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换季诗
刘心武
⑴夜深人静,在电脑上敲完一段文字,疲倦如同水浸般透过全身,于是去卧室睡觉。这才发现,被子已经换成厚的了。
⑵睡在洁净温暖的被子里,只觉得一丝丝秋野的馨香,氤氲在鼻息中。
⑶这才意识到,老伴又忙活了一天——进行换季的安排。清洗干净、晾晒完毕的薄衣,叠起放入衣柜深处,又将深秋冬季要穿的衣服,一一晒过,再挂在衣柜外层成为一排。还有鞋子的倒换,凉鞋一一擦拭干净,用报纸裹好,放到床底大抽屉里,换出那里面仲春时藏入的厚鞋,先放到阳台上过风。最麻烦的是床上用品的倒换,薄被子的被套要安排清洗、晾晒和保存,厚被子和薄被子的被瓤则都要晾晒一番后,薄收厚用;被子的被套呢,她晾晒最下工夫,她自己最喜欢阳光的气息,因此提前许多天,等秋阳最旺的时候,里外两面倒换着晒得透透的,她说在雪白的被窝里,满是阳光的气息,会有串串美丽的梦境。她知道我最喜欢田野的气息,所以我的被套,她是前些时特意带到乡间书房,在爬满青藤的窗外,在柳树和柿子树之间系上绳子,迎着晚玉米大田的来风,晒出特殊风味来的。
⑷自己总觉得,作为一个退休金领取者,还能写作,还能出书,挺不错的。但往往也就在忙活自己那些事情时,忽略了老伴的创造性劳动。
⑸每年两次,她以多病瘦弱之躯,在我们家里,完成换季的劳作。虽然有保姆小杨的协助,但其中的大量工程,是她不舍得让别人代劳的。我知道,她是把那一系列琐碎的劳务,当作写诗来进行的。而今年的换季诗,还没有写完。
⑹第二天,我有意识暂且搁下自己的写作,问她,我能帮些什么忙?她笑了,表扬了我,命令说:你把那衣柜顶上的箱子搬下来吧!我脸上有些发热。那本应该是不待她说,我自己就该主动去做的。当然,我不去搬,她或许会求得小杨的帮助,但小杨其实已经不小,来时是个少女,现在已经是有丈夫儿子的少妇,发了福,登高取物已经不那么灵便。小杨闻声从厨房里跑出,抢着要搬那箱子,我和老伴都笑说我们自己也该动动,我搬下那箱子,又主动擦拭掉箱盖上的灰尘。
⑺那是装儿子东西的箱子。儿子已经娶媳妇,买房买车另过。当然,我们这边还保留着儿子的床铺。还要给儿子的床铺实行换季安排。也还要略备几件儿子来时可供穿用的衣服。这是老伴最后的一首换季诗。儿子从小就喜欢熊。连小杨都笑说他是属熊的。厚被瓤早给儿子晒蓬松了,老伴找出有许多小熊图案的被套来,让我帮她拿到阳台上去晾晒。儿子在许多方面跟我不同,比如喝茶,我最喜欢喝绿茶,最不喜欢花茶的那股气息,儿子却只喜欢喝香片。我欠起脚协助老伴晾晒儿子的被套,她一再地让我“往南一点”,我开头不明白,后来一眼瞥见南边窗台上的那盆茉莉花,恍然大悟——她是想让那被套多吸收些茉莉的香气。
⑻我在电脑上敲出了一些文字,谈论的是我自以为很重大的事情。老伴的换季诗,在这个有着如许多重大事物的世界里,是否太渺小、太卑微?
⑼有点累。且小休息一下。见老伴在衣柜前,手里捧着儿子的几件衣服,望着里面,发愣呢。轻轻走到她身后,一下子明白了。她望着的那一格,原来是专放儿子衣服的,现在空旷了许多。老伴没有发现我,我却发现她眼角溢出了泪滴。我轻轻走开。
⑽儿子儿媳妇很恩爱,小两口对我们很孝顺。老伴的换季诗里有色彩,有图案,有气息,有音韵,有浓酽的欣慰,却也有微妙的泪水……谁能说这样的诗句,在人类生存的大义之外呢?
