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每一年,我们都看见成千上万的儿童走进学校,开始学写字母,拼读音节。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他们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一篇童话。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迷恋于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篆和咒语)。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他们儿时便在课本里发现了诗和故事,但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最初,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金鱼池和种着郁金香的花坛;后来,幼儿园变成了城里的大公园,变成了城市和国家,变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远以新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永远放射着异彩。昨天的花园、公园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将变为一座庙堂,一座有着无数殿宇和院落的庙堂;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这个从童话和印第安人故事出发,继续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但丁;那个从课本里第一篇描写星空的短文开始,走向开普勒或者爱因斯坦……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这儿还根本未考虑世上的书籍在不断地增多!不,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或几百年,并为之欣悦不已,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我们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都会增长新的体验——而世界上的语言何其多啊!……可就算一个读者不再学任何新的语言,甚至不再去接触他以前不知道的作品,他仍然可以将他的阅读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使之更精、更深。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下列对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所谓“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是说单是痛苦或者单是幸福等,都只是人类表情的一种,不是人类表情的全部,把所有的表情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人类的容颜,读的书多了,我们的心灵中就会呈现全人类的容颜。
B.作者认为书籍的世界是无止境的,人类的精神追求和探索也是无止境的。
C.在作者看来,随着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深入,我们能不断地从经典中有所发现,常读常新。
D.作者以自己读《亲和力》的经历来证明:读书可以让人懂得世界和人类的真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07 09:02: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局长的鱼

大海

局长突然发现自己开始苍老时,已经57岁。局长明白,按照惯例,要不了一年,自己将退居“二线”,改任调研员。身体看似硬朗的局长,开始有意无意为行将退休的日子做准备。

同事们说:“局长,您的字漂亮,再加紧练习下,说不准退休后会成为大书法家呢!”

局长嘴上笑笑,没说话。

同事们说说也就罢了,只有小黄知道,局长除了特别好吃鱼,还有个工作之外的癖好:钓鱼。局长从没在同事们面前提及钓鱼之事。小黄是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单位的文秘工作,常常要将往来文件呈给局长审阅,少不了要去局长家里或者不是单位的地方找局长,自然知道局长的业余癖好。尤其是近半年,几次周末,小黄带着加急文件找局长时,发现他都在钓鱼。

年中,市委组织部一纸调令,将单位的经济科科长调走。局党组将空的经济科科长位置放出,在单位宣布:严格按照组织规定,符合晋升条件者均可报名,一律竞争上岗。干了五年办公室副主任的小黄,大学读的是区域经济专业,有心去竞逐这个位置,却发现符合条件的同事多达六人。在干部提拔越来越公开、公平、公正的今天,这次竞岗选拔,非得过五关斩六将不行啊!报名后的小黄,想到局长的癖好,灵机一动,专门请了一天假,跑去邻市一家上档次的钓鱼商城,花5000元买了套高级钓具。

一个周末,小黄带着新买的钓具,叩开了局长家门,说是顺路给局长带了套装备。局长有心拒绝,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小黄趁热打铁,说:“局长,要不我陪你现在就去试下?”局长心里痒痒的,说:“也好。”就拿着新钓具,拉了小黄去了河边。有了上好的装备,结果自然非同一般。小黄买的钓具大派用场,局长用它钓到一条七斤重的野生大河鲤。

当晚,局长兴奋得亲自下厨,将河鲤分不同味道烹之,与小黄在家中食鱼对饮。几杯酒下肚,脸红耳热的局长扶着小黄肩膀,说了很多往事。

局长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鱼吗?”

小黄说:“不知道。”

局长说:“因为我是渔民的儿子,父辈们风里浪尖辛苦打鱼谋生,我生在船上以鱼果腹,不爱吃鱼爱吃什么?”

小黄看看局长黝黑的脸庞,似懂非懂。

局长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钓鱼吗?”

小黄说:“不知道。”

局长说:“父辈们不赶海下水时,靠岸停歇结网补漏别无其他娱乐,我则拿根竹竿在船上钓鱼玩,我不爱钓鱼爱什么?”

小黄看看局长粗壮的胳膊,点了点头。但此时此刻,小黄迫切想打听的,是关于竞争上岗的事,但欲言又止。

局长说:“人生有些东西犹如捕鱼,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光想也没用,努力了就好;大家心里都装着盏灯,像鱼鳔那么大的灯,真的很亮很亮呢!”局长说完,用手比画着鱼的样子。

小黄有点儿哭笑不得,但见杯盏之间局长称兄道弟不断,自己也喝了几杯后,慢慢地心就踏实了。

后来的竞岗过程,经过公开演讲、面试答辩、领导评鉴、民主测评、拟任公示等环节,脱颖而出的小黄,终成经济科科长。长吁一口气的小黄,手里捏着任职通知书,心里有了几分庆幸:幸好当时买了那套钓具,羊毛出在羊身上,投入产出成了正比,看来值得啊!

不久,全市公开遴选镇区副职领导,小黄乘胜报名。经过几轮激烈竞争,再一次优胜而出,被组织推荐为某镇副镇长,即将履新上任。

小黄临行前夕,局长钓到一条大鱼,邀小黄来家吃鱼,说是为他饯行。饭前,局长递给小黄一个信封,并说:“谢谢你上次给我买的钓具,那套东西相当好,让我如虎添翼呢,那些鱼啊,一条接一条地上钩!”

