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还欠半堂课
王琼华
来村小当老师时,他才十五岁。支书帮他挑着行李,一头被卷,一头两捆书,领着他到了村小。支书撂下行李,把扁担往地上一戳,跟村民嚷道:“刘老师来啦,那些塞烟囱掏麻雀窝偷毛桃跳橡皮筋的大小子黄毛丫头统统有书读了!”村民看看刘老师,有的捂嘴,有的咧嘴:“哎哟喂,这新老师还没扁担高呢。”
  一晃几年,跟刘老师一直好着的女友大学毕业,来村里看他。那个时候,刘老师已经长得比扁担高出一个半脑袋了。人家女方没挑他别的什么,就图他一表人才,心地善良,对人铁了心的好。村里人都嚷嚷着要吃喜糖,但很快,村里人张张脸又像打了一层灶灰,开心不起来了。原来,刘老师是被招上门去当女婿,结婚前要调到县城教书去。
  那天,刘老师坐着手扶拖拉机要去县城见丈母娘。出村口没几里地,司机发现二十个孩子正在前头哼唷哼唷举着笨重的锄头挖路。刘老师跳下手扶拖拉机,一边往前走一边嚷道:“你们娘老子上个月才把这路修好,怎么要毁掉……”
  看到地上扔着的那堆书包,他把后半句话吞进了肚里。
  人,也往回走了。
  孩子们欢跳着,像过年一样。支书叹道:“我的大脑袋还比不上这些孩子的小脑袋好用。”那晚,支书在刘老师屋里坐到半夜,倒来倒去就是扯着一句话:“这村子前前后后来过二十几个老师,数你的课讲得来神。我们全村老少一块打灯笼也找不到像你这么好的老师。”
  从此,村里人都叫他“刘来神老师”。
  又有一次,外地一所学校来挖人。
  刚好,刘老师在县城大礼堂作报告,题目就是《我的“来神经”》,讲他如何把课上得让学生不打瞌睡、不挖耳朵孔,男生不玩女生的长辫子。结束时,教育局长给他披上大红花,拍拍他的肩膀,他成了“先进”。
  散会后,他搔搔后脑勺跟来挖他的人说:“这节骨眼上,我怎么好意思走人?”
  再后来,他就在村里成了家。支书当的媒婆,娶的是村里最漂亮的女孩。支书跟女方家里说:“嫁给刘老师吧。以后有孩子了,学费由村里出。”支书又跟刘来神嘀咕:“看看那牛,哪丘田不是一样犁?你这家啊,总得有个做饭洗衣服的。”
  好些年后,邻村干部来取经,问起支书:“这刘老师到底是怎么被拴在你们村的呢?我们村的老师还在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
  “给他在村里找个女人!”
  说了这话,支书有点内疚,晚上便到刘老师家里坐。支书感叹着说:“我知道,女人留不住你。”
  刘来神一笑:“还不是支书你留下了我?”
  支书摇摇头,又看看刘来神,说:“我说错了。你也没说真话。我哪有本事留下你?”
  刘来神摸了摸饭桌上的一沓作业本,轻叹一口气,就不出声了。
  一晃又是二十几年,刘来神要退休了。学区安排一名女大学生来接班。才上了一天课,孩子们便发现新老师不见了。支书冒着雨跑到学区找主任,人家把双手一摊:“你就是从水缸里爬出来,我也不能把人家捆着去吧。”
  看到开学半月了还没消息,刘来神便找到支书说:“还是我先上着吧。”学区倒是同意了,但不能拿全工资,不能拿教龄补贴,也领不到教师节慰问金。学区主任抱歉地说,这是规矩啊,上面也不会多拔钱。刘来神似听非听,“嗯”了一声,继续上课。
  慢慢地,村里人发现,刘来神老师又成了一个矮子,比扁担还矮。
  他背驼了,还经常干咳。天天晚上他的干咳声都要把半村的人吵醒。
  老支书说:“上城里医院去看看吧。”
  刘来神说:“没事没事,吃了几十年粉笔灰,怎能不咳几声?”
  又咳了。眼泪都咳了出来。
  “还是去看看吧。”老支书给刘来神背上拍了几掌。
  “还有个把月就放暑假了。”
  又去上课了。结果,倒在了讲台上。
  丧事办得热热闹闹的。出殡那天,县教育局派了个代表来。学区主任也来了,鞠了三个躬,又匆匆忙忙走了,说要上县里开会。
  长长的送葬队伍出了村口没多远,突然停了下来。
  村口外的大道上跪着二三十个学生,他们不肯让送葬队伍往前走。老支书看到是自己的孙子在挑头,上前就骂开了:“滚开滚开,真不懂事!耳朵都给泥巴塞了,你们这是干啥呢——”
  孙子抬起一张泪脸,哭着跟老支书说:“爷爷,刘老师不能走,他不能走!他还欠我们半堂课没上完呢!”
