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黛眉是座山

王剑冰

太行山始终以峻拔奇伟、厚重壮观著称。为何黄河三峡尽头,现出这么一座峻中出秀的山?或还是因了那个名字?说白了,那名字太女性。来了才知道,还真有一个叫黛眉的女子,一个丰姿绰约的女子,曾经是汤王妃,她聪慧贤淑,助君成功,后遇冷落,执意出走并隐化此山。我相信,王宫里不缺美人,黛眉的离去也许于商汤王无损,但多少年后,一个时代连同那个王都不复存在,她的名字却同山一起留下。我们不必查证传说的真伪,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的欣赏和追寻。

山若有了灵气,是挡也挡不住的。在通往黛眉山的山道和水路上,各种念想与追寻不绝于途。

进去了才知道,这山是何等奇崛险峻,百态千姿。好容易攀上一座高崖,又会面临一道深谷。如此峭立,如此幽深,又如此盘旋,进来就不知如何出去。峡谷中穿行,顾了脚下顾不了头上。又是一道峭崖下的空旷峡谷,正是人们想象中的万丈深渊。只有鸟在这深渊里恰恰地叫,叫声掉落渊底又反弹上来。追着鸟看的时候,就追上了天穹半弯明月。大亮的白天,怎么会有月亮?可它真真地挂在山顶。从擦耳峡挤出来,觉得它是黛眉的发梳。好容易绕进一处平坦之地,竟然感觉是到了山的怀抱,那是多么大的一片草地,各种野花点缀其中。那阵势,完全是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来了的人们,扑进草中,再也不想出来。

所以,一味地认为黛眉山展现的是奇险嵯峨、深峡断谷就错了,她的气质,还在于她的苍葱与翠秀。一个倔女的不羁她有,一个秀女的优雅她也有,她不甘平庸,不甘寂寞,在此尽情腾挪,尽情舒展。由此,黛眉也真的让人有一种亲近感。

然而,黛眉还会说,只有山仍不构成佳景。你再看山前,竟是一条河,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在这里拐了个弯,这一弯就是270度,因小浪底工程,这里变成了浩渺的一汪碧水。站立山巅,遥望出没于云间的太行王屋,俯瞰滔滔涌流的黄河之水,觉得黛眉所占位置实在是好,她与之共同组合成了不可复制的山水胜景。

这么好的地方,不来都要遗憾。杜甫有首《新安吏》,当年他路过新安,心绪正乱,显然错过了黛眉山,若是面对这满山佳韵,一水幽梦,不定会诵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样的感怀。李白呢?过来洛阳多少回,也与黛眉擦肩而过,否则也会有“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的激动。我相信墨子来过,墨子看山又读水,由此形成他壮阔的思想和胸怀。

太阳不断地为黛眉补妆添彩,忙碌了一天,这时要归去了。黄昏时看黛眉,就看见了那俊丽的虚虚实实、起伏有致的眉峰。这眉峰,正有一汪秀眼来配,此刻那秀眼更显得微波脉脉,澄澈清明。

渐渐地,一切都覆在了静寂之中。站在黛眉山上,天地广阔,星星尤其多,尤其亮,好像举一张网就可以网一兜回去。流星在比照黛眉画眉,左一道,右一下,长长的秀眉在天空闪过。这时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轻微的,尖锐的,单调的,双重的,在山的四周此起彼伏。而你又会感到另一种声息,那是黛眉的声息吗?此时,她一定是睡了,真的,已经看不见水的亮眼,好看的眉,也只留给月亮守着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由汤王妃的故事写黛眉山名字的由来,给文章增添了神秘气息。
B.作者设想杜甫、李白、墨子与黛眉山的渊源,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厚重感。
C.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踪描写景物,表现了黛眉山阴柔、秀美的特点。
D.“说白了,那名字太女性”暗示作者的疑惑,通过观赏游玩,作者解开了疑惑。
【小题2】结合全文,说说文中为什么写到山前的母亲河?
【小题3】作者在描写黛眉山时,使用了“黛眉山”“黛眉”两种称谓,其中各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10 06:02: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秉承“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的理念,华为在5G领域积极投入、持续创新。2019年1月24日,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正式发布。

