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文后各题。
掌眼
刘志学
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 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都要请金辨芝去搂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国寺后头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副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 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副《古道青藤图》:“辨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呼噜呼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二……二百块钢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
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
【小题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试题分析:
A.小说开篇即介绍陈四仙是小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意在为后文交待他带金辨芝回小镇以及被日军逼迫给伤病治疗作铺垫。
B.陈四仙以好茶好酒招待初到骑河镇的金辨芝,目的是请他为自己重金求购的名画掌眼,有求于人,故而态度热情谦和。
C.作者善于大量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内心得到充分的展现。在故事情节安排上,又设有诸多伏笔。
D.陈四仙和金辨芝是多年的朋友,朋友分别时要他的银针,他就应该警觉,意识到画可能是赝品,那样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牺牲了。
E.小说以“掌眼”为题,是因为故事情节围绕两次掌眼展开,“掌眼”是贯穿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线索,而“不为畜生掌眼”又凸显出主题。
【小题2】小说的描写意蕴丰富,请分析文中两句分别表达了陈四仙哪些情感。
(1)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试题分析:
(2)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小题3】请结合全文,分析金辨芝的人物形象。试题分析:
【小题4】这篇小说以金辨芝自刺双目收尾,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局并不合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8-05 04:15: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钻石与气味
(美)希区柯克
丹尼尔一打开门,就看到乌黑的枪口,他马上意识到,这可不是普通的客人。拿枪的那位不速之客是个独眼龙。他打开门,一辆黑色汽车停在公寓外的停车场,丹尼尔还没有来得及打量司机,就被戴上眼罩,绑住双手推进后座。
汽车向右转了六次,向左转了三次,做了两次U形转弯。一分钟后,丹尼尔被粗鲁地带下车,他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
丹尼尔觉得,这地方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一种声音,一种气味,或一种无法确切说出的东西
取下眼罩。他看清那里坐着的一个人,大约五十岁,头发灰白稀疏,一张脸僵硬地笑着,露出一颗金牙。
“你是切割钻石的专家?”老头儿取出一个灰色的铁盒,放到丹尼尔面前说,“打开它!” 丹尼尔立刻认出了它。
“这是明克斯家的钻石!”丹尼尔说,“这么说,你们是——”
老头儿点点头。
三天前,明克斯家被窃一事,成了本地的头条新闻。这钻石项链如果不是全世界最美丽、最昂贵的钻石项链,那也是全美国首屈一指的。它重达一百五十克拉,另外还有一百多粒的小钻石,镶在大钻石的四周。
“我要你切割这颗钻石。”
丹尼尔差点儿跳起来:“为什么?”
“明克斯的钻石太出名。我必须分割零售。”
“可这钻石根本不值钱,这是假的,做得非常好,但是是假的。”丹尼尔说。
“不可能,”老头说,“你胡说。”
丹尼尔又拿起项链,仔细看了看说:“这东西是亨利做的,”他说,“这是按保险规则做的,真品从来没有戴过。我们干切割这一行的自成一体,我们之间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亨利和我交情不错。至于保险规则嘛,那是很普通的常识。”
“可是,就我所知,这些钻石是真的。”
“好吧,”丹尼尔说,“如果你要我证明,我可以替你切开。切开后,我愿意花十万元从你手里买下它。这条项链骗过大部分人,甚至专家。”丹尼尔停了一会儿,看着那老头儿,“如果你要找个人到这儿来鉴定,那人告诉你,这是真的。那么你就把我再带来,帮你切割,然后杀我灭口。你知道我是这一行中最好的。像这种钻石,你不会轻易找别人去切的,手一滑,它就是一堆不值钱的废物。坦白地说,我很高兴它是假的,我还不愿负破坏五百万钻石的责任。”
