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难题
(美国)H·拉里森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接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多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忠寮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上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2,4,6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微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着,“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关。“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寮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捍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小题1】第四自然段“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上呆望了一阵”中的“一阵”能否改成“一眼”?为什么?(3分)


【小题2】第五自然段中“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不超过30字)(3分)
    

【小题3】(4分)对乌龟取胜的原因,小保罗的父亲认为:(2分)  
而小保罗则认为:(2分)  
【小题4】(4分)这篇小说记叙了小保罗父子
    
反映了

(每处不超过2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1:4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
有一种爱像海绵
李丹崖
男人独自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耷拉着脑袋,他不敢目视前方,生怕遇见熟人,问他为什么没去上班。男人失业几天了,在街上转了几天,一直没有找到新的工作。
他是多么需要一份工作啊!老婆三年前就下岗了,一个人在小区门口支了一个水果摊贴补家用,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部由他来供应。儿子的成绩一直在整个年级名列前茅,更令他骄傲的是,儿子写得一手好作文,每次都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回到家里,儿子还亲自朗读第二遍,给他和妻子听。听儿子朗读作文就变成了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
他心里清楚,儿子的作文成绩这么好,除去儿子自身的天分外,还与他每周都给儿子买一本童话书有关,那些童话书或多或少地启发了儿子的想象力,让儿子总能语出惊人。如今,连工作也丢了,恐怕10元一本的童话书今后也要给儿子“断奶”了。
不!绝对不能!这种想法刚一在脑海里打了个转儿,就立马被自己推翻了。自己心里再苦,也不能表现在儿子身上,想到这里,他咬咬牙,从报刊亭买了最新一期的童话书。
他一路想了很久,该怎样对家人说呢?没办法,只有再瞒一天了,明天继续想办法。这样想着,男人掏出了钥匙。
刚刚推开家门,儿子就冲过来抱住了自己的腿,大声说,爸爸,你回来了,我的作文又被当成范文朗读了,来,我读给你听!妻子则从厨房里端着一碟菜走了出来,说:“赶紧洗洗手吃饭吧”。于是,一家人像往常一样温馨吃起了晚饭。
晚饭后,儿子开始给他朗读起自己的作文来《水在爸爸的肩头“唱歌”》。在这篇作文中,儿子这样写道:我非常希望能像张明一样,有一个送水工的父亲。每一个父亲的肩膀,都曾是儿子的“战场”,如今,孩子长大了,爸爸扛起一桶水,像扛起张明一样,咣当咣当的水花声,调皮地在自己的肩头‘唱歌’,这样的肩膀很健硕,这样的肩膀不寂寞。”
他灵机一动,儿子的作文正提醒了他,他恰巧可以趁此机会做一个送水工,苦是苦了点,但是,孩子乐意,又能下得了台,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第二天下班,他是满面笑容地扛着一桶水走进家门的,儿子高兴地向他竖起大拇指,说爸爸真棒!妻子也笑容可掬地拧了一下儿子的小脸说:“看,爸爸多疼你,为了满足你的愿望,把自己的工作都辞了!”
儿子的眼泪,直在眼圈打转儿。他赶紧呵斥妻子,说什么呢?看,都把孩子给弄哭了。
“爸爸,我这不是哭,我这是高兴的。”儿子擦干了眼泪说。
尽管男人很累,但是,男人觉得很满足,妻子和儿子没有发现一丝异常的迹象。
男人从此就开始当了一名送水工,一干就是一年半,一年半后,他贷款在儿子的附近开了一家饭馆,由于靠近学区,生意逐渐做得风生水起,日子也逐渐过得殷实起来。
一天清晨,饭馆刚刚开门,邮递员就送来了一个厚厚的信封。信封上写着儿子的名字,拆开一看,才知道是儿子的作文发表了。顾不上准备饭菜,他就迫不及待地看起儿子的作文来。儿子的这篇作文名字题为“有一种爱像海绵”。文章没看完,他的泪就像泉眼一样汩汩地挂满了双颊。儿子的作文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年以来,我和妈妈一直为自己那篇造假的作文感到不安,好在爸爸没有发现什么,只是我每次看到爸爸被汗水浸透的背心,我就会禁不住一阵阵心酸,我一直感觉,爸爸就像一块海绵……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9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父亲下岗后,刻意对家人隐瞒了他下岗的事,以免家人担心,他想尽快找一个工作,支撑起这个困难的家。
B.妻子和孩子并不知道父亲下岗的事,父亲成功地骗过了家人,一家人像往常一样温馨地吃起了晚饭。
C.父亲心里清楚,他从小给孩子买童话杂志对孩子写作有一定的帮助,这也是他决定继续买这本杂志的原因。
D.儿子在作文中写到张明有一个做送水工的父亲,他很羡慕。表明他希望自己的父亲也能够去做送水工。
E. 儿子看到自己的父亲做了送水工,心里其实并不高兴,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但他很懂事,怕父亲会伤心,所以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题2】小说中的父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4分)
【小题3】儿子的“作文”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像海绵一样的爱的内涵。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种爱的认识。(6分)

