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人间鲁迅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理解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意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廛战。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来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物、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注)。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

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从事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学本身表达无遗了。世间纪念物,丝毫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的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份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注:奥林匹斯:希腊东部的一座高山。古代希腊人视之为神山,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住在山顶。
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威力无边,是诸神和人类的主宰。
【小题1】为什么说“鲁迅是巨人”?请分条简要回答。
【小题2】篇末“应该相信,历史最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中“最有分量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小题3】分别说出下面三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②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③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
【小题4】结合文章题目“人间鲁迅”的题旨,举例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1:38: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相关企业对爱立信在中国知识产权许可业务的投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启动了对爱立信相关许可业务的调查。5G时代即将到来,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如果不能早点解决专利收费标准的问题,日后将需要花费更多资金在专利费上。

面对未来市场,数以亿计的5G手机出厂,高通已经公布了巨额的专利使用费,爱立信也公布了专利收费标准。华为因为在5G领域也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也将会公布自己的收费方案。华为相关人士表示,华为5G专利售前费用不按整机收费,而且华为重申不敲诈社会与商家,价格非常透明,比过去的4G专利授权费用更低。数据显示,华为已在全球范围签署了30多个5G商用合同。

专家指出,爱立信、高通等不会只谈5G专利,5G是在2G、3G、4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一代都需要用前一代的技术,也就是说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等在收取费用时会称,5G也用了第一代通信技术2G的基础性专利,需要交专利费。5G时代这些专利都存在,尽管中国厂商的话语权上升了,但是专利费该上交的还是要上交。

(摘编自石飞月《爱立信被调查,电信设备商的垄断反噬》,《北京商报》2019年4月15日)

材料二

随着5G网络的研发,目前华为已经在全球获得了超过30个订单,所建的基站已经超过了2.5万个。目前的华为正在积极和国内的运营商寻求合作,力图在全国范围内开启5G服务。

目前华为在5G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夸赞。美国有专家说,如果美国将华为拒之门外,那么美国的5G网络将会落后于中国。华为对于自己的5G技术十分自信,目前华为本着造福全球的态度,将自身的技术廉价提供给各个国家。毕竟在价格方面,华为要比诺基亚、索爱以及三星的便宜许多,而且速度更快,技术更好。不少发达国家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国民用上更好的网络服务,现在不得不开始考虑要和华为进行进一步的合作。

当然5G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也还在继续,目前全球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还没有正式大规模地接入5G。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老大哥,华为要想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还需要不断突破自我,研发出更先进的技术。

(摘编自(华为5G又一次被认可》,搜狐网2019年2月13日)

材料三
2017年、2018年移动基站全球份额比较图
电信设备供应商
2017年
2018年
爱立信(瑞典)
26.6%
29.0%
华为(中国)
27.9%
26.0%
诺基亚(芬兰)
23.3%
23.4%
ZTE中兴(中国)
13.0%
11.7%
三星电子(韩国)
3.2%
5.0%
 
材料四

日媒称,日本将与欧洲联手,面向未来通信标准“后5G”启动共同研究。在5G领城,中国等国大幅领先,日本力争通过“后5G”技术实现反攻。

研究团队在德国进行的预备试验中,尝试使用70GHz和240GHz带宽的电波进行通信。而目前面临的课题是通信区域变小。电波频率越高越接近光的性质,电波难以到达远处。因此将需要更多的基站。基站之间将不使用光纤,而是使用研究团队开发的无线通信来接连,以降低成本。预计“后5G”技术将在2030年代推向实用化。报道称,在超高速无线通信系统、新一代通信标准5G领城,全球通信设备巨头掌握着主导权。从移动基站2017年的全球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的华为高居首位。日本企业方面,目前在5G技术开发方面落后于人。

研究开发的关键在于电波的高频率化。这对于提高通信速度和确保电波带宽来说不可或缺。日本企业在高频率电子零部件领域握有很高市场份额。川西教授表示“为对抗全球企业,有必要从现在开始面向‘后5G’时代推进研究”,将发挥日本的强项,力争借助“后5G”技术实现逆袭。

