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一)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二)
①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②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强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为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小题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①无恶意的闲人:
②有恶意的闲人:
【小题2】“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句,意在说明什么?(3分)
【小题3】根据短文(二)全文,写出开篇“真是晴天霹雳”写法上的特点及效果。(4分)
【小题4】短文(二)第⑥自然段空格处所填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爱戴 崇仰 拥护B.拥护 爱戴 崇仰
C.爱戴 拥护 崇仰D.崇仰 拥护 爱戴
【小题5】写出短文(二)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48: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塔铺
刘震云
我便想去碰碰运气。就这样,我来到镇上中学,进了复习班。
复习班,是学校专门为社会上大龄青年考大学办的。进复习班一看,许多人都认识。于是谈各人复习的动机,王全说,他本不想来凑热闹,都有老婆的人了,还拉扯着两孩子,上个什么学?可看到地方上凤气恁坏,贪官污吏尽吃小鸡,便想来复习,将来一旦考中,做个州府县官啥的,也来治治这些人。“磨桌”(豫北土话,形容极矮的人)说,他不想当官,只是不想割麦子,毒日头底下割来割去,把人整个贼死!最后轮到我,我说,一无所有,才来复习。
这所中学的所在镇叫塔铺。镇名的由来,是因为镇后村西坛上,竖着一座歪歪扭扭的砖塔。开学头一天,上语文课,教室后边传来鼾声。老师循声寻入。大家发现是坐在后边的“磨桌”伏在水泥板上睡着了。老师气冲冲走了。教室炸了窝。有起哄的,有笑的,有埋怨“磨桌”的。这时我发现,乱哄哄的教室里,唯有一个人没有参加捣乱,趴在水泥板上认真学习。她是个女生,正和尚入定一般看着眼前的书凝神细声诵读课文。我不禁敬佩,满坑蛤蟆叫,就这一个是好学生。
河边落日将尽,一小束水流,被晚霞染得血红,一声不响慢慢淌着。远处河滩上,有一农家姑娘在用筢子收草。只见那收草姑娘已将一大堆干草收起。这姑娘竟是课堂上那独自埋头背书的女同学李爱莲。我问为什么割草,她脸蛋通红,说家中困难,爹多病,下有两弟一妹,只好割草卖钱,维持学业。我叹息一声,说不容易。她看我一眼,说:“现在好多着呢。以前家里更不容易。记得有一年,我才十玉,跟爹到焦作拉煤。那是年关,到了焦作,车胎放了炮,等找人修好车,已是半夜。我们父女在路上拉车,听到附近村里人放炮过年,心里真不是滋味。现在又来上学,总得好好用心,才对得起大人……”
后来我和李爱莲同桌。我给她讲当兵时在部队里如何喂猪,她给我讲小时候自己爬榆树,一早晨爬了八棵,采榆钱回家做饭。家里妈挺善良,爹脾气不好,爱喝酒,喝醉酒就打人。
春天了。柳树吐米芽了。一天晚饭,我在教室吃,李爱莲悄悄推给我一个碗。我低头一看,是几个菜团子,嫩柳叶蒸做的。我感激地看她一眼,急忙尝了尝。竞觉山珍海味一般。
这时发生了一件怪事,瘦得皮包骨头的“磨桌”,突然脸蛋红扑扑的。这秘密终于被我发现了。我到厕所解手,发现地上有几张破纸在烧。火里爬着几个刚出壳的幼蝉。“磨桌”盯着那火,蛮有兴味地一个个捡起往嘴里填。接着就满嘴乱嚼起来。我眼中涌出了泪,上前拉住他,犹如拉住自己的亲兄弟:“磨桌,咱们回去吧。”
“五一”了,学校要改善生活。萝卜炖肉,五毛钱一份。穷年不穷节,同学们纷纷慷慨地各买一碗,“哧溜哧溜”放声吃。我端菜回教室,发现李爱莲独自在课桌前埋头趴着,也不动弹。我猜想她经济又犯紧张,便将那菜吃了两口,推给了她。地抬头看看我,眼圈红了,将那菜接了过去。我既是感动,又有些难过,还无端生出些崇高和想保护谁的念头,眼中涌泪,扭身出了教室。
离高考剩两个月了。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高考还考世界地理。学校原以为只考中国地理,没想到临到头还考世界地理。大家一下都着了慌。这时我爹送来馍,问是什么书,我简单给他讲了,没想到他双手一拍:“你表姑家的大孩子,在汲县师范教书,说不定他那儿有呢!”我说:“来回要走一百八十里呢!”
第二天早晨,爹从县城回来了。这时我才发现,爹的鞋帮已开了裂,裂口处泅出一片殷红殷红的东西。我忙把爹的鞋扒下来,发现那满是脏土和皱皮的脚上,密密麻麻排满了血泡,有的已经破了,那是一只血脚!
