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AA级和A级两个技术等级。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A级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摘编自360百科、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中、外有机食品市场状况对比分析
 
种类
食品市场份额
进出口
销售渠道
监管与认证
国外
原产品
加工品
较大
进口
出口
农户直销、联销
专卖店、超市
监管机构健全
认证制度严格
中国
原产品
极小
进口
大型超市为主
有监管机构
缺乏认证制度
 
(摘编自《2015年我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015年7月)
材料三:
10月30日,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进入第二天,西安市曲江会展中心的A、B3、B4三个展馆人头攒动。西安展团农产品上贴着的“二维码”信息,让许多人对绿色食品有了新的认识,只需扫一下,便可知道农产品的身份信息。
“葡萄在离开园区时便进行了检验检测,数据就写入了监管平台,通过二维码方便消费者查询。对企业来说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这个小小的贴标却起到了防伪的大作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西安荣华农业一位负责人说。
(摘编自赵辉《陕西:绿色农产品也有“户口簿”》,2017年11月2日《西安晚报》)
材料四:
绿色、有机农产品颇受市场追捧。绿色食品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出10%至30%,有机农产品要高出50%以上。表面上看,这样的价格很合适,但绿色农产品的成本比普通农产品高不少,有机农产品的成本更是普通农产品的两倍以上。
一些农企意识到品牌是让绿色农产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开始着手打造绿色产品流通渠道。进入超市为打造品牌的第一步,但超市设置了各种进场门槛,这些费用让企业吃不消。为了破解进入超市不盈利的局面,很多电商企业应运而生。“我们通过互联网让农民的生产过程透明化,以此重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阿卡农庄总裁江宇虹说,农庄将客户锁定为中高端消费者,采用预付费种植方式,实现了以销定产。目前,700家绿色食品企业已进驻工行融e购,在线销售额近9000万元;中绿生活网对接企业1000家,签约额达3500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进入阿里和京东平台的农户数量更多。绿色、有机食品行业未来会成为食品行业中的朝阳行业。
(摘编自乔金亮《如何让绿色农产品叫好又叫座》,2017年7月4日《经济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B.BC.CD.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机食品是一种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它和其他绿色食品的区别是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生产资料。
B.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污染更少,比普通食品营养价值更高,并且更安全。
C.有机食品受到市场认可,但仍存在生产成本高、品牌意识缺乏、产品利润低、消费者信任不足等问题。
D.绿色农产品搭乘信息化快车,既方便生产过程的监管,又可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信任。
【小题3】根据材料三和四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我国绿色、有机食品行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16 01:45: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绿色食品生产是当今世界一项新兴产业。这项被称为“从土地到餐桌”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产业,近年已在国内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全国经认证的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超过了1000种。
当前,我国进入了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的阶段,市场价格下挫,农民增收缓慢。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从填饱肚子过度到重视营养和健康,那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备受青睐。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药残等检测指标限制非常严格,检验手段已从单纯检测产品到验收生产基地。那种单纯追求数量型增长、不顾产品质量的老路子已走不通。
目前,经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还很低,这一产业的发展潜力相当巨大。有关人士指出,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变化,扶持农民搞好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使之成为一项有益社会、造福于民的大产业。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日前联合举行了创建“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5个生产基地和7个销售专柜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
为了保证试点单位蔬菜的质量,有关方面从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在生产基地方面,从5月下旬开始,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和北京市农药检定所联合对基地生产的蔬菜进行全面的农药残毒检测,并对生产中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检查。销售时,除了生产经营单位自检后再上市销售外,北京市农药检定所对专柜的蔬菜进行了数次抽查。检查结果表明:选定的生产基地和销售专柜的农药残毒合格率均在95%左右,高于市场平均合格率20多个百分点,有的生产基地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副食品之一。为提高蔬菜的食用安全性,农业部开始在全国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体系,并将北京市列入试点城市。北京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力争在两年内真正建立起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
(摘编自《北京晚报》)
材料三:
2017年9月份,广西壮族自治区食药监局共抽检4686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样品161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56%,其中不合格产品中食用农产品是重灾区,占一半以上。附图:

