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乘以3得8
赵 新
我7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
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的喝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去吧!
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
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鼓动人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不欠”的横批!
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服爹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
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火柴)。爹不敢怠慢和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下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
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八。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钱。你听明白了吗?听不明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大了。
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了咱们四分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
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
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你借钱去!
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
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水。
爹是在30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
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
(有删改)
【小题1】“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请结合文意说说“爹”激动什么,感慨什么,叹息什么。
【小题2】文章结尾一段,作者特别强调“爹”走的时候,是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小题3】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赵泰爷爷,也有人认为是“爹”。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11 12:1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B.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C.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
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
C.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D.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B.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
C.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
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 荷
赵文英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茁壮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献灵有流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着的荷。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物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2002年第10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六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联系上下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小题2】怎样理解文章第九段中的“生命真谛”?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家与小偷

陈卫东

夜深人静,我打开窗户跳进了一户人家。不用担心被人发现,因为这家没有人,这是我侦察的结果。

我在客厅的沙发上躺下,发现了茶几上有一张信纸,被一只豁口的玻璃杯压着。好奇心让我拿起了它。

尊敬的先生: 您好!

欢迎光临寒舍,您是最近唯一的一位客人,您的到来让我真的很高兴,已经很久没有人来看我了,这种孤寂的心情您一定能理解。

作为一个作家,写不出东西的沮丧,就像您劳累了一天,一无所获,不,比那还要严重。

素材就是作家的救命稻草,为了寻找这种稻草,我只能出去一段时间了,对于您的到来,也没有隆重的欢迎仪式。

您一定很失望吧!这里的房间竟然没有您要找的东西,不过您不要生气,冰箱里还是有一点儿食物的,您要不嫌弃的话,请尽情享用。

如果您没有地方住的话,就请您留在这里,让这个屋子里有一点儿人气,冰箱里的食物能让您对付几天的,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一定要把卫生打扫好,走的时候把垃圾带走,这件小事情我相信尊敬的先生您一定能做到的。

走的时候不要再翻窗户了,玻璃松动了,我怕不小心伤到您,有一把备用钥匙在门后面鞋柜的第二层左边第一个鞋盒里。

祝您在这里生活得愉快!

您的朋友:东子

我打开冰箱,还真的有食物,看来这家伙说的是真的,不过他的名字我好像真的没听说过,也 许就是个不入流的小作家,为了写作真的去找素材了。

我在门后面的鞋盒里还真找到了一把钥匙,钥匙下面还压着一张纸。

尊敬的先生:

您好!

恭喜您拿到钥匙,拿到钥匙起我们就达成了一份协议,那就是住在这里,住在这里时 要把您每天的经历写在书房第二排靠右的一个笔记本里。对于这个要求,我相信先生您不 会拒绝的,因为我是个作家,我需要素材。您也许就是我下一部小说的主角,先谢谢您,也祝贺您!

写写我的经历,这个没问题的,我把钥匙揣进衣兜里,有一种房主人的感觉,这感觉差点让我 流下眼泪。

我大摇大摆地开门出去,又大摇大摆地开门回来。 我好像真的是这个屋里的主人,我又重新把这个房子巡视了一遍,两室一厅外带一个书房,卧室里很整洁也很干净,书房的墙壁是一圈书柜,除了书还是书。中间有一张桌子,旁边一把椅子,桌子上还放着一本书。我拿起来 随手翻了下,一张纸条从里面飘了下来。

尊敬的先生:

您好,很高兴您能打开这本书,说明先生还是一个很有品位的人,不过这本书的内容 先生一定很感兴趣,我敢打赌,先生您一定能耐心地读下去的。

让我读书,哈,我差点笑出声。我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我倒对这种纸条感兴趣,还有这个叫东子的家伙。

我最终还是没有忍住诱惑,拿起了这本书,真如东子所说,这书真的让我很有兴趣,在第二十三页的中间有用铅笔写下来的话:

尊敬的先生:

您好,您能看到这里,我真的很高兴,本书的第一页第一行的第一个字,到第二十三 页第一行的第一个字,您有兴趣的话可以把它们找出来。

“门后面鞋柜的第一层左边第一个鞋盒里有惊喜在等您。”

哈,竟然是一张面值五十元的人民币,这个叫东子的家伙太有意思了。当我把所有的鞋盒都打开,口朝下使劲摇的时候,竟然一毛钱都没有,有的是一张令我额头冒汗的纸条:“尊敬的先生,您好,请把鞋盒摆放整齐。”

