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电  脑
胡炎
所长老孟终于忍不住闯进了局长办公室:“马局,我代表研究所全体业务人员强烈要求,给我们配备一台电脑。”局长正在翻着一张报纸,抬头看见老孟风风火火的样子,微微一笑:“慢慢说,坐,坐。”
老孟一副凛然不恭的做派,两条麻秆细腿纹丝不动:“今天你不给个爽脆话,我就站这儿不走了!”局长仍笑,从高档烟盒子里夹出支烟,潇洒地抛出条弧线,不偏不倚,正中老孟上腹部。老孟下意识地伸出手,接了,瞟了眼烟丝,点上火。一口浓雾徐徐吐出,老孟的腿也软了,退两步,两瓣瘦腚就陷进了高档皮沙发。
“味道咋样?不错吧?”局长眯着眼,问得从容。“烟是烟,电脑是电脑,两回事。”老孟的意志并未被这支小烟卷瓦解。老孟是局里的元老,在老天爷跟前说话照样底气十足。老孟研究音乐考古,拿过不少奖。老孟还有过被打成右派的光荣记录,前些年还是局里的科长,后来调整到了研究所,“发挥专长”去了。
局长站起身,拎了个一次性纸杯:“我这儿有好茶叶,老孟你尝尝。”老孟的眼神瞟向了桌上的茶叶盒。这茶比烟贵。老孟假咳了一声,说:“尝尝就尝尝。”茶香入鼻,撩得老孟想晕。老孟细细地呷了一口,品得五脏六腑一派清爽。局长又问:“味道咋样?不错吧?”
“嗯,不错。”老孟有些许沉醉,旋即回过味来,义正词严,“茶是茶,电脑是电脑,别打岔。” 局长也抽上烟,嘿嘿笑出声,说:“我说老孟呀,研究所财务独立,你又是研究所的头,配不配不都在你嘛。”
老孟一听就来火:“钱呢?研究所十来个业务尖子,挤两间办公室,平时连个采风考察的经费都没有,你们倒是国内国外跑得欢,山珍海味吃个遍。每年的工作总结,局里都要靠我们的成果给自己贴金,可光让毛驴拉磨,卸了套还不给草料吃,这合理吗?做人都得拍拍良心不是?我们就要一台电脑,这要求不算过分吧?”
局长只是笑,一点也不恼。待老孟说完,一支香烟又抛过来,说:“不过分,一点也不过分。不过局里这么多二级机构,给谁不给谁呢?这个家不好当啊!你们这些独立单位,要想办法造血嘛,不能还是过去那种等、靠、要的思想,对不对?”
“那好啊,把一楼的门面给我们一间,我们保证不向局里伸手。”老孟赌气道。“开玩笑了吧?”局长靠在靠背上,“那还不天下大乱啊?”老孟把茶杯敦在茶几上,呼一下站起来:“你让我们拿什么造血?我们是基础理论研究,又不是搞茶叶蛋的,国家应该扶持。再说,配备一台电脑是工作需要,成果多了不还是局里的成绩?哪像你们,每个科室都有电脑,装备精良,不干正事,没事瞎玩,看着都让人来气!”
局长这下不笑了,脸一下拉了尺把长,低声说:“老孟你说话可得负责任啊!如果与事实有出入,咱们可就法庭相见了!再说,这么大一个系统,不实现办公自动化怎么行?谁有空瞎玩?”老孟看局长唬起了脸,就越发较起了真:“别的不说,老干部科的小袁科长,天天在网上斗地主、下围棋,有时连电话都懒得接,你整天猫在局长室里,能知道吗?”
局长给说得有点心虚,面部肌肉又松弛下来,忙转变脸色说:“是嘛?一旦查证,严肃批评!老孟,你是局里的老人,欢迎你多监督,多举报。下一步,全局要搞一次大活动,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老孟顺水推舟:“好,太好了!马局,那就先把我们的电脑落实了吧?”局长想了想,认真地说:“这样,你先打个报告,党组研究一下,按程序办事。”
老孟兴奋得涨红了脸,一阵风刮下了楼梯。
就在老孟把报告打上之后,老孟惊奇地发现那些科室的中层干部见了他干脆就白眼珠多黑眼珠少了,好在老孟操心的是电脑,也没把周围的反应当回事。只是报告打了许久还是没动静。老孟催了一次又一次,要么是党组意见不一致,还需研究,要么是工作忙,顾不上,缓缓再议……
到了后来,局里“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文件一个挨一个,发动、宣传、学习、讨论、自查、自纠……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再然后,局里成了全市的典型,经验被市里向各级、各单位推广,局长也风风光光地到处做报告,仕途上再上一层楼是指日可待了……
这天,老孟突然听说了一个爆炸性消息:局里又换电脑了,是每台10000多元的最新品牌的“笔记本”。老孟二话没说跑到局长室,上气不接下气说:“马局,把你们换下的旧台式电脑,给我们一台吧?”
局长手一摊,说:“哎呀呀,你咋不早说呢?刚刚处理给了回收电器的,每台100元!再说了,买电脑、卖电脑,我可是一份回扣也没有的呀!”
(选自《文艺生活》2014年第9期)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擅长以白描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孟的直来直去,说明他的性格耿直,局长的和蔼可亲,说明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B.人性总有弱点,局长的好烟好茶也搞得老孟有些许沉醉,好在旋即回过味来,没有被小恩小惠击倒,义正词严,说明正事。
C.局长听说有人在工作时间玩游戏,立刻表态说:“一旦查证,严肃批评!”这也表明了他有转变干部作风的愿望。
D.局里“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活动成了全市的典型,这一具有讽刺意义的情节明了作品的主旋律:转变干部作风迫在眉睫,狠抓工作落实勿成空话。
E. 这是一篇属于通俗文学的讽刺小说,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的独特性格,以小见大,反映了反对官僚主义、反腐倡廉的重大主题。
【小题2】所长老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局长态度先后发生过哪些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4】有人说,所长老孟是作者所歌颂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典型,是本文的主人公;也有人说,局长是作者讽刺的官僚主义者的典型,他才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如果一个人是主人公,那么另一个人的作用是什么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01:48: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芦苇

