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木质高楼有望扎根中国

城市常常被人说成“水泥森林”。而在上海世博园,展示着城市的另一种生长形态——木结构建筑重归林立的楼群之中。专家表示,未来中国城市中可能将崛起超过7层的木质建筑,城市不再是“水泥森林”。

位于世博园C片区的挪威馆由15棵巨大的“树”构成,从5米到15米,高高矮矮的这些 “树’’都有抓地的“树根”,都伸展着4条“枝干”托起顶篷。不约而同,瑞典馆、加拿大馆和温哥华案例馆等,也采用了木结构。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 一座全木结构的小学在都江堰向峨乡破土而出,让木结构建筑再次进入视线;作为木结构建筑鼻祖的中国,在这一领域停滞20年后开始复苏。

欧洲木业协会主席索德安介绍说,除抗震性能强,木结构房屋建造中会和矿物棉一起混合使用,房子会呈现非常好的保温性能。尤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可再生材料,由于木材能吸收二氧化碳,木结构建筑可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

我国当前的建材消耗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材所副所长赵霄龙博

士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中国建筑每年消耗的铁矿石超过3亿吨,石灰石4500万吨,排放;氧化碳将近4亿吨,“木结构建筑在中国比例很小,大概为1%左右”。

木结构的先天环保优势并不意味着复兴之路平坦。最大疑问是,木头从哪里来?中国已

经是一个林业资源匮乏的国家,再推广木结构建筑,是否会让 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确实,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6,人均木材蓄积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8。不过,假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现良性循环并非不可能。瑞典等北欧国家早年也遭遇过乱砍滥伐森林的惨痛经历。在吸取教训后,瑞典法律规定,在砍伐一棵 树之后,需要种上两棵甚至更多新树苗。

此外,木结构房屋还面临着一个土地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大城市中显得不那么实用。对于这 一点,欧洲的先进技术似乎可以提供借鉴。索德安透露,欧洲纯木材建筑现在已经能建到9层,而如果采用混合结构住房,最高已做到16层。所谓混合型结构,就是指承重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外墙、屋顶采用木结构。中国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有望在年内出台,相对于现行《规范》只允许建3层以下的木结构建筑的规定,修编以后,混合型的木结构房屋标准有望达到7层。

在木材处理方面,如今的木质建材也摆脱了以往易燃、易损的形象。通过喷涂阻燃药液,

木结构建筑物的延烧性得以加强。在经过干燥、防腐防蚁、集成等先进技术加工后,木材可以广泛应用于住宅、体育馆、桥梁等木结构建筑、 日本每年有45%的新建建筑为木结构建筑,这和建材技术演化不无关系-中国专家也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本身国情的木结构复兴之路——赵霄龙透露:“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基复合人造板的生产国,而且利用秸秆生产 板材的技术也正在成熟。麦秸定向结构板、零甲醛秸秆生态板等十分适合作为木结构建筑的材料。”这对于年产秸秆量超过7亿吨的中国,无疑是个福音。

(选自2010年10月22日《环球时报》)

【小题1】下面关于“木结构建筑”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博园挪威馆、瑞典馆、加拿大馆和温哥华案例馆均为采用了全木结构建造的木结构建筑。
B.都江堰向峨乡的那座全木结构的小学是我国第一座全木结构建筑。
C.木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强,保温性能好的优点。
D.木结构建筑能吸收二氧化碳,具有先天环保优势,大力推广有助于减低我国建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小题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是—个林业资源匮乏的国家,大力推广木结构建筑可能让本 已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
B.通过喷涂阻燃药液,木结构建筑物的延烧性得以加强,从而使木材可广泛应用于住宅、体育 馆、桥梁等的建造。
C.目前纯木材建筑现在已经能建到9层,承重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屋顶采用木结构的建筑已经能建到16层。
D.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只允许建3层以下的木结构建筑,新版《规范》有望达到7层。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木结构建筑最早出现在我国,但目前我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在某些方面仍落后于欧洲。
B.如果借鉴瑞典等发达国家经验实现林业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就可以在我国实现木结构的复兴。
C.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木结构房屋的土地利用率较低,因此木结构建筑在我国部分地方并不很实用。
D.随着利用秸秆生产板材技术的成熟,麦秸定向结构板、零甲醛秸秆生态板的出现,我国木结构建筑的比例很可能会逐渐增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1:18: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传统中,和谐世界是诗人们从来最求的境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自然和谐,成为诗歌创作中重要的题材,同时,又是诗歌美学中的重要的理论支柱。

