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以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为突破口,以改革发展为手段,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到2020年“大城市病”得到缓解,到2035年“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就,到2050年全面形成具有首都特点、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现代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摘编自《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2035)》)
材料二
表1:

数据:经济学人智库《2017全球宜居城市报告》
表2:

数据:中科院《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
材料三
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特别是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的过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思维指导下城市建设和域市运营的诸多弊病暴露无遗,人们对“宜居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在新时代的新城镇格局下,城市宜居方案发生了新变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城市宜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提到德国弗莱堡,这个城市在法规体系、交流学习机制和市民参与等方面表现卓越,超越了传统模式,让居住者的幸福感可持续,最后让城市居民寿命的延长。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标准,仇保兴说,要由城市居民“用脚投票”决定。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则表示,外来人口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市场方式补足了城市的服务业短板。
李铁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增加包容,要欢迎与新经济模式相关的市场化主体和外来人口参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其次,要转变执政理念,要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不能以精英思维排斥任何城市需要的人口和产业;最后,要适应城市的物质生态和社会生态,体现出真正的生态宜居城市理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7未来城市峰会:聚焦生态宜居与城市生命力》)
材料四
宜居城市,通俗地讲就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从学术上讲,宜居城市更加强调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人文环境等。
“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目标。“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层次性。较低层次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最基本要求,如安全性、健康性、生活方便性等;较高层次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更高要求,如人文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性、个人的发展机会等。因此,城市建设要关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适、便捷等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并注重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城市和街区的风格。同时要高效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
(摘编自张文忠等著《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居城市指的是适宜人居住的城市,是衡量城市的重要标尺,应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人文环境。
B.人口过多、交通堵塞、房价高涨等“大城市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因此将大城市建设成为宜居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首要之务。
C.材料三侧重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应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要,材料四则侧重满足居民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
D.材料二中两个表格不同,但评价宜居城市的指标基本相同,且都将城市环境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三中提到的德国弗莱堡,在城市建设中,能突破传统,创新城市治理理念,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B.青岛能排在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首,是因为它在各项评价指标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北京则因为综合指数不高而未能入选。
C.“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层次性,较低层次的建设目标应满足居民最基本的要求,相较而言,更高层次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重要。
D.材料三中仇保兴说的“由城市居民‘用脚投票’决定”,意思是一个城市是否宜居,要看居民是否愿意定居该城市。
E. 大城市的城市建设和运营存在诸多弊病,新时代的新城镇格局下,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成为宜居城市成为未来的趋势。
【小题3】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请就如何建设宜居城市提出几点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13 10:27: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书房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早在汉代,文学家张衡就称赞自己的书房可“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书房代表了不同的生活美学。

一些文人墨客或因(A)屡试不第(屡试不爽),或因遭受打压,不得不寄情于山水诗酒之间,形成了中式生活美学中的“名士”一族。名士们的书房中最知名的当属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这间因《陋室铭》闻名于世的书房,见证了刘禹锡等名士的生活美学。刘禹锡官运不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陋室”便成了他的精神家园。

既是“陋室”,当然不求气派奢华,不求满壁藏书,不必有“丝竹”这种奢(甲)品,更不能堆满案牍公文,但要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朴实,要有“鸿儒”雅集,从而满足名士们清新淡雅的精神需要。这种因各种“陋室”而孕育出的名士之美,从“竹林七贤”到刘禹锡,再到郑板桥,一直延续至今。

两宋以降,中国海外贸易渐盛,至明清两朝,器物之美到达顶峰。各类文房雅物、金石碑版,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最爱,“书斋”应运而生。

与简朴的“陋室”不同,书斋一定要繁复讲究。明清之际,文震亨的《长物志》、高濂的《遵生八笺》专论书斋陈设。文震亨认为,书桌应“设于室中左偏东向,不可迫近窗槛,以逼风月”,高濂更要求书斋备有“卧榻”,供读书劳累后“偃卧趺坐”。文房四宝自不必说,文人还要求书斋必备植物,有大水缸养鱼,还须弹琴奏乐,甚至常备金樽檀板,演唱当时最为流行的昆腔。有条件的,还陈列些金石碑版、名家字画等艺术品,常邀朋友鉴赏分享。书斋里的家具一定是紫檀或黄花梨木料,瓷器必定是哥窑,一切都有讲究。

“陋室”与“书斋”最大的差异是审美情趣不同。要说藏书,规模都不算宏大,收藏多为经史子集的常备书或是少量私刻、坊刻的善本。由于印刷技术有限,古代中国私人书房不可能都有巨量藏书。

