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12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初中学生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

去年底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青少年互联网总体普及率高达98.1%。与之相伴的是,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峻。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沉迷游戏、过度用网耽误学业,导致精神颓废、身体羸弱;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孩子辨别能力不够,难免造成价值观走偏、行为失范,甚至诱发盗窃、暴力等违法行为……凡此种种,不仅损害了青少年身心健康,更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长远发展带来巨大危害。

为解决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去年底印发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但目前,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行为屡见不鲜,互联网产品形态花样不断出现。

(摘编自桂从路《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人民日报》2018年09月28日)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1月至11月网络游戏业务收入1341亿元,游戏直播用户规模达到2.24亿,其中青少年是网络游戏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立法缺失,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经济、商业利益等利用网络平台传播诈骗、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诱发青少年沉迷网络。

青少年网络成瘾危害面广。长时间上网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同时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发生的风险,甚至导致猝死。网络成瘾人群还多数患有其他精神障碍,如网瘾者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人罹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

近年来,抱有“病急乱投医”心态的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到“戒瘾医院”和“戒瘾学校”接受“专业”治疗。曾经,电击疗法一度受到许多家长追捧,然而这种无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的治疗手段,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

目前,我国还尚未发布针对网络成瘾的诊疗规范,许多网络成瘾的孩子会伴随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对于青少年的焦虑、抑郁等这些精神心理问题,都有相应的诊疗规范。当孩子沉迷于网络时,家长应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改编自记者《访谈录》,《光明日报》2018年9月27日)

材料四:

从世卫组织于今年6月份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到开展游戏成瘾类精神疾病的诊疗,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今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第五次有关游戏障碍的专家会议将在中国长沙举行,医学界将共同探讨筛查、预防、治疗等问题。

