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课文节选,联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格斯拉先生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皴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人们不时常不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
“格斯拉先生呢?”我问道。
“啊!”他说,“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了。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接了定货后,费好长时间去做,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皮革,还要亲自做,这就是他的下场。”
“但是饿死——”“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小题1】选文第一段的肖像描写有何作用?
【小题2】作者说“好像在迷恋着理想”,格斯拉的理想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0-19 11:08: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化敌为友(科幻小说)

超侠

短短3个月时间,地球联军就大幅度溃败,面对着模拟虫军队的入侵,我们的战士着实抵挡不住,只能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山上,太空舱营帐,整齐排列,遍布各处,这令地球联军的最前锋史蒂夫将军想起小时候在坟山上看到过的漫山遍野的坟茔。

史蒂夫叹息着进了营帐,却忽然外面有人吵吵嚷嚷:“让我去见将军,我有妙计……”

士兵的呵斥声、怒骂声传来:“滚回去,你懂个什么,别来打扰将军,将军有很重要的事情……”

史蒂夫皱起眉头,问道:“怎么回事?这人是……科学家?”

一个卫兵说:“不,不是,这人只是负责维护清扫垃圾机器人的工人,假装穿着一件科学家的白大褂,不知道要干什么,我们怕他对您不利,就……”

史蒂夫点点头,示意卫兵不用再说下去了,然后转身欲走。

中年男人忙道:“我叫曹奈,我是很有想象力的科学爱好者,我……我发现它们,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集群组织,所有的战士,所有的军队,所有的武器,其实都是一个整体,所以它们不会灭亡,因为它真正智慧的首脑只有一个,就像蜂群或者蚁群一样,必须击溃这个首脑,它们才会真正的死亡,不再复制。”

史蒂夫说:“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军队早就研究出了这一点,不但如此,它们的首脑可以任意改变,即使首脑死了,又会产生新的首脑,所以,除非将所有的模拟虫化掉,否则,只剩余一个,它们同样还是有思想的。”

曹奈说:“可是,将军,你忘记了,它是在不断学习和进化的,最开始,它们就像野蛮的动物一样,乱打乱杀,后来,就像原始人一样,用冷兵器作战,它们的智慧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学会和我们人类一样,一样的装备,一样的战斗,而且,它的集群智慧正不断地翻新,超越,进化到更加文明的境地,刚开始时,它们残忍无比,不留活口,到现在,它们还会抓取俘虏,将他们缴械,再将没了武器的俘虏安然送回,这些,都代表着它们的文明也在升级、进化……”

史蒂夫撇嘴道:“那你说这些,又有何用?”

曹奈喝了口水,说:“最重要的一点还没说到,其实,它们,只不过是猴子。”

史蒂夫一愣:“猴子?”

曹奈说:“猴子摘帽的故事,想必你也听说过,它们和猴子一样,只不过在模仿人类,现在,若要他们停止进攻,我们首先要停战,那就是……”他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放在了史蒂夫眼前。

史蒂夫还以为他想突然袭击,连枪都掏出来了,哪想到是一本书。

——老子的《道德经》。

这又是玩哪一出?

史蒂夫将枪收了起来。

曹奈尴尬地说:“没事,我不是……其实,我对科学和国学都挺有研究的,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国学,可是引领了几千年的思潮啊,这些模拟虫根本无知无识,要让它们放弃战争,就要教会它们道德。战争是最不道德的行为,我们,与他们和解吧!”

他又接着说了下去。

史蒂夫恍然明白了,又惊又喜,道:“很好,很好,好办法!”

第二天,大战再次开始了。

人类的军队与模拟虫军团在广阔的灰土岩石战场上,再次相遇。

但这一回,人类的军队没有再拿着枪械和武装机甲,而是将《道德经》《论语》《飘》《巴黎圣母院》等一切能展示道德之美、人性之美的中外书籍全部捧在手中。

这一局面,顿时将模拟虫军团们被镇住了,士兵们马上按照先前的部署,将手中的书放置地上,鸣金收兵。

模拟虫们无法探知人类的思维,只能从人类的外在行为来进行模拟,它们拿走了书籍,迅速撤退回去。

两天之后,模拟虫军团模拟的人类上门来求和。

它向先锋史蒂夫将军表明了来意,它模拟人类的声音说道:“我们之所以和你们战斗,导致双方伤亡惨重,是因为你们来到这里,抢夺了这里的矿产和资源,而这些东西,是我们一直赖以生存的物资,我们不得不击退你们,但如今,我们的精神境界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我们终于明白,给生命予尊重,和平共享,才是正道,你们想必也是为了生存,才来这里寻找矿产的,那么,作为这个星球的主人,我们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就一起分享这个星球吧!‘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它最后甚至还引用了道德经的名言。

