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柿子红了
白秋
清冷的风,挟着秋雨,刮走了整个夏天。 
柿子红了。村口老柿树下,三奶奶又开始在那里削柿皮晒柿饼了。 
向东是村子里走出来的文化人,常年背着相机跟一帮摄友们东奔西走,发表多少作品不说,混了个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倒是真的。 
小时候,他清晰地记着三奶奶是坐着鲜红苇席扎制的棚子、饰有大红门帘的马车,从三十里外的山那边拉进村里来的。她微胖不碍灵巧的身材,白里透红的脸蛋,清澈见底的眼睛里还不时闪过一丝羞涩的光。三奶奶这边一掀门帘,就把村里一些年轻人的魂给勾走了。 
三爷爷是个木匠,手巧心细出活快,在附近村子里是出了名的,也只有他才能娶回这样的婆娘。
村子在城区向西二百多里的地方,过去要攀过九曲十八弯的牛角岭,走上老半天。现在好了,隧道打通,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山村没有统一规划,住户还像过去一样散落在向阳的山坡上,与遍野的柿树一样自由自在。
三十多年过来了,三奶奶依然住在她那个简易的窝棚里,围着厚厚的棉线围巾,穿着略显臃肿的棉衣裤,手脚麻利地削着柿皮。塑料薄膜围成的晾晒场上,吊起了一片连着一片的柿饼子,红艳艳的柿饼,映着她阅尽沧桑的脸,好一幅秋意深远的画面。这是秋天的收获,过去可也是一冬的柴米油盐呢。
记不清多少次了,儿子们动员三奶奶到城里住,都被她一句话给堵回去。要是你爹回来,找不到家怎么办?
在过去那漫长的夜晚,山村人们有的是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家长里短闲扯拉呱,老少爷们交换抽着自家地里种的旱烟,品着孬好。那些半大不小的后生们就聚在一起玩玩牌,打打闹闹,往往是谁家媳妇漂亮就往谁家钻。他们认准了三爷爷经常做工不在家,有事没事偏往他家里跑。耍着玩着,个别人就忍不住戳七弄八,捏捏胳膊摸摸脚,占点小便宜。只要不太过分,三奶奶也就一笑而过。
一年后,大儿子出生,长得虎头虎脑人见人爱。那帮年轻人就凑在一起闲磨牙,这个说是我的,像我;那个说是他的,像他。虽说谁也没在三爷爷面前叨叨,风言风语还是传到他的耳朵里。一阵子他没事找事,摔盆子砸碗地跟三奶奶闱别扭,三奶奶也不稀跟他计较。后来,他就不出去找活干了。二小子出世了,家里越发紧张起来,三爷爷也只是在附近找点零活干,从不在外面过夜。
那年,公社里赶工期修建会议礼堂,把周围村里木匠窑匠全抽调了去。大家吃住都在工地上,要求加班加点不准回家。三爷爷是十二分的不乐意,推来推去不想去。直到被外号叫花心大萝卜的村支书找来,狠狠地骂了一顿,他才磨磨蹭蹭去报到。
没过几天,他找了个由头就往回跑。到家的时候,天已漆黑一片。临近了,他看见一个黑影,从家门口方向一闪而过,像极了村支书的样子。三爷爷的心“倏”地一下收紧了。 
三爷爷蹲在自家门前,抽完了满满的一大荷包旱烟。 
天亮时,他悄悄走进屋里。对睡在炕上的三奶奶说,公社当官的安排我去东北买木料,短时间不回来了。三奶奶追出来问,那要到什么时候?他头也没回撂下一句,柿子红了的时候!从此就再没见面。 
…… 
三奶奶,三奶奶,我给你照张像吧? 
老嚷瞌碴眼的有什么好看的,不照,不照。 
好看着哩。如果发表获奖了,你就成了名人啦,到那时,全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了呢。 
啊!噢……那你等会儿,等会儿哈。她一溜小跑走进屋里。 
过了好半天,才见她身穿红袄,下着青裤,头发梳得铮明瓦亮,一只手不停地把那一缕银丝往耳朵后面掖着,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夕阳的光辉斜洒下来,笼罩着炊烟四起的小山村,古老苍劲的柿树上挂满了数不清的小灯笼。三奶奶站着简陋的门前,背后是一片接着一片串在一起的柿饼子,堆满皱褶的脸庞上洋溢着祈望的笑容,一双眸子熠熠生辉。 
咔嚓、咔嚓……相机凝固了这一个瞬间。 
向东的摄影作品获奖了,特别是《柿乡风情——守望》那个片子,获得了这次全国摄影赛的唯一大奖。
北京农展馆的展览大厅内人头攒动,他发现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久久伫立在那幅作品前,看了又看。
——选自《百花园》2014年优秀原创作品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每年秋天柿子红了,三奶奶就忙着削柿皮晒柿饼,红艳艳的柿饼,映着三奶奶阅尽沧桑的脸。这种朴实的生活方式正是三奶奶守望爱情的一种寄托。
B.文中多次写到三奶奶身穿红袄,围着厚厚的棉线围巾,手脚麻利地削着柿皮以及她生活着的小山村,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凋敝和落后。
C.结尾时,照片中的三奶奶和照片前的三爷爷,穿越岁月和空间久别重逢,气氛令人哀婉惆怅,却又不失温暖和美感。
D.小说以摄影师向东的视角,倒叙中融入插叙,为读者讲述了一个真诚而又凄美的“守望爱情”的故事。
E.小说中的三奶奶,年轻时颇有姿色,人又随和,只要村里后生的玩笑不过火皆是一笑而过。对此三爷爷非常不满,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2)小说中的“三奶奶”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以“柿子红了”为题,有何妙处?
(4)小说的结尾说,向东的摄影作品《柿乡风情——守望》获得了这次全国摄影赛的唯一大奖。请结合文本探究《柿乡风情——守望》获奖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1-25 02:08: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内奸(节选)

