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对  话
李培俊
副所长是岳所长要来的。岳所长之所以竭力要个副所长,是为宋史研究所长远着想,岳所长59岁了,年底到届,手续一办,没个接手的人能行?
人来了,是个年轻人,30多岁,原是外省一所高校的教授。老岳有些担心,这么年轻,能担起这副千斤重担?可既然让他来,就一定有让他来的理由。报到那天,岳所长一问,副所长竟姓秦,不但姓秦,籍贯竟是南京。岳所长不禁一声暗笑,说,秦所长姓秦秦副所长何等聪明,哪里听不出来其间意思,笑了笑,反问说,所长姓岳?岳所长点点头说,不但姓岳,而且是岳飞正儿八经的后人,不是冤家不聚头啊。秦副所长也说,800年前那桩公案不会影响咱俩合作吧岳所长说,哪里会。
岳所长这人肚子里有货,虽主攻宋史,可三皇五帝,夏商周,都在脑子里装着。上任不久,秦副所长上门拜访,岳所长把他延至一室,沙发、茶几、陶壶、杯具,空空荡荡,别无他物。秦副所长问道,这间房是做什么的?岳所长说,书房。秦副所长又问,怎么没书呀?岳所长说,猜猜。秦说,过目不忘诵罢,即便烧了一切,都在脑子里装着。岳所长不置可否,转了话题,说起了所里的事。
秦副所长家在外地,常到岳家蹭饭,两个清素小菜,一壶烫热的小酒,吱吱地喝上一阵。饭后,两人坐进书房,品着茶谈天论地。既然搞宋史研究,自然绕不开风波亭那段公案,这一绕,便把两人的关系绕得有些微妙。终于有一天,围绕岳飞的死因打了一次口水仗。
话头是老岳挑起来的。老岳说,世间的事真是妙不可言,你呢,秦桧后人,我呢是岳飞嫡传,可咱俩却坐在一起喝茶,放到800年前,非把老祖宗气死不可。
小秦也感慨一声,说,其实呢,岳帅之死应该是高宗所为,秦桧不过是当了一回替罪羊而已。老岳说,小秦,历史定案的事,咱就别翻烧饼了,否则,怎么会有“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那副对联呀。小秦当然知道,此联是乾隆状元秦大士所作。小秦说,那是秦大士为讨好天下人的应时之作,或者说,是个表态。你老岳想想,岳帅时任高官,又是抗金主帅,没有赵构指使,秦桧能杀得了岳飞。你注意那个细节了吗?就是岳帅死前夜,赵构亲往监牢探望老岳说,注意到了,可毒酒却是秦桧所赐。小秦说,咱先把这个问题放下,讨论一下《满江红》,写下这首词时岳飞33岁,已当上节度使。30岁当上节度使,显非常人,皇帝忌这个。那首词可谓激怀壮烈,成为千古绝唱,可岳帅根本没想赵构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假若不是徽、钦二宗被擒,九五之尊哪有他的份?如若岳帅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宗呢?赵构还有什么理由再坐龙椅?所以说,是一曲《满江红》杀了岳飞,换句话说,是岳飞自己杀了自己。秦桧不过是替人承担了骂名而已。
老岳摆摆手制止小秦,小秦却不管不顾,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岳飞不好酒,不好色,不贪钱,不要官,人过于完美,容易被人误解,赵构不禁要想:那他要什么呢?
老岳竟有些无言以对,隔了许久,老岳说,该吃饭了,在这喝两杯。老岳是第一次这么让小秦,以前都是:中午在这吃啊,不容小秦推托的。小秦知道这是虚让了,人家巧让客,怎好当个热粘皮?便笑笑,说,算了,答应了朋友的饭局,就不在这儿吃了。
不久,老岳递了辞呈,请求辞去宋史研究所所长职务,在辞呈最后,他建议由小秦接替所长职务,提前到位。走那天,小秦抱着老岳哭了,说,岳所长,多来啊,好多事离不开你呀。老岳拍拍小秦肩膀,什么也没说,眼睛湿湿的,提了一个请求:能给我弄一套宋史吗?小秦说,你不是读过了吗?老岳说,我想再读读,再说,我家书房里也该有一部书了。
(选自2010年10期《百花园》)
【小题1】这篇小说多处运用了照应的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小题2】小说中秦所长认为是宋高宗赵构杀了岳飞,其依据是什么?
【小题3】这篇小说名为《对话》,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30 04:18: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关于一个历史事件,我们不见得总能读到一种以上的书。当我们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没有那么多机会提出问题,以学习到有关的事实——明白真正发生了什么。不过,这并不是阅读历史的惟一理由。可能会有人说,只有专业历史学家,那个写历史的人,才应该严格检验他的资料,与其他相反的论点作仔细的核对验证。如果他知道关于这个主题他该知道些什么,他就不会产生误解。我们,身为历史书的半吊子读者,介于专业历史学家与阅读历史纯粹只是好玩,不负任何责任的外行读者之间。