【小题1】小说围绕主人公刘老师服务农村教育写了哪些关键事件?请简要概括。
【小题2】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这篇小说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01 04:33: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吉之刀
安石榴
谷子和糜子是堂兄弟,搭伙进山发财。
想要发山里财的人,无非四个路子:沙金子,追棒槌,打茸角,割大烟。这的确是来钱的买卖,弄好了一朝暴富。而实际上却是个万难的事情。不要说不容易得,再说,就是得了,也万难带出山来。发财梦十个九成空。
先说鹿茸角,俗话说鹿“脑袋顶着金钱桌子,屁股蛋子是肉案子”浑身是宝。打茸角在春季,万物复苏。鹿本来不是个尖牙利爪的东西,可是保不齐你盯住鹿的时候,老虎,黑瞎子却早盯上你了。所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啊。追棒槌的人多了去了,你看过几个真的挖到了稀世宝参。在深山老林里偷种大烟,躲开了官家,可是树敌更多。野猪来糟蹋,胡子来掠夺,还有个莫测的年头作怪,弄不好血本全亏。那么沙金子呢?不得,风餐露宿毁了身体,得了,同伙眼红心热,祸起萧墙,互相残杀,金子最终还是丢在大山里了。
谷子和糜子是堂兄弟。两个人十进十出大兴安岭,十年时间两手空空。这是他们第十一次进山。照例他们在山脚下的小庙拜了山神,发了誓言: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两个人进山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苍天眷顾,这一次终于得了。他们追到一个人参娃娃。两个人因为梦想成真而喜出望外,赶紧星夜兼程往山外奔。又走了六七四十二天,刚好翻过一座山的阳坡。有几块岩石裸露出来,暖暖的太阳烘得石面滚烫,二人美美地蜷在上面睡着了。谷子一身燥热地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地捆在岩石上。糜子说,谷子哥,是兄弟对你不起了,你有啥话就说吧。谷子哭了。谷子说没什么可说的,说也没用,你给哥弄点水吧,我不想当渴死鬼。糜子就去给他找水。糜子去了,谷子就哭得更惨了,哭了一阵子,谷子想哭也没用,想辙吧,闭上眼睛假寐。糜子回来了,看到谷子睡了,就摇醒他,纳闷:你怎么还能睡着呢?谷子说,是这样,刚才我哭呢,突然一股青烟,地里冒出个一尺高的小老头来。他说你哭啥?我说我弟弟要杀了我。他说杀就杀呗。我说为什么?他说,上辈子是你杀了你这个糜子弟弟,这辈子当然轮到他杀你了。你也别委屈,下辈子又轮到你杀他了。我说,我没杀糜子弟。小老头嘿嘿笑了说,你不承认也没用,我有证据。你看到那个鹰嘴状的岩石了没有?它底下有个空隙,那里藏着你上辈子杀糜子用的刀呢!那里风干,刀还没烂完呢。我说你拿来我看,小老头说我才没那闲工夫呢。一冒烟,小老头又钻回地里了。听到这儿,糜子已经一脸的迷惑与恐惧。糜子奔到鹰嘴石下,不一会儿拿回一把烂掉了木柄生满了锈迹的刀。糜子一脸汗水问谷子:你啥意思?谷子说,要杀就杀吧,反正下辈子我再杀你。糜子扑通跪下了,求天求地又求谷子饶恕。两个人最后七天相扶相持走出了大山,卖了人参娃娃,各自娶妻生子,成了殷实的大户人家。
好多年之后,谷子在被窝里搂着小老婆讲了这个故事,小老婆说,真有小老头?谷子哈哈大笑,瞎掰!那刀是我有一次进山带的刀中的一把,木把劈了,那刀刀身长,没有木把没法用。当时正好走到那儿,就顺手插岩缝里了。后来有几次进山出山没走这条路,走这条路时又忘了这个事儿,刀就一直没取。恰恰的老天助我,最后一次全用上了。谷子停了一会儿又说,按说呢,每次进山出山都是和糜子在一起,他知道这件事,可是彼时必是贪心蒙了明眼了,他竟然没有想起这个事儿。
小老婆在谷子的怀里半天没吱声,后来就贴紧了谷子,抬眼望着他,流露出敬畏的神情,娇声说,老爷真是仁义,糜子这样对你,你现在对他也没一个不好。
谷子沉默着,像是没听见小老婆说什么。
其实,谷子什么都听见了,只是心里想:在岩石上,我是睡得太实了。如果我先醒来,被五花大绑的人就是糜子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10期)
【小题1】(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篇对“沙金子,追棒槌,打茸角,割大烟”这四种进山发财之道的介绍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
B.小说中写到谷子的小老婆听了谷子的话“半天没吱声”“流露出敬畏的神情”,说明小老婆对谷子极其敬佩。
C.小说中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如拜山神,讲生死轮回,冤冤相报,循环不尽。这种思想倾向应该予以批判。
D.小说的结尾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整篇小说因为最后一段的情节而奇峰突起,意犹未尽,使小说更加精彩。
 
E.小说中兄弟二人最后一起走出大山,卖掉人参,各自娶妻生子,成了大户人家,说明他们言归于好,再无隔阂。
【小题2】(小题2)小说中糜子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题3)小说以“吉之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网民规模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新增网民1991万人,普及率为54.3%。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14亿,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4.8亿。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分析师陈静认为,2017年上半年,电商企业加快与实体零售企业投资合作,通过在数据、供应链、支付、物流、门店、场景、产品等方面探索整合互通,线上线下边界模糊化、智能化消费场景的全新商业形态正在形成。
同时,另一种网络消费模式--网上外卖发展势头正猛。据统计,如今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达2.95亿。除了送餐,外卖互联网企业正加快向综合生活服务平台过渡,开始利用外卖物流系统提供更多品类、场景的配送服务,如日用百货、鲜花蛋糕以及送药、跑腿代办等服务。
网络直播鼓励精品内容创作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目前,以秀场直播和游戏直播为核心的网络直播业务蓬勃发展。
郭悦说,自去年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出台以来,针对网络直播平台低俗内容的治理行动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展开。从行业发展来看,网络直播行业的运营正规化和内容精品化是其发展的两大主要方向。很多直播平台推出激励原创内容生产者的扶持计划,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内容创作。
此外,网络游戏营收持续增长。从游戏类型上看,竞技属性仍是目前拉动网络游戏营收显著增长的核心要素。竞技游戏在今年上半年的强大营收能力,推动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企业先后跨行进入这一领域。
(摘编自新华社记者李亚红、王思北《网民规模达7.51亿,给经济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材料二:
