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梵高的坟茔
范曾
①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②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面临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公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
③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籍。当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到她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的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惰性。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个永恒的谜。
④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 而这一切和寂寞的梵高毫不相干。
⑤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小题1】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位“艺术的殉道者”?阅读第2段的有关内容,作出简明的回答。(不超过30个字)
【小题2】在第3段中,作者提到罗丹和莫提格里昂尼这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情况,这是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题3】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第3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3段说“这种画一旦 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的画风填补了病态美术史的空白,开辟了色彩学和美学的新领域。
B.第5段说“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
C.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烟云,等待他的往是死后的寂寞,而伟大的艺术家 永远被人铭记和景仰。
D.古往今来的画家,不可胜计,然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之力驱动着画笔作画。梵高属于第二类。
E. 梵高用自裁的方式来抗击命运固然不值得称道,但他对艺术的执著与真情却给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无尽的启示。
F. 梵高死后的荣耀说明真正的艺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好酒一样,存放越久,味道越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9-30 09:02: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 兰 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虽然作者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麻婶女儿,但是从上海来信中,我们能读出她的精神品质。
B.小说通过三孬的话和麻婶女儿的来信间接叙述了麻婶母女欠款、还款的过程,虽然着墨不多,但这一过程丰富了小说主题。
C.小说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如:男人撂碗、拂袖、摔门的一系列动作,将男人的愤怒表现地淋漓尽致。
D.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小题2】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马兰花泪水的理解和认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日前,酝酿了十余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首日票房即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也有最近票房大卖的电影《捉妖记》。
上古神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这些先民口耳相传的故事经过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主要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上古神话如何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
首先,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这就需要创作者做好充足的功课,深入了解上古神话的文化内涵,借鉴当前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自己的二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而导致创作时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纹章:鲲鹏、大椿、凤凰、祝融、貔貅、嫘祖等神话形象汇聚一堂,其姿态动作抓住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其法术神力抓住了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并最终在人(片中的神即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获得新的价值平衡。遗憾的是,创作者想塑造的形象过多,每一个都没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模糊和弱化了角色的艺术力量。电影《捉妖记》对上古神话的化用则较为浅层次,其人物塑造虽取法《山海经》中的异人异兽,但角色的行动则带着好莱坞电影的喜剧色彩,没有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其次,上古神话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叙事结构,而讲好一个故事并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则是影视改编的核心。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比如《捉妖记》对妖与人类、妖族内部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得不够充分,《大鱼海棠》对主角椿、湫和鲲之间的情感线索铺展不足,人物动机不合理,故事主题也不够凝练,比如灵魂交易的情节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主角为理想不断反抗乃至自我牺牲的崇高感。英国的魔幻电影《指环王》情节虽有拖沓之处,但做到了叙事上的合情合理,并始终紧扣人性对抗恶欲,最终实现自我救赎的主题,这种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改编自上古神话的大银幕作品,离不开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奇观世界。伴随电影特效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实现虚构形象的写实已不是问题,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从细节着手,凸显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确保影片整体风格的统一。
上古神话承载了华夏祖先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和奇谲瑰丽的想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故地。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当代大众文化的丰富与提升。
(摘编自林炜圣《上古神话如何“重生”》)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古神话多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经今天的电影、电视剧的改编才得以重生。
B.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电影《捉妖记》比《大鱼海棠》更早。
C.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经先民口耳相传、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得以保存。
D.在十余年的准备工作之后,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于近期上映,首日的票房即大有斩获,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众多的神话形象表现出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及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
B.《大鱼海棠》的人物矛盾的设置凸显了某些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
C.《大鱼海棠》塑造的多个形象均未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捉妖记》也未能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D.《大鱼海棠》的线索、人物、主题、情节及《捉妖记》的矛盾冲突表现方面尚有不足,而《指环王》的叙事、扣题值得我们学习。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和电影《捉妖记》票房大卖看,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进行电影创作,同样可以吸引现代观众。
B.以上古神话为艺术创作源泉,电影创作者要做足功课,创造与神话精神相符并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
C.改编上古神话题材的电影作品,核心是讲好一个故事,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以细节凸显传统文化美学价值,让作品风格统一。
D.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可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与提升当代大众文化。