让我们用修昔底德(Thucydides)做例子。你可能知道他写过一本有关公元前五世纪末,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实,这是当时惟一的一本主要的历史书。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能查证他作品的对错。那么,我们也能从这样的书中学到什么吗?

希腊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国家。一场发生在25世纪以前的战争,对今天的我们真的起不了什么作用。每一个参与战事的人都早已长眠,而引发战争的特殊事件也早已不再存在。胜利者到了现在也毫无意义了,失败者也不再有伤痛。那些被征服又失落的城市已化作烟尘。事实上,如果我们停下来想一想,伯罗奔尼撒战争所遗留下来的似乎也就只有修昔底德这本书了。

但是这样的记录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修昔底德的故事——我们还是觉得用这两个字很好——影响到后来人类的历史。后代的领导者会读修昔底德的书。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处境仿佛与惨遭分割的希腊城邦的命运一样,他们把自己比作雅典或斯巴达。他们把修昔底德当作借口或辩解的理由,甚至行为模式的指引。结果,就因为修昔底德在公元前5世纪的一些观点,整个世界的历史都逐渐被一点点虽然极为微小,却仍然可以察觉的改变所影响。因此我们阅读修昔底德的历史,不是因为他多么精准地一目十行描述出在他写书之前的那个世界,而是因为他对后代发生的事有一定的影响力。虽然说起来很奇怪,但是我们阅读他的书是为了想要了解目前发生的事。

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有哲学性。”他的意思是诗更具一般性,更有普遍影响力。一首好诗不只在当时当地是一首好诗,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好诗。这样的诗对所有人类来说都有意义与力量。历史不像诗那样有普遍性。历史与事件有关,诗却不必如此。但是一本好的历史书仍然是有普遍性的。

修昔底德说过,他写历史的原因是:希望经由他所观察到的错误,以及他个人受到的灾难与国家所受到的苦楚,将来的人们不会重蹈覆辙。他所描述的人们犯下的错误,不只对他个人或希腊有意义,对整个人类来说更有意义。在二千五百年以前,雅典人与斯巴达人所犯的错误,今天人们仍然同样在犯——或至少是非常接近的错误—修昔底德以降,这样的戏码一再上演。

如果你阅读历史的观点是设限的,如果你只想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那你就不会从修昔底德,或任何一位好的历史学家手中学到东西。如果你真把修昔底德读通了,你甚至会扔开想要深究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念头。

历史是由古到今的故事。我们感兴趣的是现在——以及未来。有一部分的未来是由现在来决定的。因此,你可以由历史中学习到未来的事物,甚至由修昔底德这样活在二千年前的人身上学到东西。