(摘编自《日本欲联手欧洲靠“后5G”技术逆袭》,《参考消息》2019年4月15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已经来临的5G时代,高通、爱立信公布了专利收费标准,假如能早点解决专利收费标准的问题,那么日后将在专利费上少花费资金。
B.在5G领域,华为在价格、速度、技术方面都优于诺基亚、索爱、三星等,能让许多国家用上更好的网络服务,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夸赞。
C.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老大哥,华为对于自己的5G技术很自信,已经在国内布设了大量基站,下一步力图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发展5G服务。
D.针对5G技术开发方面落后,面对全球对抗竞争,日本企业将发挥自己的强项,与欧洲联手共同研究,力争借助“后5G”技术实现逆袭反攻。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为在5G领域的技术大幅领先,华为5G手机也会相应减轻支付专利收费的成本压力,并且2017年全球移动基站市场份额中以27.9%位居首位。
B.5G网络的研发、普及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全球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还没有正式大规模使用,全球通信设备的研发竞争正在愈演愈烈进行。
C.考虑到5G市场潜力巨大,一方面电信设备商加大研发力度,获取巨额专利使用费,另一方面手机厂商洗早点解决专利收费标准的问题以降低成本。
D.不少发达国家开始优先考虑与华为进行合作,因为华为本着造福全球的态度,提供廉价技术给各个国家,可以让不少国家的国民用上更好的网络服务。
【小题3】2019年5月1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宣布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请结合材料分析华为应如何解除企业的困境。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杯烧开水里盛放的历史

赵瑜

①不知从哪一年始,中国阅读市场突然被一群游戏历史的水煮派作家占领,历史读物的泛滥已经达到了让人不太愉悦的地步。历史的竹简被熬成了一锅粥,大众文化的传播像《三国演义》的流传一样,具有清洗底牌的功效。历史在被消费的同时,也被破坏,真正历史学者的文字被这些花哨的文字淹没。

②我一直渴望读到一份具有人文意味的读史作品。这册毛边的《重现——韩少功读史笔记》就让我大开眼界,它虽然片断、拼凑,但却充满着韩少功印记的智慧。他不是在翻译历史趣事和后宫秘史,而是在解释历史是如何在时间的河流里一点点风化,成为今天的固态。

③历史不仅仅是朝代更替和血雨腥风的战争,也是文字的成长史,礼仪习俗的渐变史,更是大众如何在时间的河流里找到自己位置的具体罗列史。

④在《夷俗》一文中,韩少功淘洗了通俗历史中的一些琐碎列举,归纳出我们阅读时时常忽略的理路:文字的成长与历史习俗和地缘关系密切。远离了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时代,人们用音乐符号,用舞蹈,用肩膀和臀胯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内里的想法。然而,随着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出现,这种习俗长期延续下来的结果是,中原地区的人们习惯用诗书来表达喜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则用歌舞来庆祝自己的丰沛和收获。

⑤《楚辞》是中国传统文化继《诗三百》之后又一个高峰,然而它的古奥难懂难倒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儒生。直到后来有一个叫林河的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楚辞》中的《九歌》竟然脱胎于侗族的民歌《歌(嘎)九》,于是,《楚辞》中那些深奥的含义一一找到了巫辞的对应。历史在延续中丢失了直接的注释,却又在另外的习俗和风物里有暗道相通。

⑥除了屈原的《楚辞》是历史,在韩少功的解读中,即使是一个地方的人走路的姿势也是历史。直到现在,在楚地生活人们走路仍然喜欢背着手弯腰走路,有上年纪的人说,这是他们的先人被捆绑惯了的动作,直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背着手走路的楚地现代人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这些个无意识的动作,竟得益于祖先的传递,哪怕是在日常走路的时候,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祖先所受过的奴役的苦难。在日常用语中,“解手”也是一个有历史内涵的词语,解开被捆绑的手,才能解决生理上的排泄,然而,一直到多年以后,子子孙孙无数代过去了,我们依然用着祖先们在被捆绑的路上所使用的词语。

⑦造纸术是历史,唐诗宋词是历史,礼仪习俗是历史,就连喝开水也是历史。阅读韩少功的文字,你会在他从意象到具象的旅游路线里陶醉。

⑧喝开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日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这件事的源起却是历史的多个补丁拼凑的结果。和外国人相比,中国人的确热爱生火烧开水,客人来了,必须倒一杯热茶以示热情。即使是暗示想要赶客人走,也会在茶上做文章,借口说续茶以提示时间。

⑨韩少功在《喝水与历史》一文中趣味地写到这一点。“中国人热爱开水,这一传统很可能与茶有关。中国是茶的原生地。全世界关于‘茶’的发音,包括老英语中的chaa,以及新英语中的tea,分别源于中国的北方语和闽南语。”茶自然需要用开水泡才会有色与味,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诗经》有载,《汉书》中也有。但是韩少功又将中国科技史上铁锅的出现归纳出来,《史记》中有汤鼎的记载,而《孟子》中也早有“釜瓯”一词。而技术条件(铁锅)与资源条件(茶)都具备了以后,中国传统农耕过程中又衍生出草木知识、中医知识,于是茶水便应运而生了。

