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福 人
姜煜暄
福人一从娘胎里爬出来,接生婆边净洗他的身子,边惊叹地瞅着他的眉头,惊喜地大叫道,福人啊,这红痣生得有福,有福,有福。
爹妈瞅着儿子眉宇间那颗红痣,喜得合不拢嘴。那痣有黄豆粒大,紫红紫红的,微微发亮,特别显眼。民间有种说法,眉宇长痣的男人,将来必是富贵之人。儿子富贵,爹妈能不高兴吗?娘高兴地说,他爹,给儿子起个名吧。爹高兴地说,就叫“福仁”吧。取了“人”字的谐音,意思是大富大贵之人。  时间一长,周围的人都习惯叫他“福人”,但韵腔里却蕴含着讥笑之意。因为福人虽然叫“福人”,却没沾一点“福”,更谈不上“贵”了。福人一生下来,就没吃上一口奶水,压根不知娘的奶水啥味道。福人常饿得嗷嗷叫,那哭叫声有气无力的,像个小病猫似的。五六岁正长身体时,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饿得皮包骨,勒巴条一根根地鼓凸着,像麻杆似的,扛个大脑壳。中学一毕业又被赶到农村,受苦挨累,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好不容易回城进了工厂,没几年黄了,下岗了。整日无所事事,东门出西门进,烦得媳妇整天骂个不停,他却笑呵呵地不知愁,说,愁啥?愁也得过,不愁也得过,总不能拿根绳吊死吧?我还没活够呢。
媳妇皱着眉头,哭丧着脸说,你倒是想点法子,出去干点啥,好过日子啊!人家倒腾服装的,卖海鲜的,开店的都发财了,你整天悠悠闲闲地装大头蒜,你以为你是谁呀?皇帝老儿?呸,就是个要饭花子。媳妇气得把行李扔了出去,福人不生气,嘿嘿一笑,夹着铺盖卷去了小仓房。
一日,福人在街上闲溜达,忽然看见发小二皮搬个纸壳箱,乐嘻嘻地往家走。福人大老远地喊,二皮,忙啥呢?二皮满脸喜气地说,养蚂蚁了。养蚂蚁?福人疑惑了。二皮神秘兮兮地说,这么大的事你不知道?福人呆呵呵地瞅着二皮发愣。二皮神叨叨地说,一家药厂提供蚂蚁和饲料,养两个月厂家回收,一箱蚂蚁挣四千元,在家悠悠荡荡不费事就挣大钱了。
福人一听,有这等好事,为啥不干。福人回家说服媳妇,又从亲戚家借来抵押金四万元,兴高采烈地养起了蚂蚁。闲暇时,眯缝着眼睛盘算着,一箱挣二千元,十箱二万元,二十箱四万元,一年回本,第二年干挣四万元,三年、四年、五年……哈哈哈,发财了。福人想着想着进入了美梦。
福人的美梦还没做完,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半年后,药厂老板携集资巨款逃之夭夭。福人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投资的四万块打了水漂,连个响都没有。福人望着一堆烂纸箱,揪着头发,欲哭无泪。媳妇气得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哭够了,夹着衣服包领着儿子回娘家,一去不复返了。
一天晚上,福人在小酒馆灌得醉醺醺的,摇摇晃晃往家走,当走到漆黑的胡同时,突然脚下绊了一跤,低头一瞧,是个黑皮包。福人打开一看,“妈呀”,顿时酒醒了一半,里边装满了一沓沓的百元大票。
福人又是兴奋又是忐忑。兴奋的是天上掉馅饼,老天有眼,发财了;忐忑的是这么多钱,从来没见过,也从来不敢想象的。福人抱在怀里诚惶诚恐,一想到自己养蚂蚁赔钱的滋味,心里就像喝了一杯苦酒,联想到丢钱的人,现在会是啥滋味?福人犹豫了一会儿,索性走进了派出所。
翌日,大小报纸、电视全是福人的报道,还有一幅照片。媳妇听说赶回家,问,你个傻子,那 么多钱咋交了呢?福人憨厚地一笑说,不是自己的,花了早晚得病。福人照常乐呵呵地跑去劳务市场,给人家打零工,求得糊口。让福人没想到的是失钱的主竟是一位房地产大老板。
那天,大老板登门拜访,瞧福人家徒四壁,非要给钱以表感谢。福人傻笑着谢绝。老板思虑一会儿说,我有二十亩荒废厂房,你要不怕劳累,可以在那养长毛兔,兔毛很贵,市场供不应求,种兔由我提供,院子可以种些草料。
福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头,兴高采烈,一口答应。此后,福人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劳,不顾疲惫地饲养着长毛兔。转眼间,一年过去,福人净赚四万元。三年后越发展越大,福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企业家,不仅买了别墅,还鸟枪换炮,坐上了小轿车。
媳妇坐在小车里满脸笑容地说,你傻呼呼的,哪辈子积了德,修来这福气。
福人一手把着方向盘,一手挠挠后脑勺,呵呵一笑说,傻人有傻福,要不我咋叫“福人”呢!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7年第8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福人眉宇间长了一颗据说预示将来必是富贵之人的红痣,其父为他取名为“福仁”;后因他不得福气,这名字被人叫出来反倒蕴含讥笑之意。
B.福人因听信发小二皮的话,不惜借巨款养蚂蚁,不料药厂老板携集资款逃走,他的发财美梦破灭,投入的本钱也不能收回,老婆气得回了娘家。