很显然,他们已经进化到了更高的文明境界,逐渐有了人性,也变得通情达理起来。

这一点,令史蒂夫将军深受触动。

人类联军决定与模拟虫军签约,和平共处,不再彼此伤害,共同开发这个星球。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蒂夫由弥望的营帐想到漫山遍野的坟茔,透露出打了败仗后失望乃至死寂的心理,渲染出悲凉气氛。
B.“我不是……其实“句中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我曹奈不是开玩笑,故弄玄虚,我这样做是合理的。
C.穿着白大褂的工人曹奈,不是装科学家,其研究水平非一般科学家可比,说明凡人才是能人真英雄。
D.小说告诉我们,人类取胜的法宝不是先进科学的武器,而是能展示道德之美、人性之美的中外书籍。
【小题2】“他们已经进化到了更高的文明境界”句中的“他们”可否换为“它们”?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小题3】“模拟虫军团模拟的人类”先“上门求和”,这样写合理吗?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马肉
王跃斌
王二狗那天很幸运。他到山坡上放马时,看到几个人正埋着一匹大马,在二十米开外的南坡上。这是几个日本人。有个日本人正朝着他笑。太阳光斜抹着那人的脸,王二狗甚至看得出他目光里的诡诈。这让王二狗不寒而栗。日本人在县城外建有一个军马防疫场,饲养着一百多匹日本马,两百多匹中国马。王二狗放的就是日本马。
太阳落山,王二狗立刻吆喝马群回圈。他急着要回拉古村,将日本人埋马的消息告诉给村民。那样的话,很多人当天就会吃上肥肥的马肉,都肥得过年了。
王二狗报讯走出拉古村,又急匆匆地朝军马场走去。他刚走出二三里路地,城里顺天学校的老师国兰追上他,问,二狗哥,你知不知道,日本人除了马,还养不养其它动物了,比如说牛啊,羊啊,猫啊,老鼠啊?这个……谁知道呢?王二狗回答,你想知道,我帮你打听一下。
几天后,王二狗拐上回村的土路时,突然发现情形有些异常。今天路上的行人,只有他王二狗一个。两个日本兵,都荷枪实弹,叉腿站在土路上,一左一右。右边的那人就是井上。
井上见王二狗匆匆而来,问王二狗:二狗君,这么早,你要到什么地方的去?王二狗涎起笑脸,说,我要回家。井上摇摇头说,村子的,不要回,回去好好放马。那……王二狗涎着笑脸说,那我老妈病了,还不行我回家看看啊?说完这话,他的面颊便蹿起了火星子,咝咝啦啦地响。王二狗是个实诚人,他还不习惯说谎话。井上说,村子已经发生大范围鼠疫,所有来往人等,一律不得进村。王二狗不理睬他,迈开双腿,又朝村里走去。井上却哗啦一声拉开枪栓,“呯”的一声,一颗子弹擦王二狗的左肩掠过,将王二狗的肩膀穿翻一块肉。王二狗“妈啊”一声,右手捂住左肩,撒腿就朝城里跑。城里有家国氏诊所,是镇上唯一一家能看红伤的医院。院长国中人就是国兰的父亲。
近午,国中人正陪王二狗说话,国兰打从门外走了进来。国兰背对王二狗,肃穆着脸低声对父亲说,这次鼠疫来得蹊跷,我看,这次鼠疫一定跟那匹死马有关系。国中人目光注视着北墙,缓缓地说,看来,那边派你来是有道理的。北墙的那边是北山。北山的大森林里,安扎着抗联的一个密营。
傍晚,国中人正煮玉米面糊糊粥,国兰红着眼圈走进了厨房。国中人急切地问,又有什么坏……消息?国兰压低声音说,村里已死了三百多人。
拉古村的鼠疫结束,王二狗依然在西山坡放马。这天,国兰走上山坡,王二狗说,那帮日本人真是邪门,他们不但养鸡,养兔,养猪,养羊,还养耗子,装了整整十几铁笼子。国兰朝前挪一步,眼睛盯着王二狗,一脸肃穆地说,这事儿,你千万不要再跟别人讲了,闹不好会掉脑袋的。
这天深夜,日本军马防疫场烧起了大火。天明以后,城里人纷纷传说,赵司令的抗联昨夜袭击日本人,烧毁了防疫场。
第二天午后,王二狗被带进了刑讯室。宪兵队长答应他,只要招供,就不会要他的命,王二狗哭咧咧地说,防疫场的事……我跟国老师……说过。
只隔半个小时,国兰被带进了刑讯室。宪兵队长问,我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要烧掉我们的军马场?国兰声音铿铿镪镪地说,这很简单,就是为了阻止你们用细菌武器杀害中国人,杀害苏联人,杀害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混蛋!宪兵队长老羞成怒,把他们都押到后院去。后院是宪兵队的行刑场。
王二狗立即吓瘫了,国兰却紧走两步,靠近王二狗说,你不会挺起胸膛啊?王二狗头也不抬地说,我……怕死,怕死还不得死么?你给我挺直腰板。国兰突然愤怒了。她柳叶眉紧蹙,两腮喷火,训斥王二狗。可……我站不起来。国兰奋力托起王二狗的肩膀,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你站不起来,我扶着你走。
王二狗顿时泪流满面。
(选自《民族文学》2015年第7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面颊便蹿起了火星子,咝咝啦啦地响”,“蹿起”这个动词,写出了王二狗因紧张而局促不安的样子,更为形象直观。
B.王二狗回拉古村,却被井上阻止,井上告诉他村民们都感染上了病毒,而王二狗不管不顺,非要回村,这个情节充分展现了一个东北汉子的血性。