目前华为在技术成绩方面追逃领先:极高集成,首次在被低的天面尺寸规格下,支持大规模集成有源功放和无源阵子;极强算力,实现2.5倍运算能力的提升,搭载最新的算法及波束赋形,单芯片可控制高达业界最高64路通道;极宽频谱,支持200M运营商频谱带宽,一步到位满足未来网络的部署需求。同时,该芯片为AAU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超50%,重量减轻23%,功耗节省达21%,安装时间比标准的4G基站,节省一半时间,有效解决站点获取难、成本高等问题。

2018年,华为率先发布全系列商用产品、率先全球规模外场验证,率先开始全球规模商用。截至2018年底,华为已完成中国全部预商用测试验证,推动了5G进入规模商用快车道。目前,华为已经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25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

2019年1月9日,华为“5G刀片式基站”凭借创新性采用统一模块化设计等技术突破,获得2018年度***的弗兰内尔说,“我们还没有在市场上找到类似的设备。”

《摘自《美媒,美国害怕华为的另一个原因》,参考消息网)

材料三:
2018年第二季度全世界智能手机排名前五的出货量(以百万为单位),市场占有率和年增长量
供货商
18年第二季度出货量
18年第二季度市场占有率
17年第二季度出货量
17年第二季度市场占有率
年增长量
三星
71.5
20.9%
79.8
22.9%
-10.4%
华为
54.2
15.8%
38.5
11.0%
40.9%
苹果
41.3
12.1%
41.0
11.8%
0.7%
小米
31.9
9.3%
12.4
6.2%
48.8%
OPPO
29.4
8.6%
28.0
8.0%
5.1%
其他
113.7
33.2%
139.5
40.1%
-18.5%
总计
342.0
100.0%
348.2
100.0%
-1.8%
 

(源自互联网数据中心)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为长期致力于基础科技和技术投入,全球率先突破5G规模商用的关键技术,还在单芯片内实现多种网络制式,提升5G商用初期的用户体验。
B.华为2018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大,仅次于韩国三星公司,领先于美国苹果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C.三星2018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同比出现萎缩,而其余品牌均有不同幅度提升,表明全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D.美国一些电信企业没有政府补贴,在向偏远贫困地区提供服务时成本较高,华为给予多家美国电信公司设备支持。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G领域,除华为外,全球没有其他企业在全球规模外场验证、全球规模商用等方面有所行动,华为奏响了5G规模部署的序章。
B.华为“5G刀片式基站”实现了所有单元刀片化、不同模块间任意拼装,凭借一系列创新性技术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C.华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频谱带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还在基站尺寸、重量、功耗等方面实现了革命性提升。
D.正是因为物美价廉,并且领先的技术和优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华为令美国政府担忧,并试图破坏这个“奇迹”。
【小题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华为通信的优势,并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

芦芙荭/文

先是一声。

接着是两三声。

老人抬起头在门前的树上瞅了半天,也没寻见鸟的踪影。老人以为他又出现幻听了。这样的事,以前也常常发生在老人身上。

过了几天,老人从庄稼地里回来时,突然发现房前屋后到处都闪烁着鸟的飞影,像风裹动的树叶,在眼前飞舞着。寂静的黄昏一下子律动了起来。

这一次,老人听到了鸟儿们那潮潮的叫声。

老人耸耸鼻子,是的,春天的味道越来越浓烈了。

老人走进屋里,再出来时,他的手上多了一把木勺。木勺里是金灿灿的麦粒。老人抓起麦粒,一把一把地向道场上扬去。金黄的麦粒在黄昏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后,就在道场上砸出了一声声鸟的叫声。

啾。

啾啾。

啾啾啾。

老人坐在门前的那块巨石上,一脸慈祥地看着那些鸟儿叽叽喳喳地抢食着地上的麦粒,好像那些鸟儿是他的孩子。

一年四季,老人最喜欢的就是春天了。春天的黄昏,老人就喜欢坐在门前的这块巨石上,看家家户户房顶上升起的炊烟;看村里的男人们从地里收工赶着牛羊回家;还有那翅膀上挂着水珠的鸭子,一摇一晃不紧不慢地从面前走过。

这样的日子多好呀!