(资料食品伙伴网)
材料四: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药残留的控制和监督,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我国将加快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体系。农药残留超标不仅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5月,农业部组织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和浙江等5省、市的农药检定所,对50多个蔬菜品种、1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发现22%样品不合格。
据了解,农业部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通过贯彻《农药管理条例》等措施,有效减少高毒农药产品的比例,鼓励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品种,积极发展生物农药,从根本上解决因滥用高毒农药造成农药残留中毒事故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食品科技》)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绿色食品产业,目前在国内已形成较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
B.当前我国经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还很低,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C.“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目的是保证市场销售蔬菜质量,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D.食药监局抽检结果反映出当下我国食用农产品仍存在问题,应重视绿色食品产业。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加入WTO提出的挑战。
B.“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中抽检的市场普通蔬菜合格率远低于绿色蔬菜,说明当前绿色食品生产的必要性。
C.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体系的建立并不断完善,将会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确立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
D.严格的抽检制度和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小题3】从材料来看,当前绿色食品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8日下午2点,全球首段光伏高公路即将亮相济南、央视记者赶到济南,抢先探秘。
该路而铺设在济南绕城高連南线的主行车遁和应急车道上,记者看到,半透明的路面已铸设完毕。
准确地说,这种路面的全称叫承载式高速光伏路面,它像磨砂玻璃做成的马赛克,灰白色,厚度约3厘来,内部结构像三明治:上层是透光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效高于传统路面,在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中层是能吸收阳光进行发电的光伏板,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并随时输入电网;底层是绝缘层。冬季这种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冻积雪,确保行车安全。
日前路面下还預留了电磁感应线图,未来可实现电动汽车在此路段行驶时,边跑边充电。此外,预留的信息化端口未来还可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信息将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布的一部分。
投资方说:“这是整个的一个大的跨界融合,我感到这也是一个前瞻性的,也带某种程度 颠覆性的革命。”
(《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即将现身“点亮”智慧域市》赛迪网2018.1.9)
材料二
在2014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先生提出了结合国内现有高速路网资源状况,参考国外已有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国内存量高速网 将其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新型、有效载体,实现光伏发电、交通运翰、节能减排、安全行驶、 道路养护、耕地保护六者的高效整合与最佳统一的方案。刘委员的建议就是建设“太阳能高速公路”。此前,广东工贸学院的欧英雷先生在2012年也提出了“利用高速公路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构想”。而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大阳能(高速)公路”概念的是美国爱荷达州的对夫妇——电子工程师布鲁索和心理治疗师朱莉。2006年,布鲁索夫妇首先提出“太阳能公路”的概念和梦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试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后,美国、荷兰等国也先后就此选行了研究、探索和试验。2011年,世界上第一条太阳能高遠公路(A18 公路)在大利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搠编自王嫻等《刘汉元:建议利用回内高速公路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
材料三
据《新闻纵横》报道,去年12月28号正式通车的世界第一条光伏高速公路试殓段——济南绕城高速南线,刚刚通车五六天就封闭了起来,原因是路面出现损毀。有人质疑,为什么非要将光伏设施铺设在容易损坏的高速公路上呢?该路面的研发者闷济大学张宏趕教授说,这条1000多米的路面,一年可以发电约100万度,如果把山东5700公里高遠公路的外侧行车道和紧急停本带全部铺上光伏,一年可以发电156亿度,相当于两座大型发电厂的发电量,还能减排二氧化碳1500多万吨。除公路本身用电外,余电还可并入国家电网。项目投資方、齐鲁交通发展集团董事长徐春福说,他们瞄准的是智慧化的“超级公路”:“首先实现电动汽车行进中充电,整个路车联动互感实现无人驾驶,这就是我们想象的未来交通的模式。”……这可以说是“将想象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尝试。然而,“想象力”刚落地,“生产力”刚起跑,却遭了疑似“人为破坏”。每一个创逵从想象到现实从 一蹴而就的,除了把技术难关留给科研人员,我们每个人也应守住自己的公德心,去呵护每一个温暖的想象。
(《光伏高速公路投资方独家回应:网传缺失路面还不确定是否被盗》)
【小题1】下列对太阳能高速公路和光伏高速公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能高速公路是布鲁索夫妇首先提出,后经多国研究和试验,于2011年变成现实。
B.光伏高速公路路面标准是:厚约3厘米,灰白色,摩擦系数高,表层透光,底层绝缘。
C.太阳能高速公路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节能减排,同时还有利于安全行驶、道路养护。
D.光伏高速公路是人类梦想变成现实的典型例证,虽然目前还有人质疑,但前景光明。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济南光伏高速公路半透明的路面,特别利于光伏板吸收阳光发电;路而下预留的电磁感应线圈还可以让将来的新式电动汽车边跑边充电。
B.济南光伏高速公路預留了信息化端口,此举措颇有前瞻性: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加快,这个端口将在采取交通信息方面产生很大作用。
C.刘汉元先生、欧英雷先生认为中国应该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和做法,于是提出了建设中国的太阳能公里路的设想,这一设想已付诸实施。
D.如果山东现在的高速公路都铺上光伏,年发电量就可达到15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500多万吨,可见中国发展光伏公路前景非常广阔。
E. 济南光伏高速公路建成后,有人窃取其光伏设施,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仅仅提高科学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努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在内容上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5月11日,公众号“二更食堂”以舆论热点21岁女孩深夜乘网约车遇害事件为素材,撰写并发布文章《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数钱》,文中多处用语不当,粗鄙、露骨消费死者,引发用户声讨。随后,“二更食堂”负责人被约谈,公众号被封号七天,再接着,二更创始人深夜致歉和反省。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借自媒体平台发声,这更多的是商业机构运营下、流量经济导向下的变现需求,将重点完全放在了如何博眼球吸引用户关注上,不惜违背内容为王的价值取向,挑战良知底线,以谋取利益。自媒体领域呈现的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对自媒体平台实现有效监管,难保不再出现什么“三更厨房”“四更餐厅”。