同类题2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女教师的特异功能

张玉庭

  假如没有粉笔,你知道怎么上课吗?请准许我给你讲个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头有一所小小的学校。
  有一天,上课必需的粉笔突然用完了,女教师便想了一个办法。她找了杯清水,然后对孩子们说:“来,老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上课——”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答应了。
  于是,她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
  当然了,这需要速度——因为,只要教得慢了点,或者记得慢了点,那用水写的字就立刻干了,看不见了。
  这以后,每当没有粉笔的时候,女教师就以水代笔;而可怜的孩子们,也便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奇怪的上课方式。
  一天,女教师哭了。她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蓬头垢面的孔乙己,为了教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认字,曾用他的长指甲蘸着酒,在柜台上写过“茴香豆”的“茴”字;可是今天,她——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师却要用那仙女般的纤纤玉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在冰凉冰凉的黑板上耕耘了!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秃了自己的手指头,却丰富了孩子们的心灵,值得。
  她从容,坦然,一如既往。
  又一天,她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难怪,那盛水的杯子太陈旧了,陈旧得让人想起这个古老民族的沉重的历史。
  没水,怎么板书?没水,怎么上课?也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刻,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
  她写得飞快。孩子们也记得飞快。
  就这样,每当她转身板书的时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到好处地冒了出来。
  天!她从此有了特异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种古怪教育的奇异结果,便是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记忆、高速运算的神童。也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高速度,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学破格录取了。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批神童,发现他们都具有特异功能,即:凡是被泪水浸泡过的地方,他们都能准确地断定,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是悲剧,还是喜剧。
那么,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
(报载,在七届人大的一次分组讨论会上,一位来自山区的小学教师,曾经含着泪讲了这样一件事:因为没有经费,买不起粉笔,他们曾用手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

(选自《小小说选刊》

【小题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没有摆脱贫穷的偏僻的山村,在上课的基本工具粉笔短缺的情况下,女教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创造性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B.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女教师“神奇的上课板书方式”终于造就了一批神童,故事令人感动。
C.作者用“亭亭玉立”和“仙女般的纤纤玉指”满怀深情地刻画了女教师的美好形象,虽然是纤弱的女性却承担起振兴贫困山区教育的使命。
D.偏远山区对教育的不重视,使我们想到民族未来和教育的均衡问题,这不能不让女教师有了沉重的使命感。
 