 (节选自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读者,既不会像专业历史学家那样严格检验历史资料的,也不会只把阅读历史当做是好玩的事情。
B.尽管有关公元前五世纪末,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实,修昔底德的书是当时惟一的一本主要的历史书。但我们也能从这样的书中学到什么。
C.修昔底德的故事不光是因为他多么精准地一目十行描述出在他写书之前的那个世界,而且是因为他对后代发生的事有一定的影响力。
D.如果读者真把修昔底德读通了,就不一定要深究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代的领导者从修昔底德的书中读到关于雅典和斯巴达的史实,以史为鉴,从而指导自己的工作。
B.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具一般性,更有普遍影响力。
C.修昔底德写历史的原因是希望后人从他记载的雅典和斯巴达的错误里以及他个人受到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D.历史不仅记录过去,而且对未来有影响。因此人们读历史可以学习到未来的事物。
【小题3】依据文意,读者应该如何阅读历史书?请概括回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木碗

时圣华

①在我刚刚懵懂记事时,家里就专门配给我一只吃饭用的小碗。家里地里活多,孩子也多,家长根本顾不上给我这年龄段的小孩喂饭。我端着小碗,边走边喝一口粥,走路趔趔趄趄,脚下像没根似的。碗也端不平,时常大半碗粥喝不到嘴里几口,都洒落地上了。父亲把我的这套吃饭行为称为“种饭”,走到哪里掉到哪里,说我浪费粮食有罪。

②端碗“种饭”还算小事,我父亲最不能容忍的是我把小碗打碎。这会把他惹得大发雷霆。有时端着碗不注意,碗从手中掉落下来,摔烂成几瓣,这就闯下“祸”了。拮据的生活中,打碎一只碗,等于家中损失一件“固定资产”,再置办碗是需要花钱的,钱又从哪里来啊!

③有一次因为我制造的“打碗事件”,家里“开了锅”,乱成一团麻。由于奶奶拦着,我没挨揍,急得父亲跺脚叫骂:“连端碗的本事都没有,将来不得饿死?你说你打了多少碗了?”

④不久,村里来了个“旋木碗”的工匠。奶奶找到一段榆木,花五毛钱给我旋了一只小榆木碗。这回我算有了件“宝贝”。

⑤开头几天,碗用完后,顾不得刷就急着藏起来。柴草垛里,墙角旮旯里乱藏。晚上睡觉时,把它放到我的床头枕边上。生怕别人抢走,又怕哥哥姐姐偷用。夜间忽然醒来,先摸小木碗,摸摸在不在。摸着了,就能接着倒头睡下。

⑥中秋节那天,家里照例吃一顿猪肉炖豇豆角的铁锅炖菜,改善改善生活。家人舍不得吃肉,都轮番着把肥肉块夹到我的小木碗里。奶奶说二孩瘦得像只蜻蜓,肋巴骨透亮,多吃点肉贴补贴补吧!我的木碗里的肉块堆成“尖山”,可劲吃也吃不完,就用筷子再挨个给家人夹回去几块。最后剩下来,把碗和肉一起放到床头上。这一夜非常热闹,猫来了,耗子跑了;猫撵走了,耗子又来了。总有“吱——吱——吱——”和“喵——喵——喵——”的叫声交替传来。母亲把床帮拍得山响,轰赶馋嘴的猫和耗子。实在无效,就点亮煤油灯吓跑它们。没动静了,赶快吹灯,节省煤油。折腾到后半夜,最后母亲点亮油灯,把我叫醒,经我同意才把木碗和肉盖到锅里,用石头把锅盖压住。

⑦由于木碗藏放不力,被狗叼、猫舔、鼠啃的事情时常发生。有天晚上木碗被老鼠拉走,啃碗磨牙,木碗上留下道道齿痕。大哥用磨石把齿印打磨光洁,先用醋擦洗,又用蒜瓣擦了又擦,彻底消毒后才让我使用。大哥看我像护宝贝似的护着小木碗,只好忍痛割爱,把他当赤脚医生时上级发给他的那只急救药箱腾给我用。药箱是木质的,刷着白漆,印有红色十字,做工比较精致。大哥把锁头、钥匙都交给我,专门让我存放木碗用。我把木箱放到床头上,把钥匙拴在上衣扣子上。

