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要求各地方因地制宜,振兴乡村。刚刚结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也是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乡村振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领域,也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到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
(光明网2018年01月)
材料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充分发挥电商的赋能作用,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围绕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开展多种电商模式创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如B2B农业生产资料电商模式、B2B生态食材模式、B2B农产品供应链模式。通过多种智能B2B模式创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迅速实现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引入订单式B2B供应链模式,使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减少盲目性,提高其有效的供给,满足精准的需求,在品种、数量、时间上实现精准生产、流通、消费的一体化对接。
围绕美丽乡村开展多网络零售,如2017年中国邮政首届“邮乐919购物狂欢节”,购物节充分发挥5万多处邮政自营网点和42万处“邮乐购”加盟店优势,深入全国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助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返城,为城市百姓带来“原汁原味原产地”的农产品。
《2018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年》(南海网新闻2018年01月,有删改)
材料三
“以前这里是个废旧窑坑,坑洼不平,坑里、四周全是垃圾”,山东德州陵城区郑寨镇后秦家村村民秦甲勇说,“现在挖的这个坑塘,能蓄水,解决了周边4000多亩地的浇地问题,而且现在没有垃圾了,环境也好了,以后咱老百姓有福了”。
以后秦家村项目为代表,截至目前,陵城区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已完成计划投资的98%,新增供水能力314万立方米,新增年节水能力415万立方米,工程效益各项指标均超历史同期水平。
2010年以来,通过实施小农水工程、引入社会资本和管理农田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等,陵城区累计完成投资2.64亿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32万亩同时,陵城区还实施了以“清洁河流水质、清除河道违建、清理违法行为”为重点的“清河行动”,建立起“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保障能力。
通过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陵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实现稳定增产,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23亿斤以上,农民得到了切实利益,获得感持续增强。同时,农业灌溉用水量不断下降,亩均灌溉用水量由300立方下降到200立方以下,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
《人民日报》(2018年01月,有删改)
材料四
杭州市淳安县,因为有千岛湖而闻名天下。与此同时,护好一湖水也成了淳安最大的任务。由此,许多本可富民的产业因为环境原因而被拒之门外。生态大县的淳安想富起来,该走哪条路?
淳安把目光投向了溪流。县域有大小源头溪流100余条,勾连了23个乡镇中的18个,全县绝大部分人口沿源居住。
淳安推出了“百源经济”发展战略----财政拨付8000万元资金,先行启动10条县级“百源经济”示范源建设,再分两年实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从而将旅游产业从千岛湖湖区引向山村,实现了全域旅游。虽是冬季,位于大墅镇桃源凌家村的兰纳现代农业示范园也有游客光顾。开展“百源经济”工程后,现在,采摘游、生态游等游玩项目多了起来。相比2016年,2017年游客增加了4万人,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利用“百源”开发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
《淳安让溪流两岸富起来》(《人民日报》2018年01月,有删改)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B.乡村振兴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到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障。
C.围绕现代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开展多种电商模式创新,能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D.由材料四“许多本可富民的产业因为环境原因而被拒之门外”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实施振兴乡村战略时,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二从B2B模式和网络零售两方面,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电商的赋能作用。
B.“百源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乡村振兴,使当地农民都富裕起来。
C.振兴乡村首先得抓好农业,提高粮食产量,这是振兴乡村的基本保障
D.只有让现代信息科技走进乡村,才能保障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E. 根据上述材料,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小题3】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22 11:15: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样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可是她老了,病了。她所有的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不得不由家人为她擦洗身体。每当这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噼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晚。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祖母大限将至,在那幽深的黑夜里,尚且咬牙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挥霍生命?
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现在想想,祖母临终的眼里,一定是看到了祖父,嘴边才绽开了一朵莲花。
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
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天空。
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父亲因担心“那边太黑”而要等出灵的时候再点着蜡烛,以便为“我”奶奶照个亮儿,这说明父亲是一个迷信、愚昧的人。
B.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的情节与葛朗台临死前抢夺十字架的情节,可谓异曲同工,都反映了主人公心为物役、难舍俗世的性格。
C.本文从祖母逝世起笔,正文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回忆祖母一生的艰辛,结尾回扣祖母逝世。全文既有整体勾勒,又有细节刻画,做到了首尾呼应,韵味丰富。
D.“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苦难”拟人化,形象地说明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可以带给你幸福的道理。
【小题2】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是3G后通信基础又一革命性突破,涵盖增强移动带宽、海量机器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3个应用场景。(1)增强移动带:5G将一步提高移动带究,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下一代社交网络、浸入式游戏等更加身临其境的业务体验,促进人类交互方式再次升级;(2)海量机器通信:5G将支持海量的机器通信,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典型应用场景与移动通信深度融合,预期千亿量级的设备将接入5G网络;(3)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最为重要的是5G将以其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的卓越性能,引爆如车联网、移动医疗、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应用。