在我们中华文化的思想宝库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诗人从事诗歌创作重要的理论源头。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物具体形态的原始物质是“气”,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了自然本性“德”,又禀赋了“气”而成了形态好形体之“形”。《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以自然为法的精神影响了历史的中国诗人,而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则在许多优秀诗人的笔下,成为他们表现人生和世界最高的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这种境界的追求和创作实践,在中华优秀的诗歌长河中,形成了山水诗、边塞诗和田园诗的流派和传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脸炙人口的诗篇.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范成大的“信步随芳草,逸涂问小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这些代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歌佳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基因,渗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变成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文理想和生命追求。

这种创作实绩经过历代诗歌理论家和美学家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中国诗歌传统的重要理论主流.唐代王昌龄首提“意境”一词,并称“理入景体”“景物兼意入兴”;宋代范希文提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代谢榛提出“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到了晚清王国维则在《人间词话》中完成了意境之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也”“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些为我们熟知又为许多人淡忘的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诗歌理论重要的内核:意境说.这种美学理想,表现的是意与境,情与景,神与形,交相融洽,高度统一,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而其反应和表现的人类理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境界.

作为中华诗歌传统中最重要的财富,当代中国诗人十分重视在创作中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创造出更美更加富于艺术魅力的诗篇,当代著名的青海诗人昌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范例.昌耀创作的大量诗篇,表现了青藏高原神奇的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展示了高原大自然的天地精神和在这种精神熏陶下的人性魅力.昌耀在《答记者张晓颖问》一文中写道:“青海的大自然,青海壮美的山河.也给我的诗注入了一种阳刚之气,这对我的诗的风格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青藏高原养育了昌耀这位诗人,诗人昌耀又用笔创造了一座新的高原。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既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重要的题材,又是诗歌美学中重要理论支柱。
B.“意境说”这一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重要理论直到晚清王国维才最后完成。
C.在中华优秀诗歌长河中,各大流派均有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歌佳句。
D.我国诗歌创作的主要理论于老子“道法与自然”和庄子的“天人合一”。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为依据,论证诗歌的创作要坚持以自然为法的精神。
B.关于如何创作与享受诗歌,文章先引出话题,接着逐层分析,最后列举进行印证。
C.文章从思想源头入手把创作实绩和理论举要结合起来,揭示了中华诗歌的传统。
D.文章采用大量的举例论证,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诗歌创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就可能不会出现山水、边塞和田园等诗派。
B.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的基因。
C.是青藏高原神奇的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孕育出了当代著名的青海诗人昌耀。
D.人自然一旦失去和谐,中国诗歌美学中重要的理论也会跟着失去其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洪荒初雪
徐 刚
站起来的我们的初祖,至少在一开始是很不习惯的,并且对爬行始终抱有怀旧情结,当他们在森林中与猛兽格斗不敌而退时,便只有爬到树上,居高临下以为躲避。说不定他们还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我站起来干什么?
人类最早的家在树上,祖宗称之为“巢”。
我们的古籍上记载道:“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最早发明并筑巢的叫有巢氏,不妨说有巢氏开创的“构木为巢”的历史,是我们家园的起点。
人类出现之初并不以万物之灵自居,也不见得比动物聪明到哪里去。有古老的传说认为,有巢氏是看见了树上的鸟巢之后得到启发,才筑巢而居的。
