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①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②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小题1】画线句①中“间或一轮”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形象地表明了祥林嫂怎样的精神状态?(4分)
【小题2】画线句②中,祥林嫂的眼睛为何会忽然发光?(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7-10 10:28: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冰释
刘腊梅
这个暑假又长又闲,夸大了人的所有知觉。
芝化刚参加完初中升学考试,在家等待结果。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她报考了城里一所师范学校。
每年暑假,表妹都要来家里玩一段时间,尽管母亲从没有好脸子。对于褒和贬她都以没心没肺的坦诚笑容一一收受,高兴与不高兴都挂在脸上,心眼儿浅得一眼可以望到底。她并不知道自己成了舅妈与外婆恶劣关系的牺牲品,照样每年放暑假就来乡下消磨。有时候芝化也不亲表妹,因为她一来就分走了奶奶对她的专宠。奶奶对这个外孙女藏着好,是见不得人的那种,偏偏几次都被芝化撞见。比如偷偷塞个煮鸡蛋给表妹,或者悄悄拿两元卖破烂的钱给她零花。对于这份私情,表妹很懂事地配合,从不在第三者面前显摆。但这种私赠私授的诡秘感情,并没有瞒过母亲和芝化,芝化把它沉到心里,母亲把它挂在脸上。
这天晚饭时分,桌上多了一道薏米炖排骨,是奶奶用自己的私房钱来给表妹接风的,母亲才不会因为这个小客人的到来而改善伙食。而对于因表妹而开的洋荤,母女俩都不会领情。母亲因为头天晚上和父亲争论舅舅过生日送礼金的问题没有达成一致,一张脸冷得瘆人。芝化把喝汤的声音降到最低,排骨上残留的肉渣子也不敢用力地吮,怕弄出声响来给母亲找到发作的理由。
“芝化,快吃,完了和我一起去晒谷场收包谷。光吃不做,会消化不良的。”
除了芝化被迫接收这个信息外,全家人都当没听见。表妹把一块骨头拿在手里,啃得翻来覆去,有滋味得很。
母亲拿着笤帚与竹篓向晒谷场走去。芝化只好草草结束了晚饭:“表妹,我们一块儿去吧,东西多了我拿不了。”临走时她叫上了表妹,这算是好心还是歹念?表妹乐颠颠地跟在芝化后面,不知道她领受表姐给她找的这个为这餐好食必须付出代价的理由没有。表妹把事儿做得像玩游戏,有两分调皮,手上快一拍慢一拍,由着性子打发,晚饭的不愉快丝毫不影响她的心情。母亲看不惯这种小姐派头的作风,脸上写着嫌恶与不屑,呼呼的扫帚带起一层扑面的灰,像千军横扫的沙场。
“姐,我妈说你上了新学校,要经常来我家耍哟。”在表妹眼里,表姐可是要飞出山窝了,她先替表姐新鲜和高兴起来。母亲也受了点感染,脸色暖多了,对表妹说:“你爸爸一车货下来可不少挣钱,以后你外婆还指望着你们呢。”表妹并不懂得母亲在旁敲侧击地推卸责任。
住了一个星期,表妹回城了。
暑假很快结束,芝化落榜了,屈在家里不知去向。母亲病倒了,医生说是肝火过旺,气急攻心。
第三天里,表妹顶着毒辣辣的太阳来了,手里拎了两袋奶粉,两条黑亮的辫子和一张油亮的脸庞像被阳光镀了一层金。人在门外两米,声音已闯了进来:“姐,听外婆说舅妈生病了,我妈让我来看看。”芝化嘴角向里屋呶了呶,眼睛替母亲领受了谢意。表妹推开屋的门,把奶粉搁在床头:“妈让我拿了奶粉,你冲水喝,别人送的,我家没人喝。”表妹从不拿别人的人情替自己献礼。“我爸找人打听了,表姐只差两分,找个管事儿的熟人问问,再拿些钱应该还是可以去读的。爸爸说他先给表姐把学费垫上,去学校报了名再说……”芝化听得很囫囵,她看不到母亲的脸色,却知道她脸上一定正发生着阴晴变化,还是应接不暇的那种。
“你爸真这样说吗?”母亲找不到为自己下台的话来说,有点不敢相信那个发了迹的姑父。表妹这时候已经在找电视机的遥控器了,顾不上回答母亲,自己打开好多天不闻声息的电视,专注而投入。
“芝化,给表妹冲杯糖水,这么热的天,看这汗……”母亲怕表妹反悔似的,也不追问刚才的问题了。芝化不喜欢那黏腻的感情,给表妹端来一大杯凉白开。表妹咕咚咕咚灌了一杯。短短的十分钟内,芝化像是走了一程长长的路,风雨也淋了,风景也看了。母亲坐了起来,陪着表妹一起看电视。芝化敢说,这是母亲平生第一次认真看自己一点不喜欢的动画片,表情上写着看不懂的热情,是那种小孩子全心全意凑热闹的虔诚。表妹成了动画片里的一个角儿,被母亲一起慈爱地看进眼里。表妹还是没心没肺地笑着,忘我得很。
厨房里,奶奶又在张罗着腊肉猪脚汤。芝化静静地待在一边,心里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受。闻着肉香,好像这几天缺乏的烟火味儿全都找补回来了,特别饿,特别馋。
(选自2014年6月9日《羊城晚报》)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落榜”对芝化的打击很大,以致让她食不甘味,浑浑噩噩;而命运的转折和母亲态度的变化,又
让她找到了些许的信心。
B.奶奶是位慈祥的老人,她不仅爱自己的孙女,而且爱自己的外孙女,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常常要
招致孙女的责怨。
C.芝化非常懂事。她知道母亲和父亲头一天晚上又起纷争,吃饭时就谨小慎微,压抑着自己,害怕引
发母亲情绪的爆发。
D.母亲很世俗,听说芝化姑父能赚钱,就想将婆婆推给他赡养,听说他帮助芝化上成了学,才一改故
态对表妹“示好”。
E.城里的表妹,暑假来舅舅家玩,舅母对她从没有热情款待,这说明这位舅妈并不喜欢城里人,或者
对城里人有妒忌之心。
【小题2】作品中的“表妹”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芝化”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4】有人说:幸福的婚姻,不仅需要一方对另一方个体的接纳,而且需要对另一方所属整个家庭的接纳。对此,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刀 势 画

