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姑苏看水
张宏
①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②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③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的。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探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始终波光粼粼,壮阔绵长。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④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⑤如果你住下了,就会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⑤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交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地,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⑦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的。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沧浪亭,
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师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⑧水带来了富裕,也带来了灵气,带来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⑨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得名,芦黄获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稣、黄公望、王石谷、翟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基碑。萎萎芳草和茂茂青竹,拖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粮为纲”时被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⑩“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刚韧!水与人,人写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小题1】理解词意、分析作用第①段中“惧怕”指的是什么?这样开头有怎样的作用?
【小题2】赏析句子赏析文中画线句字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①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班驳的古书叠探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
②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小题3】理解文章内容第⑤段说“如果你住下了,就会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其中“好”与“造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4】探究作品内涵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结合文章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20 05:5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知识付费风生水起。据有关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将达到2.92亿。从行业动态来看,2018年上半年,知识付费分销拼团模式显现,知识付费电商化再进阶,知识付费精细化来临,咨询平台纷纷涉足知识付费领域,比如腾讯与得到合作试水音频付费节目,网易推出“网易科技公开课”等。整体而言,知识付费行业发展趋于理性,前景可观。考察知识付费模式兴起的原因,信息爆炸时代的知识需求是知识付费模式的内在动力。同时近几年互联网支付环境的完善和成熟,也为付费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

知识服务具备哪些特征? 首先是提供知识,而非娱乐。其次,在专业分工的前提下,自觉重构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流程,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提升服务的质量。最后,知识服务强调专业、精准、高效。“专业”是指知识服务是专门的行业和职业领域,建立在人类行业分工的基础上。“精准”则意味着对受众和需求有深入的研究,能有效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高效”意味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效益。

(摘编自黄斌汤文辉《论知识付费模式的兴起及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表1:我国知识付费平台的主要付费模式

付费模式

典型案例

订阅合辑付费模式

聊、蜻蜓FM、豆瓣时间等

单次付费模式

在行、分答、悟空问答等

打赏付费模式

简书、36氪、微信公众平台等

授权转载付费模式

简书、36氪、微信公众平台等

 

表2:典型知识付费平台——投资和理财领域定价表格

知识付费平台

领城

课程

总价

单价

喜马拉雅FM.

人人都能学会的小白理财术(共44节)

69元

1.56元

千聊

小白理财实战课(共15节)

99元

6.6元

得到

从零开始学理财(共1节)

4.99元

4.99元

蜻蜓FM

小白理财核心五讲

8.8元

1.76元

 

材料三:

作为众多知识付费产品中的一款,樊登读书是特别的:公司95%的收入都来自樊登读书App,主要的推广渠道却放在了线下,并建立了传统的代理商体系;用户多利用零散时间收听,樊登读书的一条音频长度却接近一小时。

“樊登读书就是想要解读能真正带来启发和改变的书。”樊登读书副总裁孙向利表达了对产品定位的坚定态度。樊登读书选取的书目品类主要为:家庭类、职场类、个人成长类和文史哲类。内容选择塑造了用户画像:70%的用户已婚,30岁以上人群占比70%,女性用户超60%,40%为金融从业人员,12%为IT从业人员。“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同象限,无论做金融还是IT,都会有家庭、育儿等方面的问题。”孙向利说。综合看来,选书内容多是有逻辑、有经验,而非个性化创作的书籍。樊登读书自有一套严格的筛选流程,需要综合考虑书籍在各大平台上的评分、内容、是否与讲读过的书籍有重合等因素。选书和编辑团队、樊登本人会同时去阅读入选书籍,共同研讨讲解方式。在音频的长度和形式上,樊登读书有自己的坚持。通常,知识付费平台的音频长度会刻意控制在20至30分钟左右,方便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收听。樊登读书一条音频的长度却在45至55分钟左右。因为主打“一本书”的概念,樊登读书希望用音频的完整性来保障整体的知识架构,“我们不希望用户学习零散的知识点,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指导意义不大。”

樊登读书用“宝洁代理体系”建立起了各地的授权点。截至2018年底,樊登读书在全国有3700多个授权点,他们可以为当地用户提供线下活动及其他售后服务。目前,樊登读书的付费用户超过300万,加上试听用户,总数超过1400万。

(摘编自赵隽杨《樊登探路》,有删改)

【小题1】下列不属于知识付费范畴的一项是
A.付费订阅一个微信公众号。
B.付费询问王思聪“买不起什么”。
C.在喜欢的文章后面打赏点赞。
D.付费聆听一场跨年度演讲。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需求和便捷的网上支付是知识付费兴起的重要原因,行业前景光明。
B.目前我国知识付费平台的付费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有些平台内容定价混乱,知识趋同。
C.樊登读书选书严格,坚持不选择个性化创作的书籍和其他平台讲读过的书籍。
D.樊登读书没有照顾到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求,是因为他们希望保留完整的知识架构。
【小题3】请结合材料,分析樊登读书能够获得众多用户的原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米缸山下播绿记