 (摘自2018年8月13日“中国报告大厅网”《5G发展趋势》)

材料二:


5G空口技术路线可由5G新空ロ(含低频空口与高频空ロ)和4G演进两部分组成。它们各有优势与不足,4G演进提升4G系统的速率、容量、连接数、时延等空口性能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5G技术需求。受现有4G技术框架的约束,4G演进路线无法满足5G极致的性能能求。5G低频新空口将采用全新的空口设计,有效满足广覆盖、大连接及高速等多数场景下的体验速率、时延、连接数以及能效等指标要求,但频谱资源受限。5G高频新空口超高传输率,但高频段覆盖能力弱,难以实现全网覆盖。

 (《5G无线技术路线》)

材料三:

在通信技术专利方面,1G、2G、3G的重要专利技术几乎被美国的高通、爱立信垄断,中国一直处于落后和跟随的状态。缺少原创和专利技术使得中国通讯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了海外列强的重重狙击,比如控告侵权、禁运等。到4G阶段,我国的专利水平才勉强算同步跟随。华为“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列出推进5G网络建设,5G有望成为中国新名片。现阶段,我国以华为为代表的通信设备企业已经进入了全球的第一梯队。

在下一阶段的5G时代,网络设备及手机终端等将继续扩大份额,5G有望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中国的“国家名片”,因此其专利及产业链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通信领域作为“服务业走出去”和“中国制造走出去”的结合点,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和专利オ能不受制于人。国务院在2016年12月19日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晨規划》中,发晨新一代信息产业成为五大领域之首,其中大力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联合研发、试验和预商用试点成为构建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础。

(摘自《2017年中国5G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材料四:

当前正处于5G标准化研发阶段,要继续加强与ITU、3GPP等国际标准组织的沟通,打造国际化5G试验平台,形成全球相对统一的5G标淮。未来5G的竞争不仅是标准的争夺,更是5G产业化应用水平的角逐。要提前布局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带芯片”等关键设备的技术突破。同时,促进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测试设备制造、终端产品、网络管理等各方协同发辰,为未来产业化做储备。

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与应用逐步推广,技术与行业融合将随之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要做好垂直行业对5G技术需求的跟踪研究,加强与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对接,及时发现新的増长点。近期来看,车联网、工业控制、虚拟现实、物联网等将是5G重点支持的领域,要重点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发挥5G对行业发展的信息化支撑作用。

5G的云化、虚拟化技术能够满足移动网络海量数据的需求,为用户带来丰富业务的同时,对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的要求也显著提高。5G的传送速率高、业务多样,更容易被黑客找到移动终端的漏洞并发动攻击。一旦漏洞被攻破,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一方面要对5G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重点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

(摘自“物联网”《中国5G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涵盖增强移动带宽、海量机器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3个应用场景的5G,是通信业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方式。
B.5G网络因为接入千亿量级的设备,所以5G将支持海量的机器通信,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典型应用场景与移动通信深度融合。
C.在4G阶段及之前的通信技术专利方面中国是处于或落后或跟随或同步于先进国家的状态的,但中国决心把5G打造成中国的“国家名片”。
D.提前布局5G通信基础建设,加强“基带芯片”等关键设备的技术突破,促进各方协同发展,是中国通信业提高自身的5G产业化应用水平的基础。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强大的连接能力可以实现从消费到生产的全环节、从人到物的全场景覆盖,快速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
B.进一步提高了移动宽带的5G将为用户提供更清晰、更便捷、更有身临其境感觉的业务体验,从而大幅度促进人类交互方式的升级。
C.“5G低频新空口”的应用场景要比“5G高频新空口”的应用场景广泛得多,因此,国家应该把5G的发展重点落在“5G低频新空口”上。
D.《“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把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放在五大领域之首,说明国家非常重视构建网络强国这件事。
【小题3】目前我国需要通过哪些方面来推动5G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著《史记》,对孔子钦慕之情切切。又似有丝丝缕缕弦外之音,好像司马氏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还体悟到了更高境界的史家情怀。