⑩历史就像一杯开水一样,我们端起来,才发现,每一杯开水里虽然煮满了平淡的日常生活,却也经过了唐诗宋词的润泽,经历了战争和灾难的烟尘。所有的平静都得益于历史的坎坷。

历史是生活的演变和重现,阅读历史,其实就是阅读我们的现实。只贪图在历史缝隙里找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演义是浅薄的,所以,读史的时候,一定要从个案和例举中读出另外的况味来。

【小题1】第①段画线句中“清洗底牌”的意思是___________ 。
【小题2】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历史被消费破坏的原因是游戏历史的水煮派作家占领了阅读市场。
B.韩少功读史笔记的智慧在于用片断、拼凑的方式还原历史的真貌。
C.少数民族用歌舞庆祝丰沛和收获是延续文字尚未发展时的历史习俗。
D.一杯开水固化成历史是因为经过了唐诗宋词的润泽和战争灾难的洗礼。
【小题3】第⑦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请概括写出下列句子在上文中对应或指代的史实。
(1)造纸术是历史
(2)唐诗宋词是历史
(3)礼仪习俗是历史
【小题4】中国人爱喝开水源起于“历史的多个补丁拼凑”,按韩少功的说法,这几个“补丁”分别是___________ 。
【小题5】根据本文内容,推测韩少功将自己的读史笔记命名为《重现》的意义在于_____ 。
【小题6】简要分析本文作者对读史作品持有的态度,你赞同他的态度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空船

田洪波

接近天黑的时候,柴爷才把船划回岸边。柴爷并没急于下船,而是坐在船艄上,与远处木架上的鱼鹰宝儿对视良久,然后摸出一只烟,连着叹息声一起默默吸进呼出……

柴爷打小就在溪江上风里来雨里去,与鱼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和鱼鹰朝夕相处也有很多年头了。与鱼儿满仓的日子比,现在每天在溪江上劳作,打到的鱼能填饱他和鱼鹰的肚子就不错了。

老伴早些年就撒手西归了,现在这个所谓的家,就只有他和鱼鹰宝儿。宝儿跟了他有十几年了,第一次见到它柴爷就认准了它。早先,柴爷最辉煌时养了近30只鱼鹰,为此还和旺才他们比拭过鱼鹰。可是,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早些天,在镇上做生意的儿子找人,把鱼鹰悉数给卖了。若不是柴爷誓死护着宝儿不放,恐怕这会儿就只有他一个人面对江水了。

想起儿子绝决的样子,柴爷就会觉得胸口痛,觉得自己很失败。渔民的儿子会不通晓打鱼?会由着他的性子每天都到镇里闲逛?会让他做起与打鱼八杆子也够不到的所谓买卖?说一千道一万,究其根由还是自己重男轻女,常想着祖上留下这么条根是不容易的。也许,他不吃打鱼这口饭,会闯出另一番天地呢!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儿子的生意做得很活泛,没几年就腰缠万贯了。可谁想得到呢,越长越胖的儿子居然换了副嘴脸,让柴爷不认识了。儿子几次三番动员柴爷上岸享清福,只要柴爷一提鱼,立马瞪眼。我当年要是跟你打鱼,这会儿就得喝西北风去!

柴爷想着也许会是那样,可离开了鱼我能干什么?

儿子不屑的表情说,你也不看看现在的溪江,污染多严重!谁还傻呵呵地干捧着这碗饭?

实际上柴爷也懒得和儿子说详细,岸上还有七八个老活计没走呢,他们也恋着溪江的一切,恋着这个最后的家呢。儿子不见得能理解。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可在船上住着,这心里就踏实。

也是那天该着出事,有几天宝儿没吃饱肚子了,柴爷就上镇里给它买鱼吃。柴爷只顾低头拣鱼了,没想到就撞上同样到市场闲逛的儿子,儿子的脸当时气得铁青。儿子说,你一天都挣不到二十块钱,却要花三十多块钱买鱼给鱼鹰吃,你不是有病吗?渔民打不到鱼,要自己掏腰包买鱼吃,你不是病得不轻吗?!