(摘编自新华网评汪欣《自媒体“蹭”热点不能丧失良知》)

(材料二)


所有的新闻资讯平台都包含不同的资讯种类,可以让用户能专注于某一领域,在垂直领域获取更多的内容。而不同种类的阅读量更多的取决于用户的兴趣,调查显示,多数用户经常关注实时头条新闻,这部分内容往往具备一定的舆论性和趣味性。而在垂直领域,娱乐、时政、时尚和财经也是用户经常关注的内容。多元化、碎片化、互动性已成为新闻资讯的发展趋势。多数用户表示只有内容丰富,符合自己信息获取意愿才会花更多时间浏览。此外,智能推荐和搜索功能也是衡量资讯平台优质程度的关键,智能推荐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推荐符合用户不同口味的资讯,而搜索功能则方便用户对精准内容的摄取。

(摘编自《速途研究院:2017年新闻资讯类APP研究报告》)

(材料三)

媒体技能的“去专业化”,新闻发布渠道的“去中心化”,催生了“人人皆媒体、人人皆记者”的现象,而这些自媒体人扮演着重要的信息整合、评论表达角色,在舆论生成和引导中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但由于情绪化的表达或批判,也容易加剧公众情绪的非理性。“标题党”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时政新闻报道也出现了明显的娱乐化现象,特朗普访华期间,网上恶搞的表情包不断、国家领导人与夫人穿着情侣装甜蜜牵手等“花边新闻”被强势推荐。对此,新闻工作者应保持反思,在满足受众喜好的同时注重信息质量,把握速度和深度的关系、形式和内容的平衡。

融合化、智媒化的语境下,中国新闻业既紧跟潮流,贴合受众需求、创新新闻产品,不断深化媒体转型改革,又面临着新型盈利模式的艰难探索、平台媒体整体崛起导致的专业媒体影响力衰减、社交媒体谣言传播的阻击难度加大等挑战。

2017年6月1日,《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对新闻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管理。2016年11月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也对直播服务提供者、发布者提出了更高的资质要求。总体上,国家对互联网平台上的内容管理正在不断强化和规范化,新媒体催生的新闻业也在朝着更加合法、规范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张志安、李霭莹《2017年中国新闻业年度发展报告》)

【小题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更食堂”事件告诉我们,自媒体“蹭”热点不能丧失良知,应注意信息质量和价值导向。
B.所有新闻资讯平台都会有至少两种信息种类,且不管是什么种类资讯,其受关注程度往往要看用户的阅读兴趣。
C.具有一定舆论性和趣味性的头条新闻备受关注,而与娱乐功能无关的时政新闻也有较多人关注。
D.“人人皆媒体、人人皆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容易因为情绪化的表达或批判加剧公众情绪的非理性。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资讯是否受关注更多靠用户的阅读兴趣,只要能满足用户的兴趣关注点,平台便能长远发展。
B.调查显示,头条娱乐新闻受更多关注,而汽车、房产等资讯则逊色许多,可见用户对此类单一乏味的资讯不太感兴趣。
C.中国新闻业面临着技能不专业、发布渠道无中心、话语权受挑战的多重困境,只有紧跟潮流,贴合受众需求、创新新闻产品,才能闯出新天。
D.总体上,国家用出台相关规定等方式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内容的管理规范,新媒体催生的新闻业在朝着合法、规范的方向发展。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为了使自媒体平台更健康长远发展,需要作何努力?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生态的好与坏,最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文学艺术的创作者和受众形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在好的文化生态下,创作者在审美上有高尚追求,创作的作品能够引导受众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从至美而达于至善;能够引导受众正确解读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能够引导受众强烈关注社会现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心。而这样的受众自然会促使文艺创作者提供更具审美价值,对历史与现实有更真切深入反映,更具伟大时代精神的具有崇高精神品格的作品。但在很长一段时期中,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的并不是这样的面貌。不止是文化生产者个人,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文化生产机构,庸俗地理解市场化,低估受众的文化鉴赏水平,把公众预设为只要娱乐与刺激、没有高雅精神追求的乌合之众,一味迎合。结果是把高雅的幽默变成庸俗的搞笑,把庄重的历史变成浅薄的戏说,把丰富的审美活动简化为感官刺激。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文化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恶性的互动产生了:习惯了搞笑的受众会说,我要更多的搞笑;习惯了戏说的受众会说,我还要更多的戏说。习惯了这些低层次刺激的受众自然会拒绝指向精神深处、情感深处的有追求的作品。这种互动使生产和消费者双方都加入一场娱乐狂欢,加上逐利资本的推动,我们的文化生态出现了很大问题。这样的局面确实到了非扭转不可的地步了。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小题1】文学艺术创作者应具备哪些素养?请加以概括。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小题3】根据材料概括,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