我竟然在这个地方待了三个月,这个叫东子的家伙也没有回来。

我现在已经不是小偷了,自从住进了这里,我就无法再做小偷了。白天根本没有心思再去踩点, 满脑子都是东子安排的意想不到的惊喜,你刻意去找,没有。不经意间就有了。这不,我刚从一本 书里找到一个招工启事,没想到一去竟然应聘上了。

明天就要走了,还有最后一本书《老人与海》没有看完,没想到我还能喜欢上看书。当我合上 书时,在最后一页上,我又看到了几句话:

尊敬的先生:

您好,如果您要走的话,请把钥匙放回原处,把冰箱里放满食物,还有水电费一齐交了吧!尽量恢复您刚到来时的样子!

微风轻拂,我走在清晨无人的大街上,心情就像风一样轻快,我在想东子的下一部小说的主人 公是不是我。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与小偷”提示了小说的写作对象,也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猜想的空间,是一个富有悬念意味的标题。
B.茶几上的“豁口的玻璃杯”表明这位作家也许并不富裕,但他却煞费苦心挽救小偷,可见作家人格的高尚。
C.“我”是一个生活无着的小偷,在无意中进入一个作家的家里后,思想发生了转变,生活轨迹发生了巨大改变。
D.小说结尾写“我的心情就像风一样轻快,这说明他在作家的启迪之下决定告别过去,开始新的有意义的生活。
【小题2】小说在构思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结合作品,谈谈“作家”在信中是怎样引导“小偷”转变成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数 字 遗 产

眼下,QQ、MSN、电子信箱以及游戏账户下的虚拟武器装备、宝藏等,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它们也将是21世纪现代人拥有的数字财产。

人活着的时候,可以随意打开电脑,用QQ、MSN与朋友、同事聊天,用邮箱收发信件,在博客上写文章,登录账号玩游戏……可人去世后,QQ、邮箱、博客以及游戏账号里面的东西,究竟算不算遗产,能否依法继承,又该如何保护呢?

数字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是互联网在人类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快速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的背景下出现的。

对于大多数年轻的中国网民来说,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还很遥远,但在很多欧美国家,数字遗产继承已经提上日程。迄今最为著名的数字遗产案件发生在美国。一名美国士兵的家人希望得到自己阵亡儿子的电子信箱密码,以整理他的信件。但雅虎公司一直拒不提供密码,直到法院判决后才同意提供。

数字遗产纠纷也催生了一个新行业——数字遗产守护者。“遗物守护者”“财产锁定”“死亡开关”等网站就是专门用来守护数字遗产的。其方法是用户将登录信息告诉值得信任的亲戚或朋友,在用户遭遇不测之后,由亲戚、朋友登录该网站,手动激活发送电子邮件的程序,以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遗物守护者”的创立者杰瑞米•特曼说,“数字遗产,你可以不理解这事儿,但不能完全不去想。从现在开始算,我相信5年后大多数人都会将他们的‘数字遗产’列入遗嘱。”

在中国,个人账号以及相关信息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到底归谁所有,谁可以继承、谁可以进行审查和修改,在国内的网络环境中,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直到今天也没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给出一个明确而满意的说辞。这也就造成一些网民对未来数字遗产继承上的担忧。

纵观当前网络公司提供的数字产品服务协议,如长期不使用,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会被提供服务的公司回收,电子邮箱3至6个月没登录就会被冻结然后被注销。游戏账号因为涉及“虚拟财产”,情况更加复杂。

不少法律专家认为,网络中的游戏账号、武器装备、经验值、宠物、金币具有财产属性,应当受到立法保护。即便是那些外人不会感兴趣的QQ、邮箱、博客,对于死者家属或亲友来说,也是死者留下的遗物,保留这些网上的虚拟物品,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就像死者的书信、照片等遗物一样,虽然没有财产价值,但谁能说这不是遗产,不可以被人继承呢?

