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艾平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这就是草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漫长。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即逝。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曳曼舞。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们不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然后它们站起来,像洁白的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卧雪,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腰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

“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给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劝奶歌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苍穹附以和声,母体般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儿,然后撒开四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脂肪仍然豆腐般多汁,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亲孙女。

后来萨丽娃姐姐戴着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离开了家。因为城里的暖气和热水,因为城里的漂亮和时尚,城里的楼房虽然很舒适,可那是租来的,不是家;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萨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

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枕着幽幽的草香,她看见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听清了老祖母在她耳边说的话———河冰不开,天鹅不来;骏马绕不过暴风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长夏短,谁也逆不过长生天的规矩……

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是洁白细致的;萨丽娃姐姐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当这双手终于被牛奶和油脂润透,不再畏惧风霜雨雪的时候,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牧草、长了六个牙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

人们看见她家的牧场上盖起了铝合金的接羔棚圈,看到她家蒙古包后面停放着现代化的打草机,看到她家草场的高坡上安装着一排排太阳能蓄电池。萨丽娃姐姐的故事像珍珠那般滚动在草原上,人们传说着她那些有品质的羊卖出了好价钱。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

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是的,萨丽娃姐姐懂得这一点,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里成为聪明智慧的人。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草原的春天”贯穿全文,把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的风光和萨丽娃姐姐的故事有机串连,是全文的线索。
B.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暂,气候寒冷,条件艰苦,因此萨丽娃姐姐去了城里,这说明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
C.萨丽娃姐姐是草原新一代牧民的代表,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
D.作者在记叙萨丽娃姐姐艰苦创业,带领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时,赞美了新时代给草原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希望。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摹了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物与人;引用民歌民谚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23 10:50: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亚欧大陆的文明之路。这条道路在空间上的地理坐标是复杂的,可以是陆地、海洋,也可以是大漠、草原;关于起始端点的表述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可以是两个不同的大陆,也可以是同一个大陆的东亚、南亚、中亚或西亚,或是具体的国家。从时间上看,在张骞开通西域这一标志性的节点之前,丝绸之路上的欧亚文明交汇已然存在,而且这种不同种族、地域之间的文明对话,似乎是一条永恒的时光之河,历经数千年延续至今而奔流不息。按照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的观点,“从文化--历史的观点看,这是连接地球上存在过的各民族和各大陆的最重要的纽带。

丝绸之路文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拥有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政治、经济、文化在不同层面发挥着主导、引领的作用,因此,这一文明具有深厚的内涵。它可以体现为举足轻重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如汉朝开始西域与对匈奴的战争、大唐对突厥的战争。它也可以视为早期全球化的经贸之路,丝绸把中国农民的桑蚕养殖、丝绸生产与中亚、西亚商人的物流运输等以市场的形式链接起来,现代自由主义的经济方式在这条经济带上起到了主导作用。与政治、经济活动相比,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如佛教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扎根开花完成了异域宗教思想的首次中国化。唐初唐太宗明确提出要把源自西域的燕乐,与汉民族的传统雅乐一并纳入宫廷音乐,朝野莫不为之风靡。在唐王朝的广阔疆域里,这种多样性、包容性的国家文化政策的实施,把中华文明推向了新的境界。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国文化地理空间不停滞的运动和延展。黑格尔曾经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角度提出,中华文明是一种相对封闭、静止、缺少变化的文明形态,这一观点似乎是简单或偏颇的。从丝绸之路的研究看,中华文明在运动形态和内在规律上都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如果把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作为一座分水岭,之前是中国本土文明的内在碰撞与交融,华夏与夷狄戎蛮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了民族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融合。之后,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化进程由于外来新的文化元素的加入而变得更加活跃和精彩。丝绸之路改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葡萄、石榴等进入了中原腹地的村镇农田;那些与周秦迥异的西域汗血宝马不仅出现在汉武帝恣肆驰骋的军阵,也装点了汉代人的精神世界。

研究丝绸之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历史轨迹,对于实施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重要参照。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大背景下推出的新的国家举措。这一倡议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交织的协作发展,也是国内相关联地区优化经济文化发展空间的重大机遇。研究新丝绸之路的规划及实施,要注重经济带和文化带的复合、一体化发展,注重更好地统筹国内不同区域的改革创新实现共赢发展。这既是历史丝绸之路的重要经验,也应是新丝绸之路建设的现实选择。