⑧耗子的确可恨。我把吃剩的半根油条装进木碗,锁到木箱里,晚上,耗子闻到香味,连夜把木箱前面右上角咬开一个洞,真是让人心疼。哥哥找来许多牙膏皮,熬化成锡液,倒在两块带槽的木板夹层里,冷却为锡板,又从锡壶匠那里用锡板换回来一些紫铜铆钉,把木箱的上面四角全用锡板包严,铜钉铆紧,再不怕耗子咬箱子角。这回真的是高枕无忧了。

⑨这只小木碗一直伴随我到八岁上学那年。多少年来,我没有忘记奶奶,且时常想起那只小木碗,更是牢牢记住父亲的那句话:“连端饭碗的本事都没有,将来不得饿死?”此话让我刻骨铭心,催我发奋,鞭策我上进,激励我力争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不能容忍我“种饭”,更不能容忍我把小碗打碎,一是因为我把饭洒落到地上浪费了粮食;二是因为我打碎了碗很难有钱置办;三是因为我人小不懂事、不争气,致使父亲愤懑以致于恨铁不成钢。
B.奶奶把我形容成“蜻蜓”,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一方面使当时我的瘦弱形象得到了生动呈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家的贫困,还表明了奶奶对我的怜惜和疼爱。
C.文章以“小木碗”为线索,串起了一系列紧密相关的生活片段,传达出父亲、奶奶、母亲、哥哥对我的理解、关怀与激励。
D.文章通过一些细节的生动描写,如老鼠啃碗、哥哥修箱子等,反映出家庭生活的贫穷,体现出家庭氛围的温情。
【小题2】简要分析文章中画线句“连端饭碗的本事都没有,将来不得饿死?”的意蕴。
【小题3】第⑤段写“我”藏碗这件事,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光蝶影
苏沧桑

碧凤蝶蛹如一粒星,深嵌在竹海无边的暗夜。一阵风过,它晃了晃,将自己紧紧钉在一片竹叶上。破茧成蝶之前,是它最脆弱的时刻,也是最危险的时刻,随时可能葬身天敌的口腹。又一阵雨过,它将体内的液体涌向胸部,挤爆蛹壳,体液在两分钟内顺着翅脉注入了翅膀。它的复眼紧盯着离它最近的竹茎,拖着湿漉漉的身体艰难地攀爬上去,等待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给予它展翅飞翔的能量。
竹海不远处,是安吉鲁家村,此时此刻,一个叫朱仁斌的中年男人,刚刚结束与“田
园鲁家”一位投资商的谈判,伸手关掉了村委会大楼最后一盏灯。
六年前,他也如蝶蛹般步履维艰,在无数个暗夜里,等待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鲁家村,在浙北大地上显得过于平凡,甚至低于平凡。有名的穷,有名的脏乱差。村里全是黄泥路,毛竹从山上运下来,车子倒个车掉个头都难。
自小***的劝说下,勉为其难地答应回来接他的班。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了竹林。谁能在最短的时问内长得最高最快,谁就能享受充足的阳光,竹子是,碧凤蝶也是。它破茧之后,循着太阳落在竹叶上的光斑,奋力爬行到最合适的位置,使阳光最大限度地照射到整个翅膀,在一两个小时内把翅膀晾干,并从阳光申聚集飞行的能量。
朱仁斌和他的伙伴们让鲁家村羽化成蝶。鲁家村太穷了,无好山无好水无古迹无产业,六百多户人家,两千多人,县里有的村集体收入少的也有五十万元,而鲁家村只有不到两万元。朱仁斌一心想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
要修路、修河道、造风景,哪里都需要钱,怎么办?自己垫钱,自己担保。他花了大价钱做了鲁家村未来PPT(演示片),吸引了众多乡贤慷慨投资.但他深知,他走的都是“险棋”,哪一步走错都将万劫不复。好在一直有政府扶持。后来,加上土地流转、政府奖励等等,村民服务楼、村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陆续落成,还造了铁轨,引来了观光小火车。又穷又脏的鲁家村短短几年后,变成了全国创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花了一千七百多万元,村委会没有欠下一分钱。”朱仁斌说。
“你的白头发可多多了。”朱仁斌的妻子在心里说。