同类题3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有着“礼乐”传统的民族。“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和巩固群体中既定秩序的和谐稳定。而作为“礼乐”制度的产物——乐器,映射出来的“和”文化最为显著。
先秦时期,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在乐器的种类和配置上有着严格的规制。乐器首先作为礼器而存在,音乐的第一用途也是为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制造庄重宏大的气氛。因此,朝聘、宴飨、婚丧、祭祀等场合出现的乐器与音乐被赋予了高贵的品格,成为权力的象征,它的使用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示尊卑。钟、鼓、磬作为礼乐的代表,用在比较隆重的场合,多为国君诸侯欣赏;卿大夫和士以弹奏欣赏丝竹之声为乐;普通百姓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余借陶制乐器如埙、缶之类自娱。为达到“和”的目的,各阶层都必须严格遵循这些规制,如果逾越了就是违背了礼,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因素,最后“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这些都是与“和”的精神相违背的。
在乐器的个体设计和陈设上,也体现了“平礼”“求和”的追求。曾侯乙墓中室的乐器摆设就十分注重和谐,乐器多而不乱,各部分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即使是小的乐器也都按秩序排列。编钟分长短两架,每架分上中下三层,最上层悬挂的是小编钟,中层比上层的略大,下层的钟最大,每一层都从左到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中室的东面放置建鼓,中室的北部与南架编钟相对的是编磬、琴、笙、排箫、篪、小鼓。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承载着先秦“乐”理念的乐器设计本身就离不开“和”文化,从凝固的器形设计到灵动乐音的功能设计,再到设计思想,“和”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在先秦的乐器设计中,人们不仅能看到“器”的造型美,听到“音”的境界美,更重要的是能体悟到“天人合一”的和谙美。
(取材于张文文《从先秦乐器设计看“和”文化》)
【小题1】根据“材料三”,下列与“尊礼”无关的一项是
A.乐器的种类配置B.乐器的使用场合
C.乐器的摆放顺序D.乐器的演奏技巧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三”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映射,可用词语“反映”替换。
B.祭祀,“祭”字第五笔是“乀(捺)”。
C.违背,“违”字读音为“wěi”。
D.编磬,“磐”与“罄竹难书”的“罄”,读音与意义都不同。
【小题3】请依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中国乐器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哪些联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 刘良恒) 在3岁幼童周周即将被渣土车卷入车轮下的那一刹那,年仅12岁的小女孩周美玲奋不顾身地飞奔过去,从车轮下救出了他,自己却因此身负重伤。

在雷锋家乡长沙市,“小雷锋”周美玲的这一事迹被人们争相传颂。

5月22日傍晚,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戴公桥村,美玲吃完晚饭陪妈妈胡金华出门散步。

当走到一个丁字路口时,美玲看到小男孩周周正横过马路。不巧的是,一辆满载砂石的大货车正由西往东疾驰过来。周周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还在一个劲儿地往前跑,眼看就要被大货车撞上。

就在这危急时刻,美玲飞快地冲向路中间,奋力将周周往回扯。两个人摔在一起,她紧接着用力将周周推向路边。周周被推到安全地带,躲过了一劫。

此时,渣土车司机已经紧急刹车,可巨大的惯性让车子停不下来,撞上了来不及爬起来的美玲。

当晚7时许,美玲被紧急送到了中南大学湘雅附一医院。晚上12时,进入手术室。经检查,美玲的左腿部分肌肉与骨头基本脱落,神经、血管、肌腱严重受损。

美玲妈妈和在痛苦中呻吟的美玲都坚决不同意截肢。于是,美玲开始接受一次次漫长而又极其痛苦的“炼狱之旅”。一直守护在旁的美玲爸爸周炬表示,每一次手术都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但是这个坚强的孩子都挺过来了。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美玲的腿终于保住了。回忆起那惊魂一刻,她说:“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当时根本来不及多想。我不去救,小朋友就没命了啊。”

很多长辈、邻居、同学都说,美玲救人不是一时冲动,这孩子平时一直尊老爱幼、关心同学,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

美玲家条件一般,妈妈无业,爸爸在外打工,一家人挤在两间很小的平房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在美玲房间的墙壁上,整齐地贴着的26张奖状,清楚地记录了美玲刻苦努力、奋发向上的成长轨迹。

