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何时有酒,谁也说不清,《诗经》中就有“厌厌夜饮,不醉无归”之句。中国的人工谷物造酒起源于何时?一直是史学上争论的话题。而对山西汾阳县杏花村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为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文物佐证。

杏花村遗址在杏花镇东楼村东北方向,其堆积形成分别属于仰韶、龙山、夏、商文化时期。其中属于大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出土器物中,除了大量的陶质罐、盆、瓶、壶、刀等生活用具外,还令人惊叹地出现小口尖底瓮。酿酒专家包启安先生指出:“小口尖底瓮实际上是酿酒发酵容器,原始先民在小口尖底瓮中利用谷物发酵成酒,然后澄清、饮用。”小口尖底瓮不仅我国有,古埃及酿造麦酒(啤酒)或葡萄酒时,也使用过与我国出土的同型的小口尖底瓮。包启安认为:“‘酒’字是酿酒容器的象征,甲骨文和钟鼎文中的‘酒’字几乎都是小口尖底瓮形,是最早的酿酒容器的有力证明。”古代巴比伦“舒麦尔酒”的象形文字,也是小口尖底瓮的形象,真是无独有偶。

古时酿酒追求一个“清”字,汾酒在南北朝时期定名为“汾清酒”,可见它在当时造“清”的程度和质量水平之高。汾酒以“清酒”的技术革新一举成名之后,又在工艺上有了大的突破。从隋、唐、宋、辽、金一直到元代,一种使用“干和”工艺酿造的汾酒,当时被称为“干和酒”“干酿酒”,连续800年称雄酒坛。那么“干和”到底是什么样的酿酒工艺呢?

“干和”酿造工艺选用优质高粱米为原料,以河东神曲为糖化发酵剂。蒸米时,锅底加入花椒以串味,将饭捣烂冷却,加曲进行糖化,浸泡数十天。压榨取得第一次酒液后,再加入高粱米、蒸制、冷却、加曲,进行第二次糖化。然后将第一次酒液加入第二次糖化醅中,入缸密封,经陈酿、压榨、过滤,之后进行两次发酵、蒸馏。形成了熟料拌曲、干和入瓮发酵、蒸馏制酒的最新工艺,这也就是现代汾酒工艺的雏形。

此法所得之酒,清澈如冰、醇香甘洌无比,名传遐迩。来村品尝者络绎不绝,每在酒后都为此酒议名。因干和入瓮的独特酿造技术而定名为“干和” ,又叫“干酿”、“干酢”。从此“干和”汾酒遂成为朝廷贡酒,驰名全国。

【小题1】下列不能成为我国人工谷物造酒大约起源于6000年前证据的一项是( )
A.杏花村遗址发掘出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器物,大约产生于6000年前。
B.杏花村遗址出土的器物中,有陶质罐、盆、瓶、壶、刀这些生活用具。
C.杏花村遗址还出土了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器物小口尖底瓮。
D.“酒”字在甲骨文和钟鼎文中,字形几乎都是小口尖底瓮形。
【小题2】从原文看,下列对于“干和”酿造工艺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工艺,是汾酒从隋、唐、宋、辽、金到元代连续800年一直都在使用的,汾酒在当时被称为“干和酒”和“干酿酒”。
B.该工艺,第一步是选用优质原料蒸成饭,蒸饭时锅底加入花椒以串味,然后将饭捣烂冷却,再加曲糖化,浸泡。
C.该工艺,第二步是在第一次压榨取得的酒液中,再加入原料,然后蒸制、冷却、加曲,进行第二次糖化。
D.该工艺,第三步是在第二次糖化醅中加入第一次酒液,入缸密封,经陈酿、压榨、过滤之后再进行两次发酵、蒸馏。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杏花村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就开始酿酒,可见这里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工谷物酿酒的发源地。
B.古代巴比伦“舒麦尔酒”的象形文字,也是小口尖底瓮的形象,说明古代巴比伦酿酒时,也使用过小口尖底瓮。
C.古时酿汾酒以“清”著称,“干和”是在“清酒”的基础上发展与提高的,酿造工艺又达到了一个更高水平。
D.现代汾酒工艺,就是在“熟料拌曲、干和入瓮发酵、蒸馏制酒”这一古代“干和”酿酒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1:09: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厨刀

刘明

①早晨有雾,淡淡的。

②桐庐镇优雅的轮廓,在薄纱般的晨雾中显露出来。奔流不息的富春江和天目溪交叉着从镇前的岩石下缓缓流过,背后是若隐若现的青山翠岭。远远望去,水傍青山,雾缭古城,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托着颗晶莹闪烁的珠露。