真正称得上“(B)汗牛充栋(汗牛塞屋)”的书房,是明清时期兴于江南的藏书楼。最著名的当属宁波范氏的天一阁,其主楼是一栋“面阔六间的两层硬山顶”楼阁,并且“凿一池于楼下”,“曲岸弯环,水漾涟(乙)(yī)    ,堂之影、亭之影、山之影、树之影,皆沉浮波中”,华美的园林与数以万计的藏书交相辉映,可谓中式生活美学的典范。

清代江南藏书楼数不胜数,除宁波天一阁外,还有嘉兴项氏的天籁阁、朱彝尊的抱曝亭以及晚清陆心源创办的皕宋楼等。乾隆帝曾称江南藏书楼之多令他“指不胜屈”。这也是当时江南经济繁盛的重要见证。

前述皆为民间书房,宫廷书房则被后世统称为“上书房”。乾隆帝有个书房叫“三希堂”,名称源于“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这句话。现在看到的很多古代字画珍品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及数千册珍贵的宋版书皆为三希堂所藏。这使得三希堂成为一座(C)名副其实(实至名归)的皇家博物馆与图书馆,乾隆帝还将其作为谈论国事的场所。三希堂反映了封建时代文化、政治的统一,是中式生活美学中崇高之美的典范。

(取材于韩晗《书房与中式生活美学》)

【小题1】给文中甲处的加点字注上拼音,根据乙处的拼音写出汉字。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小题2】文中A、B、C三处画线的词语可以用其后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的一处是(____)
【小题3】下列对不同书房的描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陋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书斋——弹琴阅古画,煮茗仍有期
C.藏书楼——架集书万卷,柜藏帖千函
D.上书房——夜月琴声书韵,春风鸟语花香
【小题4】假设你理想中的书房需要挂对联,你会从下面对联中选择哪一副?请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生活经验或阅读积累说明选择的理由。
①心触清机亲翰墨   目游润景足精神
②为学深知书有味   观心澄觉室生光
③一室图书自清洁   百家文墨足风流
④竹荫遮几琴书润   花气熏窗笔砚香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反式脂肪酸之惧

妈妈经常叨唠:“奶油蛋糕不能吃,珍珠奶茶不能喝,薯条不能吃,爆米花不能吃……里面有反式脂肪酸!”这些人间美味真的不能吃?反式脂肪酸这么可怕?

脂肪酸是脂肪的关键成分。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某些脂肪酸对我们的大脑、免疫系统乃至生殖系统的正常运作十分重要。但它们都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需要我们从膳食中摄取。我们食用的油脂主要是天然的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不含胆固醇的植物油,更受人们的欢迎。可是,液态、易氧化变质的植物油不利于食品加工的特性需求。研究者采用氢化工艺使植物油成为固态或半固态,抗氧化稳定性好,储存期长。人们在对植物油进行氢化改性过程中产生了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这就是反式脂肪酸。

以人造黄油、人造奶油为代表的氢化植物油在食品行业中被广泛使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弗雷德研究心血管疾病,发现患者的血管里有大量的脂肪,但不是普通的脂肪,而是反式脂肪酸生成的物质。他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天然脂肪中的顺式脂肪酸容易被消化,(A)    人工生产出的反式脂肪酸需要更长时间分解,(B)    更容易在血管中沉积。当时医学界普遍认为是脂肪和胆固醇造成心脏病,弗雷德的观点(C)    不被认可,可是他没有放弃。2013年,99岁的他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告上法院,起诉该机构不作为。2015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表声明:“在食品中加入反式脂肪并不安全。”

近年,我国民众也在热议反式脂肪酸,有人认为反式脂肪会沉积在体内代谢不掉,指出反式脂肪酸和癌症、糖尿病、抑郁等健康问题关系密切。事实上,这些说法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形成共识的是反式脂肪酸不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对健康有明显的潜在危害,它和心血管疾病有关联性。因此,远离反式脂肪酸是对的。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丁点也不吃反式脂肪酸几乎做不到。因为不单单氢化植物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在高温下,原本“好”的植物油虽然没有加氢,长时间加热也会生成一些“坏”的反式脂肪酸。而且,牛奶、母乳中都含有微量反式脂肪酸,水果、蔬菜中也含有反式脂肪酸。