世卫组织将游戏成瘾列为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瘾的医学干预提供了合法化基础。专家表示,目前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还比较主观,有可能导致泛化诊断。由于现有的研究证据不充分,医生无法提供客观的生物学标记,不能排除游戏障碍只是其他精神心理疾病的表现。因此,在没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医生应谨慎地使用游戏成瘾这一诊断。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8月10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健康的互联网产品形态及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行为,不仅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带来危害。
B.青少年长时间上网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病症发生,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C.游戏成瘾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等心理疾病的产生,应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诊疗。
D.游戏成瘾类精神疾病目前还没有规范的诊断与诊疗措施,治疗过程应结合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问题来研究。
【小题2】下列对材料二两张图表及数据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瘾群体玩网络游戏的比例远高于非网瘾群体,而看电影听音乐虽也属于娱乐性活动,但网瘾群体和非网瘾群体,参与这一活动的比例几乎没有差别。
B.网瘾群体和非网瘾群体在玩网络游戏和获取信息这两项活动中所占比例的差距,比其余四项活动所占比例的差距要大得多。
C.网瘾形成过程中娱乐性目的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且娱乐性活动和实用性活动之间的差别在重度网瘾群体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D.网瘾群体和非网瘾群体一系列活动与变化,说明网瘾者更偏重网络游戏,非网瘾者更偏重借助网络获取信息;也说明看电影听音乐不会致使青少年上网成瘾。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对如何让青少年摆脱网瘾提出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3 07:0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演好自己的偶像剧
——专访文文山
他身上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才华”,另一个是“相貌”。有“粉丝”这样评价他:“横溢的才华吓跑了脸上的帅气。”还有人描述他的长相:“有惊无险,像街头的寻常路人。”最损的莫过于吴宪宗“歹毒”的大嘴:“看看他的词,再看看他的脸,你才明白,原来上帝是多么公平!”
他便是方文山,周杰伦的“御用”词人。从《双截棍》、《东风破》、《七里香》,直到今天感人肺腑的《菊花台》,方文山用天马行空的文字与瑰丽的想象一次又一次冲击我们的感官,他几乎包办了周杰伦所有脍炙人口的精品,成为今日歌坛中无法撼动的“指标性人物”。此刻,他坐在我面前,接受我的采访。
记者:你曾以亲身经历为范本写过一本励志书《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之所以有如此感悟,是否因为自己的成长故事充满励志色彩?
方文山:成长对我来说,并非一帆风顺。我出生在台北一个小乡镇的普通家庭,家境不好,很小便开始勤工俭学了。每到寒暑假时我一般都会外出打工,比如送报纸、当餐厅服务员……当时也会觉得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却蛮感激。因为有过那些困顿、不如意和苦难,今天的自己才会懂得惜福。
记者:电影和写作曾经是你的理想,为何却写了歌词?
方文山:当年我本想进电影圈发展,但是行业不景气,只好退而求其次写歌词。我想,总有一天,自己会慢慢靠近电影圈的。当时我的工作是安装防盗系统。工作时,我会随身带纸和笔,边工作边想歌词。有时突然想到一句好词,赶紧拿出笔把歌词记下。就这样,一年下来写了一百多首,四处投递出去。最终只有宪哥(吴宗宪)回了我的电话……
机会显然眷顾方文山。当吴宗宪幸运地光顾之后,周杰伦又呼啸而来。
记者:周杰伦给你的最初的印象是什么?
方文山:我们同时被宪哥签下词曲经纪约。起初对杰伦的感觉是:这个年轻人有些与众不同,做事酷酷的。接触久了,我发现他的确有资格酷。比如他钢琴弹得的确不错,音乐的确比别人更有创意,一年后,他又签了歌手约,显然是可造之才。
记者:关于你和周杰伦彼此的作用,很多人都在探讨甚至争论不休。你自己认为呢?
方文山:我们是相辅相成的。曲是架构,词是衣服。杰伦的曲天生已经很匀称了,旋律本身已经很动人,即便没有我的词,它一样存在。我只是帮他的旋律加画面,提供故事,让它更有血肉。
记者:有没有想过如果搭档不是周杰伦,而是别的歌手,你的歌词还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
方文山:我想不会。好的作品需要好的曝光平台。杰伦的曲风便是强有力的曝光媒介,这种强强联手的效果便是“1+1=3”。
目前,“粉丝”们为方文山与周杰伦的地位吵得不可开交。一种说法是周杰伦捧红了方文山,另一种说法是方文山成就了周杰伦,更有观点认为: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周杰伦,音乐将会很寂寞;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也会很寂寞。
记者:你觉得,你的歌词能在浩若烟海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方文山:风格。创作歌词时,我会故意强调段落与段落不见得有关系,但阅读时依旧有主题。我强调一种整体感觉,这在《爱在西元后》有着很好的体现。
记者:你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想当自己。
方文山:几年来,我在圈内看到许多年轻人不想扮演自己,永远羡慕别人,成天幻想当周杰伦、刘德华。与其羡慕别人,耽误自己的人生,不如做好优秀的自己。
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今天,人人都憧憬着由麻雀变成凤凰。只是,变成凤凰的方文山却一再提醒:先甘心当一只麻雀,潜心演好自己的偶像剧。否则,既错过麻雀的欢愉,又无法企及凤凰的荣耀,那岂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小题1】方文山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下列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面对生活的苦难,意志坚强,将磨砺转化为锲而不舍的忘我创作。
B.认为做人先要做好自己。甘心先做一只“麻雀”,踏踏实实做事。
C.有幸获得吴宗宪提供机会,能与周杰伦搭档,强强联手,使他能一朝成名。
D.懂得“转弯”:当电影行业不景气时,他退而求其次,以写歌词的形式靠近电影圈。
【小题2】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方文山是周杰伦的“御用”词人,他包办了周杰伦所有脍炙人口的精品,成为今日歌坛中无法撼动的“指标性人物”。
B.方文山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人生经历过那些困顿、不如意和苦难,让方文山懂得惜福。
C.方文山对周杰伦的评价很高,他认为若不是和周杰伦合作,他的歌词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D.方文山的歌词能从浩若烟海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写作歌词的风格与众不同,他强调一种整体感觉,不强调段落之间的关系,但阅读时依旧有主题。
E. 本篇访谈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特别是对话后的议论,能起到过渡衔接,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
【小题3】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一些人的话能起到什么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实体书店的“危机论”一直没有消停。随着京东、当当等网上购书平台的日臻完善,实体书店一直备受冲击。而近七八年来,人们的阅读习惯从纸质阅读转向数字阅读,也让实体书店的生存土壤进一步遭受蚕食。
“为什么要去书店?”就职于深圳一家本土高校的苏先生坦诚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五六年的光景没有去过书店了:“我现在一年的购书数量不下50本,但全部是通过网络书店下单。首先这是一个成本的问题,时间成本省了,自己喜欢的书到网上订购,第二天快递马上就可以送到家,资金成本也省了,网络书店的折扣是实体书店很难比拟的;其次是现代都市生活习惯的问题,去一次实体书店,你要花很多时间在车上,在路上,一些书店的停车设施不完善,你还得头疼停车的问题,克服了这些困难之后,在实体书店找不到你想要的书籍,整个人的心情也会不好了,而即使找到很多你很喜欢的书籍,你还得辛苦地把这一堆书都搬回家。”
(摘编自《实体书店日渐式微 传统阅读如何突围》)
材料二:
附表:读者对于实体书店提供特色服务的需求(多选)