然而将至圣先师名为史家,古今鲜有人为。当然,孔子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尽管他没做过一天的史官。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依班固言推论,《春秋》当为鲁国右史所为。而孔子年轻时做过职司、委吏,后任中都宰,三年骤迁大司寇摄相事,唯不见做史官的记录。

言史家孔子,也实不虚妄。读万卷书,孔子自不待说,孔子于周史应是详熟;行万里路孔子也是不输,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壮而适周问礼,又周游列国十四载,孔子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周详。其外,孔子于人物也察考洞明,当是有资格论人议事了。孔子的历史观与著述态度在今看来也十分可取,对待历史所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胜过今人。此大可辅言孔子为史家了。

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能修之”。“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倒是孟子言之凿凿:“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算是敲定此事。孟子齐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之居,史料当年,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度应是很高。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道:“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大抵也能杜左右之口。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后经孔子修订成书。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嫌假他人之功。

还有一个问题,《春秋》一万六千字,在今不抵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制,可却微言大义,辞微旨博,一字褒贬,影响深远。于是历代解“经”传“经”之作不乏。单说用古文写就的《春秋左氏传》,其史料补充丰赡,记事因果清明,写人性格丰满,使《春秋》史纲泱泱为一部有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堪称伟大。然而左丘明因《左传》称史家,而孔子有《春秋》却不称史家,这很值得深思。

所以,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孔子只是“好古”,自称“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学说而不去创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旨在缔造理想,“大同”“小康”。孔子又不只是好古,世衰道微,礼崩乐坏,孔子批判,毫不隐晦。虽“干七十余君莫能用”以致“累累如丧家之犬”,仍卓然独立,岁寒松柏,代王立法,惩恶劝善。如此说来,称孔子为史家还真的格局太小。夫子“木铎”,不若称“春秋”孔子。

(摘编自郭小琲《〈春秋〉有大义》)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是一部历史专著,依据孔子的生平和班固的意见,可以认为它是鲁国专门负责“记事”的右史所作,与孔子无关。
B.左丘明认为《春秋》出于“圣人”的编纂和撰写,却言辞含混约略,未能言明具体的编撰者,以至于为后世留下一桩迷案。
C.《史记》非常明确地主张《春秋》为孔子所编撰,但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孟子,他清楚地介绍了孔子撰述《春秋》的意图。
D.有的学者认为《春秋》并非成于一人之手,鲁国史官有著述之功,至圣先师有修订之劳,这种观点未被本文作者完全接受。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史家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熟悉前人留下的历史著述,还要能够关心国家乃至天下大事,同时有一定的人生阅历。
B.如果能清楚地考察人物的事迹和品质,却缺乏科学的历史观和严谨的著述态度,也还是难以成为一位优秀的史家。
C.孔子一生中任职虽然甚多,却唯独缺少做过史官的记录,所以本文作者认为“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
D.出于史家独特的体悟,司马迁认为孔子观史、论史,也极具史家情怀,这在《史记》的相关记述中隐约流露了出来。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反映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左传》相比,《春秋》是一部微言大义的史纲,在史料、记事与写人方面较为简略。
B.作者从“好古”与“不只好古”、“丧家之犬”与“岁寒松柏”等角度描述孔子,意在表现出其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C.孔子一面借“好古”缔造着自己的社会理想,一面“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言不讳的批判精神面对社会现实。
D.孔子在春秋乱世代王立法,惩恶劝善,教化民众,宛如木铎,这是他被称为“‘春秋’孔子”而非“《春秋》孔子”的原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钥匙

杨晓敏

张主任遇到了棘手的事儿。

西藏部队驻锦城办事处新盖成四幢军职干部楼,未竣工时,便有人来指指戳戳,似乎早就内定了分配方案。老将军们戎马边关几十年,自然个个劳苦功高。退休了,待遇能低吗?

房子刚装修完毕,问题便接踵而至。原因是,四幢小楼,阳八套,阴八套。

老司令的小儿子骑辆摩托车,“忽突”一声停在张主任门前,说:“张叔,下个月请您吃喜糖,爸同意我们在新楼上举行婚礼。不过亚萍她想住一套阳面的,您看……”

老参谋长的续老伴倒是直截了当:“张主任哪,老头子的关节炎一直犯病,这锦城的鬼天气总是雾气沉沉的,可比不上拉萨的太阳暖人哟,你多关照吧。”

老政委竞亲自登门:“小张呀,我这次是被人逼上梁山哩,可我开不了那个口,一句话,你秉公办理就好。”

其他分房户不甘落后,捎话的,递条子的,都据理力争。

新房钥匙分配不下去了。有先从岗位上退休的,有军功多的,有身体不好的,还有主动让贤的,等等,即使任何一种方案,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张主任能不挠头吗?老伴劝他:“你不会到医院装病!”其实,这不是躲得了的事。他知道,任何人陈述的理由,都不能等闲视之。他倒不是怕给小鞋穿什么的,他是怕闹腾开来,坏了老首长们的一世英名!