既然不能彻底远离反式脂肪酸,就要正视它带来的健康风险,就要控制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建议反式脂肪的供能比(反式脂肪的供能比是指反式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摄入总能量的百分比)应低于1%,这对于一个每天需要摄入8400千焦能量的成年人来说,大约相当于吃2.2克反式脂肪。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中国人反式脂肪的供能比平均值为0.16%,但城市居民中大约0.42%的人反式脂肪供能比已经超过1%,这部分人多数是在校学生。年轻人要建立健康观念,又不能不吃那些人间美味,就要有所控制,尽量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低的食物,并积极锻炼身体,保证体内脂肪的平衡,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

(取材于程新《反式脂肪酸之惧》)

【小题1】在文章第三段中A、B、C三处的横线上,依次填写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 因此 并
B.反而    而是 并
C.反而    因此 却
D.而 而是 却
【小题2】下列有关反式脂肪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用于食品加工的氢化油B.更容易在人体血管中沉积
C.不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D.存在于一些天然食物中
【小题3】学校组织春游,你去超市选择与同学们共同享用的休闲食品。为了使饮食更加健康,你会选择下列食品中的哪一种?请根据文章内容,说明这三种食品选与不选的理由。



 
(食品名称)红糖小麻花
(配料)精粉、红糖、棕榈油、黄油、大豆油、食用盐
(产品类型)油炸类糕点
(食品名称)红糖小麻花
(配料)精粉、红糖、棕榈油、黄油、大豆油、食用盐
(产品类型)油炸类糕点
 
(食品名称)紫米面包
(配料)小麦粉、紫米、全蛋液、白糖、大豆油、人造奶油、食用香精
(产品类型)调味面包
(食品名称)紫米面包
(配料)小麦粉、紫米、全蛋液、白糖、大豆油、人造奶油、食用香精
(产品类型)调味面包
 
(食品名称)桂花糯米糕
(配料) 米粉、桂花、白芝麻、黑芝麻、花生仁、麦芽糖
(产品类型)蒸制糕点
(食品名称)桂花糯米糕
(配料) 米粉、桂花、白芝麻、黑芝麻、花生仁、麦芽糖
(产品类型)蒸制糕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0月9日,是第48届世界邮政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透露了一个重磅信息:“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全球快递业务增长中,中国贡献了四成。”据了解,顺丰、中通等6家企业成功改制上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业务规模已进入世界邮政前三强,创造了中国服务业和世界邮政业发展的奇迹。不过,马军胜也指出:“随着中国快递业走向世界领先,我们更应正视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加快培育国际级快递品牌,打造中国快递企业的航母群。”

(摘编自郭丁源《中国快递业还缺几个国际巨头》,2017年10月11日《中国经济导报》)

材料二:

(数据于“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快递服务业的法律地位。此法提出的“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原则,极大地释放了快递服务业的发展活力。同时,快递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另一方面,快递业给物流行业和众多关联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营收带动效应,数据表明,快递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巨大,较好地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随着快递行业体量不断增大,如何优化快递末端的“最后一公里”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中国邮政集团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周焕德看来,快递末端建设还存在不少的短板:“网点分布不均现象较为突出,末端网点建设水平不高;表现在标准不统一、配套设施不完备、功能分区不科学;快递企业对基层网点建设重视不够,对网点硬件建设和服务软实力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

(摘编自郭丁源《中国快递业还缺几个国际巨头》,2017年10月11日《中国经济导报》)

材料四:

日本快递企业只有21家,且每年快递业务量的92%都集中在大和运输、佐川急便、日本邮政三家快递企业,这些快递企业无论是从营业网点的深度、广度,还是企业的设施设备、各级转运中心都有很大规模,这为企业打造统一的、标准的服务质量,快速而高效干支线运行和一体化的管理提供了支撑保障。反观我国,几千家的快递公司,每一家的公司都小规模,快递行业的各种资源都碎片化,在这样的现状下要使整个行业高效、快速、低成本运行的难度很高。

在日本,日本邮政专攻普通邮件业务,大和运输等民营企业专攻小包裹业务,DHL等外资企业专攻国际包裹业务,佐川急便等物流企业专攻综合物流业务,整个市场是“差异化竞争、专业化经营、合作化发展”战略。从单个日本快递企业成长历程来看,其业务开拓也是一直专注于专业化方向的客户消费心理、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多样化、高质量的快递及相关的运输服务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以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及范围经济性效益。反观中国,数以千计的快递企业均提供标准快递服务,造成整个行业在价格上的肉搏,陷入“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怪圈。中国快递行业应充分挖掘快递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合理地细分市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挖掘行业新的赢利点。