C.本文通过福人生来就带福气,虽后来碰到很多不幸,但最终还是得到了福气的故事,揭示了“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主旨。
D.本文语言简洁明了,朴实率真,充满了生活气息,读来让人觉得亲切自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
【小题2】小说题为“福人”,却用了大半篇幅去写福人遭遇的不幸,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小题3】小说中的福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20 03:31: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三笑
于德北
这个故事发生在苏州。
或许,这也称不上是一个故事吧。
1993年的春天,他因为单位的业务,从北方直抵上海,又从上海转杭州,从杭州坐夜航船到苏州。船上的一夜十分诗意,他要了一碟豆腐,一碟青菜,一瓶老酒,一碗饭。他吃掉了这些东西。他近铺的一个老者说:“小伙子好饭量呢!”
他就笑了。
夜风从运河上吹来,潮潮的,带有一点水腥。
船是早上七点钟到的苏州,苏州给他的印象是水气忒重。他背了一个大包,茫然地伫立在街头。远远地可见北寺塔,高高地占据苏州的天空。他望着北寺塔,信手翻着从家里带来的小册子,那上面说:“寺乃三国时代东吴大帝孙权为乳母陈氏买地所建。”他觉得这一切真遥远。
他翻看地图。
那上边标明,怡园离他最近。
他就步行去了。
他想在江南见到的桐花,一树一树的,美丽极了。是桐花吧。那么高大的树开花了,他还是第一次领略。
他去怡园。
书上说:怡园位于人民路343号。
苏州的路少有灰尘。
他以全新的感觉走在苏州的路上,像一个诗人。
他在心里说:苏州,是春天里的一条飘带。印花的飘带,淡淡的水墨把白绢点染出几分娇羞。你看,他可不就是一个诗人。
诗人到怡园去了,他第一次看园林,他一下就给迷住了。怡园中有一口小井,他去的时候,一个苏州女孩正用小桶向上提水,那优雅的姿势无限娉婷,腰肢款款,春衫荡起微风。
他举起相机。
镜头里的女孩白,发黑,弯眉细目,齿洁唇红。
女孩说:“你照我干什么?”
她说的是苏州话,但他好像一下就听懂了。他没想到苏州话这样好听,像女孩手中的小桶,一汪清水透明而晶莹。
女孩说:“你照我干什么?”
他说:“竹风。”
那女孩的身后真有一簇春竹呢,葱郁、茂盛、青翠。
女孩说:“什么?”
他说:“竹风,竹子刮起的风。”
女孩就掩口笑了,她的意思是只有风能刮动竹子,竹子怎么能刮动风呢。她转而又笑了,她的意思是:可不嘛,风能刮竹竿,竹子怎么就不能刮动风呢。
她提着桶往屋里去了。
屋子是一个茶室。
他往怡园的深处去,七拐八拐地到尽头。他读那些楹联,觉得古代的人真麻烦,真有趣,真有闲心。他原路转回,直奔那茶室,听说,有当年的春茶可饮呢,他于茶道是一个外行,但能饮一盏江南的新茶,苏州的新茶,不是一种享受吗?
他看见那个女孩在茶室里。
茶室里已有几个老人聚在一起闲谈,看得出他们是常客。他们自己带着水杯,很随便地取用热水瓶中的水,那个女孩就站在柜台的边上,她脚上的布鞋踩着地上的青砖。
他放下行囊,坐在茶室的最里边。
她为他送上一杯新茶。
他突然想说点什么,可说什么呢。
他看见室外的小亭。隐约见那亭上的字,就低声诵读:“主人友竹不俗,竹伴玉人不孤,万竿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
女孩过来给他斟水,也低声说:“静坐观众妙,潭清适我情。”
说完她就笑了,提起暖瓶出了门,不知奔哪厢去了。
他举杯过额,那一杯清茶的香气正好漫入他的鼻翼。
他很神往此时的境界,他想起一个关于才子佳人的叫《三笑》的电影,他想那个女孩对他已经两笑了,如若再有一笑,岂不成就一段姻缘?
现在想想,那一年他刚刚戴了一副眼镜,留了一把过胸的大胡子,他衣着松阔,风尘仆仆,长衫圆履,还真有一副才子形呢。
可惜,他已是一个三岁孩子的父亲。
他离开怡园时,还想,人生真是一件美好的事,虽然不能成就一段姻缘,可是一个南方女孩对一个北方男子的善意一笑,不也似胎记一般印在自己青春的腮边?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无名无姓的“他”作为主人公,不仅容易使读者产生代入感,而且使主人公的故事具有普遍意义。
B.主人公与苏州女孩在怡园水井边的对话,寥寥数语,却表现出女孩天真、单纯而且具有灵性的内在特点。
C.“他”期待女孩对自己“三笑”以成就一段姻缘,但想到自己已为人父,不免怅憾,这种怅憾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D.本文描写细腻生动,语言清新古朴,行文节奏和缓,给人以冲淡雅致之感,与小说所要营造的氛围非常协调。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艺术效果?请简要说明。
【小题3】主人公“他”是一个怎样的“北方男子”?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当下长篇创作的“有”和“无”