③正是起早赶露水集的时候。来赶年前最后一个集市的乡民们,肩上挑着柴禾,手里提着鸡婆、绳头串着蘑菇,盆里盛着活鱼,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小镇。

④桐庐镇仅有的这条直街上热闹起来了,热闹得就像一锅正在滚动着的粥。卖韭菜的放开嗓子直着吼叫:“多水嫩的韭菜,六角八一斤,便宜过草!”卖金针木耳的吆喝起来顿挫抑扬,如同唱戏文一般:“黄针——-木耳,蘑菇——生姜!”卖藤条锅刷的吆喝声很有些特别,前声十二分地拖长,而到后半部分却喊得出奇的短:“卖藤——条!”卖葱煎包子的把平底锅沿敲得梆梆响;卖鸡的鼓圆腮帮吹开鸡婆的尾毛,两指捺着滚圆的鸡屁股直伸到买主的鼻尖,正和买主作激烈持久的讨价还价。人们仿佛不是来赶集,而是来比声音的。

⑤唯有市场西边的一根电线杆子下,一个穿黑袄的汉子一声不响地蹲着,跟前放着二十多把厨刀。汉子抬起胡子拉碴的脸朝喧闹的人群望了一眼,从他兜里摸出一块砚台大小的铁块和一团筷子粗的铁丝放在地下,捡起一把厨刀,低下头,“咔咔咔”砍起铁丝来了。

⑥“是在变戏法儿吗?”外圈的人只想往里面挤。

⑦“他怎么不说话?”里圈的人直纳闷。

⑧见人多了,黑袄汉子从他兜里摸出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一行工工整整的柳体大字:自家打的厨刀,每把两元。

⑨“哼,店里张小泉剪刀厂出的厨刀也只卖一块六。”有人摇着头冷言冷语。

⑩“不过,这厨刀的刚火倒是硬碰硬的。”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

⑪黑袄汉子一声不响,低着头又砍起铁丝来。“咔咔咔”铁丝都断成了一厘米长短的小段。

⑫“嘿,这厨刀砍铁丝就像切粉丝一样,我买一把!”有人把捏着钞票的手伸了过来。

⑬“慢!”一个工人模样的青年挤到黑袄汉子跟前,从地上另捡起一把厨刀:“你换一把砍砍看。”众人都投来赞佩的眼光。

⑭黑袄汉子好像没听见,依旧埋头只顾自己砍。

⑮“唔——?是个哑巴?”工人模样的青年把厨刀递到黑袄汉子的手里,比比划划做了一阵手势。

⑯黑袄汉子接过厨刀,“咔咔咔”,一气砍了三十几下。青烟飘起,火星四溅,砍断的铁丝飞了一地。

⑰工人模样的青年夺过刀来,仔细地瞄了瞄闪着寒光的锋口,扔下两元钱,心满意足地走了。

⑱人群哄地一下炸了。“我买一把!”“我买一把!”几十只捏着钞票的手伸了过来。

⑲“砍得硬的厨刀不一定切得软!”刚才说风凉话的人又不阴不阳地插了一句。

⑳众人迟疑了,有几只捏着钞票的手缩了回去。

㉑黑袄汉子慢慢站起身来,高眉脊下那双明亮的眸子里,射出两道光来,直瞪着说风凉话的人的脸。瞪着瞪着,一言不发的黑袄汉子猛一抬臂,将厨刀举在了脖子跟前。

㉒众人吓了个大跳,哗地撒开了个大圈。只见黑袄汉子不慌不忙举刀在下巴上刮了几下。“嚓嚓嚓”,胡须纷纷落地,只留一片青青的胡渣儿。

㉓说风凉话的人嗫嚅着,似乎还想说几句什么,但人们一拥而上,早把他挤出了人圈。黑袄汉子的二十多把厨刀顷刻卖完。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搭上搭兜,走到卖葱煎包子的摊前:“喂,买四个葱煎包子。”

㉔两个刚买了厨刀的人听见他说话,大感惊讶:

㉕“咦,他会说话,他不是哑巴!”

㉖“他会说话,做买卖为什么硬是一声也不吆喝?”

