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明在晴朗的天气里“观察太阳光通过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活动,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他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3:12: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CuO)能加快氯酸钾(KClO3)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m克胆矾晶体(CuSO4·5H2O),研细后加入10毫升蒸馏水溶解;
②将足量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过滤后洗涤沉淀;
③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为黑色(氧化铜),研细备用;
④按下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毫升气体为准(见图),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编号
氯酸钾的质量(克)
其他物质及质量(克)
待测数据
1
2.0
/
 
2
2.0
氧化铜 0.5
 
3
2.0
二氧化锰  0.5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的m至少应称取________________克(结果保留1位小数)。
(2)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加入氧化铜后产生氧气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氧化铜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得完成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铜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将过滤后的氧化铜重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观察是否还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约有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 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分。
(1)(实验设计) 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 X Y ……
 

较强的光照
m1
n1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________。
(2)(数据处理) 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方式处理。   
A.比较m1m2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n1n2的大小
(3)(实验结论) 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分的。
(实验反思)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关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________ (填“有”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