文艺创作政策环境的空前宽松,给文学创作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而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像一条刚直而妩媚的山脉,从文学的海洋里拔地隆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遗憾的是,在这条整齐的文学风景带上,缺乏众望所归的巅峰之作。写现实的,我们没有看到《平凡的世界》那样的震撼;写历史的,我们没有看到《白鹿原》那样的厚重;写民族的,我们没有看到《尘埃落定》那样的深沉。

当下长篇作品题材广阔,现实的、历史的、民族的、军事的、环保的、航天的、职场的,涉猎甚广。题材广度的开拓。使得长篇小说的创作繁花似锦,斑斓多彩。探索广度的开拓使得小说家对文本的记叙,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模式。但是在阅读之后,我们总感到,洋洋洒洒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实际上外强中干,弱不禁风。

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历史文化的复杂性和深刻性,都为文学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不少长篇作品也在现实和历史的描摹与回望里显得质地优良。或风吹人生,温暖生命;或雨润年华,鼓舞斗志。遗憾的是,有不少小说没有文学的艺术美感,没有文学的精神美感。或以审丑为美,丑化现实;或以恶俗为乐,躲避崇高。

有位华裔作家曾说过一句话,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小说家不具备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这话不无道理。

我们常说,作品要上来,生活要下去,可是,我们的小说家有几个人真正地下去了?他们往往会在不清楚自己文学生活的家底时,就急于表现,急于出名,急于获利。经济大潮的冲击,喧嚣的社会,也让他们变得浮躁消沉,一些因匆忙而留下的缺陷总是像阴影一样缠绕着他们,读者怎么能够在这样的作品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享受呢?