“爹!”我惊叫。却是哭声。
高考结束了。和王全仅分别了一个月,化却大大变了样。我想起李爱莲,忙问:“李爱莲爹的病怎么样了?她说在新乡考学,考得怎么样?”
王全叹了一口气:“她根本没参加考试,她出嫁啦!她爹这次病得不一般,要死要活的,一到新乡就大吐血。没五百块钱人家不让住院,不开刀就活不了命。一家人急得什么似的。钱哪里借得来?这时王庄的暴发户吕奇说,只要李爱莲嫁给他,他就出医疗费。你想,人命关天的事,又不能等,于是就……”
后来,我进了我国北方的一所最高学府。玉阶飞檐,湖畔桃李,莘莘学子。但我的眼前始终浮动着、闪现着塔铺的一切,一切。我不敢忘记,我是从那里来的一个农家子弟。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由一些小故事连缀而成,娓娓道来,不紧不慢,将那一段生活、那一群人物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B.王全年龄较大,因对地方官的不满而决定参加高考,以求将来做官可以整治这些让他痛恨的地方官,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
C.小说以顺叙的手法记述了“我”参加高考的过程,虽然叙事平淡,但真实而感人,写出了那一代人的辛酸经历。
D.小说结尾一段写“我”不敢忘记自己是一个农家子弟,这其实是表示“我”不敢忘记自己是如何从穷人堆里挣扎出来的。
E.沈从文的《边城》和刘震云的《塔铺》都把目光投向乡村,都叙述了一个发生在塔边的凄美故事,歌颂了人性的纯真。
【小题2】小说中两处画线部分写景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中的李爱莲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三次写“我”流泪,每次心情都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9 分)
文艺精品与市场 张晶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语言。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人云亦云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而依我的浅见,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艺精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去追求的艺术作品。
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C.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D.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小题2】(小题2)下列各项,不属于“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
A.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非叙事性作品。
B.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C.作品要有充分的娱悦价值和经济价值,既能让人读后感到轻松愉快,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艺术家亦不同。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对待艺术作品的问题上,把精品与市场反应联系起来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B.到今天成为文艺精品的古代作品,都拥有当时的市场及其以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C.具有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的作品,就是精品。
D.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要依凭于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双重标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外卖市场日益火爆,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也随之产生。塑料或发泡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构成了外卖垃圾的主要部分。
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白领对记者表示,带饭的时间成本太高,去外面餐馆吃又太贵;现在外卖商家有很多优惠,一般都比去餐馆吃便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知道叫外卖会造成一些“白色污染”,但也难以抵抗外卖便宜、方便、快捷的诱惑。
大量的外卖垃圾让保洁员们叫苦不迭。每天午餐过后,单位的垃圾桶里差不多都堆满了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外卖垃圾,要处理这些垃圾,着实令人头疼。而这些外 卖垃圾,基本没有人回收,只能当生活垃圾处理掉。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很快,订外卖就是为了图方便,但是可能很少人意识到外卖垃圾问题。”某送餐员对记者表示,有的顾客即使在家可以用家里的筷子,也会因为外卖里没有配筷子而进行投诉。
各家外卖平台的订单量正在快速增长,而这也意味着外卖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对于 外卖垃圾的数量,虽然目前并没有权威统计数据,但可从外卖平台的订单量窥一斑而知全豹。根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公布的数据,这三家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大概在700万单左右,粗略计算,按照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59个足球场,大约15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
(摘编自《一顿外卖付出多少环境成本?外卖垃圾问题亟待重视》,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要想减轻外卖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曲睿晶认为,可以从减量化——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回收再循环,以及无害化——垃圾处理三方面入手。
源头减量最容易但践行不足。除了保温防漏,不少外卖的包装过于严实甚至很“华丽”。 “饿了么”设计部总监张怿对此的理解是:“以前消费者可以通过店内装潢、风格等对餐饮品牌有形象认知。到了外卖时代,餐厅依然希望建立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因此选择以华丽的包装和富有个性的LOGO体现。”
回收再循环也面临一定困难。一位废塑料收购从业人员对记者说,近期废塑料的回收价格一路走低,尽管外卖产生的餐具数量庞大,但对他们来说,把充满油污的餐盒从一堆垃圾里拎出来、再清洗的过程,耗费了大量人力,“回收外卖餐具更是赔本买卖”。
而外卖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前还不能用更加环保的材质替代塑料。成本太高,实用性差,且不一定环保是很主要的原因。在看似可行的替代方案中,纸质餐盒和聚乳酸的成本都是聚丙烯的2倍,生物基餐盒成本也很高,价格并无优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 国说,传统外卖餐盒多采用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其强度、耐热性、稳定性高,且成本低廉,因此受到商家青睐。纸质餐具除了易沾染油渍外,最关键是无法密封,运输中容易洒出来。然而最好的生物基材料餐盒和纸质餐盒也都含有一定的塑料成分,在生物基餐盒中,虽然40%左右的秸秆等物质可以直接降解,但另外60%的塑料则仍然存在同样问题。