方之

那是一九四二年三月初七这天拂晓,刘圩子那个方向忽然几面响起了枪声。

暮色来临时,传来了一阵清脆的马蹄声,门环震耳地响了起来。榆面商人田玉堂把门一开,黄司令员带着几个通讯员进了屋。告诉田老板:敌人三路分进合击,想围歼我军。支队要跳到外线去,把敌人引走,保护根据地的人民。严赤副司令员已带着部队插到前面去了。他的爱人——搞政工的杨曙怀了孩子,天黑过封锁沟时,摔了一跤,疼得打滚。她无法跟部队运动了,想到他家隐蔽起来,找个医生瞧瞧。

“黄司令员!”田老板急切地说,“镇江美国教会办的仁慈医院,有个曹大夫,和我亲如兄弟,找他去,万无一失!”

黄司令员站起身来:“田老板,我就把人交给你啦!”

月色偏西时,他们出发了。田老板和杨曙相约以表兄妹相称。

曹大夫见田玉堂来了,连忙给杨曙开了间单人病房。他的妻子就是妇产科的谷大夫,精心治疗是不用说的了。

几天后,医院楼下突然响起了一片吼叫哭骂,几个挎盒枪的便衣从病床上拖走了一个青年人。

“先生!”一个老太婆哭叫道,“你们不能乱抓好人啊——!”

“老家伙,你想瞒过我的眼睛么?”一个人干似的瘦子硬着脖子吆喝道,鸡蛋大小的喉骨上下滚动着,“不识相,连你一起带走!滚——”那一声“滚”,像金属般作响,人走过去了,音尾还在颤动。

田玉堂忙问谷大夫:“怎么回事?”

“日本人的便衣队!”谷大夫说,“那个瘦猴是便衣队长。唉,隔几天就来次突击检查,见了不顺眼的就抓!”

谷大夫走后,杨曙把手轻轻一招:“表哥,坐近点!”

“那个瘦子叫严家忠,”她还是那副淡淡的声调,“他认得我……”

田老板吃惊地喊了声:“你——”又连忙压低声音,“你怎么认得他的呢?”

“他是严赤的堂弟,是个反共分子。”她说,“这个医院不能住了,你想法把我送回唐河吧!”

“回去?那怎行!你们母子都会有危险的……别急,再想办法!”