C.王二狗头脑简单,生性懦弱。他想在日军铁蹄下当一个顺民,一匹死马的肉,就引起了他深深的渴望,不料却中了圈套,后又供出了国兰,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D.小说根据日军军马防疫所的牧马人王二狗的遭遇,正面讲述了日军一00细菌部队的故事,有效地规避了史料和历史研究方面细节的不足。
【小题2】小说中的国兰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结尾写“王二狗顿时泪流满面”,你认为王二狗是为什么而流泪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朋友
秦辉
我一定要去看望我的朋友刘长青,一定。
每天上班,我都要路过一个建筑工地,总会看到一群戴着安全帽的民工。他们三三两两,有的斜叼着烟,有的哼着小曲。看到他们,我就会想起刘长青。想着他正在某个城市的角落里,混迹在这样的一群人中间,休息的间隙,掏出手机写上几句问候,低头想想然后摇摇头删掉,再然后望着天空,想象着远方的我在干什么,以及我所在城帚的模样。
刘长青好久没有给我写信了,我决定去看看他。
我上街买了好多土特产品,给他妻子买了一套我用着感觉不错的化妆品。他曾在信中说,他妻子是老家附近几个村子里长得最俊的姑娘,好多小伙子做梦都想娶她呢!我问:“那你咋把她糊弄到手了?”他说:“还不是咱长得黑。”
给他儿子带什么呢?刘长青的儿子叫康健,他说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儿子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说:“那直接叫健康多好。”他说:“那多俗,倒过来显得咱有文化。”他总是“那小子”“那小子”地叫。他说那小子特聪明,长大了肯定比他强;他说那小子吃得特多,像头小猪;他说那小子长得壮极了,跟个小老虎似的。
我没见过刘长青,但见过他的照片,是在一座城市的火车站前照的,他穿着红毛衣,黑青裤子,站在一个枯败的花坛前,脸很黑,一本正经的。
算来他儿子该上高中了。爱人建议我给孩子买套运动装,我说:“穿着不合适怎么办?”爱人说:“买大号的,应该没问题。”我去专卖店买了一套黑白相间的秋装,外加一个淡绿色的旅行包。
火车开动时已是傍晚,夜幕在窗外渐渐拉开。放好行李,我从包里取出一封信。
刘长青是个民工,是我结交了17年的笔友。他寄给我的信发自全国各地,而且信纸每次都不同,有时是孩子用的作业本,有时是工地记账本的账页,有时是皱巴巴的烟盒。还有一次是从街上撕下来的广告纸。他喜欢画画,而且有天赋,常在信中捎带几张街景素描或涂鸦。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封,他这样写道:“我刚从街上回来,我们站在街头,像货物一样被别人挑选。我这货质量好,一天之内两次被人挑上,一次是帮人刷油漆,一次是给人扛白菜。”
现在,这封信就在我手里。再读这些熟悉的句子,我的心隐隐作痛。
我一直帮不了他。对此,我深感愧疚。他说:“你能听我乱七八糟地瞎说,就是帮我。
刘长青长年奔波在外,只有麦收和春节时回家。今天是:芒种后的第7天,他肯定回家了。
下了火车再换乘汽车,这条线路是我依据刘长青信封上留的地址打听到的。找到那个叫刘家庄的村子时,已是中午。我走向一户人家,一位老太太坐在门前摇着蒲扇。她告诉我,康健他爹娘这会儿在田里干活呢,只有康健在家。
根据她的指点,我拐过两个胡同来到一座土屋前。
房子很破,土坯垒的。院子里有两只羊啃着草,靠东墙边开出一小块菜畦,上面种着丝瓜、扁豆、生菜,还有一棵葡萄树。
我走进去,屋里收拾得很干净。墙上挂着几个相框,有一张结婚照,刘长青与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并排而坐。女人梳着短发,大眼,脸上有一块紫色的胎记,从左眼角到下巴连成一片,嘴巴有点歪斜,但笑得很错。还有一张,就是在列车站照的那张,刘长青站在枯败的花坛前,穿红毛表,黑青裤子。
东面是一座大炕,炕上躺着一个男孩,好像是睡着了。他软软地倚在炕背上,嘴角流着口水,两条腿僵硬地伸着,那腿细得不成样子。
我悄悄退了出去。
回到家。我将衣服、化妆品等物品打成邮包,在收件人姓名处写下“刘长青”三个字的那一刻,我的泪水酣畅地流了下来。
(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中有多处描写农民工的生活和劳作情况,表达了对农民工生存现状的深切同情,同时也隐含着对农民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忧虑。
B.从刘长青寄给“我”的信发自不同地域、用来写信的信纸五花八门等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刘长青不安于现状的奋斗精神。
C.刘长青对家庭情况的介绍与“我”看辩的实情之间反差巨大,对比强烈,给读者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从而彰显了小说的主题。
D.“土屋”“房子很破”等描写透露出刘家的经济状况很一般,为下文埋下伏笔;而中午干活、养羊、种莱、收拾屋子等又表现出刘氏夫妇的勤劳和坚强。
 