后来有人提出,既然不好平衡,干脆抓阄儿,张主任摇头否定了。让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将军抓阄分房子,简直是儿戏。

再难房子还是要分的。张主任召集分房小组多方征求意见后,制订出一个颇有说服力的分配方案。有人仍担心:分到阴面的老将军自己不会说什么,可他们的家眷要是闹起来才难缠啊!

张主任一沉吟,觉得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别看家眷们平时吵吵嚷嚷的,老头子一瞪眼,照样是“老鹰飞进林子里——鸦雀无声”。

建军节前,办事处召开座谈会,老将军们都来了。会上,张主任说:“部队过节要搞传统教育,我整天忙昏了头,过去的事情记不准了,今天正好请老首长帮我落实些细节。”

老将军们情绪活跃起来。

张主任掏出小本,翻着说:“那年进藏路上,在风雪弥漫的雀儿山下扎营,老司令您当时以营长的名义命令,为严明纪律,宁愿冻死也不准靠近藏族老乡的房子。我记得有个生病的战士叫什么来着,在帐篷里冻僵了,您哭得好伤心哟……”

艰苦岁月很容易勾起将军们的思绪,他们顿时陷入金戈铁马的追忆中。老司令捋几下华发,低沉地说:“他叫吴福根,多好的兵啊,没病时能扛两挺机枪行军,有什么办法呢,当年藏族群众对我军还不够了解。要是把他抬到老乡屋里,何至于……唉,帐篷太单薄了,怎么能抵御零下三十度的冰雪寒流呢。”

“反击战中,打克节朗战役,参谋长您率领我们打阻击,死守阵地.在地堡里一蹲就是三天三夜。怕暴露目标,又不能晒太阳,潮湿阴冷,凉风飕飕,您的腰病复发……在地堡里来回翻滚……”

“不对!”老参谋长“啪”地击响桌子,“不是腰病,是关节炎,整天爬冰卧雪,风雨行军,巡逻潜伏,西藏兵有几个没患上高山瘸?说我打滚,笑话,打滚还算万马军中的‘铁杆李’吗?我当时疼得厉害时,直骂娘,骂鬼子兵,骂骂就好些嘛。”

张主任抱歉似地点点头,又说:“十年前总后张部长来西藏巡视边防,老政委,是您亲自陪同吧,录像送到北京后,军委的老帅们是怎么说的?”

“老帅们从录像上看到一排排叫做“干打垒”的土房子,渐渐锁紧眉头,泪洒衣襟。这种房子低矮狭窄,不采光,逢下雪落雨,屋顶上的泥土变得松软,战士们只好用雨布遮挡漏水。老帅们说,解放都几十年了,没想到西藏边防战士还住在这样简陋的营房里,怎么体现祖国尊严,体现军队现代化建设?怎么让官兵们安心服役,驻守边关?因此拨下巨款,重建了边防一线的营房……我说小张,你就别绕弯子了!”

老政委一提醒,将军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大悟大彻,表情很是复杂。

老司令叹口气,目光审视一番昔日的老部下老战友们,站起来缓慢地说:“这堂课上得好哇。

这些年官当大了,条件好了,开会作报告,总是给别人讲传统。老伙计们,我看咱们是不是应该在自己家里也讲讲哪?”说着,他抬起头来,像当年布置作战会议那样,朗声问:“张乾同志,你们的分房方案进展如何?”