当晚,田老板到曹大夫家,他单刀直入:

“兄弟,我实说了吧!我带来的表妹她是个女八路,严家忠早就想下她的手了。”

“啊——!”曹大夫吓得身子往椅背上一仰,杯中牛奶泼了一桌子。

“她一根汗毛比我的性命还值钱!你一定要救救她。”

“便衣队比魔鬼还凶哟……”曹大夫喃喃道,“玉堂哥,谁敢惹祸?你赶快撒……撒手吧!”他声音像影子一样微弱,怯怯垂下了目光。

“我怎能撒手?”田老板叫道,“老实告诉你,人家也是大学生,还是个千金小姐。她家良田千顷,偏偏有福不享,要干八路,把成串的金首饰都拿了出来,买枪打鬼子!人家爱国救亡,什么都豁出来了,天地良心,我能撒手不管,睁眼看着严家忠下毒手吗?再说,她到这里来,是我一手保举的。大兄弟,你今天不愿救她,干脆,把我跟她一齐交给鬼子去!我也光荣,绝不怨你!”这番话激昂慷慨,噼呖啪啦。

“哎——”谷大夫想起了一个主意,“医生宿舍是不会查的,叫她住到我们房间里来行吗?”

于是,第二天一早,两位大夫搬到了楼下,杨曙住到了楼上。

但是,只一天,田老板的心又被拎得悬到半空中了。

杨曙见到他便盘问:“两位大夫的神色和以前不同了。他们的眼里有一种恐惧,好像我是一个不能碰的炸弹。田老板,你不能不对我说实话啊!”

田玉堂只得说出了真情。

“这么说,”杨曙平静地说,“他们知道我的身份了。”

“你放心!杨、杨表妹,保证不会出事!”

“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估计到各种情况,好的,坏的,特别是最坏的可能性。这样吧——”她眼一亮,轻轻一指,“你看,这面迎街的窗台上有盆水仙花,我们就把它做为暗号。你尽量不要到我这里来,确实有必要的话,先望望这个暗号:你一见花盆没了,就要赶紧离开镇江。”

“不,杨同志!”田老板失声叫道,“我不走!我不能把你丢下!”

“千万不能冒失,表哥!”杨曙柔和地说,“一有情况,你就赶紧离开,不要顾我。你见了黄司令员和严赤,请转告他们:我不会给亲爱的新四军丢人。表哥,一路上,你吃尽了辛苦,我深深感谢你!严赤和我的孩子感谢你!人民也会感谢你!祖国的苦难还长,抗日救国,多一个人多份力量;你不能作无谓的牺牲。”

田老板只觉得眼一热,连忙偏过脸去。他看见了一颗女八路的赤诚的心。她的话像大地渗出的泉水,清清亮亮,自自然然,没有泡沫,也没有喧哗。

从这以后,他的一颗心就悬在那个水仙盆上。每天都要到后街上转几趟,踱过来,踱过去,偷眼打量窗台上那个小小的花盆。

一天,两天,五天,十天……过去了,阿弥陀佛,那个花盆没有摔下来!到了第十三天,杨曙终于出了院。

田老板和杨曙回到了唐河根据地。反扫荡刚刚胜利结束。

这年中秋,杨曙生了一个女儿,大约是想起那盆水仙花吧,取名小仙。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榆面商人田老板是个与共产党交善的开明人士,他有着朴素的爱国情怀和正义感,他同情、钦佩共产党人,并参与到了革命事业中。
B.小说中汉奸严家忠着墨不多,却形象鲜明,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和语言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残暴狠毒、欺压良善的日本走狗形象。
C.“他声音像影子一样微弱,怯怯垂下了目光”,曹大夫惧怕汉奸便衣队的形象跃然纸上,他的懦弱胆怯与田老板的慷慨凛然形成对比。
D.小说善于刻画人物心理。“一天,两天,五天,十天……过去了,阿弥陀佛”表现了田老板躲过一天又一天的搜捕后的轻松与喜悦。
【小题2】如何理解小说中杨曙有“一颗女八路的赤诚的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中田老板、杨曙二人对话时的称谓真假交织,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指猴

墨中白

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手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

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

“六指猴是江湖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坡的凤凰墩。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

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洲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

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

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

众人夸:“好玉。”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

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是该成家了……”

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泗州大街,仁义当铺。

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

黑衣人说:“盗不来。”