我们读格拉斯的《铁皮鼓》、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对文本结构的精巧设置,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妙处理,对叙述节奏的控制,他们对长篇小说的驾驭能力总是让我们震撼。再有,语言是整个文学作品最闪光最有魅力的所在,而我们的小说家不是把语言当作歌去唱,而是当作砖去码,不能深得语言魅力的精髓。

当下的文学批评越来越忽视文本细读,越来越迷恋庸俗社会学,具有市侩化倾向,只有表扬没有批评,这也使虚荣的小说家们躺在廉价的温床上沾沾自喜。文坛一团和气。用鲁迅的话说,看似平静,实则了无生气。

艺术有刻度和准星,却没有终点和顶峰。只要艺术没有止境,长篇创作就应该是永远在爬坡,从一个高度达到另一个高度。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为当下文学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开拓题材广度,小说家将会创作出众望所归的经典之作。
B.作者对外国作品大加赞赏,既是肯定外国小说家的才情,同时也批评了部分小说家忽视文本,把语言当作砖去码的现象o
C.引用鲁迅的话意在说明,当下长篇小说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导致文学的发展没有生机和活力。
D.有的小说家不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美,而是展示生活中的丑,把审丑当作艺术的标准去追求。
【小题2】(小题2)作者认为当下长篇创作整体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
【小题3】根据文意,小说家应该如何去“爬坡”才能创作出“伟大论述类文本。
答: ▲   

同类题3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3月6日新媒体专电)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

2016,中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在海外科研人员看来,这里的科学家正用“速度与激情”,书写着另一个中国奇迹。

成果:忽如一夜春风来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去年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不仅让国人“自嗨”,也获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纷纷点赞。

“‘悟空’是中国的首颗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卫星,也是中国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我很高兴看到它运行状况优异,且数据分析取得重要进展。”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博士乔万尼•安布罗西说。

“中国能够启动量子卫星,可能出乎一些西方观察家的意料。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航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登普斯特表示。

中国对科研重器的投入力度,让海外同行们羡慕不已。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非常“酷炫”,定会推动全人类科技进步。

速度:轻舟已过万重山

让海外科研人员点赞的,是中国科研进展的惊人速度。用法国大学教授达尼埃尔•科昂的话来说,这个成长速度“如同火箭升天”。

安德鲁•登普斯特的专长是卫星导航领域。在他看来,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堪称奇迹。“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是仅有的两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北斗系统却在短时间里崛起,它也已准备好在全球范围投入使用。”

乔万尼•安布罗西对中国科研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印象深刻。他表示,无论是“中国天眼”还是“悟空”,很多国家都不可能在短短五六年间完成从创意到立项再到落成的过程,但中国却一次次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具备这样的速度。

“中国加快了通过科技征服未来的脚步。”达尼埃尔•科昂说,“并且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特色。”

定力:立根原在破岩中

随着暗物质卫星“悟空”不断向地球传来数据,中国有望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乔万尼•安布罗西表示,正是因为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的20年坚守,从当初一个不被同行认可的idea,一步步变成一个可能会改变人类认识暗物质进程的成果。

作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家,达尼埃尔•科昂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表示钦佩,“我知道她,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因为她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在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疾病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对她十分崇拜,在那个时代里,她能尝试用这种药物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非常有勇气。”

达尼埃尔•科昂表示,中国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这得益于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让所有人,包括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学习知识,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中国科技的未来,他们怎么看?

“大有前景!”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学家保罗•欧亚拉说。

“中国的崛起,将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达尼埃尔•科昂说。他认为,英美在科技上长期领先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中国的强势崛起,必然能够激发世界强国发展科研的斗志。

“只要这样继续努力下去,中国获得更多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曾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说。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被视作中国科技崛起的潜力所在。达尼埃尔•科昂表示,若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首先要是一个诗人。因为超越现有如识体系离不开大胆设想。“中国科学家的思维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充满

了想象力和诗意。相信这也是促使中国能够在科技探索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有删改)

材料二:

西方人应当认识,在中国人看来,科学并不是出于基督教传教士的慷慨恩赐,并不是在中国自己的文化里毫无根基的。相反地,科学在中国文化中有光辉灿烂而深厚的根基。如果中国中古世纪的社会当真像有些人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绝对专制、毫无自由的社会,我们就无法解释几千年来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创造和发明,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在那样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总是处于比欧洲领先的地位。