在阳光的蒸腾下,碧风蝶的翅膀逐渐变得轻盈,身体变得柔韧,它轻轻打开了双翅,
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飞翔。当它腾空而起,整个竹海立即虚化为模糊的绿色,蝶影成了天地间最美的主角。她黑色的翅膀上下翻飞,缓慢而有力,翅尖斑斓的蓝紫色,在阳光里格外耀眼。碧凤蝶目标明确,羽化后三十天艰辛的飞行,只为了与另一只碧凤蝶美好的相遇、相拥。
朱仁斌和他的伙伴们艰辛的“飞行”,也是为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美好,在鲁家村村民曾经的日常里,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词语。如今鲁家村,如一个少年郎,蹦蹦跳跳地站到了我面前。它有春天般的葱茏湿润,举止活泼有无穷的活力。
一辆貌似童话里的红色小火车沿着四点五公里长的铁轨,载着我和慕名而来的游人穿梭在万竹农场、葡萄农场、野猪猎犬农场等十八个家庭农场之间。油绿的蔬菜、茂盛的野山茶、竹林以及野山羊、野猪、鸡鸭依次在我们视线里掠过,白墙黑瓦倒映在湖面上……
今天的鲁家村,一切都是崭新的,只有人是旧的,朱仁斌是旧的,从村里走出去又回来的年轻人也是旧的。而他们脸上显露的自豪却是崭新的,一目了然的。
一穷二白的鲁家村,居然成了一个偌大的风景区,吸引了很多游客。看山水,逛竹林,采农场里的菜,钓农场里的鱼,自己在老灶头上做来吃……鲁家村从无中生有,到风生水起,短短六年,需要的何止是心智?

竹海浩瀚,羽化腾飞的碧风蝶完成繁衍的使命后,在三天后的一场大雨中死去。它短短的一生,看不到这片竹海的未来,但它的后代,后代的后代,会亲历这片竹海。
朱仁斌喜欢看美国电影,特别是西部大片。他无比羡慕片予里的田园风光:广袤的土地,无尽的草原,朴素的农舍,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的人……他没想到,有一天,这一切在自己的鲁家村也能看到。当然,他觉得鲁家村还不是他心中最美好的样子,无需过多的赞美。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04日)
【小题1】朱仁斌改变鲁家村落后面貌,是怎样解决资金问题的?请简要概括。
【小题2】请简要概括朱仁斌形象特征。
【小题3】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
(1)他也如蝶蛹般步履维艰,在无数个暗夜里,等待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2)一切都是崭新的,只有人是旧的,朱仁斌是旧的,从村里走出去又回来的年轻人也是旧的。
【小题4】文章每部分都描写了碧凤蝶,说说前三部分描写各有什么象征作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共享单车以低成本、高便捷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除了自由度高、取用便捷、价格便宜的特点之外,共享单车亦具有极大的正面社会效应,减轻了政府主导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财政负担,并有效倡导了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

共享单车也带来了极大的投资机会,共享单车产业链千亿价值有待挖掘。

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到12.3亿元,用户规模达到0.28亿人。预计到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将达102.8亿元,增长率为735.8%。用户规模预计在2017年将达2.09亿人,将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共享单车需求量约1000万辆,蕴藏着281亿元的市场,加上上游的单车、车锁制造,以及下游的大数据、导流等增值服务领域,产业链价值可达千亿规模。目前,共享单车的收入主要包括使用租金收入、押金形成资金沉淀收入,以及后期的广告收入以及大数据的出售收入等。未来随着盈利模式的不断成熟以及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共享单车前景无限。