“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

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

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

“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

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

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

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

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

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

东家取下玉佩递给说:“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

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

吴知府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

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

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

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

东家也不挽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

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

平原大道,晨光如金。

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

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

侯六感慨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

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

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

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

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

听着,听着,东家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

(本文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小说中有关“凤凰墩”的一段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鲜活,生动传神,充分地体现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对真实性的追求。
B.侯六将盗回的玉蟠螭交还东家时说的话是伏笔,后来茶客们的话是照应。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C.知府勾结当铺老板,当铺老板收买黑衣人,黑衣人就是大盗六指猴,六指猴亦即侯六,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巧妙地交代了这些人物关系。
D.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吴知府在得到玉蟠螭前后对东家说的那两段话,就具有这样鲜明的表达效果。
【小题2】请概括侯六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槐树下的战争
老舍
①一号搬来了两家日本人,一共有两个男人,两个青年妇人,一个老太婆,和两个八九岁的男孩子。自从他们一搬来,冠晓荷俨然自居为太上巡长,他命令白巡长打扫胡同,通知邻居们不要小孩子们在槐树下拉屎撒尿。他嘱咐倒水的“三哥”,无论天怎么早,井口里怎么没水,也得供给够了一号用的——“日东人是要天天洗澡的,用的水多!别家的水可以不倒,可不能缺了一号的!”
②一号的两个男人都是三十多岁的小商人,他们每天一清早必定带着两个孩于——都只穿着一件极小的裤衩儿——在槐树下练早操。早操的号令是广播出来的,全城的日本人都要在这时候操练身体,
③七点钟左右,那两个孩子,背着书包,像箭头似的往街上跑去,由人们的腿中拼命往电车上挤。他们不像走上车,而像两个木橛硬往车里钉。下学以后,他们赛跑,他们爬树,他们在地上滚,他们相打——打得有时候头破血出。他们想怎么玩耍便怎么玩耍,好象他们生下来就是这一块槐荫的主人,他们愿意爬哪一家的墙,或是用小刀宰哪一家的狗,他们便马上去做,一点也不迟疑。
④他们家中的妇人永远向他们微笑,仿佛他们两个是一对小的上帝。就是在他们俩打得头破血出的时候,她们也只极客气的出来给他们抚摸伤痛,而不敢斥责他们。他们俩是日本的男孩子,而日本的男孩子必是将来的杀人不眨眼的“英雄”。
⑤全胡同中,只有冠晓荷和一号来往。晓荷三天两头的要拿着几个香瓜,或一束鲜花,或二斤黄花鱼,去到一号“拜访”。他们可是没有给他送过礼。晓荷唯一的报酬是当由他们的门中出来的时候,他们必全家都送出他来,给他鞠极深的躬。他的躬鞠得比他们的更深。他的鞠躬差不多是一种享受。鞠躬已毕,他要极慢的往家中走,为是教邻居们看看他是刚由一号出来的,尽管是由一号出来,他还能沉得住气!即使不到一号去送礼,他也要约摸着在他们快要回来的时候,在槐树下徘徊,好等着给他们鞠躬。
⑥邻居们讨厌那两个日本孩子,因为那两个孩子喜欢用头猛撞冠先生,也同样的撞别人。他们最得意的是撞四大妈,和小孩子们。他们把四大妈撞倒已不止一次,而且把胡同中所有的孩子都作过他们的头力试验器。他们把小顺儿撞倒,而后骑在他的身上,抓住他的头发当作缰绳。小顺儿,一个中国孩子,遇到危险只会喊妈!
⑦小顺儿的妈跑了出去。她的眼,一看到小顺儿变成了马,登时冒了火。在平日,她不是护犊子的妇人;当小顺儿与别家孩子开火的时候,她多半是把顺儿扯回家来,绝不把错过安在别人家孩子的头上。现在,她却想到了另一条路儿上去,她以为日本人灭了北平,所以日本孩子才敢这么欺侮人。她不甘心老老实实的把小孩儿扯回来。她跑了过去,伸手把“骑士”的脖领抓住,一抡,抡出去;骑士跌在了地上。又一伸手,她把小顺儿抓起来。拉着小顺儿的手,她等着,看两个小仇敌敢再反攻不敢。两个日本孩子看了看她,一声没出的开始往家中走。她以为他们必是去告诉大人,出来讲理。她等着他们。他们并没出来。她松了点劲儿,开始骂小顺儿:“你没长着手吗?不会打他们吗?你个脓包!”小顺儿又哭了,哭得很伤心。“哭!哭!你就会哭!”她气哼哼的把他扯进家来。
⑧祁老人不甚满意韵梅惹日本人,但见孙媳妇真动了气,没敢再说什么,而把小顺儿拉到自己屋中,告诉他:“在院里玩还不行吗?干吗出去惹事呢?他们厉害呀,你别吃眼前亏呀,我的乖乖!”
⑨晚间,瑞宣刚一进门,祁老人便轻声的告诉他:“小顺儿的妈惹了祸喽!”瑞宣吓了一跳。他晓得韵梅不是随便惹祸的人,而不肯惹事的人若一旦惹出事来,才不好办。“怎么啦?”他急切的问。
⑩老人把槐树下的一场战争详细的说了一遍。
瑞宣笑了笑:“放心吧,爷爷,没事,没事!教小顺儿练练打架也好!”
韵梅也报告了一遍,她的话与神气都比祖父的更有声有色。她的怒气还没完全消散,她的眼很亮,颧骨上红着两小块。瑞宣听罢,也笑一笑。他不愿把这件小事放在心里。
可是,他不能不觉到一点高兴。他没想到韵梅会那么激愤,那么勇敢。他不止满意她的举动,而且觉得应当佩服她。由她这个小小的表现,他看出来:无论怎么老实的人,被逼得无可奈何的时候,也会反抗。在黑暗中,才更切迫的需要光明。正因为中国被侵略了,中国人才会睁开眼,点起自己心上的灯!
(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段中冠晓荷给日本人送礼鞠躬,向邻居炫耀,甚至等着给他们鞠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奴性到骨子里的汉奸形象。
B.小说中用不少笔墨叙写两个日本小孩,突显了日本小孩子刻苦坚韧、野蛮好斗的性格特征。
C.小说结尾处“灯”指反抗精神,民族危亡促使人民激发出这样的精神,作者从正在觉醒的人民身上看到民族希望。
D.作者以超现实主义的笔触,叙写槐树下的一群人,把生活、人物的复杂性,如实地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题2】第⑦段写小顺儿妈护犊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标题“槐树下的战争”中的“战争”有哪几层深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给心灵装上爱的程序