(摘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⑴⑵段作者写自己睡前发现被子换成了厚的,在结构上引出了下文关于“换季”的叙述,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换季诗”的诗意。
B.第⑶段作者从侧面在细节上描述了老伴换季时做的种种家务,其中重点写了老伴晒被子,是因为老伴喜欢田野的气息。
C.第⑸段划线部分作者说老伴把琐屑的劳动当做写诗进行是因为作者体会到老伴劳动中的创造性与蕴含在劳动中的深情。
D.文章第⑻段,作者将自己的写作事业与老伴的“换季诗”作对比,突出了老伴在作者心中的伟大,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文学创作的否定。
E.这是一篇饱含真情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平凡生活的朴实叙写将人间真情淋漓尽致的赋予其中,表现出作家对生活细致深沉的体会。
【小题2】从结构上看,文章第⑹段,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帮老伴一起做换季家务的事。(4分)
【小题3】纵观全文,探究作者笔下的“换季诗”蕴含着怎样的“人类生存的大义”。(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17: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小题目。
苦命人
【法】维克多 · 雨果
芳汀看到自己能够生活,就有了暂时的快乐。她买了一面镜子,欣赏自己美丽的头发和牙齿,忘了许多事情,只惦念她的珂赛特。
她时常寄信。这就引起了旁人的注意。确实有人发现她每月至少写两封信,并且老是一个地址——孟费郿客店主人德纳第先生;也确实有人看见她在车间里常常转过头去揩眼泪。天地间的怪事莫过于侦察别人的一些和自己绝不相干的事了。“她一定是种女人了。”恰巧有个长舌妇到孟费郿走了一趟,和德纳第夫妇谈了话,回来时说,“花了我三十五法郎,我心里畅快了。她有个孩子。”她的过失,到现在已众所周知了。
芳汀被撵走了,在冬季。
冬季完全没有热,完全没有光,紧接着早晨的是迷雾、黄昏,窗棂冥黯,什物不辨。天好像是暗室中的透光眼,太阳也好像是个穷人。
芳汀挨家挨户找人雇她当仆人,没有人要她。后来她去兵营替士兵们缝粗布衬衫,每天可以赚十二个苏。在这十二个苏中,她得替女儿花十个。从那时起,她就没有按时如数付钱给德纳第夫妇。这时,有个老妇人,那个平时在芳汀夜晚回家时替她点上蜡烛的老妇人,把过苦日子的艺术教给她,并劝慰她,生活就好比是两间屋子,第一间是暗的,第二间是黑的。
她所赚的钱太少了,债主们紧紧催逼她。每天早晨,芳汀依然对着镜子梳那一头光泽黑亮、细软如丝的头发的时候,但常常木然出神。
德纳第夫妇没有按时收着钱,便时常写信给她。有一次,说她的小珂赛特在那样冷的天气下需要一条羊毛裙,母亲应当寄去十个法郎。她收到那封信,捏在手里搓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她走到一个理发店,垂下一头令人叹赏的金丝发。
“好漂亮的头发!”理发师喊。
“您肯出多少钱?”
“十法郎。”
“剪吧。”
她买一条绒线编织的裙,寄给了德纳第,心里想;“我的孩子不会再冷了,我已拿我的头发做她的衣裳。”她自己戴一顶小扁帽,遮住光头,仍旧美丽。
一天,她又接到德纳第夫妇的信:“珂赛特害了猩红热。假使您不寄四十法郎来,孩子可完了。‘’
她放声大笑。随后,向大门外跑,一面跑,一面跳,笑个不停。她走过广场,看见一个走江湖的牙科医生正对着观众们演说。芳汀钻进人堆去听,也跟着他们笑。
那牙科医生突然对着她叫起来:“您的牙齿真漂亮!假使您肯把您的瓷牌卖给我,我每一个出价一个金拿破仑。”
“瓷牌是什么?”芳汀问。
“就是上排的两个门牙。”
“好吓人!”芳汀逃走了。但那人仍喊:“想想吧!假使您愿意,今晚到银甲板客栈里来。
芳汀回到家,出了半天神,跑到楼梯上又去读德纳第夫妇的信。到晚上,有人看见她朝着巴黎街走去,那正是有许多客栈的地方。
第二天,邻居玛格丽特走进芳汀的房间,看见她坐在床上,面色惨白,一夜工夫老了十岁。
“耶稣!”玛格丽特说,“出了什么事,芳汀?”