E.“我”亲眼见到刘长青家庭的实际状况后,“悄悄退了出去”回了家,没有去找刘长青,说明“我”对结果缺乏思想准备,同时对刘长青有些埋怨。
(2)作者为什么两次写到那张刘长青“站在枯败的花坛前”的照片?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叙述方式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泪水醮畅地流了下来”反映了“我”什么样的心态?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同类题5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局台球
两天过去了,战场的局势没有丝毫改变,两天的艰苦战斗已使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精疲力尽了,更何况又是背着行军包站在倾盆大雨中过夜呢。现在,他们在公路旁的水洼里和渗透了雨水的烂泥里,已经又熬过三个小时了。
战士们的衣服已经湿透了,他们又困又乏,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和支撑着。到处可以看见有人靠在别人的背包上站立而眠。在那些被困倦征服了的人们的面孔上,饥饿和困乏留下了最深的印迹。站在雨烂泥中,没有火取暖,没有食物充饥,头顶是阴沉的天空,四面是敌人的重围……
在这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仍然严阵以待:机关枪在隐蔽的地方死死盯着地平线,炮口对着前方的丛林,进攻的一切准备就绪了,为什么不出击呢?此时此刻,他们还在等什么?原来,他们在等待司令部的命令,可是命令却迟迟不下。
司令部就设在前线附近的路易十三的那座漂亮的古堡中。被雨水冲刷过的红砖从半山腰的灌木丛中闪露出来。那是名副其实的王室宫廷,院中人造池塘的水面像镜子一样粼光闪烁,一群白天鹅在水面上嬉戏。在一座巨大的宝塔形的鸟舍下面,孔雀和金色的野鸡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舒展着翅膀,时而对着天空发出几声尖厉的鸣叫。房子主人早已撤离了这里,但这里无论从哪儿也看不出一丝一毫战争带来的荒芜和毁坏。翠绿的草坪上的花连最小的一朵都没有受到摧残,在阳光下绽放着难以言状的迷人笑脸;灌木矮墙修剪得整整齐齐,林阴小路宁静幽雅……完全是一派和平景象。然而你根本不会相信,这里却与战场只有咫尺之遥。
餐厅的窗户正对着古堡的大门,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张杯盘狼藉的餐桌。弄皱的桌布上面堆放着一些开着的酒瓶和几只黯然无光的玻璃杯,告诉看到这一切的人宴会刚刚结束。客人虽已散去,但从旁边的房间里,还不时传来高声谈话和阵阵大笑声,时而还有台球碌碌的滚动声和碰杯声。元帅在悠闲地打一局台球——这便是部队待命的原因。元帅一打上台球,天塌下来他都不管,现在不可能有任何事情阻止他打完这局台球。
元帅是一名伟大的军人,惟一的一点不足就是他把打台球视为与生命一样重要。他穿着一身整齐的军服,胸前佩戴着各种勋章,那严肃而认真的样子就像亲临战场一样。美酒佳肴催得他赌兴冲天,他两眼冒火,面颊涨红。他的副官们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献殷勤,钦佩地赞叹元帅打的每一个球,记下每一次得分更是他们争先恐后献殷勤的好机会。