可这一切,对于老人来说,似乎成了回忆。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眨眼几十年就过去了。那个时候,这个村庄多美呀,人还没到村庄,老远就能感受到那热闹的氛围。不说村庄,你就是走在村子外面的小路上,忽然,路边的庄稼地里就会蹿出个人来,吓你一大跳。

老人记得,那时他还年轻。也是在春天的一个黄昏,他到了这个村庄。

他本来是路过这个村庄,去另一个村庄的。可走到这个村庄时,天就要黑了。因此,他走得有些急,就出了事。他的一只脚在迈出时,不小心踢起了一粒小土块,那土块就像一只鸟一样飞了出去。他根本没有想到,在他前面不远处有个姑娘也正走在黄昏的路上,那土块好像长了眼一样,不偏不倚正好砸在前面走着的那个姑娘。

在这个美丽的黄昏,他和姑娘结缘,之后他就成了这个村庄的人。

他对姑娘说,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他都要守着这个美丽的村庄和她好好地过一辈子。

可现在,当老人在春天的黄昏里坐在这块巨石上时,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狗的叫声没了,鸡的叫声没了,连同孩童的嬉闹声也没了。

老人每天只能看着自己房顶上的炊烟一缕缕升起,再一缕缕飘散。

村庄还是先前的村庄,只是再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村子里的人陆陆续续地都搬走了。许多人都来劝他,让他和他们一起走,搬到河川去,那里有宽阔的大马路,出门就能买到想要买的东西。可他就是不走。没有人知道他不走的原因。只有他心里清楚,他是在坚守着几十年前那个黄昏他对她的承诺。几年前她就去了,她就埋在当年他们相会的那棵树下。那棵树现在也已成了老树,将来,他要和她一起在这棵树下守着这美丽的村庄。

鸟儿们吃净了地上的麦子,一只只地飞走了。场院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老人从巨石上站起身,天还没完全黑。他开始动身向村外走去,慢慢地,他走到了几十年前他和她相见的地方。几十年了,这里几乎没什么变化。说没变化也不对,路边的那些树都长大了变粗了。只是早些年又被人砍掉了。这两年,老人又在那地方种上了小树。老人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心血来潮,他的心突突地跳了几下,然后,他像当年那样在路上走着。估摸着差不多了,他脚下一用力,一个小土块就飞了起来。那土块像一只鸟儿一样向前面飞去。老人想在空中找到那土块的身影,却什么也看不见,他只好竖起耳朵想听听土块落地时的声音。

他等呀等,黄昏却是一片寂静。

(摘编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6年第19期)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鸟声鸣叫入笔,打破了只剩老人一人居住的村庄的安静,用以动写静的手法渲染了一种空寂的氛围。
B.因为老人年龄大了总有幻觉,所以老人抬起头在门前的树上瞅了半天,也没寻见鸟的踪影,就以为他又出现幻听了。
C.小说用词形象生动,如文中“砸出了一声声鸟的叫声”中的“砸”,传神地写出老人高兴用力抛掷麦粒后鸟儿欢腾情景。
D.小说结构严谨,多处照应。如前后都有踢土块的情节,对比中突出老人回忆中的美好和如今一人在小村坚守的执着和落寞。
【小题2】文章对于老人的形象并没有刻意清楚的描绘,可给人印象还是很深刻。请结合文本对老人的形象特点加以分析。
【小题3】小说结尾“他等呀等,黄昏却是一片寂静”。有什么意味和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同类题3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仁者之心