村民周正鑫说:“美玲的母亲胡金华虽然读书不多,大道理不会讲,但是她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美玲的爸爸周炬也是出了名的厚道人,他勤劳能干,开过饭店,搞过装修,做过司机,不管村里哪家有事,只要一个电话,他二话不说就赶去帮忙。”

这样的家风熏陶,让周美玲养成了良好品性。“她从小就很懂事,每天帮父母做家务。她成绩很好,经常辅导邻居家小伙伴做功课,小孩子都喜欢黏着她。”邻居周燕说。

班主任老师左利辉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美玲从没申请过助学金,她说要把有限的指标让给其他更困难的同学。学校组织爱心募捐,她还比大部分人捐得多。每次集体劳动,她总是扛下脏活累活。有个女生从外地转学过来,跟不上课,美玲用课余时间帮同学补课。现在,那个同学不但跟上了学习进度,前不久数学考试还

“就在她救人3天前,她还被学校申报为茶亭镇‘学雷锋标兵’,全镇只有2名教师、3名学生获得这个荣誉。”左利辉说。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二

长沙晚报网(记者 朱敏) 节奏明快的音乐、色彩明艳的造型、1分51秒的时长……记者昨日获悉,由市文明办全程指导、雷风侠工作室精心创作的《“雷锋家乡小英雄”美德少年周美玲》动画短片日前新鲜出炉,生动还原小美玲救人事件的始末。

“湖南长沙是雷锋的家乡,在这里,雷锋精神滋养着万千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12岁的周美玲就是这万千美德少年中的一位。”短片一开始,这位身穿红裙子、头扎双马尾、佩戴鲜艳头花、扑闪着水汪汪大眼睛的小姑娘,脚步轻快、笑容可掬地为抱小孩的妈妈让座,给老人捶背,课堂上踊跃回答提问,老师、家长们都向她竖起大拇指。

随后,音乐节奏变得时而深沉,时而急促,5月22日的救人故事开始了。小美玲和妈妈走在路边,忽然身后轰隆隆地疾驰而来一辆渣土车,美玲和妈妈赶紧避让,而这时,小美玲却看见马路中间有一个3岁多的小男孩,浑然不知危险来临!此时,渣土车已经刹不住车了,千钧一发之际,小美玲冲向路中间,用力将小孩往回拉,仓促之间,两人摔倒在地上,小男孩压在了小美玲身上。小美玲用力一推,小男孩滚到路边的安全地带,而小美玲却来不及爬起,被渣土车撞伤。

短片的最后,小美玲对孩子们说:“其实我也是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才冲上前去的。我们应该学会远离危险,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选自长沙晚报网,有删改)

材料三

红网长沙讯(潇湘晨报记者 刘少龙 通讯员 黄辣 罗闻) “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却只能透过窗户看到一个小小的角落,而且唯一能看到的小角落每天呈现的都是同样的景象。”见义勇为的“小英雄”周美玲在湘雅医院骨科5病室度过了52个日夜,经历了5次大手术之后,7月14日,潇湘晨报记者从湘雅医院获悉,小美玲终于能够转入康复科病房,开始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

与刚入院时的境况截然不同的是,如今的小美玲精神渐好,气色红润,并且已经能够坐起来,同时还可以进行抬腿运动了,而她也迫不及待地等着同学们来接她出院的那一天。

获悉“小英雄”即将转入康复科,湘雅医院院长孙虹教授第一时间来到骨科病房看望小美玲。面对院长伯伯再次带来的问候,小美玲在感动之余,也将一大早写下的感谢信亲手交给了孙虹院长。