老头儿骂了一声,对独眼龙说:“把他送回家,我们可能还需要他。”
很快地,丹尼尔又被绑起来,罩上眼睛。当丹尼尔在等候开门时,他又嗅到了那种熟悉的气味。这时,丹尼尔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
摘下眼罩,丹尼尔发现自己在一条胡同里,距离自己的住处并不远。当丹尼尔把钥匙插进钥匙孔的时候,瞥了一眼对门让他心动的那个公寓。对面没有一点动静。他走进屋里拿起电话。
“抢劫科,我是霍克警官。”
“关于明克斯钻石,它的新主人住在海洋车道139,2G。”
五分钟内。警察就到了丹尼尔的公寓。丹尼尔从门缝里看到两个穿制服的人大步走到对面,在敲2G的门。
丹尼尔听到对面一阵骚动,紧接着大楼后面传来响动。几分钟后,那个老头儿和独眼龙出现了。警察押着他们,他们的手被铐着。
第二天,明克斯钻石失而复得,成为头条新闻。警察很快就会捉到那个租公寓的可爱女人。丹尼尔内心深处,并不希望她被抓到,因为那两个歹徒的被捕,她有很大的功劳。正是她身上昂贵的香水味儿,向丹尼尔透露了消息。在那个城市,能用得起那么名贵香水的人不多。
当然,那是真正的明克斯钻石,谁也无法伪造。说到亨利,他只会做菜,他是那个城市波蜜餐厅的大师傅,有时间你可以尝尝他的手艺
(选自《外国最好的小小说(精选集》)
【小题1】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丹尼尔的人物形象。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画波浪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何作用?
【小题4】本文另一个标题叫“丹尼尔历险记”,较之“钻石与气味”,你认为哪个更合适,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牺牲
(法国)罗尼斯
路易·拉米埃尔的脸色阴沉着,前额上有一道深深的皱纹。他的母亲胆怯..又自豪地望着她漂亮的儿子。她一直为了他而操心,也为了他去吃苦,可是她比以前更爱他。
她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他回答:“我刚才见到埃莱娜的父亲了。他当然知道我爱他的女儿,他知道埃莱娜也爱我。于是非常坦率地同我谈了,如果我能够拿出25万法郎,他就把埃莱娜嫁给我。这25万法郎将作为我在雨果·朗贝尔商店的一份股份。”
拉米埃尔太太激动地胡思乱想着:这倒是彻底解决一生生活的好办法。雨果·朗贝尔商店就像法兰西银行一样可靠。可是……
他们曾经有过这么多钱,甚至比这些钱还要多。路易把它们都挥霍掉了,他过了7年浪荡生活。当他明白破产已经临近时,他们除了拉米埃尔太太死后才能转让的终身年金外,已经什么也没有了。
拉米埃尔太太叹了口气:“真的,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她用温和的眼光看了看儿子,又说:“如果我能把我的终身年金让出来的话……”路易的眼睛闪现出光芒,脸上出现了残暴的、贪婪的样子,他粗野地叫着:“可是你不能办到,还说这些做什么?!”
夜深了,附近教堂的钟声已经响过12下,拉米埃尔太太一直想着这件事。当路易晚上回家时,她迎着儿子走过去,轻轻地吻了儿子,低声说:“孩子,我有个想法,会有办法的,我们……会有希望……好好地拥抱一下你年老的母亲吧!”
儿子望着她,先是惊讶,随后,他想到了可能他会得到一笔财产,他便温顺地拥抱了母亲。
突然,母亲绝望地一边叫着:“明天,孩子,明天我就会告诉你的!”一边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她跑进房间,赶紧关上了门,她不愿意失去儿子在她的脸上留下的亲吻的微温,打开了小药箱,从里面抓起了阿片酊药瓶,把药片一口吞了下去,扫除了阻挡路易·拉米埃尔幸福生活的障碍。
【小题1】划线句“她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请根据前后文,推断她问了他什么问题。
【小题2】第一段“他的母亲胆怯又自豪地望着她漂亮的儿子”,加点词“胆怯”在文中有何深层含义?
【小题3】分析“她不愿意失去儿子在她的脸上留下的亲吻的微温”一句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有何作用?
【小题4】第四段插叙路易曾经有钱而又挥霍的过去,有什么作用?
【小题5】结合主旨,谈谈你对拉米埃尔太太以“牺牲”来成全儿子“幸福生活”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百合花》一文的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小题1】《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子在小说中两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在哪里?当时新媳妇的态度怎样?
【小题2】作者以“百合花”为标题的用意何在?
【小题3】文本体现了新媳妇心理情感的什么转变?
【小题4】试分析下列句子中新媳妇“劈手”“狠狠”“气汹汹”的原因。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小题5】课文中多次写到“小通讯员”衣服上的口子,这口子是怎么回事?新媳妇在他死后不顾劝说继续缝补说明了什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兵车行