注:2015年9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在人人网、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以及线下的实体书店启动“2015实体书店读者需求调查”,从读者的进书店频率、进书店原因、进书店行为、心目中的书店等多方面,全面了解互联网时代下读者择店、进店的情况。
材料三:
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梁小建看来,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受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出版管理政策导向、阅读活动走向等多种因素影响,转型和复苏可谓刚刚开始,要实现“华丽转身”,还应该有更多的考量。梁小建指出,除了书店自身系统性的创新外,更为系统化和细化的外部支持也必不可少,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图书弹性定价机制、阅读推广促进机制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扶持。
今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提出“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加快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国所有乡镇”。
(摘编自《实体书店创新成长的途径》)
材料四:
有人评价,吴清友最重要的遗产是激活了书店文化。的确,诚品书店最大的创举,是充分挖掘出了书籍的商品属性,并且给其叠加了丰富的文化休闲属性。将书作为核心产品,铺排开文创售卖甚至百货经营,再配上温馨典雅的室内装修,辅之以韵律得当的背景音乐和缱绻的咖啡消费等,甚至实行24小时营业,书店可以不买书,可以在此下午茶、在此谈公务、在此消磨碎片时间。集中体现城市公共文化的地标,称得上开风气之先。
文化O2O的观念,指的即是将书店打造为一个提供文化体验、互动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文化消费是不同于其他物质需求的一种更为多元的消费需求,单纯的买卖关系不是维系用户的长久之计,对于文化氛围及体验的打造才是真正抢夺市场的关键。实体书店更多的空间是用于休闲、学习、书籍周边产品展示等多元化文化体验的开发。
(摘编自《数字阅读繁荣时代 实体书店能否靠文化逆袭》)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体书店的危机于网上购书平台完善、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这些因素导致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土壤遭受蚕食。
B.实体书店的转型和复苏需要书店自身系统性的创新,也需要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在各方面的支持和扶持。
C.书店文化的核心产品是书、文创售卖甚至百货经营,将书店打造为一个提供文化体验、互动交流的空间和平台。
D.书店文化体现于休闲、学习、书籍周边产品展示等多元化文化,这些文化消费丰富着人们的都市文化生活。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实体书店需要提供各种创新的服务,尤其是开展读者沙龙、名家讲座,这决定了读者是否愿意进书店。
B.人们对实体书店特色服务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这些需求都超出了单纯的书籍文本阅读范畴。
C.书籍的商品属性的挖掘,以及叠加的丰富的文化休闲属性,这些是诚品书店最大的创举,也是其他书店做不到的。
D.实体书店抢夺市场的关键是对于文化氛围及体验的打造,因为单纯的买卖关系不是维系用户的长久之计。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怎样才能解决当前实体书店的危机。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叙史事和三代史诗
我们常常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产生于商的先公示壬、示癸时期,据今约3700年左右,3700年前的史事就是靠一代代脑记口叙传下来的。即使甲骨文记载了相当丰富的社会内容,仍不可能反映丰富多彩的活的客观历史,许多史事仍然靠脑记口叙。所以口叙传播史事形式不仅在文字产生之前,在文字产生以后乃至史籍很完备以后,仍是一种重要形式。
在先秦,叙史事一直在史事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国语·周语上》说:“天子听政,使公卿列士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行事而不悖。”在国君周围的这些“列士”、“史”、“师”、“瞍”、“朦”等所讲的许多内容就是先祖的事。
传说的历史内容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人物被神化,如大禹(治水)、后稷(种五谷)、女娲(补天)等都被传说为神或半神式的人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低下,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无法解释。二是所传说的人物都是改天换地式的英雄,这些英雄和后来的帝王将相不一样,他们不脱离生产,不脱离百姓,而是群众的利益代表者,上述的大禹、后稷、女娲都是这样的英雄人物。这两个特点,也充分反映了先民的历史观点。以今天的认识水平,不会相信那些神乎其神的事。我们进行历史研究所以重视这些神话,在于透过神话,窥探远古的社会内容。
当文字记载发展到比较成熟,书写工具比较方便的时候,口叙史事便被记载下来,有些则一直保存到今天。如:《庄子·盗跖》、《韩非子·五蠹》等所记先民居处情况和从茹毛饮血到取火为用的传说;《吕氏春秋》追记早期社会制度问题的传说;《左传》、诸子之书保存的改造自然、保护部族的英雄传说;等等。司马迁就是依据这些传说写出了《史记》开篇《五帝本纪》。