微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中国,我们每个人每个月平均要用50次微信支付,这个数字高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视频平台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福尔摩斯》的视频点击量是13亿。在2016年,全国视频平台机构生产了超过660部剧,而这个数字在2013年才不到一百。中国的视频消费如今比英国多3倍,可在2008年,英国是第一个数字传媒超过电视传媒的国家,他在传媒领域是非常领先的,而如今,属于中国的时代要到来了。
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共享经济、加强医疗、数字产业、互联网安全等目的。中国也有很多互联网+技术为不同的传统行业服务。共享经济在中国非常快,比如滴滴打车,已经成为了共享经济的典范。他们已经遍布中国400多家城市,发展非常快。再如共享自行车,我第一次见到类似概念的自行车是在伦敦,而如今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共享自行车,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很简单。近年来,共享经济越来越流行,比如共享充电宝等等,大家都愿意共享自己的物品,并从中获取一定的回报。
(摘编自腾讯副总裁郑香霖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速度与激情——探索变化中的数字中国》)
材料三:
数字化技术已经不再仅仅是业务的支撑,而且深度融入到业务模式当中。引领这样变革的企业大多呈现出了三个共同的特点:拥有踏入陌生领域的勇气,设计容纳失败的组织机制,实验新的业务、运营、盈利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买方行为;积极以创新项目支撑宏大的业务愿景,整合数字化企业核心系统,投资于业务敏捷性和响应能力建设,朝精益企业思维与敏捷技术转变;认识技术的战略角色,将技术提上重要议程,领导层和商业层面对技术创新的投资,雇佣关键技术专家,并且反思组织结构与角色。
(资料于界面新闻《科技即商业——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创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 年上半年,电商企业加快与实体零售企业投资合作,迅速促成了数字化技术消费场景的全新商业形态的形成。
B.网络游戏营收持续增长,竞技游戏的强大营收能力,推动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企业先后跨行进入这一领域。
C.在数字传媒领域,英国曾经是非常领先的,而如今,中国的视频消费远超英国,属于中国的时代要到来了。
D.当前,一些企业正在变革,不仅是业务的支撑需要数字化技术,而且业务模式也深度融入数字化技术。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根据材料一中的图表可知,近5 年内,中国网民的数最逐年递增,互联网普及率也年年增长,2015 年上半年普及率超过了50 % 。
B.目前,以秀场直播和游戏直播为核心的网络直播业务蓬勃发展,针对网络直摇平台低俗内容的治理行动也陆续展开。
C.为了让更多网民投人到网络直播中,很多直播平台推出激励原创内容生产者的扶持计划,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内容创作。
D.数字化技术在中国发展非常快,很多互联网+技术不仅服务于新兴产业,而且也服务于一些不同的传统行业。
E. 近年来,共享经济之所以发展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大家都想若把自己的物品拿出来共享,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回报。
【小题3】随着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增长,数字化技术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②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这样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敬宗收族,使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③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等。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行为,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受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④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字样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

⑤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杨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一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一政治”性的。

⑥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与敬延伸到对祖父、曾祖、太祖甚至整个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祠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有着重要地位的场所。
B.古时候的人对祠堂祭祀特别看重,在祭祀活动中,既可祭祀先人,还可立约族规。
C.犯错的族人要受到告诫和惩罚,不许和其他族人共同祭拜先人是对其最大的惩罚。
D.祠堂之礼体现着一种有秩序的爱,蕴含了情感道德层面和伦理政治层面上的意义。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中提到了祠堂之礼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的作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B.文章第三段运用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论证“祠堂的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的功能”。
C.文章从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与静文化(建筑装饰)两个方面来论证祠堂的功能。
D.新安吕氏祠堂照壁的刻画和墀头的文字表明了祠堂静文化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祠堂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