——李约瑟(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注)李约瑟(1900-1995),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代表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首颗空间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改变了人类认识暗物质的进程,赢得了海外科研人员的称赞。
B. 在法国科学家达尼埃尔•科昂看来,中国科研进展速度惊人,意大利科学家乔万尼• 安布罗西也认为,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C. 屠呦呦受到国际同行的钦佩甚至崇拜,原因主要是,她在那个时代里,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大胆尝试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
D. 英美国家在科技上长期领先限制了他们取得更重大的进步与成果,只要中国奋起直追,不仅可以强势崛起,还可以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小题2】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与表达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新时代的中国传奇,不仅包含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还包括以令世界瞩目的“速度”为特点的科技成长。
B. 中国科技的“激情”,不仅表现为一系列井喷的科技成果,也表现为昂扬奋发的精神与“大有前景”的未来。
C. 科技的进步总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对科研重器的大力投入,将会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推动共同发展。
D. 无论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技术,还是以高新尖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无不显示中国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
A.两则材料都主要借助外国科学家的评判来展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突出成就,不仅视角独特,而且更为客观。
【小题3】请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中国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不久,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将荆轲设置为女性角色引发不小的争议。从表面来看,其缘由是游戏开发者对历史人物的“性别设定”触犯了传统观念,但深入中国网络游戏内部来看,其核心问题在于本土网络游戏并没有完成符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当下社会认知的世界观的清晰构建。

大众文艺的世界观构建并非儿戏,对于产业而言,它是文本衍生和产业链拓展的文化核心。例如知名网络游戏《文明》系列,就在游戏中设置了详细的百科全书,将游戏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传统典故等进行了翔实的解析;而享誉全球的《魔兽世界》,则在知识类网站上,设置了一系列相关词条,构建了完整的游戏世界观。这使得它们在衍生为电影、动漫等其他形态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减少了文化传播的障碍。尽管我国网络游戏在过去十几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面临着结构单一、原创匮乏的瓶颈,并且缺乏完整的世界观等这种对于原创而言的核心要素,因此就很难像《魔兽世界》《文明》等精品网络游戏那样具有良好的文本衍生能力。

更重要的是,世界观的设置关系到社会文化生态的构建。按照既往观念,文化建设也许跟文学、电影、电视关系更为密切,很难和网络游戏产生关联。然而实际情况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比如,不少游戏的故事场景设置在古代,其中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达,会在短时间内给沉浸其中的青少年带来潜移默化的熏染,在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玩家面前,其影响绝不亚于学校教育。其实,不仅是网络游戏,各种依托于新兴媒介的网络文艺乃至传统形态文艺,如果在内容原创上不解决好文化常识、世界观、价值观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传播等关键问题,那么其商业上的成功就难以有效地转化为文化意义上的成功。

这种由商业而文化的转化,在任何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80后、90后乃至00后日益成为我国大众文化产品消费主体,其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趣味也正在塑造着我国文化娱乐的生态格局。而互联网技术革命也使得社会文化生态发生着快速而难以预测的变化。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文艺逐渐壮大,并影响着包括文学、影视在内的传统文艺形式,这种发展趋势深刻地考验着我国文化娱乐工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社会文化生态、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在经由现代技术手段和消费主义的冲刷之后,正在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周期。

我们应当以既开放又认真的心态来面对包括网络游戏在内的网络文艺,认真应对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当今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不能完全脱离文化产业意义上的商业成功,然而商业上的成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却不是充要条件,文化传播既要考虑文化自身的根性,也要跟艺术媒介自身的特性相匹配。

(选自2017年6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减)

【小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大众文艺的世界观构建”重要性的一项是(   )
A.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将荆轲设置为女性角色引发争议。
B.《文明》《魔兽世界》等精品网络游戏具有良好的文本衍生能力。
C.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与网络游戏的关联,远超我们的预计。
D.我国大众文化产品消费主体的消费需求、趣味正重塑我国文化娱乐的生态格局。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文艺只有解决好文化常识、世界观、价值观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传播等关键问题,其商业成功才有可能有效地转化为文化意义上的成功。
B.结构单一、原创匮乏以及完整世界观这种对于原创而言的核心要素的缺乏,是制约我国网络游戏发展的重要原因。
C.虽然文化意义上的商业成功不是文化传播的充要条件,但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还是完全不能脱离它。
D.我国网络游戏己取得长足进展,但仍需尽快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将优秀文化通过新兴媒体和新型文艺予以全面、有效地表达和传播。
【小题3】请简要分析网络游戏“由商业而文化的转化”在我国面临严峻挑战的原因。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鲁彦