乔洪涛

①那些草从黑色的泥地里长出来,它们和地下的根一样,也是一节一节的,它们有着竹子一样修长的叶子,但是我的祖先却叫它们芦苇。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父亲告诉我,芦苇到秋天的时候,就开一大团一大团的白花,冬天的时候死去,第二年春天再活过来;而竹子不开花,竹子一开花就永远地死去了,再活不过来。

②我的故乡遍布这种叫芦苇的植物,它们成片成片地生长在村庄的周围,跟着一条叫蒲苇河的河流曲折蜿蜒,长成一大片茂密的芦苇荡。

③这些植物的年纪比我祖父还大,我的祖先还没有来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在这儿生长了,一年死一次,一年生一次。它们把根深深地扎进黑色的泥土里,向四周肆意扩展,你拿一把铁锨随便找个地方挖下去,都会切着它们纤细的根。父亲犁地的时候就常常翻出来一两棵脆脆的白生生的苇根,那可是一块种了多少年的熟地啊。它们藏在地下,一有机会就冒出尖尖的头来,并且趁你不留神的工夫就迅速地生长成一棵挺拔的芦苇。这些根在土里就像千万只鸟在空中一样任意飞翔,占领着空间和泥土,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我们整个的蒲苇桥村庄就坐落在这张大网上。这里到处都长满了芦苇和蒲草,我们的村庄就是以它命名的。父亲说,实际上我们都是蒲苇桥一棵一棵活着的芦苇,我们的根像芦苇一样深深地扎在大地上,我们永远离不开这黑色的泥土。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但是我隐约地觉出父亲是一位乡村哲学家,除他之外,我还没听谁说过人是一棵芦苇。

④地面是一个界点,芦苇在两个空间里生活。根向底下使劲扩展,死死地抓住泥土;茎则直直向上,抢占着地上的位置。芦苇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一节一节地长着,就像我们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总要走一走歇一歇一样。每歇一次,它就挑起一把叶子做绿伞。我觉得芦苇更像一个人,抑或是人在冥冥之中学了芦苇。但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一位哲人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会思想是人比芦苇高明,但会思想也使许多人长得歪了,不能像芦苇一样正直地生长。人群中有歪心斜术之人,但谁见过一棵弯着生长的芦苇?