唐栋

六月的喀嘲昆仑山依然贼冷。风裹起细碎的砂粒,拍打得车体啪啪作响。

“同志,请开快一点。”

司机慢慢地扭头看了我一眼:“这车,不能开快。”

“真见鬼啦!”

“你!”司机的脸冷峻得像块冰岩,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你不知道,这车……只能跑这么快。”

“耽误了病员怎么办?”

司机神情坚毅沉稳,催促是没用了。我把头往后一靠,想像看病中的上官星。

不知这次领导怎的开了恩,竟派车专程送我。一辆军车静静等候在卫生队院子里,车厢用帆篷严严实实地罩着,夜色下犹如一块巨大的岩石。

这不是上官星的卡车吗?

车子颠了,司机竟如临大难,绕车察看了一圈,发现一切完好无损才不安地驾起车缓缓前进。

“自己班长的病一点也不急,车上的东西倒这么经心”我嘀咕着,心想,这车要是上官星开,早就飞起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接到去5700哨卡处理病员的命令,司机就是上官星。车子呼地窜了出去,罗盘上的指针一下就指到了八十。

“开这么快干什么!”

“不是去救护战友吗?哪能慢慢腾腾!”

一团旋风旋起高高的尖柱,在山谷间游动。我感到头有点疼痛。

“不大好受吧?这儿是死人沟,海拔四千米以上。”

“你少唬人!谁不如道前面是个兵站”。

他哈哈大笑起来,“那不是灯火,是鬼火,一代代的商队和朝圣者留下的,我们哨卡就守卫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多有意思!”

车灯下,路两旁尽是片片白骨。我胸口直跳,只想快点走出这死人沟……

司机突然停车,看看路线,才慢慢开过河。磨磨蹭蹭,上官星的病……我想起过河的情形。

他会不会是自那以后病倒的呢?

那天水势真吓人!只记得上官星挠着脑袋思索片刻,一咬牙:要闯了。

他像尊铁塔稳操着车艰难推进。突然,车熄火了;顷刻,冰块撞击着车体,水从门缝直往驾驶室灌!

忽地,我闻到股浓浓的酒味--上官星举着酒瓶咕咕嘟地猛喝!

这深的水,冷的冰,怎么可以……

他光身站在齐腰深的水中,用手摇柄狠劲地摇着发动机,摇柄猛击着水面,整个车都在晃动。

我仿佛觉得站在水中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那冰冷的水似无数把锥子,直往骨头缝里钻……

车发动了!他磕碰着牙踏进驾驶室,我只管为他擦身上的冰水,忽然,他咳嗽了,先是一声两声,很快成了一串……

车子开始登山了。曲曲弯弯的盘山公路紧贴着悬崖,一头钻进了天,难怪叫它天神达板。恼人的司机走一阵說停下来检查,稍微有点灌风的地方都要严密堵好。我连催他的气力都没了。“顶住,这次一定要闯过达坂,上官星在等……”

那天天气可不像这么平静。刚挨上达坂,挡风玻璃上顷刻就落满一层雪。上官星打开车门,将身子探到外面辨路,不一会儿就成了个雪人,脸色发紫,眼睛又红又肿。

正行间,不料车子被一溜暗冰滑了一下,半个后轮已经掉到了路外,那雾腾腾的深谷像只张大了嘴巴的饿狼!