共享单车正处于大规模投放车辆和提升软硬件水准的阶段。目前共享单车领域已经有多达20余家公司,各路玩家跑步进场。

(摘编自陈莜《共享单车研究报告》)

材料二:

(速途研究院《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报告》)

材料三:

共享单车虽然方便,但消费者吐槽的问题也不少。想骑单车要注册、交押金,还要充车费。其中,部分单车押金过高,很多消费者接受不了。四成消费者不能接受预充值。能接受的消费者,也希望预充值金额在50元以下。但是,实际调研中,只有小蓝单车不需要预充车费,其他都需要。而且如果要退预充的车费,需要通过客服人工操作。

骑共享单车发生意外,运营商要不要负责?从省消协了解到,目前只有ofo已实现为每一位驾驶人购买保险,其他品牌都在推进中。共享单车的集中投放,导致车辆违停,甚至出现了大量“僵尸车”的情况,给车辆停放以及交通秩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中国人才网《共享单车调查报告》)

材料四:

2017年以来,共享单车平台竞争进一步升级,以ofo和摩拜为代表的多家平台开打价格战。相继采用限时免费骑、充值返现等方式吸引用户尝试共享单车出行、提升共享单车用户使用频率,进一步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从3月13日开始,摩拜单车周一至周四10:00-16:00免费。3月初,摩拜单车启动“充100得210”充值优惠活动。用户通过最新版摩拜单车APP或微信小程序充值,即可享受“充100得210、充50得80、充20得30”的福利。2月20日,摩拜单车在济南、上海等地推出免费骑行活动。3月9日,小蓝单车宣布全国范围内免费骑行一周活动。此后,小蓝单车又宣布将实行更大的优惠政策:扫描返现300元。