王 斌

洛阳在清末民初,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1920年,吴佩孚进驻洛阳,洛阳遂成河南省会,军政要员云集,人口猛增。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后,又刺激了商业的发展。抗战爆发开封沦陷时,大批商号来洛阳开业,更让洛阳繁华无比,民间艺术颇多。

洛阳剪纸就是其一。洛阳剪纸有三种,最好的一种是创作剪,完全出自艺人的自创,随心所欲,一蹴而就,为剪纸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创作剪”技艺最深的,在洛阳数秦百川先生。其作品栩栩如生,涉材广泛,独门绝技更是让人惊叹。

剪纸由中国传入日本,改良之后很快成为日本高雅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人物是一位叫宫田雅之的人。此人通过刀势表现思想哲学和艺术美学,作品被世人称之为“刀势画”。刀势在纸上所产生的线条配以艳丽的色彩,交相辉映之中,给人一种极大的感染力。

1944年夏,宫田雅之的夫人龙愁秀带着儿女和丈夫生前得意弟子来到洛阳。当地友人问起中日剪纸艺术的话题时,宫田夫人说:“中国的剪纸艺术还缺少足够的美术素养和绘画基础,只局限于装饰作用,所以中国的剪纸只能像土特产一样批量销售,却登不上大雅之堂……”

秦百川先生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当他听到那些话之后,脸红得发烫,立刻招呼弟子拜访。龙愁秀和秦先生一交谈,知道了自己言语间不慎得罪了人,立刻给秦先生鞠躬致歉。秦先生说:“我接受你的道歉,也想见识一下您丈夫的‘刀势画’。虽然中日交战,但艺术无疆界。明日9时,在天门广场现场交流一下,也算为两国剪纸艺术做点事吧。”宫田夫人欣然接受了秦先生的请求。

第二天,宫田夫人如约而至。一阵客套之后,比赛正式开始。

那宫田弟子才三十多岁,却技艺了得,四十分钟后作品已完成,悬挂于展厅显要位置。

那是宫田雅之代表作《白桦湖四季》的翻本。作品巧妙利用了光影元素,将七彩玻璃纸刻贴出惟妙惟肖的白桦树、月亮、山峰、氤氲、湖水、鸟儿。在玻璃装裱镜的反射下,画面亦真亦幻,将日本风景名胜白桦湖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立体感强的美妙感觉。