白莹

每年初夏的育苗工作,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是一件大事。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已经到达离场部十多公里的二台苗圃地。山谷里晨风清凉宜人,天空蓝得像是刚刚被擦洗过;此起彼伏的鸟语,清澈如露珠;岩生忍冬小小的淡紫色的花朵正在吐蕊,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米缸山是六盘山的主峰,南北走势,巍峨高耸,山的东坡落叶松林浩瀚如海,那是西峡林场的前辈们历尽艰辛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营造起来的。如今站在山下仰望,峰峦苍翠,林海茫茫,针叶林与天然林林相迥异,林界清晰,却又融接为一体,像穿在大山身上一件裁剪合体而又别致的绿罗裙。山谷幽深宁静,除了清脆的鸟叫声,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我们的到来让山谷里热闹了起来。

育苗工作最能检验一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在这个作业流程中,大家忙忙碌碌却又井井有条:开沟、撒种、覆土,各司其职。这里是近几年新开辟出来的一块山地,土质并不好,属石块较多的杂质土壤,要把这样的一块地整饬成平整松软的苗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把土里大大小小的石块用耙子细细搂出来,还要把它们彻底从地里清理出去。从林畔筛出来的用来覆盖种子的森林土,也是女职工们用袋子一点一点背到地里的。这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活,实际干起来,若不是亲自劳作,真的是没法理解个中的艰辛。

另有人员正在紧锣密鼓接微喷水管,育苗一经结束,浇水要马上跟上,经过催芽的种子大多已经露白,若在干土里经过长时间暴晒,会导致种子回芽而影响出苗率。大家心里都鼓着一把劲,所以育苗进度也很快。西边的山头上飘过来几朵闲云,朝忙忙碌碌的我们张望了一会儿,又悄无声息地飘走了。日影一点一点朝我们的头顶移过来,长时间重复弯腰的动作,大家的腰都有点受不住了,但育苗工作向来是一件辛苦又开心的事,接踵而来的笑声又冲淡了疲惫。腰疼,那就忍着,谁让你不把腰放家里呢?——相互之间的调侃和打趣是最能解乏的。

午餐很简单,蒸馍就榨菜,还有白开水。开水是二台护林点供应,驻点护林员马连成是一个行将退休的老牌护林员,在这个点上已经十多年,由于管护人员紧缺,他是这个点上唯一的一名护林员,独自守护着这片林区。看到我拍照,便乐呵呵地说,多给我拍几张。我知道,在大家心里,自己的工作太过平凡,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但是,正是这一个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岗位,支撑并筑牢了六盘山区的森林资源安全屏障。

风来了,一阵吹得紧似一阵,唤醒了阵阵林涛,草木们也随风舞动,像在普天狂欢。日影在移动,时光在奔走,地塄上一株株白色的绣线菊热烈地播曳着花球;山洼里地埂上像繁星一样缀满白色的野草莓花和黄色的蕨麻花,每一丛叶子都在合力擎起一朵朵小花,每一朵小花的脸庞,都在灿然仰望着太阳。风来,它们欢舞;风去,它们静默。像是听到了风的召唤,云也渐渐聚拢了过来,太阳躲进了云层,山谷里变得阴凉起来。

育苗进行了一多半,我们停了下来,开始给育好的苗床盖遮阴网。桦树种子的顶土能力比较弱,种子播撒下去之后,只覆盖了薄薄一层土,容不得暴晒。盖好遮阴网,浇上水,种子们就可以在这张舒适的“席梦思”上美美地睡上一觉了,待哪天睡醒了,睁开惺忪的眼睛,伸一伸懒腰,然后相互招呼上一声,就纷纷把小小的脑袋从土里探出来了,然后一天天长大,一天天长出叶瓣,待它们有了直面风雨阳光的能力,我们就会掀去遮阴网。那时,它们一定会惊呼着,舒展小小的叶片,来拥抱这个世界。

下午,育苗工作早早结束。风慢下了脚步,太阳也钻出了云缝。微喷管已接好,细雨般喷洒的水滴迎着西斜的阳光开始滋润这块土地。我爬上山洼,坐在树荫下,眺望我们的苗圃地。清凉的风从米缸山上吹过来,吹动绿波荡漾,吹来了丝丝的寒意。