⑤芦苇一路直直地长下去,慢慢高过我们的头顶,我拨开苇丛走进去,后面的芦苇复又合拢,苇荡把我淹没了。这些细细的苇叶组织成了翠绿的空间。它们像一叶叶小舟,又像一队队纤柔的少女,这让我想起古老的歌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长腿细腰的美人儿可就是我二十年中夜夜梦见的伊人?我顺手捋过一支细长的苇节,做成清脆的苇笛,这是芦苇的情歌,汩汩流淌,滋润着幸福的胸膛

⑥我看见母亲的羊群走进了苇荡,苇荡里马上就绽开了洁白的花朵。苇荡里偶尔会有一小片芦苇稀疏的地方,这儿长满了丰茂的野草,有水稗子草,芨芨草,开白花的野荞麦和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草,母亲的羊群就在这儿吃草,神秘而又浪漫。

⑦这让我想起我的先人,他们一拨一拨地走进苇荡,最后睡在苇荡里滋养着芦苇,不知道我的身体能生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

【小题1】第①段中将芦苇与竹子进行对比的用意是
【小题2】第⑤段中引用了《 》中的诗句,表现了芦苇的    之美。
【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中“滋润”一词的好处在于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就作者“托物寓意”的手法写一段鉴赏文字。(不超过120字)

同类题2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被现代人误读的鸳鸯
实际上,鸳鸯的象征意义是多方面的,不能在“鸳鸯”与“夫妻”之间画等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鸳鸯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比喻恩爱夫妻,有时代表兄弟手足之情,有时象征君子、贤者,有时甚至是艳妓的代称。魏晋以后,鸳鸯的象征意义才逐渐趋向单一,基本定格在“夫妻爱情”上。
有学者认为,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只是一种晚出的文化意蕴,这种观点也有失偏颇。虽然鸳鸯的象征意义在魏晋以后才基本定格在“夫妻爱情”上,但并不意味着鸳鸯象征爱情是“晚出”的。恰恰相反,在文学史上鸳鸯最“原始”的意象就是夫妻。史上最早出现鸳鸯意象的文学作品是《诗经》,其中《诗经·小雅》中有两首诗都以鸳鸯比喻夫妻。第一首名为《鸳鸯》,是一首贺贵族新婚诗,此诗一、二章均以鸳鸯起兴(“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象征夫妇成双成对,相濡以沫,忠贞不渝。第二首名为《白华》,是一首贵族弃妇怨诗,诗中第七章用“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反兴“之子无良,二三其德”,也是以鸳鸯比喻恩爱夫妻。
两汉以后,文学作品中的鸳鸯才转向比喻兄弟及贤者,从象征异性之爱变成代表同性之间的手足之情及互相倾慕、互相挂念之情。如《文选》中辑录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其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两句,描写苏武与李陵之间的友情。三国魏曹植的《释思赋》,则以“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之句比喻兄弟之情;另一首《赠王粲》诗,用“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比喻王粲怀才不遇,急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三国魏嵇康的《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开篇即曰:“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用“鸳鸯于飞”比喻自己和兄长过去的优游生活,惜别之情溢于言表。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名为《鸳鸯》,诗序说:“鸳鸯,美贤也。有贤乾二人,双飞东岳。”诗中的“鸳鸯”,是比喻陆云、陆机兄弟。这种“基情四射”的文化现象,从两汉一直持续到魏晋,达数百年之久。
魏晋以后,风气又变,鸳鸯的意象,又重新回归到“传统”文化意蕴。促成这次回归的原因,《诗经》已有先例是其一,而更重要的是一些民间传说的广泛传播。晋人干宝的《搜神记》,有一篇名为《韩妻》,讲述了韩凭与妻子何氏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他们死后,其“精魂”化为鸳鸯,栖息于墓旁两棵根枝交错的大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类似的民间传说还有“怨哥”和“映妹”的故事等,其结局大抵都是双双化为鸳鸯。后来,很多文人又用诗歌来表达这些传说,使鸳鸯在人们心目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永恒爱情象征。至唐代,诗歌中的鸳鸯意象,几乎是清一色的“夫妻”。如卢照邻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李白的“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杜甫的“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等。诗人崔珏因三首《和友人鸳鸯之什》诗而名声大噪,被时人称为“崔鸳鸯”。此后,鸳鸯的象征意义,便基本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鸳鸯误读,指现代人把鸳鸯象征“爱情”出现的时间弄错。
B.两汉之后,鸳鸯的象征意义扩大,增加了代表手足之情的内涵。
C.《诗经·鸳鸯》和《赠王璨》中的“鸳鸯”分别象征夫妇和贤者。
D.唐代诗歌中的鸳鸯意象的象征意义是固定的,都是指夫妻。
【小题2】下列对原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介绍鸳鸯不同的象征意义,既明确中心论点,又照应标题。
B.第二段引述《诗经》中的句子,强调鸳鸯在文学上最原始的意象是夫妻。
C.文章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解说鸳鸯象征爱情、手足之情、君子、贤者。
D.文章最后一段论述鸳鸯意象回归的主要原因是《诗经》和民间传说中有相关记载。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鸳鸯”与“夫妻”之间不能画等号,鸳鸯的象征意义不同时期并不相同。
B.鸳鸯作为爱情象征,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基本固定下来,并延续至今的。
C.有学者认为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是一种晚出的文化底蕴,这是有道理的。
D.鸳鸯的意象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文明出行