就是在那次之后,儿子似乎下定了让柴爷上岸的决心。他找来鱼贩子买走柴爷的鱼鹰,又买了一幢二层小楼招呼柴爷住。

柴爷开始掰指头算日子,儿子那边越催促火气越大,弄得柴爷感觉气都喘不匀了。有几个夜晚,他与老伙计们长谈。宝儿就站在船艄上,说着说着,柴爷用手去摸宝儿,泪就不自觉流了下来。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柴爷去了一个老伙计家,回来时,脚步有些沉重。他掀起一块帘子看了看,里面是一块重约两斤的猪肉,叹息着又盖上了。宝儿默默看着他,不时歪头思索一下。柴爷想控制眼泪,可那泪还是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了。柴爷看着宝儿。当年我可是一眼就相中了你啊!你那时太瘦小了,简直像只小麻雀。不过,抓鱼你真是一把好手,你那些伙伴没一个能赶上你的。那年和旺才他们比赛,你也真给我长脸,硬是把他们的鱼鹰比下去了。可惜,现在的日子不好过了……

宝儿大大的眼睛睃着柴爷,柴爷哭得肩膀一耸一耸的。然后狠狠抹了一把脸,淌过江水,提起宝儿,用一根绳子绑了它的颈,倒提着走出船舱。柴爷又带上酒和铁锨,一路向西走去。那里是一片深滩,有个老伙计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两人相见并不出声,只会意地看一眼。柴爷盯视宝儿几眼,咬咬牙,打开酒,自己先灌了几口,然后扒开宝儿的嘴把酒灌了下去。宝儿挣扎着。柴爷又把剁好的猪肉往它嘴里塞。柴爷的手始终抖动着。慢慢的,宝儿不挣扎了,眼睛一点点闭上。

老伙计提着灯走了,其实他想陪柴爷坐坐,但柴爷拒绝了。柴爷说他想一个人呆会儿。等着老伙计走远了,柴爷又颤抖着手从衣袋里摸出一个小酒瓶来。

江水悠悠,似乎映照着柴爷的心事。他把天看了又看,心里悲怆地喊出一声:宝儿!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岸上还有七八个老伙计因为恋着溪江的一切,恋着这个最后的家也没有走,他们和柴爷共同构成了极力留住过去的溪江老渔夫们的群像。
B.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如面对鱼鹰柴爷和儿子迥异的态度,柴爷过去辉煌的捕鱼生活和现在的落寞等,以表现柴爷在现实中遭遇的无奈。
C.柴爷掀起帘子看了看那块重约两斤的猪肉又叹息着盖上,这一处细节描写凸显了柴爷无鱼可捕后窘迫生活的无奈和心酸,令人心生同情。
D.紫爷亲手杀死鱼鹰是柴爷与现实的隔阂无法消融的结果,这样的悲剧结尾带给人强烈的反思和震撼,使小说具有了穿透人心的悲剧美。
【小题2】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小说题目的深刻意蕴。
【小题3】文章以柴爷杀死鱼鹰的悲剧作结,请你探究造成柴爷悲剧的原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态度
朱良志
①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
②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③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④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消费的客体、被我欣赏的对象。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
⑤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幽深的山林中,泉水淙淙流淌,溪涧边芙蓉花自在地开放,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这是一片寂静幽深的世界。又如王维《栾家濑》诗写道:“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这个世界,中国美学称之为“境”。
⑥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它是浑全的,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最后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
【小题1】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
【小题2】第④节画线句中人们对世界的态度依次对应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的哪种态度?
【小题3】根据文意,阐述中国美学中“境”的含义与特点。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雨花石

①南京,这座“石头城”盛产一种美丽的石子。在雨花台、夫子庙等地,到处都能看到兜售它们的石摊和三五成群的玩石人。一个个小小的瓷盆中,一汪汪清水之中,是数粒极美的石子。它们大抵晶莹剔透,似有霓虹凝聚其中,丽影在水中摇荡着,像花、像景、像画。人们叫它“雨花石”。

②一个古老的传说是这样的: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开坛讲经,其微言大义如悬河流水、咳唾成珠,竟然感动了上苍,遂降下一场五彩天雨,泠泠雨水敲击在雨花台上,变成了五彩缤纷的石头。

③那么,雨花石到底是怎样的石头呢?