与元帅对阵的是参谋部中的一个年轻中尉,黑黑的头发,小小的个子,戴着一副轻巧精致的花边手套。他是一个卓越的台球手,他可以击败世界上所有的元帅。可是他很了解自己上司的脾气,他正在使出全部精力和技艺打好这一局台球,他的智慧告诉他即使不赢,也不能输得太痛快。
精彩的台球比赛还在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满台的球滚动着、碰撞着,打过去弹回来,越打越有趣。突然,①外面天空掠过一道闪光,传来了大炮声。隆隆的炮声震得窗户摇晃,这着实让人吃了一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安地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只有元帅没什么反应,就仿佛他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到似的。他正专心地考虑如何打好下一杆球。他要拿出他的绝招奠定胜利的基础。
外面又是一道闪光,炮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密集了。副官们不由地走到窗口观望:普鲁士开始进攻了吧?
“别管它。”元帅熟练地用白垩粉擦着球棒说,“上尉,该你打了。”
参谋部里的人都把敬佩的目光投给了元帅。他们的元帅在战斗的时刻尚能保持如此沉着冷静,全神贯注地打台球。③枪炮声更加密集了,与山谷的回响完美地交融在一起。一团镶着黑边的红色烟云在草坪那边腾空而起,后花园起火了。受惊的孔雀和野鸡在鸟舍中失声尖叫着,火药味使马厩里的阿拉伯马惶恐不安,乱踢乱跳。司令部开始有点骚动了。告急接踵而至,传令兵们骑马飞奔而来,他们要找元帅汇报紧急军情,却到处找不到元帅。
元帅仍然无动于衷。一局台球一旦开始,没什么——世界上没什么能阻止他打完这局球赛。
“该你了,上尉……”
此时,上尉有些惊慌,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在同元帅打台球。他连打了两个好球,险些赢了元帅。元帅急了,显得有些愤怒和惊慌。正在这时,一个满身是泥的副官骑着一匹全速飞跑的战马跃入院中,推开卫兵,一跃跳到石阶上,喊道:“元帅!元帅!”元帅面带愠色,涨红了脸,出现在窗口时,仍然手握球棒,神情自若。
“谁呀?什么事?卫兵哪去了?”
“可是,元帅……”
“好了,好了,等一会儿,真捣乱,让他在外面等我的命令!”窗子砰地关上了。
是啊!那些可怜的士兵在泥水中坚守他们的阵地,正在等待他的命令,风雨卷着枪弹袭击着他们。然而,山上的台球室里却仍在激烈地打台球,也像战斗一样。元帅又占了上风,小个子上尉也在竭尽全力与之周旋。
战斗的炮火已逼近古堡了,十七分,十八分,十九分……还有一分元帅就赢了。此时花园中的棚架已经坍塌,一颗炮弹在池塘中爆炸了,一片通红。
(法国都德有删改)
【小题1】(小题1)这篇小说在线索的安排上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小题2)结合文本,简析元帅这一人物形彖的特点。(5分)
【小题3】(小题3)小说中多次描写了枪炮声,请结合文中画线的语句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6分)
【小题4】(小题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虽是19世纪的作品,但它已穿越时空,以其独特的构思表达了丰富的意蕴,震撼人心,启人深思。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见解。(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