(摘编自朱文谦《丝绸之路文明的历史思考》)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唐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促进了丝绸之路文化的融合,汉代佛教、唐代燕乐的兴盛就是例证。
B.汉代之前丝路文化融合局限于中国本土之内,汉以后文化冲破圜门,文化交流、融合的程度更高。
C.如果没有丝绸之路,中国百姓的生活中就不会出现葡萄、石榴等物品,军队中也不会有汗血宝马。
D.现阶段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统配世界资源,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丝绸之路的属性入笔,然后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进行阐明。
B.第二段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对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论述,使读者的认识更加全面。
C.文中“似乎是一条永恒的时光之河”一句运用比喻论证,阐明丝路文明历史久远,流传不息。
D.文章分析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后,落脚于对新丝绸之路的思考,论题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虽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直到今天人们也并不清楚它在地理上的坐标。
B.丝绸之路文明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全球化的经贸之路,更有国家安全方面的战略意义。
C.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的推动,有力地证明了黑格尔对中华文明性质所做界定的错误性。
D.丝绸之路是沟通不同文明的重要纽带,丝绸之路上各民族、地域间的文明交流从未断绝。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家几位圣人有一项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他们对尧舜以来优良家学、家教、家风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形成了圣人家风。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拥有最优秀的家教。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孔子、孟子自幼丧父,靠母亲抚养、教育成人。孔母、孟母是母教的典范。这两位伟大的母亲先后独自承担起家教的重任,上承邹鲁家教优良传统,下启邹鲁孔、颜、曾、孟四氏家风,其母仪千古的风范令人赞叹不已。孔子、孟子仰承母教而成长。待到他们成家生子以后,必对慈母的家教有着强烈、深刻、鲜活的记忆,必将慈母的家教发扬光大于门庭之内,再结合他们的家教理念而予以创新发展,这就形成了孔孟二氏家风。颜子、曾子因为父亲健在长寿,不走孔孟家风形成之路;他们二人情况类似,都是父子同入孔门学习,直接受孔子的教诲和影响而形成各自的家风。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更大一些。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家风,可以称为圣人家风。但是,圣人家风不以富与贵的家境为基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来自于普通的家庭。孔子、孟子出身于单亲家庭,孤儿寡母,虽然生活困苦,但拥有了良好的母教和家风,也有机会“下学而上达”,出类拔萃,成为优异人才。待到孔子、孟子成贤成圣,光大门楣,他们的家风就直接转换成了圣人家风。
孔、颜、曾、孟四氏圣人家风,由家学、家教而形成,极高明而道中庸,具有领先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就其极高明而言,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奠定的家风,形成了家学、家教、家风的完整序列,家风以家教为基础,家教以家学为根底,成为后世孔、颜、曾、孟四氏后裔以及历朝历代名门望族效法的家风范式。就其道中庸而言,家风必由家教而形成,家教却不必来自家学。在传统社会,不少父母有着严厉的家教,不但知道课子读书,而且教育子女即使不识一字,也必须堂堂正正做人。这种缺少家学环节,仅仅由家教而形成的家风,其实正是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早年家庭情景的真实写照。孔母、孟母、颜父、曾父无家学,有家教,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家庭可以“见贤思齐”,向孔、颜、曾、孟四氏家风看齐。事实也是如此,两千多年来,圣人后裔不忘祖训,名门望族和寻常百姓也都向往圣人家风,以圣人家风为范本,培育自家家风,形成了无数的不同类型的优良家风,传承中华美德,培养优秀人才,改良社会风气,塑造礼义之邦。
(摘编自王钧林《邹鲁文化与圣人家风》,原载2018年2月24日《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孔、颜、曾、孟几位圣人吸收邹鲁之地家教优良传统,在最优秀家教的影响下,创立了圣人家风。
B.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比孔子、孟子更大一些。
C.孔、孟幼年丧父,因为母教良好,最终都成了出类拔萃的人才,可见家境富贵并不是培育圣家风的基础。
D.儒家几位圣人的家风无家学、有家教,说明名门望族和寻常百姓都可以向圣人看齐,形成优良家风。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了圣人家风形成的不同路径,突出强调了母教在其中的核心作用。
B.文章概括了圣人家风的鲜明特征,并对其形成条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C.文章对家学、家教、家风三者的关系有十分精到的剖析,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
D.文章强调圣人家风的示范意义,体现了作者继承传统、服务现实的自觉意识。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曾受到慈母的教诲和影响,孔孟就不可能培育出圣人家风,光大门楣。
B.缺少家学渊源的家庭,只要有好的家教,也可以有好的家教家风,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C.如果未能形成家学、家教、家风的完整序列,后人传承效法圣人家风就会遇到更多困难。
D.塑造礼义之邦是当今人们的共同理想,而重振圣人家风是改良社会风气的必由之路。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与物联网相得益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伴相生,云计算、区块链……“万物互联”势不可挡,新技术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技术广泛介入生产生活,让网络安全一旦出现问题,代价将变得难以承受。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驾驶车辆被攻击,就可能车毁人亡;基于物联网的工业控制被攻击,就可能出现工厂停工,造成的损失和单纯的信息泄露不在一个重量级。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安全防护的实施难度也变得前所未有。拿5G来说,它让联网的设备变得多样化,从路边的摄像头到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都连接在网上,这直接改变了网络安全的防御体系,不能像过去一样垒个墙就完事了,现在网络安全已没有边界。不过,新技术的应用,也在拓展安全的边界,让过去单纯作为保障的网络安全“升格”为核心业务提供支撑的“大安全”,阿里巴巴的“风控大脑”就是体现之一,人工智能正是“风控大脑”的智慧。产业互联网带来的线下线上融合,同样成为网络安全厂商面对的“新考题”。各个行业有自己的特殊性,而工业控制安全则涉及设备和协议,怎样将工业控制安全融入网络安全的整体防控体系,是网络安全企业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陈静《网络安全“新考题”呼唤“新答卷”》,《经济日报》2019年9月20日)