我愤怒地躺在母亲的怀中。母亲紧紧地搂着我,呜咽地哭泣着,她的泪纷纷地落在我的颈上。我只是愤怒地躺着。

“你不生我不好吗,母亲?”我怨念地问。

母亲没有回答,母亲的脸色极其苍白。

我愤怒地伸出右手,竭力地撕我胸上的衣服。

“为了母亲,孩子…”母亲按住我的手,呜咽地说。

“咳咳…”我哭了。

风凄凄地摇荡着窗外的枇杷树,雨萧萧地滴在我心上。母亲的脸色是那样的苍白。我悲苦地挽住了她的颈,她的颈如柴一般的消瘦。

 

“让我死了罢。母亲…”我哭着说,紧紧地挽着她的颈。

“不能,不能,越子,我的孩子……”她的泪纷纷地落在我的脸上。

灯光暗淡地照着她的头发,她的头发如丝一般的乱,如霜一般的白。

静寂,静寂,世界上除了我和母亲外,没有一个人影,除了风和雨的哭声外,没有半点响声。

“罢了,罢了,母亲。我还你这颗心,我还你这颗心!你生我时不该给我这颗心,这在世界上没有用处!”说着,我用两手竭力地撕我胸上的衣服,怨忿而且悲伤。

“啊,孩子!”…母亲号啕地哭了。她紧紧地按住了我的手,我竭力地挣扎着。

风凄凄地摇荡着窗外的枇把树,雨萧萧地滴在我的心上。灯光暗淡地照着母亲的头发,母亲的头发如丝一般的乱,如霜一般的白,母亲的泪如潮一般地流着。我抱住她的消瘦的颈,也号啕地大哭了。

有一滴泪,从母亲的眼中落了下来,滴在我的眼上,和我的泪融合在一处,渐渐地汇成了一道河。

我溯着河流走去,进了母亲的眼帘,一直到了母亲的心坎上。

在那里,我看见母亲的心萎枯了。

“母亲,为了你的孩子,你将你自己的心萎枯了。然而你分给你孩子的那颗心,在世界上只是受人家的咒诅,不曾受人家的祝福,只能增加你孩子的悲哀,不能增加你孩子的欢乐。现在,取出来还了你罢。母亲!”我哭着说,跪倒在母亲的心旁,解开胸衣,用指甲划开胸皮,我伸手进去从自己的腔中挖出一颗鲜血淋淋的心,放在母亲的心上。母亲的心和我的心合成一个,热血沸腾了。

我急忙合上自己的胸皮,扣上了胸衣,忽忽地离开了母亲的心,出了母亲的眼帘,由原路回到了母亲的膝上。

母亲不知道。

“母亲,我不再灰心了,我愿意做‘人’了。”我拭着眼泪对母亲说。

母亲微笑了。母亲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母亲的眼前露出了无限的希望。

只有灯,只有站在壁上的灯,它知道我在母亲心中所做的什么,不忍见那微笑,渐渐地惨淡了下去……

一九二四年作

(选自王鲁彦处女集《柚子》)

【小题1】对文章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次写到“风”“雨”,“风”“雨”具有象征性,暗示社会环境的恶劣,加剧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
B.“暗淡”的“灯”渲染了阴暗凄冷的氛围,为“我”梦幻般地将心还给母亲提供了背景。
C.作品有相当多的独句段,和诗歌形式颇相似,这种语言表达颇具诗的韵味。
D.文章运用写实的手法,母亲的泪和“我”的泪汇成一条河,“我”看见了母亲心的枯萎。
【小题2】本文的叙述颇具特色,请简要赏析。
【小题3】巴金评价本文“洋溢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气息",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