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大数据具有的强大张力,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革命性改变。但在大数据热中也需要冷思考,特别是正确认识和应对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以更好地趋利避害。
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隐私泄露问题。大数据技术具有随时随地保真性记录、永久性保存、还原性画像等强大功能。个人的身份信息、行为信息、位置信息甚至信仰、观念、情感与社交关系等隐私信息,都可能被记录、保存、呈现。在现代社会,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暴露在智能设备面前,时时刻刻在产生数据并被记录。如果任由网络平台运营商收集、存储、兜售用户数据,个人隐私将无从谈起。二是信息安全问题。个人所产生的数据包括主动产生的数据和被动留下的数据,其删除权、存储权、使用权、知情权等本属于个人可以自主的权利,但在很多情况下难以保障安全。一些信息技术本身就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伪造、失真等问题,影响信息安全。此外,大数据使用的失范与误导,如大数据使用的权责问题、相关信息产品的社会责任问题以及高科技犯罪活动等,也是信息安全问题衍生的伦理问题。
学术界普遍认为,应针对大数据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确立相应的伦理原则。一是无害性原则,即大数据技术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二是权责统一原则,即谁搜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三是尊重自主原则,即数据的存储、删除、使用、知情等权利应充分赋予数据产生者。现实生活中,除了遵循这些伦理原则,还应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大数据异化引起的伦理风险。
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控制。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最有效的解决之道就是推动技术进步。解决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但从根本上看要靠技术事前保护。应鼓励以技术进步消除大数据技术的负面效应,从技术层面提高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例如,对个人身份信息、敏感信息等采取数据加密升级和认证保护技术;将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纳入技术开发程序,作为技术原则和标准。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大数据发展战略,明确规定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大数据技杋发展目标以及大数据核心技术突破等内容。同时,逐步完善数据信息分类保护的法律规范,明确数据挖掘、存储、传输、发布以及二次利用等环节的权责关系,特别是强化个人隐私保护。加强行业自律,注重对从业人员数据伦理准则和道德责任的教育培训,规范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标准、流程和方法。
(摘编自杨维东《有效应对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社会,人们时时刻刻暴露在智能设备面前,人的隐私面临被泄露的风险。 |
B.如果一种信息技术本身存在安全漏洞,且不加以弥补,必将出现信息安全问题。 |
C.大数据使用的权责问题、相关信息产品的社会责任问题属于大数据直接生成的伦理问题。 |
D.技术进步能有助于解决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消除大数据技术的负面效应。 |
A.文章以大数据技术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前提,论述了大数据运用的伦理问题。 |
B.第三段分条阐发了解决大数据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并分别作了较具体的阐释。 |
C.第四段运用举例子的方法,阐述了推动技术进步对解决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的意义。 |
D.文章指出了大数据技术的意义和问题,重点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
A.如果针对大数据问题确立的伦理原则得到落实,就会消除大数据引起的伦理风险。 |
B.从技术层面提高数据安全管理水平,是防止隐私泄露、保障信息安全的有效方法。 |
C.如果完善了信息分类保护的法律规范,大数据使用的失范与误导问题将得到缓解。 |
D.注重对从业人员数据伦理准则和道德责任的教育培训,有助于保护个人隐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