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动物细胞的细胞溶液浓度为0.9%,在浓度低于0.9%的NaC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吸水膨胀,在浓度高于0.9%的NaCl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失水皱缩,且浓度差越大,现象越明显。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完成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徼镜等。(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1)实验中,小金要用到100克0.9%的NaCl溶液则至少需要1.5%的NaCl溶液_______克。
(2)简述本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在低倍镜下,要观察的兔红细胞位于视野右上方,换用高倍镜观察时,你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4)该实验的记录表一般包含哪些内容?(写出具体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19 05:54: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炼铜厂从含Cu2S的铜矿石中炼铜有多种方法,其中之一是:先对矿石通空气进行高温处理,生成两种氧化物;将处理过的矿石加上一定质量未经处理的矿石,混合均匀后,隔绝空气再进行高温煅烧,结果得到金属铜和一种刺激性气体SO2。   
(1)请你写出上述炼铜过程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到炼铜厂附近测定周围环境中SO2的含量,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环保标准来判断污染等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的SO2最高质量分数限值
SO2最高质量分数限值(单位:mg/m3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0.15
0.50
0.70
 

①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然后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你将会看到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二氧化硫与碘水的反应为:
SO2+I2+2H2O=H2SO4+2HI,向试管中加入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0.0127%的碘水(此时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用适量的蒸馏水稀释后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A。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SO2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无色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③研究性学习小组分为甲小组和乙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两个小组所用时间相同、所用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请将下表填写完整。(保留二位小数)
不同组别的测量值
分组
甲小组
乙小组
抽气次数
240
280
空气中SO2质量分数(单位: mg/m3
________
________
 
④通过测定并计算,根据标准等级请你判断出所测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属于________标准。
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测定结果更接近实际值,为什么?________。

同类题3

为了研究废电池和满江红(一种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影响,某校科技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5000毫升未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1节不同型号的电池(如表),每节电池均打洞,以便内部有毒物质的释放,E缸作为对照,不放废电池。再向鱼缸分别放入1条大小和体重相近、同品种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如图表所示。
实验二: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5000毫升未污染的池塘水,向各鱼缸分别放入经过打洞处理的一节同型号的废电池,向A、B、C、D、E鱼缸放入不同数量的满江红。20天后,再向鱼缸分别放入1条大小和体重相近、同品种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如表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A
B
C
D
E
所放电池型号
1号
2号
5号
7号
不放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7
15
18
至今
 
实验二
 
A
B
C
D
E
所放电池型号
1号
2号
5号
7号
不放
满江红的数量(克)
1
40
80
120
16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8
13
17
至今
 
(1)从探究的过程看,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此课题,事先作了两个假设,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成员小冯分析实验二的数据,得到如下结论:满江红对废电池污染的水质有净化作用,满江红的数量越多,金鱼成活时间越长。对此说法请你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
(3)整个探究过程较好的使用了____________(填一种科学方法)。但该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设计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