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被称为“城市之肾”的三垟湿地,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

(1)三垟湿地是“中国瓯柑之乡”,瓯柑属于_____(选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如图乙所示,将湿地内动物分为A、B两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
(3)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可能原因有(____)
①人们对湿地内资源的过度开发 ②建立了湿地保护公园 ③向河水中排放了较多的污水④成立了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10-27 12:09: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疟疾病是世界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2000年前,疟疾病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病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病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病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病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病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病。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弄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病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病的方法。
问题:
(1)从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来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   
  、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
(2)疟原虫是一种   细胞生物,它们的特点是
(3)在动物分类中,蚊子属于 纲,其特点有     (至少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