美史蒂文·卡维

某日,一位神色黯然的客户走进一家安装人类程序的软件公司,请求工程师帮他排除烦恼。因为最近一段时期,在他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他的系统经常死机。他讨厌身边的每个人,说亲朋好友们都在莫名其妙地远离他!软件工程师听完他的倾诉,启动了他的人体机器,进入他的心灵认真检查,几秒钟后,工程师安慰他说没出什么大毛病,只是他的心灵存储器中丢失了love.exe程序。于是,工程师耐心指导客户按步骤在心灵中安装爱的程序。

工程师:首先请打开你的心灵,现在,你在心灵的位置了吗?

客户:是的,我进入了“我的心灵”,但是这里有几个文件正在运行,在它们运行的同时我可以安装love.exe程序吗?

工程师:请问是哪些文件?

客户:稍等,是我以前安装的“怨恨文件”、“往日伤痛文件”、“自卑文件”和“嫉妒文件”,这些文件正在运行。

工程师:安装没有问题。只是你必须马上将“往日伤痛文件”从你的操作系统中删除,这样,love.exe程序才可以无障碍地自动安装起来,并且将永久性地保存在你的内存中,完全不会妨碍其他程序的运行。同时,在love.exe程序安装的过程中,它会利用自身携带的一个叫做“自信”的文件覆盖掉你系统里的“自卑文件”。最后,你还要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的运行窗口关闭,因为这两个文件的运行会阻止love.exe程序的正常安装,你能关闭它们吗?

客户:对不起,关闭无效,请帮我一下吧!

工程师:好的,请返回你的“心灵主菜单”,调出一个名为“宽容”的文件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安装需要,反复调用多次,直到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彻底从你的心灵中清除。

客户:好极了,我完成了!现在我看到love.exe程序正在安装呢。

工程师:请注意,几秒钟后,你会从桌面接收到一条新信息,它提示你:“当前系统重新配置了你的心灵,配置完毕!”你看到了吗?

客户:我看到了,这意味着love.exe程序已经安装完了?

