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的传统,一度是文学活动的重要促进力量。重拾这一传统,需要双方保持对文学的虔诚之心,保持彼此的“同情之理解”与“距离式观照”。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促进,有利于文学的发展,也有利于批评家和作家共同成长。好的文学批评,不仅体现为对创作的肯定和激励,也体现为对创作的警醒与引导,还体现为批评家和作家之间就创作技巧的深入探讨,以及精神的对接和心灵的碰撞。在此良性互动之中,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和评论被创作出来。
这种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的传统,一度是文学活动的重要促进力量,文学史上不乏批评家与作家共同成长的典型案例。19世纪俄国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与果戈理之间的砥砺前行,便是名满世界的文坛佳话,他们共同成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文学。中国的文学理论家茅盾和作家姚雪垠之间的相互促进,同样也广为传颂。他们皆以突出的专业成就,印证着批评与创作良性互动之于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然而,这种优良的传统正面临着失落。虽然当代文坛作家作品较为丰富,批评家队伍也是空前庞大,相关作家作品研讨会更是轰轰烈烈,但整体观之,批评与创作的互动仍然让人不甚满意。一方面,批评时常流于自说自话,难以对创作产生指导作用,亦不能对读者阅读进行有效引导,因此,无论在作家那里还是在读者那里,批评很多时候都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附属物,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作家很多时候并不关注文学批评,或只是在有特殊需要时才去看评论文章,这样也很难从批评中有所借鉴或思考。如是观之,批评和创作实为两张皮,难以实现真正的贴合,批评家和作家共同成长更难以达成。
究其原因,社会环境、文学体制、评价机制,各种因素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其中最为直接的因素,是外在的文学生态对批评家和作家文化心态的影响。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种物质利益诱惑巨大,很大程度上导致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浮躁心态。无论是批评家还是作家,很多人都急切地渴望能够迅速获得所谓成功,如读者的广泛认可、名利的最大收益等。如此一来,批评活动很多时候就缺少了批评家与作家沉潜之后的冷静、深入与真诚,而变成千篇一律、千面一孔的表扬与颂赞,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砥砺少而又少。
重拾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的传统,需要批评家和作家身体力行,并持之以恒地共同努力。
(摘编自韩传喜《批评与创作当相互砥砺》)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能够促进文学活动的发展,是应该传承的优良文学传统。 |
B.批评家和作家之间就创作技巧的深入探讨,是好的文学批评的最为重要的标志。 |
C.当代文坛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传统的失落,主要表现在批评与创作互动的停摆。 |
D.重拾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的传统,关键在于作家有没有勇气接受批评家的意见。 |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的传统,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B.文章列举历史上批评家与作家的故事,意在阐述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传统的意义。 |
C.文章第三段与第四段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目的是揭示文艺衰败的原因。 |
D.文章第四段与第五段的内容,呈现递进关系,第四段摆现象,第五段析原因。 |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拾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的传统、批评家与作家砥砺前行,有利于当代文学的发展。 |
B.批评如果缺少了批评家与作家沉潜之后的冷静、深入与真诚,就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
C.如果有了批评家的指导和引导,作家就能创作出无愧于当今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 |
D.作家如果惑于物质利益、创作心态浮躁、追求速成,就很难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