(摘编自《外卖垃圾围城大讨论;毁了下一代,还是在背锅》,《南方周末》)
材料三:
外卖平台
美团外卖
饿了么
百度外卖
环保方案
青山计划
蓝色星球
EP行动
推出时间
2017年8月31日
2017年9月6日
2017年9月10日
具体措施
客户端增加“不需要一次性餐具”选项;设立“首席环保官”职位,成立专门团队负责推动“青山计划”的规划和落地。
客户端增加“无需餐具”选项,并为选择该项的用户提供积分奖励。
客户端增加“不使用餐具选项”;对使用环保餐具的优秀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入环保餐具供应商,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环保餐具成本。
 
(表格: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在线外卖行业深度解析报告:竞争、模式与投资策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揭示外卖垃圾大量产生的现状,分析了外卖垃圾产生的原因。
B.材料二分析并提出了减少外卖垃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效策略。
C.材料三揭示了各个外卖平台应对外卖垃圾污染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D.目前解决外卖垃圾污染问题仍有困难,但只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就能很快解决。
【小题2】下列关于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产生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快节奏的生活提高了人们做饭的时间成本。
B.外卖企业提供的服务方便、快捷,性价比高。
C.生活垃圾清运的速度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
D.很多消费者只图自己方便,环保意识不够强。
【小题3】材料三列出的“青山计划”“蓝色星球”和“EP行动”这三个方案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又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语文学的新阶级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综论
陈晓明
2011年夏天,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落下帷幕,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五部长篇小说摘得桂冠。
本届茅盾文学奖固然有各种经验可以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评委们能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角度出发来评判作家的成就和作品的文学价值,这就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为未来寻道路。我个人以为,这次评选出的五部作品,基本可以担此重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思想性不够深厚而困扰,但我们要什么样的思想性,却并不清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的思想性依赖时代精神,90年代才开始以个体为本位展开思想性探究,直至21世纪,中国作家对历史的反思和生命体验的感悟,这才开始有个人的坚实性和深刻性。如莫言的《蛙》对生命存在的透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农民的自我醒觉意识的描述,张炜的《你在高原》对50年代人的注视与历史反思,都给人强烈的触动。
自白话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就深受西方的影响,历经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在80年代则转向借鉴欧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经验。但90年代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在思想上和表现方法方面,也到传统文学中寻求资源。获奖作家们在这方面做得颇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已经不再那么鲜明地看到西方文学的直接痕迹,西方与中国传统,都转化为个人更为内在的文学经验,更为自然地融会于小说叙事中。
80年代的长篇小说,因为时代反思性背景的同一化,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规范化,长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其实是颇为整齐接近的。90年代的个人化叙事,不只是为思想的非同一性建立起开放的语境,同时为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仅就这五部获奖作品来看,张炜的主观化的昂扬叙述与毕飞宇的客观化的冷峻叙述相去甚远;而同是诡异莫测的叙述,《蛙》的多文本策略与《一句顶一万句》的分岔延异式的叙述大异其趣,但都让人感受到独辟蹊径的高妙。就是毕飞宇在冷峻中透出的光亮与刘醒龙在苍凉中显现的温馨也是各具韵味。
当然,这五部以及当今汉语长篇小说,无疑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例如,长篇小说的艺术构思和叙述的推动机制问题,如何在更为复杂的思想层面反映现实和反思历史,如何更真实更深刻地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等等,依然要面对严峻的挑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届茅奖评奖也为这些不足提供了集中呈现的平台。
【小题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小题2】作者认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4分)
  
【小题3】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当今汉语长篇小说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作答。(6分)
 

同类题5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án)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红楼梦》(节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举止轻佻)
B.可怜辜负好韶光。( 可惜)
C.只恐又是你的杜撰(没有根据的编造,虚构)
D.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 (张扬,夸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面若中秋月不知东方既白
B.等眼熟到如此长桥卧波,未云龙?
C.却难知底细汝善抚之,使之肖我。
D.国于家无望辞楼下殿,辇来秦。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贵族官僚大家庭的盛衰历史。
B.节选部分主要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相见,描写宝玉其人及其性格,暗示宝黛奇缘。
C.《西江月》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D.“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否定封建正统的表现。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4分)
②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