(摘编自艾媒咨询《2017Q1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因其低成本、高便捷、减轻政府负担、解决公共交通好处,受到大家欢迎。
B.共享单车的产业链价值惊人,除租金、押金收入外,还有相关制造及各种增值服务。
C.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尚待成熟,盈利空间尚待扩展,广告将是后期的一项收益。
D.今年以来,共享单车平台恶性竞争又升级,各家出台优惠措施,不恤血本吸引顾客。
【小题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利用沉淀资金可产生巨大收益,所以押金,预充车费便成为共享单车企业的重要收入。
B.因为共享单车利润可观,带来极大的投资机会,各路玩家不甘落后,进场抢战商机。
C.材料二图表说明,共享单车企业的用户好感度越高,盈利也就越多,比如摩拜和ofo。
D.使用共享单车如果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共享单车所属企业必须承担责任,积极理赔。
E.共享单车快速发展,遇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
【小题3】如何才能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岑燮钧
三个月前,李老汉去中医院配药。在窗口,一个人指着他说:哟,你不是老李吗?原来是两年前省城同住一病房的老张,他也是来配药的。病友见病友,两眼泪汪汪。
“啊哟,老李啊!我问过几次那个主治医生,都说没见你来复诊。”
李老汉说:“我命贱。”医院里来过两次随访电话,催他去检查,他都没去。
老张是公家人,公费,不一样。
老张告诉他又动了两次手术。一次是肝癌复发,趁还小,就切了一刀。一次是两个月前,心脏里放了个支架。李老汉想,这得花多少钱啊。李老汉做了黄卡,配药是便宜了,可是也只能吃中药,那种很贵的西药早停掉了。
“你现在还好吗?”
李老汉告诉他,甲胎蛋白有点往上升,医生让他赶紧去大医院复查一下。
老张说,赶紧做个加强CT,如果又有了小瘤子,赶紧做掉。
有一次桥头闲聊,有人告诉你得的是肝癌,村里人都知道,就你自己不知道。李老汉心里一惊,当晚没吃饭。但他是个大咧咧的人,心想,反正现在还活着,随它。第二天,还是桥头扯淡。
这一次回到家里,他又说想去省城检查一下。老伴说给儿子说过了,儿子说年底前陪他去一趟。儿子做生意折了本,把爹娘的老本都扔进去了,回家都难。
“年底年底,医生说越快越好!到年底,还不知道我人在不在呢!” 李老汉忍不住发了脾气。
这话说过也就说过。老伴抹眼泪。儿子进门,也是低头走路,不敢看人。
他有时想,这也是命定的,随它!有时老伴催他吃中药,他一边吃,一边喃喃自语:中药是骗骗人的!
尽管骗人,他还是一星期一次去配药。
他收些破铜烂铁,卖了钱,自己保管着。老伴把钱给儿子,他说过几次,也随她。他肯定先死,苦头是她吃的。
有一天回来,老伴告诉他,老张没了。他起先不知道说谁。不是才三个月吗,那时还好好的呢。
原来是老张的女人打来的电话,说老张还留着很多药,跟李老汉以前吃的是一样的。老张临死前交代过,送给李老汉,也不枉病友一场。
李老汉带着家里的一袋玉米棒和地瓜,收破铜烂铁时拐弯去了一趟老张家。小区里不让进,他看看自己也不像是能进去的人,就给张嫂打电话。张嫂出来,人老了不少,也瘦了不少。他接过一大袋药,一连声说谢谢。张嫂让他进去坐一会,他怕玷污人家的屋子,也没进去,拿出了地瓜和玉米棒,说是自家种的,没打药水,干净的。
两人唏嘘了一阵,别过。
李老汉想想,心里还是有点难过。老张是个热心人,每次买早点,总是扔给他一份。不挂针时,还下棋。两个人在一起的一个月,是李老汉这辈子最安闲最滋润的日子。
李老汉出了城,过了村,在庄稼地边停了下来。打开袋,看里面的药,果然,那种西药在,而且有十瓶。他一阵高兴,收拾好,绑紧了袋口,怕掉了。
回到家,老伴不在,该是去地头了。
他拿出那袋药,有西药,有中成药。他打开那种西药的瓶盖,揭开密封的锡纸,里面是一团棉花。拿出棉花,里面是熟悉的七颗药,小小的,很不起眼。但他知道,要两百多元钱。一天一颗,只能吃一星期。这十瓶,可以吃两个多月。一想起两千多块钱,他就觉得太欠人情了。尽管是老张送的,但白拿人家的东西,到底过意不去。他想,以后去城里配药,再送些干净的菜蔬过去,也算是表表自己的心意。
李老汉的手很粗糙,他小心翼翼地把药倒出来,结果连着倒出了三颗。他用老茧开裂的手指把其中两颗捏起来放进瓶去。老眼昏花,笨手笨脚,听见一颗“的”的一声,掉在瓶沿,滚下去了。他赶紧寻找,可是找不到。桌下也看了,好像没有。开着了所有的灯,还是不见踪影。他到处找老花镜,好不容易找着,趴在地上,一边看,一边用手抚过去。这时,他看清楚了,一颗药正掉在地上。
他拿起来,轻轻一擦。倒了一口水,在水里洗了一下,怕化了,又很快拿出来,放进了嘴里,用水吞下。
一会儿,满舌根的苦味,蔓延开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啊哟,老李啊!……”老张见见到老李十分惊喜,面对老张的热情,老李却用“我命贱”这样冷言相对,表现出他虽然朴实但不懂礼貌。
B.“李老汉做了黄卡,配药是便宜了,可是也只能吃中药,那种很贵的西药早停掉了”,表明重大疾病给农民带来的生存窘境,引人深思。
C.李老汉儿子这个人物,着墨不多却能让读者明白,他是一个不懂经营,不懂孝道,忘恩负义的败家子弟,是当今部分年青人的真实写照。
D.小说细节描写实出,结居写李老捡拾掉在地上的小药粒放到嘴里吃下的细节,生动地表现出正在年青农民身上流失的勤俭节约的美德。
【小题2】老张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药”为标题有哪些作用? 请联系小说内容予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