材料二

业内人士称,网络安全问题本质上由网络原始设计的缺陷造成,而长期以来,网络安全基本通过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外部管理防护实现。“打补丁”成为网络安全专用词,也暗示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奈困境。如何把安全“内嵌”在网内核中,使其“命中带安全”,成为多方技术研发的焦点之一。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视联动力自主研发的“V2V视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治理、电子政务、智慧医疗、远程教育等多领域广泛使用,其安全特性在理论上、实战中被反复检验。视联动力首席安全架构师夏冰冰称,视联网在自主创新的通信协议内部植入基于国密算法的密码保护,是通信和密码行业全球首创,将极大提高我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这项技术还有一项了不起的突破,即做到了“结构性安全”。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于2017年3月针对视联网的安全性进行了技术论证和测评,得出了“结构性无安全漏洞和后门”、“结构性抗渗透攻击和信息泄露”、“核心网络无IP报文”等七个较高的安全特征描述。依据该测评结论,传统IP技术攻击手段不能对视联网系统造成影响和破坏,结构性实现隔绝和免疫TCP/IP体系网络和应用层攻击的效果——因为“基因”不同于IP互联网,视联网可“免疫”黑客、病毒攻击。

(摘编自《“V2V视联网”助力国家网络安全》,《光明日报》2019年9月17日)

材料三

0.01秒,你点击下单的瞬间,上百次风险检测已经完成。在9月16日天津开幕的2019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阿里巴巴首次对外公布了“风控大脑”。这个拥有上千算法模型、上百项技术能力、覆盖上百个商业场景的安全AI防护系统,让数以千万计的商家得到7×24小时的全方位安全保障。目前阿里巴巴平台存量商品超过15亿,每一个商品、每一笔订单的背后,都有logo识别、图片防盗保护、视频指纹、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隐形加持”。阿里安全图灵实验室负责人薛晖表示,“风控大脑”中的打假系统样本数据总量,相当于186个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量,24小时自动运转,可以对图片、视频和制假售假链条上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比对,96%的疑似假货侵权链接还没产生任何交易就已被秒杀。

(摘编自《太平洋电脑网》2019年9月17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中“V2V视联网”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V2V视联网技术的研究,着眼于以往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力求突破其“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奈困境,把安全“内嵌”在网内核中。
B.V2V视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生活的多领域广泛使用,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其安全特性都被反复检验,并将继续接受检验。
C.视联动力技术人员称,视联网在自主创新的通信协议内部植入基于国密算法的密码保护,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D.“结构性安全”是视联网的一项突破,国家相关部门的测评结果表明,视联网可抵御传统IP技术的攻击,“免疫”黑客、病毒的攻击。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技术对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基于物联网的工业控制被攻击,可能造成的信息泄露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B.5G使联网的设备变得多样化,从社会生活的细微设施到生产线上的高端设备,都可能连接在网络上,从而拓展了安全的边界。
C.阿里巴巴的“风控大脑”是企业研发安全保护系统的成功典范,它保障了网络安全,也支撑了核心业务的“大安全”。
D.人工智能使“风控大脑”速度快,效率高,且打假系统样本数据庞大,24小时自动运转,疑似假货侵权链接还没产生交易就已全被秒杀。
【小题3】新技术对网络安全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又见池塘风起