④历史上,雨花台早早成名,文征明“雨花台上雨花石,野色江光入座间”说的便是这里的五彩奇石。近几十年南京雨花台奇石渐少,六合区一带成为主产区,可雨花石的名称却这样流传下来。据著名岩石学家王德滋说,无论是雨花台还是六合,都有着同样的特质——都是雨花台砾石层的分布地带。这一砾石层是南京地区的重要地层,在1924年世界地质大会上由地质学家刘季辰、赵汝钧创名,是古长江及其支流秦淮河、滁河的沉积物,在距今约1200万——300万年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分布在南京雨花台及周边的六合、仪征、江宁等地,是多时代、多期次、多物源的沉积物相互交切叠置构成的复杂堆积体,厚度从数米到数百米不等。

⑤不过,这一地层只是雨花石的“公寓”和“社区”,石头真正的诞生故事更为遥远而复杂。在王德滋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一位“玛瑙雨花美人”传奇逐渐浮出水面——大约在一亿年前,长江上游出现了猛烈的火山爆发,伴随着灼热的岩浆,大量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也喷涌而出。她们急切寻找着容身之地,争先恐后地钻进火山岩中空洞和缝隙。在这场混乱中,红色的钾铁元素、黑色的锰元素和绿色的铜元素等也被裹缠沾带,一并涌入。随后,大地的愤怒逐渐平息,炽热的二氧化硅热液也慢慢冷却,与各种元素共同构成了五彩缤纷、浓淡深浅千变万化的玛瑙石。她们成为沉睡在岩层中的“胎儿”。可外面的时节并不平静,千年万年,烈日、暴雨和冰雪击打着“母体”。终于坚硬的岩石也扛不住了,她们风化碎裂,滚下山崖,美丽的玛瑙石遂与母体脱离,堕入红尘,开始了“流浪”生涯。不知经历了几世几劫,经山洪冲击、流水搬运,有棱有角的石头被磨砺成圆滑光亮的卵石,五彩纹理如花般绽放。终于,在漫长的跋涉之后,她们来到了长江下游的南京一带。这里江流平缓,水波缱绻,遂逐渐停泊沉积下来,与其他各路“游子”以及当地的“土著砾石”组成了“雨花台砾石层”大家族。所以,玛瑙雨花石和一般的玛瑙矿不同,多为藏身于砾石层中的细碎卵石,并无矿脉可循。可是,如此复杂的形成过程,也只不过是雨花石中小小的一类——“玛瑙雨花石”罢了。

⑥在查阅了许多资料后,我发现,雨花石不仅丽影神秘缥缈,其定义也充满了种种疑问和争论。关于雨花石的形成,除了较为公认的三段论,还存在着海底火山间歇喷涌、近源火山喷发再加工、星云说、陨星说等诸多说法。而最根本的,就连雨花石的种类和范围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王德滋告诉我,一般来说,地质学上认为凡是产于南京地区“雨花台砾石层”内的砾石,不论美丑大小均可称为雨花石。可在雨花石研究界有着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即使出身于“雨花台砾石层”,也须得千里挑一的美丽卵石才能算雨花石,俯拾皆是的砾石不能入类;有人认为,雨花石在大小、圆润度、透明度上也应有规范。

⑦池澄是当代收藏界的大家,出版了诸多雨花石专著。对目前通行的各种定义进行了集纳和说明——就狭义来说,雨花石是指出产于南京雨花台的卵形玛瑙、水晶、蛋白石及各种化石;而已被大众认可的雨花石概念,其出产范围则扩展到江宁、六合、仪征、江埔、和县等地;再扩而大之,雨花石的产地包括整个长江流域。池澄认为这一定义获得认可,只是“时间问题”。

⑧更有趣的是,就我读到的众多资料看,在民间,雨花石的概念比池澄的集纳还要广阔复杂,更有甚者,将长江流域内外的所有美丽“文石”都纳入了雨花石概念之下。

⑨形成、种类、分布,都充满了疑问和争论——这和其他著名观赏石有着明显的差异。美丽的雨花石啊,你究竟该被怎么定义?

【小题1】第①段画线句的语序特点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②段为什么写雨花石美丽的传说?
【小题3】第⑤段中“‘公寓’和‘社区’”分别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第⑤段文意,简要概括南京“雨花石”形成的三个阶段。
【小题5】下列对“雨花石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岩石学家认为凡是产于南京地区“雨花台砾石层”内的砾石,均可称为雨花石。
B.收藏家认为雨花石指出产于南京雨花台的卵形玛瑙、水晶、蛋白石及各种化石。
C.民间人士认为长江流域内外的所有美丽“文石”都可以纳入雨花石的概念之下。
D.作者认为雨花石的形成、种类、分布都充满疑问和争论,现在还没有公认定义。
【小题6】举一例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