夏、商、周三代,还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为主要内容编成史诗,传诵这些史诗的人,往往是瞽朦瞍一类的乐官。左丘明就是一个失明的人,做鲁国的史官。以失明之人传诵历史故事,不只在古代中国,在其他一些古国也有相同的情况,如希腊的荷马,也是一位失明者。以诗的形式传诵历史故事,容易记忆,便于普及,所以,传诵久远。当然,起初的史诗是很粗糙的,经长期的流传,不断加工完善,所以这些史诗都是众人的作品,并非少数乐官的创造。
在先秦,史诗繁多,孔子删《诗》时,尚可见到3000余首。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史诗主要保存在《诗经》中,共有305篇,分“风”、“雅”、“颂”三大部分。“风”是民歌,由政府派“行人”从民间采集而来,经过加工润色而成,以反映现实为主,但今天看来,也未尝不可称为“史诗”,比如:《豳风·七月》反映一年四季农业生产劳动,对我们认识西周社会,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雅”、“颂”,在当时就是史诗,多为追忆祖先,歌功颂德之作。比如《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这是推尊周的祖先后稷之诗。后稷之母姜嫄踩了高辛氏之足印而生后稷,把后稷神化了。文王、武王的先祖即能非同常人,当然他们自己也就非同寻常了。非常之人才能做非常之事。这反映了先民们的思想认识特点。“雅”、“颂”还有些篇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习尚、筑城、立庙、封邦、建国的基本过程。
“史诗”作为史料来说,它与历史传说一起反映着广阔的社会内容,对当时简略而缺乏关联的史官记录,起着联络会通、委曲细节的作用。对于后来发展起来的某些史体也有创始之意。如:歌颂英雄人物的篇章,上继传说遗风,下开历史传记的端绪;专咏一事的篇章,具有纪事本末的性质;歌颂先王伟业的篇章,又可以看作历史论、赞的远祖。
(选自《中国史学史纲要》,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
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有一千多年的史事是靠先人一代代脑记口叙传下来的。
B.甲骨文记载的社会内容不能反映丰富多彩的客观历史,许多史事仍依靠口叙来传播。
C.叙史事在史事传播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如天子听政时臣子们所讲的许多内容就是先祖的事。
D.传说的历史内容的显著特点是:人物被神化或者都是改天换地式的英雄,是群众的利益代表者。
E. 在古代,中外均有以失明之人传诵历史故事的例子,例如古代中国的左丘明,古希腊的荷马。
【小题2】下列关于“史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史诗”是指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故事。
B.“史诗”主要由瞽朦瞍一类的乐官编写并传诵。
C.“史诗”以诗的形式来传诵历史故事,是由于诗容易记忆,便于普及,可以传诵久远。
D.“史诗”具有史料价值,并对后来的某些史体有创始之意。
【小题3】(小题3)根据文意,简要回答第3段所说的“先民的历史观点”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原因。
【小题4】司马迁写《史记》时曾“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大量搜集民间口传的异闻传说等史料,如《史记》中记载了契的母亲呑食了玄鸟掉下的卵而怀孕生下了契,周后稷的母亲姜原在野外将自己的脚踏在一个巨人的脚印上,因而怀孕生下儿子等神乎其神的事。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看待司马迁的做法和《史记》中的异闻传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是北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内完成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我国同一型号航天发射的新纪录;高标准打造国际合作新亮点,成功主办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建成首个海外北斗/GNSS中心,签署中俄卫星导航合作政府间协定;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性能价格比肩国际水平,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这一年北斗产业中,形成了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鄂豫湘、川陕渝五大产业区,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卫星导航企业。这一年,北斗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等应用走深走实,全国已有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6个中心城市公交车,2960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支持北斗;而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智能驾驶汽车,有望2019年上市。这一年,北斗已服务于俄罗斯、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国家,收获良好口碑。北斗已加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国际组织,国际民航组织批准北斗星基增强服务商标识号和标准时间标识号,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准备将北斗纳入全球卫星搜救系统计划。