孙守名

(1)我再次对池塘蛙鸣产生浓厚的兴趣,大约始于五年前的某个夏夜。

⑵去江南采风,碰巧寓居于一户农家小院。月白风轻,忽闻远处蛙鸣阵阵。借着月光,循声寻踪,自然就找到了那半亩方塘。荷叶平铺,苇草层层叠叠,柔和如梦的轻风中,那清脆悦耳、富有江南神韵的蛙鸣正是从那神秘的荷塘中传出。

⑶这让我到底惦着故乡的池塘了。

⑷池塘对于一座村庄来说,它的意义和价值颇为深远。记忆中的村庄有三方形态各异的池塘,分处于东、西、北不同的方向。每座池塘的背后似乎都有着某些神奇的传说和美丽的故事,令人无比的憧憬和神往。

⑸村西的池塘曲折蜿蜒,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将其东西隔开。盛夏时节,大雨一过,塘深路没,乘一叶扁舟,飘行其间,看苇草摇曳,水鸟上下翻飞,自有一番别样的情趣。将小舟摇至苇草丛深处,幽静阒寂,野鱼时时跃出水面,泼剌剌又游向远方,那种神秘而又慌悚的心情自会让你流连忘返。

⑹村北的池塘呈椭圆形,西北部与一小圆池相连,东南部又拖曳出一条长长的尾巴。站在高处俯瞰,活脱脱一只缓缓爬行的乌龟儿。冬季一到,寒风凛冽,大雪飘过,池塘便结下厚厚的冰层。冰层越结越厚,待到数九寒天,人已能在池塘的冰面自由自在地行走。那时节,村庄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便鱼贯而出,穿行在坚厚的冰层上,做着各式各样的游戏。你看,一只小小的陀螺,半米细长的绳子,拽住绳头,用力摆臂,那陀螺便“嗖”的一声旋转开来。四五个孩子同时放出,排列一行,煞是壮观。

⑺另一边,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将四条腿的板凳反放冰面,一人坐于其间,其他的孩子猛地向前推去,只听“刷”的一声,飘移出七八米以外。还有,三五成群的孩子,拿出自制的钢圈,在木棒上绕上一截稍粗的铁丝,略作弯曲,便在冰面上推起钢圈来。一圈又一圈,其乐也无穷。

⑻在池塘东南方拖曳出的那条长长的尾巴上,几个半大小伙子正用坚实的木棒敲击着厚厚的冰层。破裂处,十数条早已憋闷了许久的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惊喜声、赞叹声此起彼伏,与远处传来的欢呼声、吆喝声相应,整个冰面也便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⑼村东的池塘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已是傍晚时分,饥渴难耐,便让弟子向农家借口水喝。一白发老翁顺手拿出个水瓢,就门前池塘舀了半下,递送到孔子面前。众弟子面面相觑,以为老翁的做法有辱师尊。子贡面色一变,将要加以责备。孔子摆摆手,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饮了两口,便觉甘甜清爽,清冽怡人。孔子大惊,刚要展拜,只见那位白发老翁化作一道青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后人据此,为这方池塘取名为“仰圣塘”,沿用至今。

⑽秋末冬初,正是枯水时节,池塘消瘦,水落石出。村中多方筹措,每年必引十里外的菜河水补给,沿着长长的河渠,白花花的河水曲曲而行。水头处,几家孩子欢呼雀跃,争相用自家织就的鱼网截水堵鱼,每一网都有丰厚的收获,只一下,就足以在父母兄弟面前出尽风头。

⑾经历了漫长的爬行,凶猛无比的水头终于冲进池塘。那些久困池中的鱼儿,便飞快地逆水而穿行,跃出跳下,只弄得你眼花缭乱,心花怒放。这时候,也是村庄最为欢腾的时节。到得傍晚,家家炊烟四起,村庄便会飘出阵阵鱼香,氤氳于暮色苍茫中,给古老的乡村增添了无穷无尽的韵致。

⑿村庄的夏夜是一首情深意长的抒情诗,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夜暮已降,微风飘拂,淡淡的稻香弥散开来,那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让人难以忘怀。坐在场院里、溪头旁、柳树下,听树上的蝉鸣和池塘里的蛙鸣,让人似乎有了一种身处仙境的奇妙感触。

⒀池塘是村庄的眼睛和灵魂,一座村庄如果没有三两处池塘,也就缺少了神韵和灵性。只可惜,时光流逝,岁月不再,那些古老而又散发着古色古香气息的池塘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池塘成为记忆,村庄成为记忆,我们灵魂深处还会有什么呢?