小黄接来拆开一看,立时呆了:厚厚一沓钞票,足足有5000块啊!就有些发蒙。

局长说:“我工作到今天,虽然钱财不多,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倒也知足安心。我要是白拿你这套东西,弄得退休不宁,恐怕到时连鱼都钓不成!”

小黄有些发颤,说:“上次竞岗,局长您帮了我大忙,否则我怕是胜不了他人呢!”

局长大笑说:“错,那全是你自己的努力,我没给任何人打过招呼,可不想领那份情。”

小黄错愕之间,局长扶了小黄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也是当领导的人了,今后肯定会面临很多诱惑,今天请你来家吃鱼是想告诉你,我替你处理了初一的不正,你可要去了十五的歪风。这人生的路漫漫啊,我希望退休后开开心心地去钓鱼,也希望你能轻轻松松地来我家吃鱼。”

局长言毕,忙手忙脚地将几盘鱼香扑鼻的好菜端上桌来。

躺在盘子里的蒸鱼鲜嫩无比,在灯光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刺得小黄眼睛发疼。小黄举杯投著,已是泪光迷蒙。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黄送了套高级钓具给局长,并邀局长去钓鱼,局长“心里痒痒的”,可见局长在自己心爱的事物面前暂时动摇了,接受了小黄变相的贿赂。
B.局长把买钓具的钱还给了小黄。小黄“有些发颤”,是因为局长帮了他大忙,却不收他的礼,他为局长的热心和无私帮助而感动。
C.小黄能够揣摩领导的喜好,谙熟官场规则,是个聪明机灵的人;同时又有才华,能干,可以在科长竞选和镇区副职领导的遴选中脱颖而出。
D.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塑造了局长和小黄的形象。这两个人物互为映衬,反映了现实官场的乱象,表达了作者对贪腐行为的强烈批判。
【小题2】作品中的局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局长的鱼”为题有何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它们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而是一种态度和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反倒是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更为直接。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他们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痛快”。而《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把“江湖”这个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等。
B.在韩非子看来,侠并不伟大,“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C.有些人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D.侠很少寄身于武侠小说的江湖门派中,这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的印象。
C.文章结尾意在阐述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寄托着现实生活中人们善胜恶、正压邪的美好愿望。
D.文章例证丰富,中国武侠小说、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的对比,揭示了中外“侠”内涵的区别。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均不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观点。
B.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没有任何区别。
C.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
D.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书

早上上班,传达室老宋递给我一封信,还不无羡慕地说:“现在这可是稀罕物。”我冲老宋笑笑,低头一看来信地址是家乡。奇怪,上星期刚和爸妈通过电话的。

进办公室拆封细看,信的内容是七道题。

吾儿,见字如面:

自从你考学离开家乡,至今已三十年了。早先你和家里书信频繁,你在异乡的饮食起居和工作我们都了如指掌。

后来有了手机,书信就少了,这十多年再没收到你的信。虽然电话不少打,但我和你妈都不喜欢打电话。电话一会儿就过去了,信是想什么时候看就能看。于是,我和你妈受邻居小孩作业的启发,给你编了几道题:

1、小时候你身体很好,如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要特别注意身体。电话里听你咳嗽,怎么了?

A、感冒了; B、没感冒;C、其他病(回信时请注明)。

2、多年前你腿受过伤,一到阴雨天就隐隐地痛。北方冬天冷,你妈给你寄去了棉裤,你穿了没有?

A.穿了; B、没穿;C、大小不合适(回信时注明尺寸,让你妈再做)。

3、你媳妇打电话说,你经常不吃早饭,那可不行。家里给你寄去的莲子和枸杞你要每天坚持喝,那可是我种的,没用化肥农药。说老实话,你头发是不是有白的了?

A、有;B、没有。

4、你性子急,工作中容易得罪人,得注意控制,现在有改善吗?

A、好多了; B、还那样;C、改了一点。

5、家是男人做大事的基石,家庭稳定才能一顺百顺。你一定要谦让着媳妇。当年你要啥没啥,人家选择了你。现在生活好了,你要知道感恩,要有担当。你俩现在关系好吗?

A、很好;B、还行吧;C、很不好。

6、我孙女今年高考,听说她学习不错,考到南大没问题。那最好了,离我们近,看到她就等于看到了你。我孙女打算报考哪所大学?

(这道题不用选,算填空题。)

7、你岳父去世早,岳母住在你家,你要像对待我和你妈一样对待她。能做到吗?

(这道题也没得选,必须填“能”)

还有好多题,先写到这吧,不然你又该怨我们磨叽了。

(随信寄去一个信封,已经写好地址姓名,还贴了邮票,方便你投寄。)

信读到这,我早已泪眼模糊……

【小题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使小说情节更具真实感,易于表情达意,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B.文中的父母不喜欢打电话这个细节委婉地批评了老人们不能与时俱进的特点。
C.父母用书信的形式跟“我”沟通,主要是因为家信可以一直留存,便于在想“我”时可以拿出来随时翻看。
D.本文篇幅短小但构思巧妙: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中间主体部分用选择题的形式写信,形式新颖,意味深长;结尾戛然而止,发人深思。
【小题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
【小题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文中的“我”的情绪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