不过也有法学专家认为,对这些所谓的“数字遗产”立法保护并不现实,而且没有必要。“首先,我国法律保护的财产,只是现实中的财产而不包括虚拟财产,因此也就不存在继承的问题。其次,QQ、电子信箱、游戏账号等数字财产大多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即往往只针对专有主人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主人离开了人世,这些数字财产的价值大多会随之消亡,也就不存在继承的问题。”

互联网已经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包括存放家庭相册、文件、信函和视频。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人世,这些“数字遗产”将如何处置呢?相信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遗产的保护问题会逐渐明朗,并最终得到解决。

【小题1】下列对文中“数字遗产”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对于享有其继承权的人来说,就是数字遗产。
B.QQ、MSN、电子信箱以及游戏账户下的虚拟武器装备等,都将是21世纪现代人拥有的数字遗产。
C.当一个人去世后,留在这个人的QQ、邮箱、博客以及游戏账号里面的所有东西都属于数字遗产。
D.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在中国尚未得到法律保护,在欧美国家,数字遗产的继承已得到了法律保护。
【小题2】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人们留下的数字遗产将会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将会越来越多。
B.数字遗产直接催生了诸如“遗物守护者”“财产锁定”“死亡开关”等专门用来守护数字遗产的网站。
C.死者在网络中的游戏账号、武器装备、经验值、宠物、金币等遗物具有财产属性,又具有纪念意义。
D.在中国,把数字遗产继承列入法律保护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部分专家认为法律应保护数字遗产。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网络运营公司如果拒绝给死者的亲人提供死者的电子信箱密码或游戏密码,那么它就触犯了法律。
B.在如今互联网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的这一背景下,人们都会把自己的数字遗产列入到遗嘱之中。
C.由于我国的法律规定保护的只是现实中的财产,因而对网络中的虚拟财产的保护还缺乏法律依据。
D.可以预见,随着网络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数字遗产必将会列入我国的法律保护范畴之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基于抽象数学推理的可编程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使一批科学家开始严肃地探讨构造一个电子大脑的可能性。
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AI(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会议的参加者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是AI研究的领军人物。
他们中有许多人预言,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与人类具有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将会出现同时,上千万美元被投入到AI研究中,以期实现这一目标。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自己大大低估了这一工程的难度,美国和英国政府于1973年停止向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拨款。
七年之后美国政府和企业再次在该领域投入数十亿研究经费.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诸如此类的高潮和低谷不断交替出现。
与第一代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乐观估计不同,具有与人类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至今仍未出现。
(节选自《人工智能简史》
材料二:
中国AI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一2017年,中国在该领域的论文占全球论文总量的27.68%,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在专利中请方面,中国成为全球A专利布局最广的国家,数量略微领先美国和日本。
在人才投入上,截至2017年,中国AI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全世界总量的8.%,仅次于美国的13.9%,但是杰出人才占比较低,高强度人才投入的企业,中国仅有华为一家进入全球前20。
在企业规模上,中国AI企业数量排在全球第二,北京是全球AI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中国AI市场增长迅速,201年中国A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18年增速将达到75%.中国AI已经在医疗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应用,语音和视觉类产品最为成熟。
各国A战略与政策各有重点,中国A政策聚焦于实现A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政策,中国AI政策主要美注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这六个方面。
AI技术发展推动了零售、农业、物流、教育、金融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模式,重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环节,同时也对就业、隐私安全、社会公平等方面形成了不小的挑战。
(节选自《中国人工智能报告2018》)
材科三:

材料四:
近日,美国国防部提出建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统筹规划建设以军事技术和军事应用为两大支撑的智能化军事体系,旨在抢占AI军事化应用先机,保持美国在该领域技术优势。
作为世界军事革命领跑者,美军将发展AI置于维持其全球军事大国地位的科技战略核心,世界主要国家也纷纷向这一军事竞争新高地发起冲击,一场AI军事化应用的竞赛悄然展开。
AI应用于军事领域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AI技术将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在智能化军事体系中,“战争是战争的继续”将成为AI军事化应用“自主推送”的结这个意义上说,武器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愈高,后果愈严重科技进步应该成为造福人类的福音,而不是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晨的丧钟,这样看来,AI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
(节选自“中青在线”2018.09《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隐忧重重》)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I研究领域的正式确立是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参会者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是AI研究的领军人物。
B.中国AI论文总量及高被引论文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在专利申请方面中国也成为人工智能全球布局最广数量最多的国家。
C.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自51.7亿增加到238.2亿,这一市场增长量巨大并且按照同等比率增长。
D.美军为了维持其全球军事大国地位,把AI置于军事战略核心地位,世界主要国家也纷纷向这一军事竞争新高地发起冲击。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AI研究领域的高潮和低谷不断交替出现,所以具有与人类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仍未出现。
B.中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细分领域百分比在机器人、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方面均高于美国。
C.中国AI在语音和视觉类产品最为成熟,在医疗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D.AI技术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AI应用于军事领域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
【小题3】解释材料中“双刃剑”的含义,AI作为“双刃剑”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