㉗太阳升高了,晨露散尽了,桐庐镇幽雅的轮廓清楚地显露出来了。前面是奔流的江水,背后是兀立的青山,好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墨画卷。黑袄汉子背着搭兜,手里托着四个刚出锅的葱煎包子,大踏步地走了。

【小题1】第一段中“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比喻非常精妙,请加以赏析。
【小题2】小说中黑袄汉子做买卖“硬是一声也不吆喝”,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3】概括小说中“黑袄汉子”的性格特点。
【小题4】小说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

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2019年5月27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四: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B.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C.北斗三号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开始了导航领跑的征程,目前已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英国的斯蒂金斯认为中国的全球导航系统会有助于中国成为太空领域的佼佼者。
【小题2】北斗系统研制成功体现了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原始的渔猎生产方式,曾给古先民提供了最基本、最迫切需要的食物。而提供食物的动物的独特天性与本能,誓如鱼类繁殖力强,熊可以直立行走……这些都使原始人产生神秘感,使原始人普遍认为动物与人一样有感情和意愿,进而认为其与人有着血缘关系,由此衍生出图腾神。这些图腾神最初是桉照图腾的自然形象创造的,逐渐发展成为半人半兽神,最后演变成人形神。这说明“神”的发展史。是随着原始人类生活、生产的发展慢慢形成的。图腾崇拜除了图腾物、图腾神话之外,还有祭祀仪式,图腾柱就是图腾崇拜的重要遣迹。
图腾柱,源于萨满巫术的原始部族雕刻艺术。旧石器时代晚期,欧洲已经出现动物雕塑作品,主要有巨象、熊、犀牛等动物雕像。原始先民用云石、骨刀雕刻于岩壁或骨角之上。这些原始雕刻,已具备了一定的雕刻技术。图腾柱的出现,汇聚了原始雕刻艺术的精华。图腾柱高高矗立在原始部族聚落地,造型怪异而独特,色彩绝丽而醒目,堪称图腾艺术中的杰作。
在美洲印第安人村落里,每座房子前后都竖立着图腾柱。困图腾柱的高度,有的达几十米,低的也有两米多。图腾柱的图案,有的为动物图形,也有的是一组相当复杂的组合图形。这些图腾柱刻画的通常是本家族(氏族)的人物与图腾动物。譬如,印第安人海达部落的图腾柱,上面刻雕着全家人的图腾符号。頂端为大鹰,底部为熊形,鹰熊两者属丈夫的图腾;中间刻一狼形,为妻子的家族图腾。印第安人希望在图腾柱上尽可能地刻记图腾整体形象,因此不得不把众多的局部形象叠起来,一般都重点刻画图腾头部形象,躯体与四肢則需分解与移位。
美洲印第安人于19世纪从欧洲人那里获得了先进的雕刻器具,从而取谛了传统的石斧和骨凿。这样,图腾柱雕刻的黄金时代就来临了。被收藏的精品也大都是这个时代的作品。这些工艺精湛、图形精美、千奇百怪的图腾柱,蕴含着古代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宗教感情。如一个熊雕刻图案中,它的前爪掌心里雕有特别大的眼,象征着一位已去世的酋长的灵魂。在中国,还没有发现像北美洲那种木雕图腾柱。但是,图腾崇拜是华夏古族普遍存在的原始信仰,图腾文化及其表现形态远早于北美印第安部落。依据北美印第安氏族血缘考证,木雕图腾柱最初的文化源头,可追溯到中华鸟图腾民族,河姆渡文化遣址出土文物和商代精美的青铜图腾雕塑均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田佳训《神工鬼斧的图腾柱雕塑》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图腾神的产生与原始人类的生活、电产有关联,也与动物和人有着血缘关系有关联。
B.图腾柱的诞生与萨满巫术有关,集中了原始雕刻艺术精华,体现了极高的雕刻技术。
C.美洲印第安人村落房子前后都有图腾柱,其上图形都相当复杂,有人物,也有动物。
D.华夏古族普遍存在着图腾崇拜,其图腾文化及其表现形态比北美印第安人还要早。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图腾神引出图腾柱,再写图腾柱特征及雕刻艺术,然后列举印第安人的图腾柱的情况,最后写了华夏古族图腾崇拜的情况。
B.文中用印第安人海达部落的图腾柱的例子,说明了印第安人的图腾柱所刻画的图形通常是他们家族(氏族)的人物与图腾动物。
C.文中所提的印第安人在熊前爪掌心里雕有特別大的眼的图腾柱的亊例证明了,在图腾柱中有着古代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宗教感情。
D.文中用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和商代精美的青铜图腾雕塑的事实,来论证木刻图腾柱的起源与北美印第安部落的图腾文化有关。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人崇拜不同的图腾神。先是崇拜自然形象神,再是半人半兽神,最后是人形神。
B.图腾柱是图腾崇拜的重要遗迹,一般高高矗立于部族聚落地,造型怪异,色彩艳丽。
C.印第安人一般会把图腾形象头部作为雕刻重点部位,而对其他部位进行分解与移位。
D.欧洲人的雕刻器具对印第安人的图腾柱雕刻艺术颇有影响,促进了后者取得辉煌。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青少年时期对一生健康至关重要。许多家长认为运动影响学习、耽误时间,却没有意识到青少年时期不仅是学习的黄金期,更是体质养成的关键期。家长的不正确认识,造成很多孩子在本该生龙活虎的年纪成了快走几步都要喘的小胖墩,长大后很容易成为“三高”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猎物”。