E.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对女教师充满了诗意的赞美,发人深思,令人动容。
【小题2】可是有一天,女教师“哭了”后来又“笑了”。试从人物的哭和笑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
【小题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女教师的形象。
【小题4】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这个情节有人认为令人感动,有人认为有些荒诞,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字面上解释,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智能的研究和模仿。查阅人工智能的概念,与许多的重要概念相类似,目前学界尚无比较权威的公认定义,但依然达成了以下共识:其一,在人工智能大发展前的漫长岁月中,人工智能首先被定义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或者以计算机科学为主的交叉边缘学科,这些概念解释更加强调它的学科属性;其二,定义均强调其具有利用计算机研究和模拟人类智力活动规律的性质。
当然,随着人工智能社会应用的日趋广泛,它的概念阐释也就从单纯的学科属性向外延展,人工智能不但被解释为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而且开始被看作是将人脑研究与认识论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系统,更多地强调了其应用性。有学者提出,认识论的研究给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人工智能就是包含了进化的认识论、自然化的认识论、认知科学、认知的神经科学以及社会化的认识论在内的科学认识论研究的应用。还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特指计算机系统所具备的,像人一样合理思考和行动,完成原本只有人类依靠智慧才能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符号主义学派认为,人工智能就是源自数理逻辑,通过计算机的符号操作,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建立起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系统。联结主义学派强调,人工智能就是源自以人脑模型研究为典型的仿生学,通过神经网络及网络间链接机制以及学习算法,建立起的基于人脑的人工智能系统。行为主义学派则提出,人工智能就是源自感知和行动,通过智能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与适应,建立起的基于“感知一行为”的人工智能系统。
梳理上述概念及阐释,可以归纳出三个基本内涵。首先,人工智能源自人类智能。其次,它具有以计算机科学研究为主轴,以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性质。再者,它也经历着从长期固于实验室研究到广泛社会应用的变化过程。这些基本内涵揭示了一个事实——人工智能涉及错综复杂的人机关系。
(节选自毕宏音《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
【小题1】根据文意,对文中“人工智能”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人工智能,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但是,研究者也形成了一些基本一致的认识。
B.关于人工智能,目前公认定义为“它是一门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人脑与认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
C.对人工智能的概念研究,目前有许多学派都从自己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D.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同计算机、哲学、数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密切关系,涉及错综复杂的人机关系。
【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以计算机科学为主的交叉边缘科学,人工智能具有利用计算机研究和模拟人类智力活动规律的性质
B.学界对人工智能概念的阐释,随着其社会应用的日趋广泛,关注点从单纯的学科属性向外延展,发现它是人脑研究与认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C.符号主义学派、联结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等都对人工智能的起源进行了探究,做出了各自的解释。
D.作者在搜罗各家解说的基础上,掘微探幽,从起源、性质、外延等三个角度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做了解说。
【小题3】节选的这三段文字,具有“文献综述”性质。请你简要概括出做文献综述的两条基本要求或技巧。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绿色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污染末端处理技术即“深绿色技术”发展较早,技术水平也较高。而“浅绿色技术”即减少污染产生的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滞后。20世纪70年代以,针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世界各国通过不断增加投入,治理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但末端处理只能减轻部分环境污染,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原因很简单,一边治理,以便排放。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末路处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战略必须改变。于是,清洁生产的思想产生了。清洁生产的基本内涵是在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取预防的策略减少污染的产生,概括地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采用清洁的能,在少废或无废的清洁生产过程中生产对环境无害的清洁产品。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是从处理“三废”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废水、废气、废渣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在废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工业废渣处理与利用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技术。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才引入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产在我国推广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我国的清洁生产技术的水平和推广程度都比较低。不少工厂企业至今仍沿用20世纪50——60年代的老工艺设备,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加上管理不善,布局不合理,物资利用率低,物耗、能耗、水耗很高,不仅造成资严重浪费,而且还使生产成本增高,造成环境污染。发展清洁生产我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需要开展以清洁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培训,以改变单纯从生产的终端考虑污染控制的传统观念。建立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体系和资运用及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租金企业工业污染控制和企业进步生产。建立相应的资运用和排污总量控制方法,促进企业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的合格评定与市场驱动机制,为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研究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模式、产品生态设计技术和方法等。我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开展清洁生产,并为此制定了要实施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表明了我国政府实行清洁生产的决心。   (节选自《新华文摘》)