(摘编自《中国北斗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材料二:



注E,表预测。

(选自《2018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行业发展规模报告》)

材料三:

日本媒体2018年12月27日报道称,中国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当天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意味着北斗系统跻身为仅有的四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其余三个系统为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欧洲的伽利略。北斗系统在中国经济领域和私营部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国期望北斗系统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一个支撑点。

美国The Next Web新闻网报道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惠及中国,也能造福其他国家。北斗一号,可提供全国范围的授时和导航定位服务;北斗二号服务范围覆盖亚太地区;而北斗三号可为全球不同地理区域提供服务。报道进一步指出,到2025年,亚太地区的GNSS导航设备数量(以智能手机为主)将从2015年的19亿增长至43亿,超过欧盟和北美地区的总和,因而有望成为该领域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摘编自《外媒:“北斗”拥抱全球中国卫星技术造福人类》)

材料四: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民用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位置服务主要由美国的GPS垄断,早前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站定位签到、搜寻附近服务等。

较之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这三大全球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拥有其他导航系统不具备的性能和特点。北斗三号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可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其空间段采用高、中、低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在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北斗三号未来还将按照国际标准增加全球搜救、全球位置报告、星基增强等拓展服务。其定位精度、授时精度、抗干扰能力等都已与GPS相当,且北斗具备无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这一独门绝技。

(摘编自《中国北斗并不只是导航系统》)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我国北斗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等行业都可见到其身影,发挥了巨大作用。
B.2012年以来,在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中,北斗系统的贡献率一路见长,预计到2020年可达到国内卫星导航产业总量的一半以上。
C.外国媒体对中国的北斗系统评价较高,认为北斗系统能够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支撑点,也可造福其他国家。
D.北斗系统出现前,我国大陆民用的如电子商务、网站定位签到、搜寻附近等位置服务主要由美国的GPS承担。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北斗系统提供全球服务的脚步正在加快,目前北斗已加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等国际组织。
B.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自2000年开始,经过十八年的努力,在2018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系统建设。
C.中国北斗三号比北斗一号、北斗二号更为先进,其覆盖的范围更为广泛,全球搜救等服务指标已达国际标准。
D.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区域组网阶段时间最长,前后共十年,全球组网阶段历时最短。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北斗系统能够进入全球服务的技术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