(摘编自肖玉徽等《日本快递业现状对我国快递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小题1】下列关于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务增长贡献了四成。
B.6家快递企业成功改制上市,中国邮政集团业务规模增大,成为中国服务业、世界邮政业发展的奇迹。
C.我国快递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法律政策的支持、与电子商务产业融合发展,解决了我国的就业问题。
D.中国快递行业在充分挖掘快递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等方面,与快递业发展的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点分布不均,末端网点建设水平不高,快递企业对基层网点建设不够重视,这些都是我国快递末端建设的缺陷。
B.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增速以2012年为界呈现出不同特点,之前6年增速一直在提高,之后4年则是有升有降。
C.我国快递行业体量不断增大,已经解决了快递末端的“最后一公里”。
D.中国快递企业专注于专业化方向快递服务,提高了企业的规模效益及范围经济性效益。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快递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谎言
相裕亭
盐河北岸,有一小村,依河而居。几十户人家,却散落在一条两里多长的古河套里。远看,乌蒙蒙一片,恰如零零散散的旧船被遗弃到河岸边。走到跟前,透过河堤上茂密的竹柳,才可辨出一家一户错落有致的小院及房屋间的石巷黛瓦。
此村,名曰犯庄。
乍一听,此处是出土匪、罪犯的地方。其实不然。
日伪时期,那里曾上演过一场貌似影视剧里才有的故事。有两个偷偷摸进村里的小鬼子,被村里的男人打死,扔到村外的芦苇荡里。驻扎在盐河口的小鬼子追查下来,把全村的成年男子集中到盐河边的小码头上,架起机枪,限定时间,逼他们交出“凶犯”。否则,将统统杀死。
关键时刻,村里的陈铁匠站了出来。
陈铁匠说,小鬼子是他杀死的。
日本兵中,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小队长,看到陈铁匠站出来,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来。随后,那家伙满脸狐疑地走到陈铁匠跟前,指着地上的两具尸体,变换着指间的数字,问他:“你的,一个人,杀死他们两个?”
陈铁匠脖子一挺,说:“是。”
小鬼子“呦西”一声,随之,目光转向旁边陈铁匠的儿子,怒吼一声:“你的,不明白吗?”
小鬼子不相信陈铁匠一个人,能杀死他们两个日本兵。
当即,陈铁匠的儿子也被拉出队列。
在处置了铁匠父子后,小鬼子们仍不肯罢休。他们把村里的男人押上河边巡逻舰。说是要带他们到“据点”内继续盘查。其实,是强征他们到山东招远金矿做劳役。
不久,他们当中有人写信回来。
小村里,许多妇人听说那户人家有信来,都纷纷跑去看。信中提到几户人家的男人,在半道上逃跑,或是在开采金矿时不守纪律,被日本人给杀了。
那几户死去男人的人家,先是有妇人滚在床上或地上哭。随之,就有人帮着焚烧火纸。另有妇人们帮着收拾庭院,支起灵棚,支起锅灶,办一桌酒菜,来祭奠那家死去的男人。
此时,陈铁匠家的女人,一定会在这些妇人当中。因为,当初她家男人与儿子被日本人杀死后,村里的妇人们,就是这样帮她的。
但是,此番铁匠家的女人,在帮衬那户家人料理后事时,却如坐针毡!她从那户人家的哭声里,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人家的冤屈与愤懑。
“死鬼呀,你死得好冤!你跟着人家白白送死呀。”
盐河边的女人,哭亡夫时,都是那样称其“死鬼”。
人家哭她家的死鬼死得冤,白白地跟着去送死!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家男人是不该那样死的。究其原因,自然就落到铁匠父子的头上了。
整个村庄的男人被日本人掠去做劳役,都与她家的男人打死鬼子有关。所以,铁匠家的女人在那户人家做事时,半天不说一句话。
村子里的女人,表面上看不出她们是怎样恨铁匠家的男人和女人。但是,那些女人的心里,或多或少地还是会怨恨铁匠父子招惹祸端,给大家带来麻烦。以至于,性格刻薄的女人,在街面上与铁匠家的女人走个对面,都不搭理她。
这样一来,村子里再传来哪家男人死去的噩耗,她干脆缩在家里,不去做帮手了。再后来,她悄无声息地带着孩子,隐居娘家。
解放后,陈铁匠的后人想为他们因打死鬼子而惨遭日寇杀害的先祖树碑立传。他们找到盐区地方政府。
编写盐区地方志的同志告诉他们,当年死在芦苇荡里的那两个“鬼子”,是被日本人打死的两个穿着日本军服的盐工,并不是真的日本兵。他们之所以要自编自导那样一场惨剧,是为了向金矿输送劳工。
这就是说,铁匠父子打死鬼子之说,是子虚乌有的事。
不过,地方政府还是追认陈铁匠父子为革命烈士。为了一众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人,不是烈士,又是什么呢?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形象地描绘了盐河自然古朴的风景,介绍了文中人物生活的环境,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增强了小说的地域色彩。
B.日本小队长“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来”,这一细节暗示了这是日本侵略者自编自导的一场惨剧,揭示了侵略者阴险、卑劣的心理。
C.小说通过人们对铁匠和铁匠家女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以及事情的真相和铁匠父子被追认革命烈士的结果的对比,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D.小说情节设计巧妙,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结尾干净利落地交代了事情真相,不仅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而且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
【小题2】“谎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本文除了写陈铁匠一家,还写了盐河边的女人们。请结合作品,谈一谈作者为什么要写盐河边的女人们。