张晓林

清早起来,范希文(范仲淹)搬一个小木板凳,去院子里的那棵槐树下弹琴。槐花已经开了,一串一串挂满枝头。坐在槐树下,槐花的清香让人陶醉。这样的心境,最适合弹琴。

琴声在槐花间穿越。槐花和着琴的旋律开始舞蹈。这个时间,范希文的妻子李氏开始下厨做饭。李氏对这支曲子再熟悉不过了,这些年来,她都是听着这支曲子做早饭的。这是一支名叫《履霜》的曲子,是她手把手教给丈夫的。范希文只会弹这一支曲子,再教他,他说,会弹一曲《履霜》就行了,会那么多干什么?李氏就打趣他,我看干脆叫你范履霜吧。

李氏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世代书香门第。这样的一个女人,也是打心底敬佩范希文的,在她看来,能遇到这样的丈夫,也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刚过门的那些日子,她的婆婆,脸上皱纹像几张重叠的蛛网,常常向她谈起范希文小时候的事,每逢谈到儿子,婆婆满脸的皱纹就一下子舒展开来。

婆婆说,希文进京赶考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给家里节省点口粮,他就住进了淄州长白山下的一座寺院里。和他一起住的还有个姓刘的秀才。每天黄昏,等僧人们都消停下来,他们就开始在一口铁锅里煮米,这些米粗糙无比,咽下去刮得喉咙疼。煮好一锅米,倒进瓦盆里面,算是第二天的三顿饭了。过一夜,瓦盆里的米凝结成了一块,希文他们用刀把米切成六块,吃的时候各捞出一块儿用开水泡着吃。

每当婆婆说到这儿,李氏都要插话问一句:“他们也不吃菜吗?”

婆婆瘪瘪嘴,慈祥地看着媳妇,说:“有时吃有时不吃,全凭老天爷了。春夏二季,去山上寻些野葱,七八根,十几根,就着下饭;十冬腊月,雪封住了寺门,就倒上小半瓯的醋汁,加上一小勺盐……”婆婆开始用衣襟揉眼,“这种日子,希文一过就是三年呐!”

婆婆心疼儿子。在李氏看来,这三年未必不是好事,也许因了那三年里,范希文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睡觉前,都要盘算一下今天花了多少钱,这些钱花在了哪些地方,到底该不该花。如果这些钱都花在了刀刃上,他就会把双手搭在已经有点发福的小肚子上,美美地睡上一觉。否则,一夜将不能入眠。第二天一定把昨天不该花的那点钱省回来才心安。

女人嘛,总爱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其实,希文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他的心胸大着呢。李氏很清楚地记得,在苏州的时候,他们得到了一块宅基地,一个堪舆大师看后私下对范希文说:“世代当出卿相。”希文笑笑,说:“若果如此,我不敢一家独享,应为天下人所共有。”于是,就把这块地捐出建了苏州府学。

想到这儿,李氏为丈夫自豪起来。

李氏在想着这些事的时候,范希文一曲《履霜》弹完了。他收了琴。他要简单吃点早餐,然后到朝堂去面见仁宗皇帝。一想起要见仁宗皇帝,范希文的心里就有些堵得慌。前两天西京光化军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如何处理这件事上,他与枢密副使富弼的意见简直是水火不容,各不相让。今天就是要到仁宗皇帝那里来见个结果的。

平日里,他和富弼相处得很融洽,富弼像对待长者一样地尊重他,帮了他不少的忙。但希文也深知富弼的脾气,犟得很,他认准的事,八匹骡子去拉,他也不会轻易回头。这年暮春的一个上午。范希文和富弼一同站在了仁宗面前。仁宗问:“光化知军弃城逃跑一事如何处置,二位爱卿可商议好了?”富弼率先往前迈了一步,口气决绝地说:“应按军法处置,斩了他!”仁宗看了看范希文。范希文不慌不忙地向仁宗行了君臣之礼,然后说道:“光化城既没有城郭,也没有兵卒,强盗来势凶猛,光化知军不逃匿躲藏,他又能如何呢?望陛下从轻发落。”仁宗沉思了一下,说:“准范爱卿的奏。”

