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的必要性展开了探究。实验如下:

I.如图甲,让载有正方体橡皮泥的实验小车,分别从斜面的AB处自由下滑,观察小车与障碍物碰撞后橡皮泥抛落、受损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Ⅱ.如图乙,用胶带纸将相同橡皮泥绑在小车上,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
车在斜面上位置
是否绑胶带纸
橡皮泥第一次落地点到碰撞处距离/cm
橡皮泥受损程度

A
 

10.2
磨损较多
10.9
磨损较多
10.0
磨损较多

B
 

17.4
磨损多
17.6
磨损多
17.7
磨损多

A
 

0
不明显凹痕
0
不明显凹痕
0
不明显凹痕

B
 

8.2
磨损较少,
明显凹痕
8.4
磨损较少,
明显凹痕
8.1
磨损较少,
明显凹痕
 
根据实验和所得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橡皮泥第一次落地点到碰撞处距离和__________,可判断碰撞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2)每一处实验都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比较实验__________表明,在同样碰撞速度的条件下,胶带纸可以有效减轻碰撞造成的后果。
(4)比较实验③、④表明,在__________过大时,胶带纸也不能阻止橡皮泥被抛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7-01-09 08:26: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给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
 
5.1
5.2
5.1
M
5.2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______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对应的温度为_____
(3)通过实验探究,课题组同学还发现,若用此“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