工程师:是的。不过你刚才仅仅是在本地机器中安装了love.exe程序,只有将你本地机器中的love,exe程序同其他的人类机器的心灵连接在一起,你的love.exe程序才能不断升级。

客户:不好了!我的安装桌面显示一条错误信息!

工程师:请念。

客户:“程序无法在网络中运行”,这是什么意思?

工程师:不必担心,这只是一个一般常见错误。是说目前love.exe程序只是在你的心灵外部运行,还无法真正运行在你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用非技术性语言解释就是:在你爱别人之前,必须先要爱你自己。

客户:那么下一步我应该如何操作呢?

工程师:不用着急,请进入名为“自我认可”的目录中。

客户:好啦,我已打开了这个目录。

工程师:请点击该目录的以下文件,它们是:“宽容文件”,“自信文件”,“实现自我价值文件”以及“仁爱文件”,将它们全部选中后,复制到“我的心灵”的文件夹中,拷贝完毕后,你的心灵系统将自动删除某些不兼容的文件,如“自私文件”、“伪善文件”等,同时修复程序运行中出现的故障,最后不要忘记将“自我苛刻文件”从当前目录中删除!

客户:我成功了!现在桌面显示“我的心灵”已经安装了正版的love.exe程序(系统提示“微笑文件”启动了,同时,“热情”、“友好”以及“满意”三个文件正在“我的心灵”中运行呢!

工程师:恭喜你,系统已经顺利安装了love.exe程序!故障解除了,但最后,我可要提醒你一句。

客户:什么?

工程师:记住,爱是一种免费软件,你完全可以慷慨大方地把爱的各种指令赠送给那些你遇见的人,爱会在人类灵魂间传播、共享,当爱的指令把一个人的心灵同另一个人的心灵链接在一起的时候,love.exe程序会自动在彼此心灵间升级。用非技术性语言解释就是:只有当你把自己的爱给予别人的时候,你才能得到别人的爱!

客户:多谢,我会的!

(选自《环球时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小说我们可以看出,给心灵装上爱的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爱别人的过程。
B.软件工程师听完客户的倾诉,经过一番费时费力的检查,才发现是客户的心灵存储器中丢失了love.exe程序。
C.这是一篇富含哲理的小说,它告诉我们要让自信的阳光照在我们头顶,要赶走自卑的阴影,更要学会爱别人。
D.因客户以前安装了“怨恨文件”“嫉妒文件”等,这使得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他的系统经常死机。
【小题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love.exe程序是如何在客户本地机上安装完成的?这告诉我们人要如何做才能呼唤爱心的回归?
【小题3】这篇小说在创作上有哪些创新之处?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贱羊之死

沈石溪

公羊歪梨是我放牧的这群山羊里的贱羊。贱羊,就是地位最低贱的羊。

它一生下来,脖子就向右歪了三十度。三岁了,个头还像一岁的羊那么大,活像长僵了的一只歪梨。它的毛白里透灰,没有一点儿光泽,稀稀疏疏,就像盐碱地里的庄稼。

在动物界,所谓阶级次序其实就是进食次序:地位高的,占有更多更精美的食物,地位低的,只能得到更少更粗糙的食物。每次进入草场,碧绿鲜嫩的草地都被其他羊占据了,它只能啃发黄的老叶子:饮水时,地位高的羊站在上游喝洁净的水,轮到它,只能喝被羊蹄搅混的泥浆。最不幸的是,没有哪头羊看得起它,当然,也没有哪头羊愿意跟它结伴扎堆,它总是形单影只。有一天黄昏,它壮着胆想接近一头名叫灰额头的母羊,可还没等它靠近,灰额头就跳着跑开了。歪梨满脸沮丧,从此,它的脖子歪得更厉害,身体缩得更瘦小了。

夕阳西下,我让牧羊狗阿甲将羊儿赶拢来,准备回家。从放牧的嘎秦草场到曼广弄寨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从索桥穿过峡谷,走的是直路,要少走十几里路:另一条是绕着山道转一座山,走的是弯路,比较远。