材料一:

央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晚,在从泰国曼谷飞往南京的FD9101航班上,两名中国游客与机组人员产生冲突,造成航班中途返航回曼谷。

一名乘客向中国之声提供的一段用平板电脑拍下的视频显示,这名闹事旅客正站在飞机走廊里,用手指着过道方向大声辱骂空乘人员,甚至扬言要炸飞机。有乘客回忆,在冲突过程中,这对情侣游客后排的两名乘客也一直帮腔一起指责空乘人员,但是多数乘客都在帮忙劝阻、协调。涉事女乘客依然不依不饶。随后机组人员不再进行协调与广播,飞机返航。9点半左右,返航的飞机又一次抵达廊曼机场,全体乘客被要求暂时下飞机。最终,这两名乘客以及帮腔的两人被泰国警方带走。

材料二:

国家旅游局13日晚间发出通知说,近日4名中国游客在亚洲航空曼谷飞往南京的航班上出现的不文明行为,严重扰乱了航班正常秩序,致使航班返航,影响了其他乘客的行程,涉事游客已受到罚款及支付赔偿的处罚。此事件系极个别游客所为,但已严重损害了国人整体形象。

据悉,事件发生后,国家旅游局立即责成江苏省旅游局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江苏省、南京市旅游部门拟将此事件向全行业进行通报;拟对涉事旅行社给予全行业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拟对该旅游团领队未履行好文明旅游引导职责的行为,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拟将涉事游客不良行为信息通过省旅游行业协会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材料三: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1月15日说,文明旅游关乎国家和民族形象,体现公民素质,虽然引起各方面关注,但还没有成为广大游客普遍习惯,还没有成为旅游经营者自觉倡导。国家将坚决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抓住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国家旅游局将协调电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使游客一踏上境外旅游目的地,就能收到“讲安全、讲礼仪、讲卫生,不大声喧哗、不乱写乱画、不违法违规”温馨提示。各旅行社将做到出境旅游管理审核培训责任到位,行前说明提示到位,领队履行职责到位。国家旅游局将协调相关方面,对不文明旅游者进行依法处置,依法制定对不文明旅游者追责制度。