宫田弟子作品一完成,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秦先生那里。秦先生早已进入忘我境界,挥剪如飞。时而如走蛇空灵诡异,时而如蜻蜓点水飘逸轻灵。手臂运作间,纸屑扬扬洒下。少顷,额头渗出细汗。良久,秦先生手臂停了下来,抬起头郑重凝视墙上高高悬挂的《白桦湖四季》。少顷,只见秦先生划破长空的一剪之后,突然一口鲜血“噗”地喷出,人慢慢倒地。

赛场大乱。秦先生被送往医院之后,那幅带血作品静静躺在案上,揪着众人的心。作品表现的是豫西抗日独立支队血战日军保洛阳。有骏马飞跃嘶鸣,有山河支离破碎,有百姓同仇敌忾……那磅礴宏大的气势,丝丝入扣的表现手法,精妙的造型,勇进悲壮的氛围,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前线战场。

人们正赞叹间,只见秦先生几名弟子红着眼睛返了回来。数米长的剪纸在几个人手中被慢慢撕开。立刻,剪纸变成了对称的两幅作品。突然有人喊到:“剪纸上有字。”众人这才注意到,在错综复杂的线条中,隐藏着偌大的两个字“落阳”。几名弟子把对称的两幅剪纸轻轻移到了屋外。清风吹动下奇迹出现了,只见剪纸上人儿车儿马儿飞快哗哗地动。或疾跑、或跳跃、或厮杀,似有鲜血飞迸,似有硝烟弥漫,似有枪弹嗖嗖飞过。风停时,人儿车儿马儿趋于平静,“落阳”二字又显示出来。

大赛之后,传来秦百川先生去世的消息。

让人们称奇的是,自那一天开始,日军在中国战场很快大溃败,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不可一世的日本太阳旗从洛阳上空狼狈撤下,历时一年零三个月。

(选自《小说月刊》)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剪纸比赛时,宫田弟子技艺了得,用四十分钟剪出的宫田雅之的代表作《白桦湖四季》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立体感强的美妙感觉。
B.秦百川那幅带血的剪纸作品表现了中国军民抗日的内容,造型精妙,表现手法丝丝入扣,气势磅礴宏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这篇小说的情节简单,通过中日之间进行剪纸比赛、挫败日寇阴谋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D.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人类共同审美共同欣赏的,小说中无论是宫田弟子的作品还是秦百川的作品,其技艺之高超能得到人们共同的欣赏。
【小题2】小说开头部分对洛阳剪纸作了介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中的秦百川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忘川注

聂鑫森

国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贺望川,是个奇人,奇在记性惊人忘性也惊人,所以他有个字号忘川。

他的肚腹里确实“藏”了不少书,读书博而专,《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他可以闭目诵读。你问某书某段话该如何正确评断,他会滔滔不绝地先说出自秦汉到清代名流的观点,末了才说:“敝人的见解是——”

这是什么记性?简直就是一部活电脑。

可他的忘性也令人匪夷所思。出门忘记带钥匙;别人问他的手机号码,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不得不问妻子和同事;有时夜里回家,他找不到这条小巷,只好四处问人该怎么走。

妻子取笑他:“你这是什么记性?别哪一天把自己弄丢了。他说:“我只记我该记的事,其余的就拜托你了。”

一星期前,贺望川请一位老朋友到离家不远的一家“百鱼斋”吃中饭。这里的菜品皆与鱼有关,各道菜都可口,两人尽兴喝了一斤酒。该结账了。贺望川一摸口袋,忘记带钱夹了。友人也和他一样,出来得匆忙,除了记得带香烟、打火机,别的都没带。

贺望川对服务员说:“对不起。我让我的朋友留下做人质。这个人质可得好好侍候,他是湘楚大学的著名教授。我家离此不远,我快去快回。”

回到家里,取了钱,贺望川正要出门,忽听有人喊:“贺教授在家吗?有快递。”

妻子说:“你盼望的小谢来了。”

“肯定是北京寄来的快递,我的学生们出版了几本新书,说三天会到,果然到了。”

“谢定山小友,星期天你也没休息?”