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长成小树苗,会被栽植到有待绿化的山川峁梁,或是被移植到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在那里扎根、成长,撑起一片绿荫,携送一缕清凉,而每一片随风而舞的叶子,是否都套保留着一份最初的记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止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处穿插了对风、云以及太阳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这样处理既有利于交待育苗工作的时间变化,又丰富了文章的审美崽蕴。
B.将茫茫林海比喻成“绿罗裙”,形象生动,“裁剪合体而又别致”写出了针叶林与天然林既“融接为一体”又“林相迥异”的状态。
C.“我们的到来让山谷里热闹了起来”独句成段,颇具匠心,“热闹”既是对上文山谷“宁静”的回应,也开启了对下文育苗工作的叙写。
D.文章明暗线交织,育苗工作是明线.“我”的情感变化是暗线,一明一暗双线并行,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结构思路,挖掘文章内涵。
【小题2】文章把育苗工作写得如此详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文章结尾写到的“一份最初的记忆”有哪些意蕴?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大国工匠顾景舟
顾景舟,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上袁村,原名景洲,后改名景舟。名号有瘦萍、武陵逸人等。他的祖母邵氏是清代制壶名手邵友兰的孙女。18岁,顾景舟跟随祖母制坯,20岁时已是壶艺高手。毕生抟壶,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1996年去世。
紫砂艺术界最后一位士大夫
紫砂文化学者、书写过《国壶》《顾景舟传》的宜兴籍***语录》,顾景舟抄的却是紫砂典籍《阳羡名陶续录》。他会京剧、会英语,学过俄语,古文修养高,在台湾接受媒体采访时随口就能大段引用《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流传下来的紫砂典籍研究尤其深。
据徐风估计,顾景舟抟壶六十载,作品至多也不超过1000件。“他对自己作品中最满意的是扁仿古壶。”徐风接着讲述了一件小事。1992年,日本有名的陶艺大师加藤达美来宜兴见顾景舟。加藤“周游列国”,去过50多个国家,见多识广,在日本是出了名的目中无人,很狂。
别人问顾老:“加藤要来,工作室里放哪些壶比较好?”
“不用,就放一把扁仿古吧。”
加藤到了工作室,看到扁仿古,目光先是变得温和,然后是谦卑。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景舟做的石瓢壶得到知名艺术家吴湖帆、江寒汀的赏识,并配上诗画,侧面表现其抟壶技艺之高。
B.顾景舟追求生活精致和婚姻完美,这既与他在上海生活的经历有关,也与他的艺术追求一致。
C.顾景舟抟壶六十载,作品至多不超过1000件,这体现了他注重制壶品质,不在意速度和数量。
D.顾景舟在工作室里只放一把扁仿古,可见他的谦卑低调,这感染了加藤,使他态度大为转变。
【小题2】顾景舟把两把“提梁壶”命名为“鹧鸪”,融入了哪些情感?
【小题3】请根据原文,分条概括顾景舟成为一代宗师的原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表现了我国工业发展的严重落后。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完全在技术上,还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鹜;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E. 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小题3】结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谈一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28日,第五届“财经中国V论坛——人工智能:现实与图景”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尽管当前在一些典型化、标准化领域,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运用,产业正处在快速扩散阶段,但同时也应看到差距。
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认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第一、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第二、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第三、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第四、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对于部分人士担忧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造成失业,从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说法,人工智能发展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李春平表示,人类的一部分事务性劳动逐渐由机器来替代,这是不可逆转的。“这样的替代,也不纯粹是人工智能技术出现所带来的,还包括其它技术。不过,在很多领域中,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更多的是新型技术和行业如何更深度地融合。”李春平说。
(摘编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材料二:
开源化浪潮将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争夺的主战场,而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将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对此,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表示:“到了智能化时代,想把事情往前推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因为大家都知道做人工智能的基础首先是最基本的大数据,数据从哪来,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怎么开放,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大家才都能运用。”
在业内专家看来,人工智能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如何更好协同在一起,形成良好的AI发展生态。其次是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大家的行为。最终还是要行业应用,行业深度融合,这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
“未来人工智能行业要标准化和简单化,把一些标准制定出来,这个行业会形成更大的突破。另外,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制定问题,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拿无人汽车来说,自动驾驶这个环节,已经涉及法律法规。一旦法律法规跟上了,人工智能的落地也会更加快速。”金山云高级副总裁、合伙人梁守星坦言。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韩国中央日报3月30日报道,韩国信息通讯技术振兴中心发表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每年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350亿元人民币,发展迅猛,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已从2015年的2.8年缩短至1.9年;而韩国则原地踏步,仅由2015年的2.4年减为2.3年,已被中国反超。报告称,韩国仅仅依托个别企业投入,政府至今尚未主导设立任何人工智能研究所,每年对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投入的预算也只有1630亿韩元,仅相当于中国的2.7%。
前几日,特朗普公开挑起中美贸易战,向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总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高二语文试题关税,用于限制中国投资购买美国公司技术。此次征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限制中国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谷歌公司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曾表示:在未来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有望赶超美国,成为核心驱动力。由于美国的崛起也是源于新科技的诞生。所以,如果中国真的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将有可能撼动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摘编自互联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近些年一方面发展迅速,形势喜人;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B.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想要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首先要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
C.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其目的就是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D.与中国相比,韩国人工智能产业近几年发展相对缓慢,其重要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B.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一片空白,尖端人才远不能满足需求。
C.对于社会上有人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可能造成失业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担忧,专家表示,机器逐渐代替人类的一些事务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D.谷歌公司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认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赶超美国,成为中国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也将有可能撼动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