“冰雪太厚,车挖不出来了。趁天还早,我步行去哨卡上搬兵。”

“我跟你一起走!”

“开玩笑,雪这么深,海拔又高,你怎么行?这是打火机,冷了就点燃汽油。祝你……保重了。”

“你也保重!”泪水情不自禁地打湿了我的睫毛。

他对我留下意味深长的一瞥。雪地上一串深深的脚印,仿佛是一条永远不断的线,牵动着我的心……

像谁把一盆鲜血泼给了夕阳,天际间一片艳红;满山满谷的冰雪静静地注视着天空。风照旧在刮,雪地上卷起层层白浪。烧过一段之字形的山路,整个哨卡豁地展现在眼前。几十名战士,分列两行,肃立在大门旁…

仿佛无数朵白花在眼前旋转起来。战士们从车上抬下一副盖着白布的担架,担架上躺着的就是上官星!

原来他就跟我在一辆车上……

我扑过去,呆呆地注视着他坚毅安祥的神情,感到整个世界都凝固了……

连长告诉我,上官星留下话:把他送回“家”,埋在积雪的山岗;希望秦月能到哨卡为他送行,因为在所有熟识的战友中,只有我这个唯一的女性。

“秦月同志。”连长拿来一封信,信里是一首诗:

我是星星,你是月亮,我们同在永恒的天上;美丽的夜晚,我们闪耀着理想!

(有刪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兵车行”为题既是对小说情节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暗示了社会背景,赋予作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B.上官星已经牺牲,他就静静地躺在送秦月去哨卡的军车的车厢里。这个最后才解开的悬念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在情节叙述中已留下了多处伏笔。
C.“仿佛无数朵白花在眼前旋转起来,”心理刻画简单而深刻通过人物心理感知的变形,表现出上官星的牺牲给秦月带来的巨大心理震动。
D.死人沟、天神达坂等处都是小说情节的关键连接点,对它们的描述不仅是简单的环境描写,更是美与力的象征,充满着诗性意味
【小题2】小说以秦月的视角,在现实与回忆的两次“兵车行”中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A.
【小题3】小说结尾处上官星留给秦月的小诗,堪称全篇表现主人公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谁先看见村庄

黄建国

她们回来了。她们不久将会看见自己的村庄。几分钟以前,长途汽车“嘎”一声停下。她们从窗口扔下大包小包,匆匆挤出车门。汽车重新启动,拖一股白烟,拐过沟岔不见了。一会儿,她们要跨过干涸的沟川,沿着对面那条蜿蜒的小径爬上去,然后,就能看到她们的村庄了。她们从南方赶回来过年,带着一大堆颜色鲜艳的包裹行李。

她们站在路边四下张望。才五点钟刚过,太阳就已经看不见了,只在西边的沟坡上残留一些余晖。沟川里静得很,雾气弥漫,既朦胧又透明,让人觉得恍若幻影神秘英测。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这村庄,沟川,羊肠小道,曾经那么执拗地,记不清又多少次在她们遥远的异乡的梦里出现过。

她们不急于爬沟。她们需要平息一下心情,定一定神。再说,她们后头还要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先爬上沟坡,第一个看见村庄。这是她们的约定。