事实上,为推动全社会重视青少年体质问题,近年来各地推出了不少政策措施。例如,江西省明确2019年中考体育科目分值增加至55 分,2020年增加至60分;云南等多地把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国外的经验做法同样值得借鉴。美国政府通过奖励定期开展体育活动的青少年,有效改善了这一群体由于身体活动减少导致的健康问题;加拿大对青少年子女开展适当运动的家庭给予税收优惠等。

(摘编自《近视、肥胖、耐力差,好日子为何没换来青少年好体质?》,半月谈网2019年4月8日)

材料二:

短短一年时间,已经有10万多名青少年成为全国小篮球联赛的参与者,这一新兴青少年联赛颇受欢迎。但与很多人关心的如何从中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想法不同,篮协主席姚明呼吁做大基数、降低门槛、避免筛选,这些思路显然更有助于中国篮球的长远发展。诚然,一个国家篮球水平如何,很大程度要靠竞赛成绩来体现。但向更深层次溯源,竟赛成绩只能从强大的群众基础中来。

其实不只是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竞技体育水平提升,都建立在群众体育发达,尤其是青少年体育活跃的基础之上。搞好青少年体育的关键,在于搞好学校体育。一方面,要充分保障学生体育运动的时间,通过课程、场地、教练人员等软硬件的配备,让青少年在学校里对运动产生兴趣,并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另一方面,对有条件的体育项目,要完善不同层级的校园体育联赛。体育的魅力就蕴藏在比赛之中,通过竞争磨炼技能、锻炼精神,这对青少年身心成长大有裨益。

(摘编自《发展青少年体育,重在普及》,广州日报大洋网2019年3月13日)

材料三:

目前,各地中考招生时,体育考试分数占比越来越大。但是,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体育教育就开始被文化课挤压,学生体质开始下降。针对这一现象,许多高校都采取了体育教育加码措施。以浙江大学为例,该校对2018级起的本科生体育课程教学实行改革。除了将原来每学期36课时的体育课提升至54课时,还将每天下午的“第十节课”统一安排为体育活动时间。

事实上,劳动也能培养学生的体魄,锻炼其意志品质。“可以通过校园劳动、学工学农、志愿服务等方式,为中小学生开设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提供劳动锻炼的机会。”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还表示,可以倡导在家庭中进行劳动教育,通过家校合作,通过学校对家长的引导,推动劳动教育润物无声地进入每一个家庭。

(摘编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 近视眼、肥胖等成为青少年常见疾病》,上海教育新闻网2019年月9日)

材料四:

正在热播的青少年运动竞技节目《运动不一样3》,以全新升级的内容和形式,将竞技体育和网络游戏结合在一起,引导青少年参与到全民运动中来,成为收视热点和网络热门话题。

《运动不一样3》设有“应战吧冠军”“超能标杆赛”“三方抢位赛”“终极对决”四个环节,前两个侧重向运动名将请教,后两个则侧重于团队竞技的配合。其中,又以“应战吧冠军”最吸引人眼球。在这个环节中,青少年选手将挑战体操、蹦床、击剑、羽毛球、田径等多路世界冠军。邢傲伟、史冬鹏、郑洁、郭跃等体育名将,不仅会做出“榜样展示”,传授体育运动专业知识,还将按规则增加“冠军难度”应对孩子们的挑战。比如史冬鹏要在“泡沫障眼法”下跨栏;邢傲伟要挑战1.8米的“最强跳马”,并必须落点在一个半米见方的区域内。

除了向冠军请教、挑战冠军,节目还结合青少年的力量和技能,设定了考验策略制订、团结协作和智力分析等的趣味挑战。如与时间赛跑的“穿越大风车”考验敏捷度和反应力,“算数插旗”考察计算能力、集中力与爆发力……这些精心设计的项目不仅调动了孩子们参与运动的积板性,更让孩子在运动中学会了不畏挫折,团结合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精神。