【小题1】下列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叙写周美玲治伤中的坚强、她的家庭情况,以及良好家风对她的影响。
B.材料二借周美玲之口,表达了小孩应该学会远离危险的道理,更具有影响力,发人深思。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叙述了周美玲奋不顾身救人的事实和她平时的优秀表现,说明她在车轮下救人并非一时冲动。
D.材料三中湘雅医院孙院长获悉周美玲转入康复科以后,就来到康复科看望小美玲,小美玲感动之余,把写好的感谢信亲手交给了孙院长。
【小题2】下列对上面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材料一第一段用简要的文字概述了新闻的基本事实,即周美玲救幼童,而自己却因此身负重伤,从而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
B.材料二第二段谈到了雷锋精神,是运用了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表现小美玲救人的政治背景。
C.材料三第一段运用了数字表现法,“52个日夜”“5次大手术”说明了周美玲的抗病意志之强。
D.材料一中用村民周正鑫的语言,目的是介绍美玲的父亲和母亲,赞扬小美玲父母也是雷锋式的好人。
E.材料三最后一段,写“湘雅医院院长孙虹教授第一时间来到骨科病房看望小美玲”主要说明了人道主义在医院中的体现。
【小题3】材料一突出了美玲怎样的品质?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要求各地方因地制宜,振兴乡村。刚刚结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也是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乡村振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领域,也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到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
(光明网2018年01月)
材料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充分发挥电商的赋能作用,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围绕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开展多种电商模式创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如B2B农业生产资料电商模式、B2B生态食材模式、B2B农产品供应链模式。通过多种智能B2B模式创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迅速实现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引入订单式B2B供应链模式,使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减少盲目性,提高其有效的供给,满足精准的需求,在品种、数量、时间上实现精准生产、流通、消费的一体化对接。
围绕美丽乡村开展多网络零售,如2017年中国邮政首届“邮乐919购物狂欢节”,购物节充分发挥5万多处邮政自营网点和42万处“邮乐购”加盟店优势,深入全国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助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返城,为城市百姓带来“原汁原味原产地”的农产品。
《2018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年》(南海网新闻2018年01月,有删改)
材料三
“以前这里是个废旧窑坑,坑洼不平,坑里、四周全是垃圾”,山东德州陵城区郑寨镇后秦家村村民秦甲勇说,“现在挖的这个坑塘,能蓄水,解决了周边4000多亩地的浇地问题,而且现在没有垃圾了,环境也好了,以后咱老百姓有福了”。
以后秦家村项目为代表,截至目前,陵城区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已完成计划投资的98%,新增供水能力314万立方米,新增年节水能力415万立方米,工程效益各项指标均超历史同期水平。
2010年以来,通过实施小农水工程、引入社会资本和管理农田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等,陵城区累计完成投资2.64亿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32万亩同时,陵城区还实施了以“清洁河流水质、清除河道违建、清理违法行为”为重点的“清河行动”,建立起“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保障能力。
通过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陵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实现稳定增产,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23亿斤以上,农民得到了切实利益,获得感持续增强。同时,农业灌溉用水量不断下降,亩均灌溉用水量由300立方下降到200立方以下,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
《人民日报》(2018年01月,有删改)
材料四
杭州市淳安县,因为有千岛湖而闻名天下。与此同时,护好一湖水也成了淳安最大的任务。由此,许多本可富民的产业因为环境原因而被拒之门外。生态大县的淳安想富起来,该走哪条路?
淳安把目光投向了溪流。县域有大小源头溪流100余条,勾连了23个乡镇中的18个,全县绝大部分人口沿源居住。
淳安推出了“百源经济”发展战略----财政拨付8000万元资金,先行启动10条县级“百源经济”示范源建设,再分两年实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从而将旅游产业从千岛湖湖区引向山村,实现了全域旅游。虽是冬季,位于大墅镇桃源凌家村的兰纳现代农业示范园也有游客光顾。开展“百源经济”工程后,现在,采摘游、生态游等游玩项目多了起来。相比2016年,2017年游客增加了4万人,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利用“百源”开发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
《淳安让溪流两岸富起来》(《人民日报》2018年01月,有删改)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B.乡村振兴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到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障。
C.围绕现代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开展多种电商模式创新,能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D.由材料四“许多本可富民的产业因为环境原因而被拒之门外”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实施振兴乡村战略时,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二从B2B模式和网络零售两方面,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电商的赋能作用。
B.“百源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乡村振兴,使当地农民都富裕起来。
C.振兴乡村首先得抓好农业,提高粮食产量,这是振兴乡村的基本保障
D.只有让现代信息科技走进乡村,才能保障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E. 根据上述材料,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小题3】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