现在,她们走到了沟川的西边,抬头打量那条像被野风吹得弯弯曲曲的灰布带一样的路。就是它,那么亲切地通向坡顶,通向她们的村庄。“我不知道为啥一点儿也不激动,”她们中的一个说,“我想我们应该是激动的呀。你说这事为哈呀,二丫?”二丫说:“你鬼迷心窍!我的心扑通扑通乱跳哩。你想想,为了省路费,咱们去年就没有回来,快两年了啊。我不知道我一走进家门会是啥情景,先叫爷还是先叫妈?” 不叫二丫的姑娘没有应声。“我不想看见我妈的手裂的口子,”二丫说:“我妈每年冬天两只手都裂成了锯齿,整天痛得吸溜吸溜的。”不叫二丫的姑娘也张开自己的手指看。“我想哭。”二丫说。她佯装成哭的样子,啊呜了一声,但她马上又嘲笑自己说:“我这是干吗呀,神经兮兮的。”这时候她担心起另外一些问题来。“咱们寄的钱,家里会不会没收到?”“不会。”不叫二丫的姑娘说,“咱们回去后翻开本子一笔一笔查对。”“会不会有人认为咱们不干净?”“你真能瞎操心。谁干净不干净在脸上会写着字?”“众人口里有毒哩,硬把白的说成黑的。”

不叫二丫的姑娘有些不耐烦,她哼了一句歌词作为回答:“白天不懂夜的黑。”然后她说:“我要唱歌。”然后她扭动屁股,怪声怪调地唱起来:“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

“我也唱。”二丫说,“唱完咱们爬坡。”她看见太阳在东沟坡上只剩一点儿蜡烛光的颜色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她们唱歌。她们的歌声一高一低,在沟川里被凌厉的风撕扯得七零八落,实在不成什么调子。

“呀,”二丫说,她突然住了声,“我们的脸!” 不叫二丫的姑娘愣着。二丫顿了一下脚:“我是说咱们嘴唇上的口红,还有描的眼影!”不叫二丫的姑娘说:“你多漂亮啊。”二丫说:“我给你说正经的呢。我这个样子怕我妈认不出来,说我是个妖怪。”不叫二丫的姑娘哑了声。她看着二丫。她们互相看着。她们以前没想到这会是个问题。她们每天都要化化妆的,包括在拥挤的火车上和颠簸的汽车上。

“一定得擦掉。”二丫说。她们开始找纸巾。但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和小包,也没有找出一片软一点儿的纸。她们带的纸巾一路上大手大脚地用光了。她们甚至用纸巾擦火车的茶几和汽车的玻璃,还擦了几次鞋,惟独没想到最后会用它来清除嘴上的口红。她们低头四处探望,希望能看见一汪水。但是,没有。沟川是干的。她们盯住自己的衣服,可她们舍不得橘黄色和天蓝色的外套上不 同颜色的斑迹。她们快要恨死自己了。

“我说,咱们吃了她。”她们用唾沫把嘴润湿,拿牙齿啃上唇,再啃下唇,让舌头转了一圈儿。又转了一圈儿。她们把唾沫吞下去,又呸呸吐出来,沾在手指上擦拭眼影。

不叫二丫的姑娘说:“呀,咱们的口红不高档,吃下去怕会有毒。”“不管她,”二丫说,“这个不重要。毒不死人。” 她们擦呀,抹呀,脸上已麻麻的,只是不知道此时脸上的样子。她们互相看也看不清,因为太阳早已熄灭了。她们想着这么一弄她们的脸就很本色了呢。“呀,天都黑了,”她们说,“咱们快爬吧,看谁先看见村庄。”黑夜像汹涌的黑水淹没了她们。

(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中以“她们”作为主人公的代称,其中即使有一个女孩有名字,也是最为平常的“二丫”,暗示了“她们”具有普遍性。
B.“长途汽车拖一股白烟,拐过沟岔不见了”刻意表现了城市对这些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村女孩的遗弃。
C.女孩儿们唱的三首歌看似随意,其实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它们都含蓄的体现了女孩们对家乡的怀念。
D.她们用纸巾擦火车的茶几和汽车的玻璃,还擦了几次鞋这一情节表现了她们已经接受了城市文明。
E.小说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既展现出典型的农村环境,又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丰富了整个小说的内涵。
(2)请分析小说中“她们”的形象特征。
(3)请简要分析标题“谁先看见村庄”的涵义。
(4)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