(摘编自《青少年体育节目可以更有趣》,《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4月6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时期不重视参与体育活动,不培养好的体质,会直接导致成年后患上“三高”和心血管疾病。
B.青少年联赛不应只立足于选拔优秀运动员,通过比赛发掘体育魅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同样意义重大。
C.竞技体育的竞赛成绩固然重要,但要提升其水平,发达的群众体育,尤其是活跃的青少年体育必不可少。
D.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方式很多,并不一定只能通过体育课或体育比赛,参与劳动也是进行锻炼的一种方式。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的体质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过多文化课占用了体育运动时间,还有家长对青少年体质问题关注不够。
B.中国增加体育科目分值、美国和加拿大的奖励和优惠政策,表明国内外都在努力提升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C.《运动不一样3》传达体育运动专业知识,又结合青少年的力量和技能设定游戏,体现了其专业与科学的特点。
D.将竞技体育与游戏相结合,邀请冠军参与,增加挑战的趣味性,这些都可以成为青少年运动竞技节目的亮点。
【小题3】结合材料思考,怎样促进青少年体育的发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近40%。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近视10年翻一倍。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说,户外锻炼不达标、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睡眠不足等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且随着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严重。“表面上,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的视力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但是实际中,他们更倾向于牺牲孩子的部分视力去换取成绩。”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公共卫生副主任医师何鲜桂说。
在同仁医院,一位来自山西大同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每天除了定时完成学习任务,就是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几乎不出门活动。北京市一所中学的教师胡杰表示:“现在没有非常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孩子们时时刻刻能够科学用眼。”
记者在同仁医院调查还发现,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发现孩子视力出现异样的时候才来医院就诊,而此时近视早已形成。“预防青少年近视前端筛查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忽视。”何鲜桂说,“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及时掌握孩子视力屈光的实时发展情况,才能有效预防,对症下药。”
——摘编自2018-08-20《光明日报》
材料二: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等减负措施,被写入了《征求意见稿》。
“这种刚性的要求会起到一定作用,将体现国家层面对青少年近视率着手进行防控的决心。”作为眼科专家,周行涛对此表示认同。但是,面对所设立的目标,他依然保留个人意见,“近视成因在学术层面还有可供探讨的空间,以此为基础设立的防控方案和目标,应该更加符合科学精神。”

——摘编自2018年8月20日《光明日报》及2018年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视防治指南》
材料三:
(南美侨报网编译张乔9月25日报道)巴西也成为世界上高度近视者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巴西眼科医生奎罗斯·内托指出,人们对于造成近视的原因依然非常不了解,造成儿童近视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因素,儿童体内分泌的多巴胺激素受环境影响刺激到眼轴的生长。眼睛内部晶状体的轴向生长会使视网膜变得更薄更尖锐,造成为视网膜供应氧气和营养的血管供应能力不足,进而导致视网膜脱落。
法国眼保健操视力保护协会给孩子们的常规建议是,定期检查,避免阳光直射,不要抽烟喝酒,多吃水果、绿叶蔬菜和含有omega-3脂肪酸的鱼类。
日本的学校有定期的视力检查,没有眼保健操,但是学校会教导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很多学校的学生座椅可以调整高度,以保证学生保持眼睛和书本间的距离。
今年7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法案,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和手表在内的所有可联网的通信设备。这一禁令将于今年9月开学时生效。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已通过立法,或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课堂,或规定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使用手机。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且学段越高近视率也越高,近年来视力不良又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B.人们对于近视的原因没有完全了解,虽然各国防控办法各异,但普遍都重视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管控。
C.我国政府将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用刚性的要求防控近视,体现了科学性和合理性。
D.大部分中国家长不重视近视前端筛查,等到孩子视力出现异样的时候才去就诊,甚至牺牲孩子的部分视力去换取成绩。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政府规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从上海市四年级来看,超过60分钟的近50%,可见,课业负担过重是小学生近视率上升的最主要的原因。
B.预防近视是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重视青少年儿童的定期检查,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薄弱。与日本相比,中国学校在预防措施上更显无力。
C.人们对于造成近视的原因依然十分不了解,世界各国所采取的一些防治近视的措施不一定具有科学性,因而我国政府到2030年控制近视率的目标也不一定能变为现实。
D.巴西医生奎罗斯·内托认为,环境因素会影响儿童体内分泌的多巴胺激素,刺激到眼轴的生长,严重的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以此为据,儿童的用眼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
【小题3】根据三则材料,分析概括如何降低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