走出朝堂,富弼的火气还没消。范公太宽容罪犯了,这让仁宗如何治国!他第一次对范希文说出不恭敬的话:“参政是想修炼成佛的啊!”范希文笑笑:“我只是个普通人,不想成佛。但我的话有道理,等到政事院再给你细讲。”

富弼愈发显得不高兴。

到了政事院,二人坐下来,范希文从容地问:“你希望把皇上教唆成一个暴君吗?”停了停,他放缓了语气:“仁宗还年轻,我们岂能动不动就教他杀人,等他杀得手滑了,不但我们做大臣的常会有杀身之虞,天下百姓也会因此遭殃啊!”

富弼猛然惊醒,额头的汗水纷纷滚落。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范希文常在妻子做饭时就着院子里槐花的清香,弹奏李氏教给他的《履霜》,意在刻画范希文好丈夫的形象。
B.文中“脸上皱纹像几张重叠的蛛网” 、“皱纹就一下子舒展开来”两处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C.小说中范希文面对富弼的强势,只是“笑笑” 、“放缓了语气”,因为平时富弼很尊重他,他不好意思和富弼撕破脸皮。
D.小说结尾“天下百姓也会因此遭殃啊!”一句是语言描写,突出了范希文“为民止杀” 的精神,与题目遥相呼应。
【小题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范希文的性格特点
A.
【小题3】小说的中心事件是范希文与富弼的同僚相争,但前半部分却用大量笔墨写范希文妻子的回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写的手法和作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干 净

刘建超

欧阳市长急匆匆从家里出来,冒着雨钻进越野吉普车,嘴里还嘟囔着,可惜了那一池子热水了,没有泡成澡。

司机小马脚下一踩,汽车闪电般钻进雨夜中。

突如其来的暴雨,恶魔般袭击了这座域市。布置完防涝应急预案后,欧阳回到家,媳妇刚给放好了一池子洗澡水。市办来电话说,大名村遇到山洪暴发,随时都会有泥石流和滑坡的可能。欧阳匆匆換了件衣服,到大名村还得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呢。

越野车在暴雨中疾驰,空中不时有闪电划过,雨夜忽明忽暗。

欧阳说,小马,你老家不就是大名村的吗?你说说情况。

小马说,大名村有五百多户人家,沿着大名山散住着,蜿蜒有十多里长。居民住的房屋大都是土木结构的,好多年没遇到过这么大的雨了。

欧阳说,我们把抢险指挥部设在小马家里。关秘书,通知相关人员立即赶往大名村。

车在山路上颠簸,欧阳把手伸在脖子后摩挲,自言自语地说,真该泡一泡了。

欧阳打小就爱泡澡。小时候爱哭闹,哭起来就没个完,只要把他往热水盆子里一泡,立马就安生了,眼角还挂着泪珠,脸上已经笑成一朵花。上大学以后,欧阳一直就是学霸,但他课余不会天天捧书本钻图书馆,更多的时候是去泡澡堂子。按欧阳的说法,只要泡进热水池子,立刻激活了脑细胞,所学所用那叫一个清楚。同一宿含的几个兄弟,每到快考试时就陪着欧阳一起去泡澡。欧阳就在热雾氤氲中,说重点,押大题,都是八九不离十。

研究生毕业后,欧阳被分配到老街建设局,三五年的摔打,就当上了局长。老街城区改造,建设局成了最忙碌的单位,不管工作到多晚,欧阳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泡池子。

一位开发商为了揽下老街的项目,趁着欧阳去省里开会,给欧阳家里安装了一个浴盆。浴盆是进口的,可以恒温加热,还带有气泡冲浪按摩功能。欧阳回到家一看,就冲着媳妇发火了,媳妇委屈地说,他们说是你订购的,我哪懂这些啊。

第二天,欧阳邀请开发商去了老街养老院,举行了一个企业捐赠仪式,那只多功能盆就捐赠给了养老院。

欧阳当上市长第二年的秋天,就让妻子把她的舅舅请到家里来住。妻子纳闷儿,说,你成天忙得脚不沾地,三亲六故来家里你都顾不上一起吃顿饭,咋想起来把老舅接来了?