我赶着羊群来到索桥边。这是在滇西南一带大山里经常见到的一种简易索桥,狭窄的峡谷两边,拉两根粗粗的铁链,铁链之间铺着竹子算是桥面,两边各用一根藤条编挂,算是扶手,人和牲畜勉强可以通行。索桥全长约二十米,高四五十米,不算特别危险。山羊没有恐高症,我经常带它们走索桥,它们也习惯了。可是,那天傍晚,天空突然由晴转阴,刮起了凉风,吹得索桥直摇晃。无论我怎么吆喝,无论阿甲怎么龇牙咧嘴地恐吓,头羊二肉髯就是不肯上桥,直着脖子站在桥头,望着乌云翻滚的天空,“咩咩咩……”发出凄凉的叫声。头羊不肯上桥,羊群也都赖在索桥边不走。我总不能一只一只地抱过桥去吧。风这么大,索桥也确实晃得厉害,羊真要在索桥上被晃下去几只,损失就大了。于是,我临时改变主意,打算绕道而行。

我刚把头羊二肉髯引下桥,突然,羊群里“咩”地爆响起一声气贯长虹的吼叫。我吓了一跳,扭头望去,嘿,原来是歪梨在叫!它的叫声从来就是萋萎缩缩、平平淡淡的,怎么突然间吼得这么精神抖擞了呢?我正纳闷,只见它歪着脖子,挺着胸脯,雄赳赳地从羊群里蹿出来,“嗖嗖嗖”大步走上桥去。几十双羊眼统统被它的举动吸引了,就连头羊也被歪梨的勇敢震慑住,长长的羊脸上露出羞涩的表情,缩了缩脖子,悄悄钻进羊群里了。

在我的印象里,歪梨绝对不是傻大胆,恰恰相反,它平时的胆子比一般羊都小。每次过索桥,它都不敢和其他羊挤在一起走,生怕其他羊行走时左右摇摆,连累它一起摔下去。它总是走在最后,小心翼翼,颤颤抖抖。怎么一眨眼,懦夫变英雄了?

歪梨走过三分之一时,风越刮越猛,呼呼地从左侧山垭口吹来,吹得索桥像秋千似的猛烈晃荡。

别说羊了,就是人抓着扶手也会心惊胆战的。果然,歪梨趴在桥面上,四只羊蹄勾住竹排间的缝隙,不敢再走了。“回来!歪梨,回来!”我高声喊叫起来。歪梨本来就歪着的脖颈侧向背后,向桥头望来,它看见所有的羊都站在桥头紧盯着它,当然也看见了头羊二肉髯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混杂在企图逃离桥头的羊群中。“咩——”它气吞山河地长嘶一声,一个跃挺,绷直了腿,又站起来。“咩咩一一”母羊灰额头终于忍耐不住,朝歪梨送去一声既欣赏又担惊受怕的呼叫。随着灰额头的叫声,歪梨一个跳跃,朝前蹿出去一大步,像被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继续往桥中央迈进。

天空飘下一阵密集的雨,竹子铺排的桥面滑得像浇了一层油。歪梨走得东倒西歪,就像在跳迪斯科。可它仍坚定不移地朝前走着。刚走到桥中央,天空突然亮起一道闪电,把整座索桥连同歪梨一起照得雪亮。它不再是低“人”一等的贱羊,而是百里挑一、出类拔萃的优秀大公羊。

“轰隆”一声巨响,雷霆在索桥上空炸响,桥面猛烈颤抖摇晃,简直就像巨浪中的一条舢板。

闪电过后,我的视线一片模糊,等我再能看清时,桥面上空荡荡的,歪梨已经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桥下的深渊里传来物体砸地的訇然声响。

我不知道歪梨为什么要用生命来冒这次险。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值得。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羊歪梨的脖子“向右歪了三十度”,“活像长僵了的一只歪梨”,长相丑陋是歪梨地位低贱、处境艰难的重要原因。
B.小说中多次提及头羊二肉髯,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头羊的懦弱胆小,头羊的表现和歪梨形成了鲜明对比。
C.母羊灰额头送去“既欣赏又担惊受怕的呼叫”,表明歪梨的反常举动引起了其他羊的关注,也与前文情节相呼应。
D.作者不清楚歪梨用生命来冒险的原因,“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值得”一句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冒险行为的否定。
【小题2】小说多处描写狂风、暴雨、闪电等天气状况,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沈石溪曾指出,动物小说要处理好生物属性与人类文化的关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