建新城的消息。这意味着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天津城、义和团重要的塘口、五四运动的遗址,还有地域文化里面数不尽的财富,都将灰飞烟灭。他急了,拿出自己的一笔稿费,请了近百人,把整个老城考察了一遍。一年多拍了3万多张照片,选出2000张印成画册。从市委书记、市长开始,到各局局长,每人送一本。最终,他们的努力有了结果,天津市委决定留下这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因为责任,在抢救估衣街的那段时间,他被天津媒体封杀;因为责任,他几乎放弃了钟爱一生的文学创作;因为责任,他几乎卖掉了自己所有的画作……
“责任是第一位的。”冯骥才说得似乎很轻松。
“把民间文化摆到庙堂里”
在别人退休、可以颐养天年的年龄,冯骥才担任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主席,同时受聘于天津大学,担任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2012年年初,一个寒冷的冬日,我第一次走进学院,立刻被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气息笼罩了。院子里,一座古门楼,一个石雕,一块长江纤夫石,无言地彰显了学院所追求的历史与人文的内涵。
学院“博物馆化”是冯骥才的追求。学院现有7个博物馆,每一个都不大,却都很精致,剪纸、年画、雕塑、蓝印花布、木活字印刷、民间画工等,包罗了诸多民间文化种类。在这里,冯骥才把民间文化的精华搬进博物馆,正如他所说,“把民间文化摆到庙堂里”,就是想让大地灿烂的草根文化登堂入室。
他说,促使自己到大学工作的最重要原因是,当今社会真正的文化学者匮乏,大学急需造就新人。“目前能够在非遗保护一线独当一面的学者,几乎全是60岁以上,急需后备力量。”他认为学生最需要的,一是视野,二是责任,三是能力。他也清楚地知道,一个人到了青年时,你不可能改变他,只能影响他。所以他尽量用学院的一切——硬件、软件、思想、方法去影响学生,把学生的未来与时代的需要连接起来。
“四驾马车全是为了一驾车”
话题回到正在展出的“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上。
“这是我对自己70年人生的一种梳理。”冯骥才思索了一下,“70年里能做和所做的事太多太多。我只是拣了我最倾心、最重要的四个方面。”
直视记者的眼睛,他认真地说:“告诉你,这话我没对别人说过,其实四驾马车全是为了一驾车。”
“四驾马车”展览中有一幅作品,是冯骥才在开展前一天连夜创作的——“古村落抢救保护,这是我今后最主要的工作。”一个曾在皖南见过的古老的木门撞进脑海。
画面上是一座徽派建筑的门。蓝绿色的油漆已斑驳,但形制优美。阳光将树影投在门上,光影中写满了岁月的深远。画上,冯骥才写了一句话:“每一扇门都是历史关上的,都等待着我们打开。”
(选自2012年9月1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冯骥才工作繁忙,能在北京持续待上十余天,体现了他对“四驾马车”展览活动的重视,更确切地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B.2003年,由冯骥才倡导和领导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受此影响,联合国将非遗列入了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C.早在1994年,天津市将要进行老城改造时,冯骥才就着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民间文化保护活动,这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反映了他的文化先觉意识。
D.冯骥才将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博物馆化”的举措,既使部分民间文化的精华得以保存,也在客观上起到了熏陶、影响年轻学子的作用。
【小题2】下列对这篇人物通讯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导语部分写冯骥才对记者《老建筑,别都拆了》文章的评价,将话题引到“文化遗产保护”上来,并为主体部分的详细报道作了铺垫。
B.文中对首次专访冯骥才的回忆、对其以志愿者身份保护天津老城的插叙,主要目的是使报道更加曲折起伏,增强可读性。
C.正文第二部分最后一段,写“冯骥才说得很轻松”,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对自己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甚感欣慰且如释重负的心理。
D.通讯多处直接引用冯骥才的原话,有利于展示主人公真实的内心世界,刻画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避免了行文的呆板。
E. 冯骥才称“四驾马车全是为了一驾车”,从“四驾马车”的排列顺序可以看出,“一驾车”指的应是“教育”,因为培养后继人才是重中之重。
【小题3】文章选择以冯骥才的绘画作品作结,有何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内最早的共享单车企业创立于2014年。2015年国内共享单车初步发展,到2017年,用户数激增700%,预计未来三年仍将大幅增长。

