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及学段 | 学科班 | 兴趣班 |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
参与率 | 33.4% | 40% | 40% | 27.9% | 16.2% | 13.2% |
生均费用 | 5021 | 3354 |
地区 | 地域差异 | 城乡差异 | 城市内部差异 | ||||||||||||
东北部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城镇 | 农村 | 一线 | 二线 | 其他 | |||||||
学 科 班 | 参 与 率 | 60.8% | 38.1% | 38.0% | 30.5% | 44.8% | 21.8% | 43.4% | 48.8% | 41.8% | |||||
生均费用 | 3693 | 2535 | 1463 | 1308 | 2712 | 345 | 5739 | 3772 | 635 | ||||||
兴 趣 班 | 参 与 率 | 21.9% | 26.7% | 19.4% | 17.6% | 29.0% | 5.4% | 41.2% | 29.6% | 25.6% | |||||
生均费用 | 744 | 1146 | 547 | 533 | 1082 | 81 | 2270 | 1208 | 809 | ||||||
| 家庭经济状况 | 父母学历状况 | |||||||||||||
| 消费水平最低的5%家庭 | 消费水平最高的5%家庭 | 父母未上学 | 父母大学以上学历 | |||||||||||
学科班 | 7.5% | 54.3% | 20% | 70% | |||||||||||
兴趣班 | 0.8% | 45.7% | |||||||||||||
|
A.中小学课外付费补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客观上能起到对学校正常教学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作用。 |
B.随着学段提升,校外教育学科班的参与率明显呈逐级上升趋势;而兴趣班的参与率则与之相反,且整体上低于学科班,费用也同样低于学科班。 |
C.学科班与兴趣班的参与率在不同的地域存在着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大,参与率的高低跟家庭消费水平和父母的学历状况有着直接的关联。 |
D.不同城市在学科班参与率上存在差别,但都高于兴趣班的参与率;家庭花在学科班上的费用普遍高于兴趣班,一线城市要远高于二线及其他城市。 |
A.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供给的有限性、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水平的多样化,使得各种课外付费补习班应运而生并成为一种市场需求。 |
B.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所蕴含的商机越来越受到关注,吸引着更多的教育从业者投身其中,推动了课外辅导行业的快速发展。 |
C.材料中引用美国的“三脚架理论”,提出要强化孩子的自我教育,重视兴趣培养,隐晦地批评了儒家思想中注重纸笔考试的文化传统。 |
D.目前有的课外补习教育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其进行适度监管、科学引导已成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