同类题5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一场雾霾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并已构成名副其实的灾害,与此事实相背离的是,迄今为止,它所受到的关注与其灾害性无疑不相匹配。延续早先对北京 PM 2.5 话题的讨论,尽管其严重性一再被强调,舆论的批评,对空气质量的诉求彰显某种刻不容缓的态势,然而,无论是民众日常生活的调整,还是政府的响应,在此期间都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现实生活中, 民众生活秩序依旧,尽管有的地方环保部门持续提供最新污染数据,并发布各种健康提醒, 然而,是否真正遵从这种提醒并采取相应措施,有待每一位遭受此次灾害的民众作答。

我们习惯以城市为单位来衡量天气的变化,当天气伴随着灾害时,它的后果势必以个体为作用对象,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遭遇极端天气的民众都成了灾民。北京持续多天的空气重污染给这座城市平添考验,去年年底北京出台《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被视为很大的进步。方案对各政府部门有着明确的职能分工,比如市教委负责在重污染日时组织中小学及幼儿园减少或停止体育课、课间操及户外活动等,市经信委协调落实工业企业污染减排措施。如此细致分工意在发挥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优势,为天气恢复提供条件,这些规定的背后显然彰显这样一个事实,即极端天气应对不只是一两个政府部门的责任。与之相对的,去年多地颁布法规,禁止擅自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行为,其用意显而易见,即要排除不实信息带来社会恐慌,将信息发布的权力纳入政府一元,并重视政府的协调指挥。如果要让民众信任来自政府的信息,并习惯在灾害性天气应对过程求助于政府,这势必要以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和意愿作为支撑。此次雾霾天气对官方的应对体系是一次考验,据媒体报道,在此期间,北京市环保局担当重任,表现出较高的动员能力, 其持续提供的天气数据,回应了民间对环境数据的渴求。然而亦有批评指出,多数政府部门在此期间表现迟缓甚至冷漠,尽管迄今为止未造成直接后果,但就整个应对体系而言,无疑是一种缺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波及全国的雾霾天气,不同地区相互影响,大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势,鉴于此,今后的环境保护或应从中得到启示,需要明确一个基本的理念,即环境保护应该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共同的事业,因为它既是自我保护,也是彼此保护。

早先北京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表明,煤炭污染是北京PM2.5的第二大污染源。石化能源造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揭示了一个无奈的事实,借用《技术与文明》一书作者芒福德的话说便是:“一个地区一旦晴空万里,很可能就意味该地区工业不景气。”今天的中国,发展工业仍是头等重任,在环境保护日趋窘迫的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是国情所向,理应成为各方共识。

【小题1】对“迄今为止,它所受到的关注与其灾害性无疑不相匹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舆论夸大雾霾的危害性,使其受关注程度也被夸大。
B.雾霾虽然危害极大,但没有引起民众足够的重视。
C.舆论对极端天气构成的危害没有如实报道。
D.要改变这种雾霾天气,需要民众的配合。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市教委、市经信委在应对北京持续多天的空气重污染时发挥了主要作用,当然应对极端天气不只是一 两个政府部门的责任。
B.将信息发布的权力纳入政府一元,是为了排除不实信息带来的影响,这表明政府部门已具备及时应对的能力。
C.雾霾等极端天气所带来的危害是全民的,保护环境是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共同的事业,因此预防和应对极端天气事在人为。
D.极端天气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尽管迄今为止雾霾在我国还未造成直接影响,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