“我的孩子有救了,我也放心了。”她微笑着。是一种血迹模糊的笑容,一条红口涎挂在她的嘴角,嘴里一个黑窟窿。
她把郅四十法郎寄到孟费郿去了。那却是德纳第夫妇谋财的骗局。
芳汀把她的镜子丢到窗子外面。她搬进了破楼,没有床,只留下一块破布作被子。她早已不怕人耻笑,常穿着一触即裂的破衫上街。她每天缝十七个钟头,但是一个以贱值包揽女囚工作的包工,忽然压低了工资,每天只给九个苏。她的债主们的狠心也更是变本加厉。
正当这时,德纳第又有信给她,说他立刻要一百法郎,否则他就把小珂赛特撵出去,让她冻死在路边。“一百法郎!”芳汀想道,“但是哪里有每天赚五个法郎的机会呢?”
“全卖了吧!”她说。
(选自《悲惨世界》,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四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请理解文章第五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小题3】文中三次写到镜子,分别表现了芳汀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小题4】请结合全文探究芳汀命运悲惨的原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统筹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的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验证,即现代化起飞的阶段是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我国社会转型正处于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这种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蓄积起来,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并在社会结构最薄弱的环节释放出来。而这种无序的社会力量爆发就是社会危机或叫社会风险。
这十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我们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人在GDP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涉及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要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的能力。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我们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到最低,顺利度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小题1】根据原文,下列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社会是指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B.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而形成的有序和谐的状态。
C.和谐社会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D.和谐社会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它要求兼顾各方,运筹得当,协调发展。
【小题2】下列对我国目前“社会风险”的成因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证明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类似情况。
B.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
C.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发展矛盾凸显时期,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蓄积,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
D.十几年来,我国将主要精力集力集中于经济建设,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谐社会”强调的并非单纯的经济指标,而是要求我们统筹社会资源,全方位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B.虽然最近十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快,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很多,但却不是社会协调发展的时期,还存在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C.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D.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及时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避免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使社会始终在良性状态下运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和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不是新鲜事,近几年被不断提及的在线教育就是很好的例子。2016年又有一种新鲜形式迅速崛起——直播课。直播其实是在线学习的一种形式,在互动性和教学效果上可以说完胜录播,成为当下最热门的K12辅导和学习形式,所谓K12教育,“K”代表 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中小学教育。
对于K12消费者群体而言,因为每天上学、放学,学习的时间相对固定为晚上,在线直播是比较适合的模式。此外,教育机构之所以都瞄准教育直播课,还有一个原因是直播是当下比较靠谱的变现方式。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近7成家长会给孩子购买直播课,也从侧面反映了直播课被家长和学生接受的程度很高。直播课巨大的市场需求,在2016年促使一大批教育直播机构出现。
传统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在2016年7月成立子公司北京东方优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在线直播课为核心主营业务,辅以在线一对一课程、私播优选(录播课)等授课方式。还有“好未来”,2016年,以录播为主的“学而思网校”转型直播+辅导模式,与其旗下另一产品“海边”分别开展直播业务。截至2016年8月31日,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网校覆盖城市超过40个,学员数量在40万左右,占到总学员数的23%。在线下教学中心无法覆盖到的四五线城市,新东方和好未来都在尝试以在线特别是直播的方式渗透,触达更多的用户。
