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区块链技术是伴随加密数字货币逐渐兴起的一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使用密码学原理保证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数据存储受到互联网多方用户共同维护和监督,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公开、数据不可修改等显著优点。智能合约是当一定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在网络信息平台和系统中得到自动执行的合约。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兼具自动执行和可信任性的双重优点,使其可以帮助实现共享经济中的诸如产品预约、违约赔付等多种涉及网上信任的商业情景,使共享经济更加完善可靠。
(摘自许华磊《区块链技术与共享经济》,《光明日报》2018年1月18日)
材料二:
区块链将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在司法、执法等领域,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工作具有深度融合的广阔空间。比如,运用区块链电子存证,解决电子数据“取证难、示证难、认证难、存证难”等问题。将区块链技术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把区块链智能合约嵌入裁判文书,后台即可自动生成未履行报告、执行申请书、提取当事人信息、自动执行立案、生成执行通知书等,完成执行立案程序并导入执行系统,有助于破解执行难。(摘自巩富文《以区块链赋能社会治理》,《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1日)
材料三:
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App“i深圳”9日正式发布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平台,该平台已实现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等24类常用电子证照上链,将减少市民携带纸质证明办事的不便,同时尽可能保护市民的个人隐私。据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方面介绍,该平台下月起将实现线下办事窗口授权用证上链全市全覆盖。今后市民和企业在办事时,可以通过直接授权、扫码授权等形式,授权他人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特定业务调取电子证照,系统即可实现对办事中的电子证照进行自动化调用录入。
据悉,在电子证照应用中引入区块链技术,可以借助区块链的多中心化同步记账、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确保电子证照信息可信任且可追溯,让政务服务各参与主体共同建设、共同维护、共同监督,从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增强电子证照的安全性与可信度,提高办事效率。
(摘编自新华社深圳2019年12月9日电)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
B.![]() |
C.![]() |
D.![]() |
A.材料一倾向于科普性质,旨在向读者说明何为区块链;材料二倾向于社论性质,一分为二地向读者述评区块链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
B.任何第三方机构都无法将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已有信息进行修改或撤销,从而便于公众监督和审计,解决了安全性、环保性、高效性等问题。 |
C.区块链技术既公开信息又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权益,为实现共享经济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 |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区块链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将有力推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法治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