“因为有你的快递,我知道你想先睹为快,就赶快送来了。”

“快坐下。先喝茶。”

小谢是快递公司的送货员,专送文化街这条线路。贺望川购书量大,又有各地的友人、学生寄赠书籍、资料,所以每隔几日,小谢就要上门来送货。一送就送了两年,彼此变得相当亲稔。

贺望川用剪刀剪开塑料包装袋,取出几本书来,爱不释手地翻了一遍,说:“我的学生都成气候了,‘新松恨不高千尺’,太好了。小谢,每次都辛苦你,令我铭感啊。”

“贺教授,您客气了,我干的就是这个活。说真的,能为你们这些大学者送快递,是我的荣幸。可惜家里条件差,我只读了高中,就从偏远的山区到城里来打工,可我从心里敬重你们,我爹我爷爷也是。我一回家,他们就问学者是什么样子,说了些什么话,我都一一告诉他们。”

贺望川忍不住大笑起来:“你就说,这些读书人不多一只眼睛不多一个鼻子,和大家没什么不同。”

“可他们不信,尤其是爷爷,我要他进城来看看,可他早已瘫在床上了,没法来。”

“什么时候你领我去,让他看看我——一个似僧似俗的人。”

“那会让爷爷乐翻天的。我就代爷爷先谢谢你了。”

小谢作古正经站起来,向贺望川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们正说着话,留在饭店里的友人领着服务员,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你真是个‘忘川’无疑!把我丢在饭店,也不拿钱去赎。我家住得远,要不我会领着服务员去取钱,免得又登你的门。”

贺望川这才猛醒过来,赶忙向友人谢罪,然后付款给服务员,再另加小费。

……

一眨眼,就过去了一个月。

盛夏,炎天暑地。

来贺家送快递的,忽然换了另外一个姓马的小伙子。贺望川很奇怪,问:“小谢呢?”

小马说:“他爷爷病重,恐怕熬不了几天了,小谢请假回老家去了,由我暂时代替他。”

“他老家在哪儿?”

“是本市管辖的株洲县朱亭镇大龙山村,坐汽车去要大半天。”

“你有小谢的手机号码吗?”

“有。”

贺望川赶快用笔把地址和手机号码记下来。

小马问:“贺教授记这些做什么?”

“我答应过小谢,要去看望他爷爷,这个事我忘不了。君子不能言而无信,我明天就去,让儿子开车送我去。”他转过脸问妻子:“你愿意去吗?”

妻子说:“有道是夫唱妇随,我也去!”

(有删改)