【小题1】下列对第一段中“清洁生产的思想产生了”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末端处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所以人们认识到有必要推行清洁生产。
B.清洁生产解决了末端处理存在的许多问题,于是清洁生产的思想便应运而生。
C.“深绿色技术”,只是注重生产结果污染的控制,而没有注重生产过程的污染,所以清洁生产的思想产生了。
D.因为末端处理虽然能改变环境污染状况,保护生态环境,但需要不断增加投入,耗费太大。
【小题2】下列对“清洁生产”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清洁生产即“浅绿色技术”,它是不同于“深绿色技术”的一种“生产技术”。
B.清洁生产是产品和产品生产过程采取预防的策略减少污染的生产。
C.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是采用清洁的能,生产过程少废或无废。
D.治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就是清洁生产。
【小题3】对原文第二段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我国发展清洁生产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生产和培训,更新传统观念。
B.我国清洁生产技术的水平和推广程度,相当于国外50——60年代的水平和状态。
C.我国清洁生产落后的原因,是许多工厂企业至今仍用国外的二流落后设备。
D.提高我国的清洁生产技术水平的关键,是研究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模式、产品设计技术和方法等。
【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21世纪,我国绿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积极推行“浅绿色技术”即清洁生产技术。
B.在废水处理、大气污染、工业废渣处理与利用等方面成功发明了许多技术,说明我国清洁生产技术有一定的基础。
C.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国将既发展“深绿色技术”,又推广“浅绿色技术”。
D.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培训,我国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推广程度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篇小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23分)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一样。他身上有一股核烈斯酒和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车厢里下来,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他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在他背后,有个下巴很长的瘦女人不时探头张望——那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眯着一只眼的中学生,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到瘦子大声喊道,“是你吗?我亲爱的!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啦!”
“我的老天爷!”瘦子惊呼道,“这是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从哪儿来?”
两位朋友互相拥抱,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看着对方泪汪汪的眼睛。两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接吻后,瘦子开始道,“真没有料到!简直喜出望外!哎,你倒是仔细瞧瞧我!你呢,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样喜欢打扮!咳,你,天哪!噢,你怎么样?发财了吧?结婚了吧?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
“中学同班同学!”瘦子接着说,“你可记得,同学们当时怎么拿你开心的?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特,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图书烧了一个洞。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因为我喜欢告密。哈哈……当时都是小孩子哩!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做多大的官啦?”
“我是在供职,我亲爱的!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金不高……咳,去它的!我妻子给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烟盒很精致!我卖一卢布一个。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好歹能维持生活。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噢,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对,亲爱的,再往上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有两枚星章了。”
刹那间,瘦子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他的脸往四下里扭动,做出一副喜气洋洋的笑容。似乎是,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冒金星。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也在缩小,皱眉蹙额……他妻子的长下巴拉得更长,纳法奈尔垂手直立,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嘿嘿,大人!”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你我是儿时朋友——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
“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笑着说,
“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说……”
胖子本想反驳他几句,但看到瘦子那副诚惶诚恐、阿谀奉承、低三下四的寒酸相,使得三品文官几乎要呕吐了。他扭过脸去,向瘦子伸出一只手告别。
瘦子握握他的三个指头,一躬到地,像中国人那样嘿嘿笑着。他妻子眉开眼笑。纳法奈尔喀嚓一声,收脚敬礼,把制帽掉到了地上。一家三口都感到又惊又喜。
一八八三年十月一日
注:①莫斯科至彼得堡的铁路,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命名。②一种烈性白葡萄酒。③纳法奈尔的爱称。④古代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三五六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阿泰密斯神庙。⑤古代希腊人,曾引波兰军队入境。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通过两个老同学在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描绘了两个人的情绪变化,反应了俄国官场中的森严等级和小官吏的卑躬屈节,鞭挞伪善、庸俗的社会畸形心态。
B.这篇小说的开篇非常简洁,“在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一句话就把小说的地点、人物、事件交代齐备了。
C.这篇小说着重描写的人物是瘦子,对他前后的态度变化采取了夸张对比的写法,这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D.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了真实的描写和刻画,从中展现了小说的重要意象。
【小题2】(小题2)胖子后来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暗示?请找出并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小说是如何塑造纳法奈尔这个形象的?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6分)
【小题4】小说为什么把讽刺的主要矛头对准小人物瘦子而不是达官贵人胖子?(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