B.我国古代,宗族都有宗子,祭拜先祖时举行的敬宗和收族都由宗子主持或率领。
C.如果我国古代乡村没有祠堂,人们就不会有对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宗亲的追溯。
D.祠堂祭礼加强了血缘关系,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体现了儒家伦理家族观念。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诗歌,如今人们常常说到的一个关键词是“回暖”或“升温”。笔者认为,这个关键词表达了人们对当下诗歌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也有种种现象可以证实人们的这种判定。
其实,新诗文体形式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滞,也从来没有脱离它所处的时代。同时,不只是新诗,当代旧体诗词的写作人数及作品数量同样得到了几倍的增长,旧体诗词的采风、研讨、吟诵等活动也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社会在进步,思想在演进,人们在改变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对于诗歌的成见,能够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以诗歌为载体,非常便捷地交流感情,传递智慧,散发温馨,乐享生活。在诗歌面前,人们似乎打破了年龄、职业、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了平等并超越于尘俗之上。
诗歌与新媒体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密。如果说十年前网络诗歌海量涌现时,不少人发出的“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之类的断言不无道理的话,那么,今天的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进一步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了。
还有,电脑与手机的结合、联动,让诗歌呈现了崭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中国诗歌网一开始就拥有电脑端、手机端、APP三个端口,随后又申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方位的立体多向传播。中国诗歌网以建设“诗歌高地、诗人家园”为宗旨,以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青年诗人,引领网络诗歌发展方向为己任,开设了“每日好诗”“名家新作”“诗脸谱”“访谈”等面向诗人当下创作的栏目,选稿上采取了与网络媒体相适应的不同于传统诗歌媒体的方式,一时响应者众、参与者众,产生了明显的互动和激励效应。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到前些年的梨花体、羊羔体,诗歌常常遭人诟病,许多诗人也常常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诗人身份。羊羔体遭媒体热炒的时候,许多人甚至连诗歌文本都没有读过,就想当然地认为羊羔体完全是不好的、负面的、应该否定的东西。殊不知,一旦接触羊羔体作者车延高的诗歌文本,平心而论其中不少诗作还是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的。
综上所述,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氛围我们不难感受到,其原因也不难找出:有科技发展和新媒体的因素,有诗歌和诗人自身的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有人心变化的因素。有人对新媒体与诗歌发展的关系看得很重,认为技术革命因素对今日诗歌回暖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个人觉得技术力量仍然是一种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人心变化。尤其值得欣喜和令诗歌界振奋的,是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这对当下诗歌气候的回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歌的复兴与再度辉煌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选自杨志学《当下诗歌回暖与升温》)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诗歌的“回暖”或“升温”,是人们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当下也有种种现象可以证实这种判定。
B.在当代新诗文体形式一直在发展的同时,当代旧体诗词也在迅猛发展,由与之相关的活动数量成倍增长即可见一斑。
C.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演进,人们正在改变对于诗歌的成见,以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
D.当下诗歌回暖升温,有诸多因素促成,如科技发展和新媒体,诗歌和诗人自身,社会大环境,人心变化等。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用新诗文体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发展证明了诗歌“回暖”或“升温”。
B.文中揭示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是为了证明“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
C.文章用中国诗歌网的例子证明了电脑与手机的结合、联动,使诗歌呈现了新景观和生机活力。
D.对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原因,作者进行综合分析论述后,指出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新诗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队伍都在不断壮大,诗歌数量迅猛增长,作者对此持乐观态度。
B.作为官方诗歌网站的中国诗歌网有着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感,为当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对羊羔体诗歌全盘否定的态度不可取,通过研读羊羔体诗歌会发现其中不少诗作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
D.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不仅是当下诗歌气候回暖的重要因素,而且推动和促进了诗歌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