(注)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死之后要过鬼门关,经黄泉路,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由忘川河划之为分界。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了贺望川请友人到饭店吃饭,竟忘了带钱,表现了老朋友相聚“相忘于江湖”的真性情,自有感人之处。
B.小说善于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贺望川的一句“我的学生都成气候了,‘新松恨不高千尺’,太好了”,就表现了他渴望学生成才的急切心情以及对学生成就的赞美之情。
C.小说结尾,贺望川夫妇要去看望快递员小谢的爷爷,不但突显了他们平等待人,懂得感恩等特点,而且形象地揭示了主旨。
D.小说以“记性”为中心谋篇布局,使情节更简洁,主要集中在贺望川的“忘记”上,同时集中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使主题更突出。
【小题2】贺望川说“我只记我该记的事”,请你概括文中写了哪些他记住的事?
【小题3】文章以“忘川”为题,有何妙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习蒲松龄   莫言
从我家西行三百里,有一个地方叫淄川。三百年前,在淄川蒲家庄的一棵大柳树下,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他面前摆着一张小方桌,桌上放着茶壶、茶碗、烟笸箩、烟袋锅。来来往往的人如果渴了或是累了,都可以坐在小桌前,喝一杯茶或是抽袋烟。在你抽着烟或是喝着茶的时候,白胡子老人就说:“请讲个故事给我听吧。随便讲什么都行,奇人奇事,牛鬼蛇神……随便讲什么都行……”他虽然老了,但眼睛却像三岁孩童的眼睛一样清澈,让人无法拒绝他的要求,何况还喝了他的茶水抽了他的烟。于是,一个个道听途说的、胡编乱造的故事 ,就这样变成了《聊斋》的素材。这个白胡子老头当然只能是蒲松龄,一个右胸乳下生着一块铜钱大黑痣的天才。
我爷爷的老老老老爷爷是一个贩马的人,每年都有几次赶着成群的骏马从蒲家庄大柳树下路过。他喝过蒲松龄的茶,抽过蒲松龄的烟,自然也给蒲松龄讲过故事。《聊斋》中那篇母耗子精阿纤的故事就是我这位祖先提供的素材。这也是《聊斋》四百多个故事中唯一发生在我的故乡高密的故事。阿纤在蒲老前辈的笔下很是可爱 ,她不但眉清目秀、性格温柔,而且善于囤粮 ,当大荒年里百姓绝食时,她就把藏在地洞里的粮食挖出来赈济灾民。当然娶她为妻的那个穷小子也因此发了大财。阿纤夜里睡觉时喜欢磨牙,但这也是天性使然,没有办法的事。
得知我写小说后,这位马贩子祖先就拉着我去拜见祖师爷。祖先骑一匹白马,我骑一匹红马。我们纵马西行,跑得比胶济铁路上的电气列车还要快,一会儿就到了蒲家庄大柳树下。祖师爷坐在树下打瞌睡,我们把他老人家惊醒。祖先说:“快跪磕头!”我慌忙跪下磕了三个头。祖师打量着我,目光锐利,像锥子似的。他瓮声瓮气地问我:“为什么要干这行?!”我在他的目光逼视下,嗫嗫不能言。他说:“你写的东西我看了,还行,但比起我来那是差远了!”“蒲大哥,我把这灰孙子拉来,就是让您开导开导他。”祖先在我屁股上踢了一脚,大喝:“还不磕头认师!”于是我又磕了三个头。祖师爷从怀里摸出一只大笔扔给我,说:“回去胡抡吧!”我接住那管黄毛大笔,低声嘟哝着:“我们已经改用电脑了……”祖先踢我一脚,骂道:“孽障,还不谢恩!”我又给祖师爷磕了三个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头写蒲松龄摆茶摊,听故事,意在说明《聊斋》的故事都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
B.“我”爷爷的爷爷喝过蒲松龄的茶,抽过蒲松龄的烟,给蒲松龄讲过一个发生在故乡高密的真实故事。
C.小说写“我”拜蒲松龄为祖师爷,并接过他扔给“我”的黄毛大笔,表明“我”的小说创作继承了蒲松龄的创作方法和风格。
D.小说写“我”三次向蒲松龄磕头,说明“我”对蒲松龄佩服得五体投地,崇拜至极。
E.这篇小说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情节环环相扣,紧凑集中,结构非常完整。
(2)小说两次描写了蒲松龄的眼睛,分别表现了蒲松龄什么性格特点?
(3)莫言的小说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魔幻主义的风格。试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①“我接住那管黄毛大笔,低声嘟哝着:‘我们已经改用电脑了……’”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②评论者对莫言小说的语言褒贬不一,请谈谈你对这篇小说语言的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战风车 塞万提斯

一心想做游侠骑士的绅士堂吉诃德,游说一个名叫桑丘·潘沙的老乡道:尽管放心,跟自己出门,因为可能来个意外奇遇,一眨眼征服了个把海岛,就让他做岛上的总督。反正堂吉诃德说得天花乱坠,又是劝诱,又是许愿,这可怜的老乡就决心跟他出门,做他的侍从。

堂吉诃德马上去筹钱,或卖或当,出脱了些东西,反正都是吃亏的交易;这样居然筹到小小一笔款子。他又弄到一面圆盾牌,是向朋友商借的;又千方百计把破碎的头盔修补完善。他通知侍从桑丘收拾些随身必需的东西,桑丘说他有一头很好的驴子,也想骑着走。堂吉诃德为这头驴的问题踌躇了一下,他搜索满腹书史,寻思有没有哪个游侠骑士带着个骑驴的侍从。他记不起任何先例,可是决计让桑丘带着他的驴子,等有机会再为他换上比较体面的坐骑。一切齐备,桑丘和堂吉诃德都没向自己家里告辞,两人在一个晚上离开了村子,没让任何人看见。

桑丘一路上骑着驴,像一位大主教,满心希望马上做到东家许他的海岛总督。桑丘对他的主人说:“游侠骑士先生,您记着点儿,别忘了您许我的海岛;不论它有多么大,我是会管理好的。”

堂吉诃德答道:“桑丘朋友,书上说古时候游侠骑士征服了海岛或者王国,总把自己的侍从封做那些地方的总督。我决不让这个好规矩坏在我手里,还打算做得更漂亮些呢。很可能六天之内,我就会征服一个连带有几个附庸国的王国,那就现成可以封你做一个附庸国的国王。”

桑丘答道:“假如我做了国王,那就连我的老伴儿也成了王后了,我的儿子也成了王子了。”

堂吉诃德道:“那还用说吗?”