一些新兴教育平台也推出了直播课程抢占直播市场,如猿题库更名为猿辅导、发力在线直播课、作业帮推出“果园直播课”,学霸君推出“不二课堂”等,甚至以游戏赛事直播出身的斗鱼也推出“鱼教鱼乐教育频道”,希望能在教育直播中分一杯羹。
直播时代,最关键的是老师,“网红教师”似乎成了直播的最大看点之一,也成了学生选择直播课程重要的参考。而网红教师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行业的变革,也成为K12教育机构的主打牌之一,很多直播课就是在发展网红教师这一思路下争取更多的用户和利润,如猿辅导开出20—50万年薪招聘全职教师,发力K12直播大班课;作业帮的“果园直播课”,也是主打名师牌等。猿辅导联合创始人帅科认为,相比线下辅导机构,直播课可以不需要很多老师,老师的利用效率会更高。对于K12教育机构而言,只需要去选择最优秀的老师,给予强化培训。
(摘自搜狐教育《2016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有删改) 
材料二:


(摘自搜狐教育“2016年度消费者调查”)
材料三:
在教师节前一天,“疯狂老师”创始人张浩在媒体见面会上,公开披露了平台运营数据:“疯狂老师”8月份完成课耗金额1.07亿元。张浩表示,“疯狂老师”的创立目标是改变中国教师的生存状态,而O2O的决胜点就在于老师的生存状态。在媒体见面会上,张浩公布了8月份教师的收入数据:平台教师平均收入27936元,平台前30%教师平均收入75423元。“高薪,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更准确地说,高薪是对优秀老师起码的尊重。”张浩说。近日,“疯狂老师”从平台里选出数十位优秀教师进京参加“超级名师成长营”,通过学习、研讨等形式,夯实老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拓展眼界。正因为高薪和发展空间,张浩表示,机构老师离开机构,选择平台化生存已成为趋势。 
(摘自《疯狂老师张浩:高薪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有删改)
材料四:
在新一轮的在线教育融资热潮中,K12领域融资的次数和规模都远超其他在线教育的细分领域,特别是学业辅导、英语教育这两个赛道已跑出头部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在2017年7月,猿题库融资额度达到1.2亿美元;8月14日,作业帮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C轮融资;近一周后的8月23日,在线外教英语品牌 VIPKID宣布获得2亿美金D轮融资。在线教育领域的融资金额在不断刷新纪录。不过,资本市场涌向互联网+教育,并非代表目前阶段的在线教育就是一门好生意。根据央视财经在报道中提供的调查数据,这个火爆行业却面临着70%的企业存在亏损的窘境。
(摘自《在线教育今年已融资75亿却有七成企业深陷亏损泥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在线直播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互联网+科技和教育环境下的一种新鲜事物,在互动性和教学效果上完胜录播模式。
B.近年来兴起的教师在线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时授课和辅导的一种教学形式。
C.是当下最热门的K12教育辅导和学习的转型趋势,是线下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
D.在线下教学中心无法覆盖到的四五线城市,经过努力,在线直播将触达更多用户。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线直播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因为适合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而备受教育机构追捧。
B.在线直播对授课老师业务水平的要求很高,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C.网红教师的高收入会刺激老师选择平台化生存,将会影响机构乃至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D.七成企业深陷亏损表明目前阶段的在线教育并非一门好生意,资本大量涌入有很大的盲目性。
E. 从2017年融资的情况看,在线直播课必将成为将来教学机构教学辅导的主流形式。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为教育机构在线直播课的发展提出建议。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小题

杨锦
①日暖云轻的清晨,捋一捋惺忪的睡眼,携一阵恣怠,于巷间徘徊,惬几丝凉意,忆几个暖季。那时,他静憩树旁闲观戏蚁,她端坐窗前捧书低吟。那时,可静赏月景,彼此欢声笑语,但如今却适逢几份雾气已渐看不太清。
②在雾色中踱步而行,似有种雾里看花的意境,巷口的青石板已渐烙印上岁月的痕迹,苔色一层深似一层,似乎在用老者深邃的眼神会意着我:“你还记得什么?”或许它应被我们遗弃,或许应被人们想起。踏着这份沉重的绿意,我仿佛回至从前。
③巷道间,三两好友肩并肩有说有笑,有时彼此抒发愤懑的情绪,有时则互相逗笑,于谈笑间我们俯身静待栀子花的开放,抬头赞咏梅花傲霜斗雪的挺立,直视眼前淡竹昂扬的姿态。我们越走越远,或被栀子花迷住,或被梅花折服,被淡竹所倾倒,已渐渐在雾色中探寻不到彼此的踪迹
④独倚窗前,一页页翻动着仅余的残页,嗅着,看着,听着岁月的琐屑,几阵雨纷至沓来,或有“风雨故人来”的感受,我想忆起什么,但终被烦躁的心绪打消。
⑤隽几份诗情,只身单骑(ji),或近观戏花,或俯身低吟,间或舞动马鞍飞驰旷野,倦了便用水轻拭去倦意,继而于溪边款款而行。霎时,遥闻几阵羊群觅食的天籁之音,简单而又悠长,清脆而又深远,抬头可窥见毫无他色的天宇,蓝的那么虚幻,洁得那么彻底,竟让我饕餮般的一览无遗。
⑥路边走走停停,原野上四处探寻,一路有无数的风景,我本应庆幸,我本应欣喜,只是我的心绪已渐觉沉重,不是风景不好,而是很多东西已经逝去。
节选《散文网精选》
【小题1】下列关于本文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 通读全文可知作者主要以“愁”,“叹”为情感线索进行行文,抒情。
B 第①段中,“她”“他”代指与作者感情要好的同桌,表达作者对同桌的思念之情。
C 作者于第②段中运用比喻与拟人的写作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这一切应被我们遗弃”的无奈与叹惋之情,并且表明“这一切应被人们想起”这一观点。
D 作者于第④中产生的烦躁心情是因为那阵雨纷至沓来而导致的
E 本文是抒情性散文,通过环境描写的变幻来体现作者复杂的心情,最后以“很多东西已经逝去”落笔表达对物是人非的遗憾与感慨之情。
【小题2】作者为何以一个“寻”字为题?(2分)
【小题3】请简要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6分)
