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十九世纪末,一位年轻的学生发明了 DDT(俗称“滴滴涕”)。到了 1938 年,化学家发现 DDT 可用于杀灭害虫,具有高效、低毒和不易分解的特点。低浓度的 DDT 可迅速地杀死蚊子等传播疟疾疾病的昆虫,而对鸟类、鱼类和人类无毒害作用,“二战”后曾广泛地应用于防治疟疾,被广大发展中国家贫苦人民誉为“希望的灯塔”。1962 年,美国环境学家雷切尔通过 4 年的考察,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例证,发现 DDT 不仅能杀死害虫,也能杀死害虫的天敌,进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大量 DDT 能使鸟壳变薄导致幼鸟死亡,高浓度的DDT 可能会改变人体的遗传物质或致癌。目前,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全面禁止使用 DDT。
(1)疟疾是一种血液传染病,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上看,杀灭蚊子这种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
(2)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__________,如果被改变可能会导致遗传病。
(3)试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人们使用低浓度 DDT 灭蚊,为什么也会危害到人类的健康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06-23 07:39: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学校附近的一块农田为单位进行研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
错误
的是( )
A.农作物是生产者
B.②和⑤过程需要有分解者参加
C.该图中③比④流向人的能量多
D.农作物固定的总能量在到达人的过程中不断递减
同类题2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一个
。
(2)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有
条
。
(3)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的一种成分是
。
同类题3
如图所示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
1
、E
2
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中,
错误
的是( )
A.Ⅰ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Ⅳ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E
1
主要表示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以E
2
的形式散失
同类题4
下图是一种维恩图,下列各项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染色体 Ⅱ DNA Ⅲ 基因
B.Ⅰ被子植物 Ⅱ 裸子植物 Ⅲ 蕨类植物
C.Ⅰ生产者 Ⅱ消费者 Ⅲ 分解者
D.Ⅰ无性生殖 Ⅱ营养生殖 Ⅲ 克隆
同类题5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请根据如图所示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模型表示生物之间碳元素的流动,则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模型表示食物网,则此食物网中含有____条食物链;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储存能量最多的是______(选填“A”、“B”或“C”).
(3)若乙模型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C表示成蛙,那么,A表示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遗传物质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