欧阳说,老舅也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了,想了,来聊聊。

老舅背着家乡的土特产,到了欧阳家。

欧阳让妻子好吃好喝地款待老舅,他下了班就带老舅去泡澡。泡透了,欧阳就仔细地为老舅搓澡。一连泡了七天,老舅受不了了,找到欧阳说,大外甥,你就别泡你老舅了,我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我不该打着你的旗号给儿子大办婚事,借机收礼。我回去就把收的礼钱如数退还,中了吧?

欧阳笑呵呵地说,老舅啊,没事多泡泡澡,促进血液循环,有益健康。你老人家健健康康的,我们才能全身心地做好工作啊。

越野吉普车在小马家门口停住,欧阳下了车,同等在门口的乡长、村主任一起到村民家中看望,了解情况。欧阳一身雨水一身泥地回到小马家里,已经是半夜时分。吃着泡面、榨菜,欧阳靠着墙睡着了。

小马对父母说,把盛粮食用的空水缸挪进里屋,烧几锅开水,让欧阳市长泡泡澡。几个人把大水红挪进屋里,开始烧水。水烧好了,水缸里冒着热气。

村主任急匆匆跑进屋,大声喊着说,东山坡出现了险情,有两家的老人怎么也不肯离开老房子!

欧阳一激灵站立起来,挥着手说,走!一行人急匆匆隐入雨幕中。

小马出门前,对父亲说,温着水啊,等我们回来。

欧阳没能再回来。他们把几个老人强行背出老屋,山体滑坡泥石流就下来了,紧急关头,欧阳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

导我欧阳市长,在淤积的沙土石里挖了三天,依然找不到。

欧阳的妻子看到大家疲惫的身子,看到大家肿胀的双脚、满手的血泡,哭着阻止大家继续寻找,就让欧阳安息在这里吧。

小马哭着,继续用手刨着,说,市长还没有洗澡,还没有洗澡啊。

欧阳的妻子握着小马的手说,孩子,你欧阳叔不用洗澡,他干净着呢。

后来,人们在掩埋欧阳的山坡上种植了松树,郁郁葱葱的,几年之后便长成了一片松林。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先后两次写欧阳因突遇险情而“没有泡成澡”,情节节点设置巧妙,既引发了读者阅读兴趣,又凸显了主人公行事果断的特点。
B.小说在人物设置安排上別具匠心。小马、市长妻子作为线索人物贯穿作品始终,虽着墨不多但形象丰满,更好地烘托了欧阳的高大形象。
C.小说运用了插叙手法,追溯了欧阳爱泡澡的渊源,并通过捐澡盆和“泡”老舅两件事,生动展现了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品格。
D.小说以人们在掩埋欧阳的山坡上种植的松树几年后郁郁成林结束,颇有象征意味,寄托了人们对欧阳的景仰、怀念之情。
【小题2】小说为什么多次写到“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结尾部分,欧阳的妻子对小马说:“你欧阳叔不用洗澡,他干净着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30年来,中国有2.6亿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大约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80%。为了给这么多人提供住所,从1984年到2016年,中国楼房密集的城市区域的面积几乎扩大了四倍。许多新建楼盘惠及了人们的生活,有些则不然。一些城区紧锣密鼓地推进发展与开发,建设了大量闲置的房地产项目,也就是中国恶名远播的“鬼城”。这些气派的建设项目已经完工,只少了一样:居住在里面的人。