今年,我国还将开展旅游不文明“随手拍”活动,将旅游不文明照片、视频等集中公布,形成声讨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氛围。开展文明旅游“提个醒儿”活动。向社会广泛征集文明旅游提醒语,选择文化、演艺、体育等领域的名人,作为文明旅游提个醒儿活动的“文明旅游提醒人”,使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开展“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活动。每年选择10 000名在校大学生,利用暑期,背包自助出游宣传文明旅游。

【小题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名中国游客与机组人员产生冲突,造成FD9101航班中途返航回曼谷,耽误了游客们的行程。
B.事件发生后,在国家旅游局的责成下,江苏省旅游局调查核实相关情况,拟对涉事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
C.此次事件系极个别游客的个人行为,和国人的整体形象无关,因而处理时只需将涉事游客不良行为信息通过省旅游行业协会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即可。
D.文明旅游,应该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习惯,应该成为旅游经营者自觉倡导的原则。必要时,可以由国家旅游局协调相关方面对不文明游客进行依法处置。
【小题2】请认真阅读材料二的相关内容,有人认为此事件是个人行为,因此不应该对涉事旅行社和该旅游团领队进行处罚,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题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说说为了倡导、保证文明出行,我国将在今年采取哪些措施?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论及世间万物存在的理由时,总离开不对它的价值分析,非物质文化当然也不例外。由于人是非物质文化创造及发展中能动的主体,因而非物质文化的价值取向又总是由人的动机及目的所决定的。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不同的思维特点则形成不同的行为理念。因此在非物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就特别地体现了人的物质目的与精神需求相共生的行为理念和原则。这使非物质文化的价值体现,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实用与审美,正是非物质文化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价值体现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的民族性和民间性就表明了它不属于现代文化,而属于传统文化。大众文化是现代文化的突出代表。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特定时间内在大众媒体和广大人群中普遍流行的文化。但大众文化缺乏深层性、持久性和稳定性,人们接受一种大众文化更是出于从众和外在的冲击力,而不是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需求。非物质文化的民族性和民间性决定了它不会像大众文化一样在大范围内很快流行起来,它缺乏大众文化流传的普遍性、快速性、时尚性和强大性。但非物质文化深深根植于民间和人民的心灵深处,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是特定民族在同自然、社会和人的长期交往中所凝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及理想信念。