⒁这让我到底惦着江南那方苇草丛生、蛙鸣阵阵的池塘了。眼前,似乎又有了清风明月,又有了乡村池塘的魂牵梦绕的回味和记忆……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五年前到江南采风的回忆写起,忆写轻风中富有江南神韵的池塘蛙鸣,引起下文对家乡池塘的描写。
B.文章在描写村北的池塘时,主要运用动作描写突出冬天里孩子们在结冰的池塘上玩陀螺、溜冰、推钢圈、敲冰打鱼的乐趣。
C.文章对故乡三处池塘的描写角度各异,突出了池塘的不同特点,带给读者不同的体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池塘的喜爱。
D.在描写枯水时节池塘补水时,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行鱼跃的欢腾场景。
【小题2】说明第⑨段是如何写村东池塘的,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小题3】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划线句子内涵的理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如果只看数字的话,中美之间存在数额巨大的贸易逆差。比如2016年,中国统计的对美货物贸易顺差达到2540亿美元。美国统计的对华逆差额更是高达3470亿美元,但是事情并不简单,要客观理解中美贸易逆差数据,有三方面的因素不能忽视。
一是在中美贸易中巨额的服务贸易逆差不能被无视。根据中方的统计,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第一大逆差地;二是美方的统计数据误差过大;三是即便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中美贸易中吃亏了。
那么,万一中美启动贸易战谁的损失更大?对此有两方面需要澄清。
一方面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从未停止。另一方面是,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也是巨大的。美国出口的62%的大豆、14%的棉花、17%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以及波音飞机全球交付数量的25%都销往中国。
至于特朗普为什么会在这个时点在贸易问题上对华发难?除了美国国内保护主义因素作用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特朗普服务其当前国内政治的需要,尤其是他各项政策迟迟无法推进的情况下,对内需要跟各方势力有所妥协,对外则需要有所动作。
(摘编自《经济日报》刊文)
材料二:
图表7:美国对中国贸易差额

(摘编自《贸易失衡是美国的宿命?》)
材料三:
美国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贸易赤字快速增长,达到了创记录的7260亿美元,其中以对中国贸易逆差最多,达到2016亿美元。
201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B3%……如果扣除这一部分,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175亿美元。仅2014年,美资在华企业
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商品额就达750多亿美元,当年中方的统计美中贸易逆差是802亿美元,如果减去这750亿美元,只有50亿美元逆差。
入世以来,中国绝大多数农产品、非农产品,尤其是服务的开放已经达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最高水平,包括银行、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经向外资开放。就美国最热切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的农业市场而言,目前我国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3%,2016年还将下降至15.2%,而世界农产品关税平均为62%。
为缩小中美贸易顺差,中国不断加大从美国进口的力度。实际上,中美经贸的不平衡有很多具体原因,既有像美国对华出口实施管制这样的老问题,也有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其次,不同的统计方法人为地夸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程度;再次,结构性问题是中美贸易失衡的另一个原因。中国不需要的
东西拼命塞过来,可中国需要的产品却不肯卖。此外,美国国内过低的储蓄率使贸易逆差加大。
(摘编自《中美贸易报告:美国真的亏大了》)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美国对中国的货物贸易处于逆差,但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却存在大额顺差,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
B.除2009年和2016年以外,中国的货物贸易稍稍减少外,其余年份与前一年相比,都呈现出上升的态势。
C.从材料二看,前10年中国对美国的货物贸易增幅速度较慢,美国对华出口的服务贸易也呈现出相似的特点。
D.虽然中国对美国的货物贸易占优势,但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优势明显,两相比较,两国的贸易差额并不大。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如果只看数字,中美之间存在着数额巨大的贸易逆差,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分析具体情况,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B.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争完全出于政治的需要,尤其是他竞选总统时对选民的种种承诺无法兑现,对外只能有所动作了。
C.在中国开放很多行业的基础上,美国最热切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农业市场,其实中国农产品的平均税率是比较低的。
D.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出现贸易逆差,美国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中国想买的东西却不肯卖,中国不需要的却拼命塞过来。
E. 中国政府积极努力解决贸易逆差数额巨大的问题,同样,如果美国政府努力想办法,贸易逆差问题一定能妥善解决。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