桑丘说:“先生,我跟您说吧,她不是王后的料,当伯爵夫人还凑合。”

堂吉诃德说:“那你就听凭老天爷的安排吧,他自会给她最合适的赏赐。可是你至少也得做个总督才行,别太没志气。”

桑丘回答说:“我的先生,我不会的。”

这时候,他们远远望见郊野里有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一见就对他的侍从说:“运道的安排,比咱们要求的还好。你瞧,桑丘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一个个杀死,咱们得了胜利品,可以发财。这是正义的战争,咱们要主持正义,消灭地球上这种坏东西是为上帝立大功。”

桑丘道:“什么巨人哪?”

他主人说:“那些长胳膊的,你没看见吗?有些巨人的胳膊差不多两里长呢。”

桑丘说:“您仔细瞧瞧,那不是巨人,是风车;上面胳膊似的东西是风车的翅膀,给风吹动了就能推转石磨。”

堂吉诃德道:“你真是外行,不懂冒险。他们确是货真价实的巨人。你要是害怕,就走开些,做你的祷告去,我一人单干,跟他们拼命好了。”

他一面说,一面踢着坐骑冲出去。他的侍从桑丘大喊说,他前去冲杀的明明是风车,不是巨人;他毫不理会,横着念头那是巨人,既没听见桑丘叫喊,跑近了也没看清是什么东西,只顾往前冲,嘴里嚷道:

“你们这伙没胆量的下流东西!不要跑!来跟你们厮杀的只是个单枪匹马的骑士!”

这时微微刮起一阵风,转动了那些庞大的翅翼。堂吉诃德见了说:“即使你们挥舞的胳膊比巨人布利亚瑞欧的还多,我也要和你们见个高下!”

他说罢一片虔诚向他那位社尔西内娅小姐祷告一番,求她在这个紧要关头保佑自己,然后把盾牌遮稳身体,横托着长枪飞马向第一架风车冲杀上去。他一枪刺中了风车的翅膀;翅膀在风里转得正猛,把长枪迸作几段,一股劲儿把堂吉诃德连人带马直扫出去;堂吉诃德滚翻在地,狼狈不堪。桑丘赶驴来救,跑近一看,他已经不能动弹。

桑丘说:“天哪!我不是跟您说了吗,仔细着点儿,那不过是风车。除非自己的头脑给风车转糊涂了,谁还不知道这是风车呢?”

堂吉诃德答道:“甭说了,桑丘朋友,打仗的胜败最拿不稳。看来把我的书连带书房一起抢走的弗瑞斯冬法师对我冤枉很深,一定是他把巨人变成风车,来剥夺我胜利的光荣。可是到头来,他的邪法毕竟敌不过我这把剑的锋芒。”

桑丘说:“这就要瞧老天爷怎么安排了。”

桑丘扶堂吉诃德站起来,重新上马。那匹马已经东倒西歪了。他们谈论着方才的险遇,顺着往拉比塞峡口的大道前去,因为据堂吉诃德说,那地方来往人多,必定会碰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奇事。

(节选自《堂吉诃德》,杨绛译,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可怜的老乡就決心跟他出门,做他的侍从”这句话中,“可怜”一词表现出作者对桑丘这个形象的同情和喜爱。
B.“马上去筹钱,或卖或当,出脱了些东西,反正都是吃亏的交易”,表现了堂吉诃德一心做游侠骑士的决心和迫切心情。
C.在文中,堂吉诃德多次提到要封桑丘做总督或国王,说明堂吉诃德对自己作为游侠骑士的能力深信不疑。
D.堂吉诃德把看到的三十多个风车当成大得出奇的巨人,这其实是他的幻觉,是骑士小说对他影响的结果。
【小题2】选文中的堂吉诃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3】作者塑造的第二主人公桑丘,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