共享单车用户以在校大学生、年轻的上班族为主,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学校、公交站、地铁站等附近的共享单车给使用者提供了最快捷的“最后一千米”行程方案。共享单车不仅使用方便,而且也有绿色出行的好处,在城市内快速普及。

在用户的使用频率方面,大部分用户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使用习惯,当前共享单车企业也在靠着补贴的形式获取用户,培养用户。

从当前主流的十家共享单车APP用户评分上看出共享单车行业整体的用户评价并不是很高,一步单车超过9分,小蓝单车超过8分,更多的共享单车APP评分惨不忍睹。当前,共享单车行业面临的问题很多。一部分来自产品本身,包括车辆的损坏等;而另一部分,则来自用户,包括一些用户盗取共享单车、恶意损坏、换锁等,这还需要平台与政府共同监督,行业只有在规范化的前提下,才能健康发展。

(摘编自《速途研究院: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报告》)

材料二:

2016年,已有数十家企业进入共享单车领域。业内人士估计,全国共享单车已有数百万辆。扫码骑车、手机付费的共享单车为不少市民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千米”的问题,但也随之出现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挤占公共空间,带来了安全隐患。在不少城市,非机动车道、步行道、闹市区,随处可见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对环境秩序以及出行安全产生了影响。

对于违停的单车各地如何处理?在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南京等地,共享单车在人流拥挤地段违停,都被相关部门集中收缴,有时达数百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仅仅这样简单收缴很可能导致“三输”:管理方浪费人力,单车公司资产受损,需要骑车的用户用不了车。与城市公共自行车有固定车桩不同,共享单车没有固定的停车点,如何保证使用者依规停放?

目前,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都出台了信用惩戒条款,提醒使用者停放在规范区域内。单车内有一套积分系统,一旦停放不符合规范,下一位使用者可以举报,扣除这名违停者一定的信用分。当用户分过低时,会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使用权利。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部门的监管意见正加速出台。

(摘编自《湖南日报》)

材料三:

最近,广州共享单车用户接连收到商家推出的“免费骑”、充值返现活动的通知短信。23日上午,摩拜单车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红包车”,不仅骑车“限时免费”,还向用户倒贴钱,正式将共享单车企业的竞争带入“血拼时代”。24日,“摩拜红包车”在广州上线。

记者从摩拜单车了解到,今后,用户打开APP时,除了能看到周围可供使用的共享单车,还有可能发现红包图标,也就是最新上线的“摩拜红包车”。只要找到这类“红包车”并有效骑行超10分钟,即有机会获得100元以内的现金红包,金额累计超过10元即可通过支付宝提现。

实际上,过去两个月,共享单车企业的免费大战持续升级。上周末,小蓝单车率先宣布开展“免费骑”活动。随后,摩拜、ofo立即“迎战”,各商家的充值返现活动也颇为频繁。

免押金、骑车免费,甚至还送红包……对于此前引起业界热议的共享单车盈利模式问题,各家企业似乎已“放弃了思考”,直接进入名副其实的“烧钱”模式。不过,这当然意味着企业要承担巨大的运营成本。一方面,不想丢掉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不愿与对手“分蛋糕”,这也让单车企业陷入份额与烧钱必须二选一的“囚徒困境”。

(摘编自金羊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论及共享单车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在城市内快速普及的原因是使用方便。
B.材料一认为,当前共享单车企业主要依靠补贴的形式获取用户,培养用户。共享单车行业整体的用户评价并不高。
C.材料二说到,共享单车违停给城市交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一些城市对在人流拥挤地段违停的单车采取收缴的方式。
D.材料三认为,“摩拜红包车”率先在广州上线,向用户倒贴钱,正式将共享单车企业的竞争带入“血拼时代”。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显示,共享单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只要单车行业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这种势头势必一直延续下去。
B.据材料二分析,对违规停放者,采用举报和扣除信用分的方式进行处理,这在目前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
C.材料三对广州共享单车盈利模式做了报道,各家企业似乎“放弃了思考”,直接进入了“烧钱”模式,这对消费者非常有利。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共享单车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共享单车带来了便利,也存在不少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小题3】针对共享单车行业存在的问题,请你结合材料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