张主任“啪”地立正敬礼:“报告司令员,分房方案制订完毕,请您指示。”

老司令还礼:“分钥匙吧!”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开头“张主任遇到了棘手的事儿”,这样写开门见山,迅速、简明地将问题点出来,同时有吸引读者的效果。
B.文本写分房户家属找借口、说人情,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如写老司令的儿子是“点”,“其他分房户”是“面”。
C.老伴劝他假装生病,来躲避部分分房户的请托;还有人建议用“抓阄儿”的办法公平分配,这两种办法都不可取。
D.歇后语“老鹰飞进林子里——鸦雀无声”,形象生动地表明劳苦功高的老将军们在座谈会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题2】文本以“钥匙”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3】张主任组织的座谈会为什么能顺利解决分钥匙难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记者采访的学校中,每个学校都按要求开齐了书法课,学生的接受度很好。 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吴健表示,在他们学校,书法课是孩子们真心喜爱的课程。

上书法课的时候是喜欢的,但是内心依然觉得它没有用,这是一些家长的心态。 家长刘女士说出了她的心声:“如果孩子能提前做完作业,我是愿意让他练习书法的。”

对于家长的看法,南昌师范附小校长易艳丹说:“ 孩子们能写好字,为传统文化感到自豪, 在点滴之间培养家国情怀,这一课是一定不能少的。 同时,孩子的成长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不应该是一张试卷、主课成绩所能代表的。 我们的建议是根据学生学力的情况分层布置作业,避免一些学生重复抄写。” 分层作业已经在不少学校开始推广,在广州执信中学,初一学生李伊尹告诉记者,她有十余种个人爱好,芭蕾、中国舞、爵士舞、电吉他等等,因为分层作业,让她可以留出时间发展个人兴趣。

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对于书法教育来说,解决评价体系的问题也至关重要:“当前主要的评价还集中在整齐划一的分数坪价上,像是书法、音乐、美术等课程面临的情况大体类似。”

(选自姚晓丹《中小学书法课为何处境尴尬》,《 光明日报》2018年07月28 日)

材料二

2013年1月,教育部颁布《 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根据《纲要》的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要“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一方面属于书法教育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可以真正与语文课中的汉字教育形成互补。

目前,中小学书法教育是由纯粹的“无”到较为健全的“有”的工程。 基于此,自 2014 年以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携手展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新探索。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书法教师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在广泛参考各种书法教材的基础上商讨这一节课该教什么,下一节课又教什么,或者三年级应教什么,五年级又应该教什么,又逐渐过渡到对用笔、结字基本原理的讨论,其目的则是深入探究汉字书写训练的整个体系,理清内部各要素的逻辑关系,甚至形成基本的训练步骤。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科学性,真正方便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培训,真正有利于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各种规范文件。

(选自孙学峰《求解书法教育新模式》,《光明日报》2018年7月28日)

材料三

近日,由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国文字博物馆等联合主办的“2018首届‘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系列活动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

“此次活动弱化了竞技的竞争性,强化了参与性、人文性。所以,这次活动看似一个大赛,其实更是一次综合性的文化活动,有现场书写、评委点评、国学讲座、汉字导读、历史人文景点访学及交流、颁奖等环节和内容,使青少年书法爱好者从以往单一的竞赛中解脱出来,对创造一种全新的书法文化活动,具有示范作用。” 中国书协顾问、清华大学教授言恭达说。

不可否认,青少年书法作品与授课老师关系甚大。书法家李多宽坦言:“这也暴露出青少年书法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即高水平书法教师在各地分布不均。虽然现在很多学校也在增补书法教材,但如何做出正确的引导还有待研究。”李多宽表示,青少年书法赛事的举办更重要的是汉字文化的传播,“比如新西兰的孔子学院,有近3万学生在学习汉语,而且各国对中国书法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当更多的国家与中国交流时,会越来越凸显汉语、汉字对世界的重要性”。

(选自梁腾《竞技不是青少年书法大赛的目的》,《中国文化报》2018年7月27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照《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书法进课堂”的要求,记者所采访的学校都按要求开齐了书法课,学生们也是乐于接受书法课程的。
B.目前有不少学校根据学生学力的情况开始推广分层布置作业的做法,这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时间发展个人兴趣,该做法值得其他学校借鉴。
C.中小学书法教育应与语文课中的汉字教育形成互补,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通过反复书写实践训练,达到书法教育的目的。
D.青少年书法大赛应强化参与性、人文性,不提倡竞争性,让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参与现场书写、评委点评等环节和内容,感受远比竞赛更有意义。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孩子们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从而培养家国情怀。
B.书法教师坚持集体备课是中小学书法教学由纯粹的“无”到较为健全的“有”的探索工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利于促进书法教育的科学性。
C.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是一个规范的过程,有着规范的训练步骤与科学的教材体系,目前我国的书法教育尚属空白,有关部门正在努力探索。
D.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中国书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凸显出汉语与汉字的重要性,对此孔子学院的创办与青少年书法赛的举办功不可没。
【小题3】对于如何解决书法进课堂面临的问题,材料提出了哪些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