【小题4】作者为何说:“但如今却适逢几份雾气已渐看不太清”,请简述你的看法。(4分)
【小题5】第⑤段能否删去?若能请简要说明理由,若不能请简述④ ⑤两段的联系(4分)
【小题6】最后一段中“很多东西已经逝去”,请简要分析作者认为逝去的应是什么?(4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25分)
龙虎斗    陈玉兰
民国初期,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名者进宅唱堂会。一时间,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浑地暗,最后,剩秦、袁两家决一雌雄。
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直插云霄,一旗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旗飘着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
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
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自己的权利、气势,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犹豫迟迟未动。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
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阄,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阄,攀哪旗。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打开,竟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时连树都不敢上的秦班主,竟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
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自此,眼睛长到脑袋顶,一般人眼里夹都不夹,话音自是鼻子里哼出。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
一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曾理他,任他叫骂。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软弱可欺,竟放出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
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说,保定军校傅作义将军也在人群中。
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裹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八只青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如万马奔腾,似瀑布飞溅,气势滂沱,头顶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
年轻人嘴角泛起一抹笑。轻轻拉动手中二胡,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掉鞋子,,一只脚夹起胡弦,一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和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秦班主见他技艺十分娴熟,心说这人倒有些本事,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双脚离地,头朝下拿起大顶,却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秦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连打几个冷战。忽见年轻人仍用双手撑地,双脚拉着二胡,稳稳绕场一周,二胡声越发悠扬嘹亮。
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脚!
寂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掌声刺破青天,铜板如冰雹飞向年轻人。
秦班主猛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分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那句“后会有期”,霎时如雷贯耳,只觉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
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有名的“猴爬杆”,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阄都为青天白日旗,曹锟意在激起各戏班互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忍,解散戏班,后奔延安抗日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整整一口袋铜子递给了秦班主。
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
那年,一九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两戏班合二为一,就是古城剧团前身。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年轻人寻到秦班主,跟他叫板比武,不是为钱而来,如将比试所得的铜子递给秦班主,而是为了炫艺而来,如亮出江湖神仙脚。
B.“龙虎斗”既指当年为大寿堂会,秦、袁两家班主展开的生死对决,也指后来秦班主与年轻人的精彩比武。
C.文中“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一句,既写出了旗杆之高,也为下文秦、袁二人攀顶扯旗的比武做铺垫。
D.为了给自己的大寿烘托气氛,直隶督军曹锟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这足见其是个贪图权势之人。
E.秦班主赢了比武后,“眼睛长到脑袋顶,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这表明秦班主虽志得意满,但内心对技高一筹却主动退让的袁班主抱有愧疚。
【小题2】小说第9段对秦班主的功夫作了细致的描写,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6分)
【小题3】秦班主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这篇小说,谁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