近几年来,中国的鬼城引发了众多讨论。有人认为这样的开发行为证明了自上而下的规划所造成的浪费,也有人说这是企业获得太多低息资金支持的后果。有人将这种局面归咎于普通民众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或者地方官员想要迅速发财,因为卖地给中国的地方政府带来了大量收入。还有,在中国,地方官员经常想方设法制造发展的表面现象,有时他们并不关心是否收到了实效。

也有一些人说,鬼城的说法言过其实。他们奉行的哲学是“房子建好了,自然会有人来住”,并且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鬼城会逐渐住满人,变成生机勃勃的社区。

很难对这些说法进行评估,因为关于鬼城的大多数研究都带有道听途说的色彩。就连最严谨的研究方法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投资调研公司将刚入职的员工派到偏远地区,让他们去数晚上有多少楼房会亮起灯光。

如今,中国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百度公司采取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让人们首次对中国的鬼城有了系统性认识。百度大数据实验室和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由手机和全球定位系统接收装置收集的定位数据,在历时6个月的时间里,实时并在全国范围内追踪人们在有可能是鬼城的地方进出的情况。

为了确定哪些地方有可能是鬼城,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计算方法,能够确定人口相对稀少的区域,他们定义的鬼城是,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少于5000人的城市区域,这样的人口密度差不多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推荐的人口密度的一半。

结果表明,在研究人员追踪的50个城市当中,20个存在大范围的空置住宅区。不过这些城市大多是中国东部的中型城市,主要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带或新开发的区域。

研究人员遇到了一个问题:或许这些城市有的并非鬼城,而是旅游城市。就像全球其他地方一样,旅游目的地城市在一年当中的某些时候基本上处于空置状态,但是在其他一些时候会住得满满当当。研究报告用两个城市的情况对比了这种差别: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山东和位于内蒙鄂尔多斯市郊的康巴什。

为了排除旅游目的地城市,研究人员追踪了一些大型空置住宅区在不同时间段的人口密度变化。研究人员说,康巴什的人口在工作日增多,周末和假期则减少,表明人们是在这里工作,但在其他地方居住。乳山则在全国性假日期间人口直线上升,这样的时间段正是康巴的空置期。

科研人员说,这样的活动模式表明康巴什符合居住者稀少的“鬼城”特点,而乳山则更应该被称为旅游城市。他们说,在这50个城市中,最终看起来像是旅游目的地的有26个,像鬼城的则有24个。

参与了这次研究工作的吴海山说,在中国政府试图评估本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制候,这些数据有助于地方政府未来在规划方面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同时了解应该改善哪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从而有助于让鬼城变成能够发挥城市功能的区域。吴海山以郑州新区为例,之前这里曾被广泛报道为鬼城,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被吸引到这个地区。

【小题1】下列关于“鬼城”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鬼城”是指人口密度差不多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推荐的人口密度的一半,即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少于5000人的区域。
B.一些城区大力开发房地产,建设了大量的闲置房地产,入住率不高,造成的浪费极大,形成了恶名远播的“鬼城”。
C.“鬼城”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以中型城市为主,且主要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带或新开发的区域。
D.“鬼城”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制造经济繁荣的假象,而不关心是否收到了实效。
【小题2】下面表述或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房子建好了,自然有人来住,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一些“鬼城”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社区,这种认识明显是天真幼稚的。
B.投资调研公司派员工去数晚上有多少楼房会亮起灯光,这种研究“鬼城”的方法并不严谨。而百度公司独立地开创性地利用手机和GPS来收集数据,让人们首次对“鬼城”有了系统性的认识。
C.研究人员追踪了一些大型空置住宅区在不同时间段的人口密度变化,并以山东乳山和内蒙康巴什为例子说明一些在某些时候处于空置状态的城市,并不一定是“鬼城”。
D.目前,政府部门正在评估经济发展的质量,他们已经意识到“鬼城”问题的严重性,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鬼城”问题一定会圆满解决。郑州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题3】根据文章,你认为在城市建设中该如何减少“鬼城”现象的出现?请分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