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不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上说的,而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是否依赖于物质形态而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指文化存在的本质形态。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就是物质文化,如文物、古建筑等;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则是精神文化,如思想、知识等。而非物质文化不是物质形态文化否定式,而是指无须以物质形式为表现和传承的文化。精神文化虽然不是物质形态文化,但也不等于非物质文化,大部分精神文化是通过物质媒体进行表现和传承的,只有部分精神文化才是非物质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总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表现出来,否则就不可能存在;任何一种文化总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传承,否则就会消失。物质文化是外化并凝结在物质材料上的,并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传播和传承,因而,物质文化是静态文化、固化文化。而非物质文化无须外化和凝结在物质材料上,也无须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和传承,而是通过口头讲述及身行为等来直接表现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和传承的动态性或活态性虽然不具有物质文化的表现和传播那样大的规模与范围,但却具有物质文化表现和传播所不具有的优点。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单靠音像资料的保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使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来。实际上,正是文化和知识的传承使人类的文明如此绚丽,非物质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盛开的奇葩。要真正有效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在于使那些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保存和传承下来,而且更在于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交流,扩大其影响。非物质文化一旦被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和认同,非物质文化的民族性意义和作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就是非物质文化在其民族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世界性的含义,对世界其他民族都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目的。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非物质文化”这一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价值体现为实用,在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现为审美。
B.非物质文化遗产单靠音像资料的保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使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来。
C.非物质文化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D.非物质文化一般属于民族文化,存在于民间,是特定民族在同自然、社会和人的长期交往中所凝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及理想信念。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是物质文化,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不是物质形态文化,也不是非物质文化。
C.物质文化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无须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和传承。
D.只有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交流,扩大其影响,才是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
【小题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从“超级女声”开始,各地电视台争先恐后推出选秀节目形成的选秀文化,具有大众文化的普遍性、快速性、时尚性和强大性的特点。
B.百事孝为先,孝道文化是通过《孝经》等物质媒体进行表现和传承的精神文化。
C.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是以茶的形态存在的,所以它属于物质文化。
D.口技、说书、京剧、庙会……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根植于民间和人民心灵深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形式(节选)
中国动画电影历史源远流长,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动画电影界获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中国学派”动画电影题材大多取材于古代的神话、民间故事、寓言、古典小说等。艺术形式主要源于传统艺术:传统绘画、壁画、民间剪纸、皮影、年画、版画等等。“中国学派”在世界动画电影界屡获殊荣,载誉数不胜数。
在当下美日动画垄断世界市场,本土动画茫然无所向的境遇下,“中国学派”的众多艺术形式仍然可以启发我们。例如,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从民间的皮影戏、窗花、剪纸艺术中得到灵感,创作出让世界惊叹的剪纸片种动画片;荣获英国国际电影节杰出电影奖等的《大闹天宫》、荣获法国布尔波拉斯青年童话电影奖等的《哪吒闹海》,人物动作依据于国粹京剧,造型博采众长,从古代的铜器、漆器等出土文物,从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以及印度绘画中汲取灵感,使得作品极具中国历史文化和地域风貌,创造了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形式;荣获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帆奖等5个奖项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突破了传统动画惯用的“单线平涂”的技法,借鉴齐白石的绘画风格,用浓淡相宜的水墨和层层濡染的技法作为造型的表现手段将中国水墨文化淋漓尽致地在动画电影中做了一次深情演绎,让世人震惊不已。水墨动画《牧笛》的场景设计:竹林鸣泉、竹筏鱼鹰、山川飞瀑、阡陌纵横等等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副美妙的水墨山水画,充满诗情画意。
与美日动画追求的再现角色活动的典型环境迥然异趣的是,“中国学派”更着意背景设计的装饰风和写意化。例如《三个和尚》在画面上就是采用中国传统民间绘画中常用的空白背景和平面构图的表现手法:在空白处放着水缸代表在室内;空白处画蝴蝶翩飞暗示在野外,从而达到以虚代实的目的。《三个和尚》再一次用中国绘画艺术的智慧与博大精深赢得了世界的青睐。在音乐方面,“中国学派”的背景音乐多运用中国传统民乐,琵琶、古琴、笛子、扬琴、二胡、古筝、唢呐的独奏或合奏,无处不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民族气息。“中国学派”不断探索新的动画电影艺术表现形式,紧紧围绕中国民族艺术形式核心,一次又一次地给世界动画电影界以感叹与惊艳。无庸置疑,所有这些宝贵而又独具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动画电影形式,能够赋予当下的动画电影以启示。当然,在世界动画电影发展突飞猛进、技术日新月异、观众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要求不断变化的今天,当下中国动画电影还须在已有积累的基础上,在艺术形式的方方面面作出具有创造性的提升。
(摘自《文艺争鸣》2010年第11期)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不仅历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而且比日本和美国动画电影的艺术性高。
B.“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均取材于古代的神话、民间故事、寓言、古典小说等。
C.“中国学派”动画电影艺术形式主要由壁画、剪纸、皮影、版画、传统绘画等传统艺术组成。
D.“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非常鲜明,在世界动画电影界曾获各种奖项,赞誉数不胜数。
【小题2】下列关于传统的经典剧目获得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让世界惊叹,它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民间艺术,如民间皮影戏、剪窗花等艺术形式。
B.从国粹京剧中获取灵感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是《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在国外获得大奖的根本原因。
C.《小蝌蚪找妈妈》获得大奖是因为突破了传统动画惯用的“单线平涂”的技法,并且使用了源自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手段。
D.水墨动画《牧笛》的每一个场景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中国水墨文化的特点,从而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当前美日动画电影垄断了全球市场,所以本土动画制作者不能茫然失措,而应该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寻找突破。
B.“中国学派”的困境在于只注重背景设计的装饰风和写意化,这与当前动画电影所追求的典型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C.从音乐运用的角度来说,“中国学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民乐,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气息。
D.今后,中国动画电影只要能不断探索出新的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表现形式,就一定会在世界动画电影界超越美日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