在这之前,我们的先人白天赤条条地在林间野地觅食,晚上则同样赤条条地栖身于树木的枝枝丫丫间。
巢可避风,巢能挡雨,因而巢又被称作风巢、雨巢。很久以后直到今天,还有把情侣的新居称为爱巢的。人类繁衍后代的事业,自有巢之后,一般而言都是在房子里进行的。
有了钻木取火,不再茹毛饮血之后,房子里又出现了火光和烤肉的香味,房顶上开始冒出青烟,那是人间烟火。
约略言之。这就是我们的家。
人只能在环境中生活。
自然环境是天然的,比如华夏先人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发祥之地,水草丰茂,林木森森,虎啸猿鸣不断,野生果实累累。但,自然环境中的人的居住地却需要稍加营造。人从森林里出来,亲近绿色几成天性;人怕潮湿,便要选择向阳坡地;作为简单而必要的防范,又有了枯枝朽木组成的篱笆。
当插进泥土中的枯枝中的某一根,来年春天不经意地发出新芽时,我们的人文初祖惊讶了,这使他们的目光从更多地留心天上的风雨雷电,部分地转移到了土地上。
土地一样神奇,而且离人类最近。
后来,才有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也有了播种的最早的冲动和构想。那是一次采集归来之后,那些果实有坚壳,用石块敲开之后便冒出一阵清香,放进嘴里,味道好极了,为什么不埋进泥土中呢?当然要埋在枯木长出新芽的那个地儿,每天都去看一次。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走近埋下种子的土地,敬畏和神秘地守望着。
相比起来,采集便如同漫游了。
采集的黄金时节是夏秋两季,夏天是采摘,秋天是捡拾,各种野果及森林中的籽实漫山遍野。先是边采边吃,吃饱了再带回家,那时没有口袋,更不会有集装箱,便堆放在大片的树叶上,托举着走回家,相当辛苦。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小孩,狩猎回来的男人除了吃肉之外还要吃粮食,更有空手而归的时候,在门口等着,看见托举绿叶归来的妇人便“咿呀”欢呼。
那时的语言要比现在简单得多,好处是省了很多废话,无非是“吃饭、睡觉、出门、回来了”几句,而且还要借着手势。
冬季是寒冷而漫长的。
人们不得不节俭地使用干果及兽肉,半饥半饱,还要节俭地烧柴,小心地侍弄篝火,拥挤在灰烬旁睡觉。比寒冷更可怕的,其实是冬季的信息,封杀一切,了无生机,常常是大雪封门,让人惶恐于看不见道路,看不见土地。好大好大的雪带给先人的绝不是赏雪吟诗的雅致,而是好不容易从夜的黑色的恐怖中挣扎过来以后的,对白色的悲凉之感。
从白色的雪地上卷起的刺骨的风,像刀子一样割着房子,割着人的内心,恐怖与饥寒交迫让人的精神崩溃。我们的先人把两手伸过头顶,喊出一声:“完了!”
可是,春雷响起了。
风变得暖和,与其说人的肌肤先感觉到了,还不如说心灵被揉搓后复苏了。雪融之后,道路和土地重新显露出来了,人们高兴地呼喊着:“好了!好了!”
真正的人类文明史上的初雪啊!
语言不仅是在劳动中创造的,也是在惊恐绝望和喜乐中随意呼叫出来的。
家家的门打开了。
“好了!”“好了!”人们互相打着招呼,把柴火集拢,把干肉堆在一起,把火烧得旺旺的,肉烤得香香的。大自然的风告诉我们的先人:造物主造你,就是要你立在地上,经历寒冬,守望春天。
(摘自《守望家园》)
【小题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我们的初祖站起来的情形,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并且认为他们最初对站起来不适应。
B.“爱巢”是由“风巢”“雨巢”演化而来的,着一“爱”字,使该词充满温馨;但因一“巢”字还是给人不适感。
C.“心灵被揉搓后复苏了”使用了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原始人的心情由以往的绝望变得内心舒畅。
D.在作者看来,家的构成要素是房子、火光和食物的香味以及房顶上人间的烟火。
【小题2】“造物主造你,就是要你立在地上,经历寒冬,守望春天”与前文哪句话照应?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题3】在本文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我们的祖先进化发展的历史,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调查中,847%的受访者感觉自己信用良好,10.4%的受访者感觉不太好,5.0%的受访者不清楚。徐潇然的信用卡额度一直在涨,“这肯定和良好的个人信用有关系,申请其他银行的信用卡也很方便”。黄小陆说,以后买房买车等肯定会跟个人信用挂钩,所以现在要打好基础。而且,良好的个人信用会给自己的生活提供一些便利。比如在淘宝上租用设备,如果芝麻信用分数超过一定数额,证明你信用等级高,就不用交押金,很方便。63.1%的受访者享受过良好信用给生活带来的便利,27.6%的受访者没享受过,9.3%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朱巍说,目前社会在发展,个人信用的应用越来越多。以共享单车为例,个人信用好,骑车可以不用交押金。网络直播也是,网信办发布的直播新规里,也提到了要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维持良好信用。“各行各业都在强调个人信用,以后也会继续发展下去”。

(摘编自2017年8月8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纵观这十多年来,无论是行业信用建设、地方信用建设还是征信市场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形成,整个社会“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日渐浓郁。信用建设的整体推进固然令人欣慰,然而,阳光下总会出现一些阴影。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前在不少网络平台,一些商家推出了芝麻信用“刷分”服务,而且,这项服务居然已逐渐形成了发展下线、招收代理的产业链。这无疑逆潮流而动,它本身就是一种作假行为。如果任由这种行为大行其道,一些人凭此使自身的信用分值得以提升,个人信用形象不断美化,那么,损害的不仅是相关信用行业的声誉与公信,而且,反过来讲,对于那些诚实守信的公民也不甚公平。

客观而言,维护个人信用没有“捷径”可走,它需要的就是当事者秉持实实在在的姿态,在法规、制度及道德约束范围内,自觉规范自身言行,一点一滴逐渐累积个人信用,以个信财富的日益提升,来获得相应的生产、生活便利。话虽如此,有人偏偏喜欢抱着一种侥幸心理,想方设法钻空子,期望通过花钱、找关系等非正常手段,漂白、美化个人信用。芝麻信用“刷分”服务及其产业链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热衷投机取巧的“客户”似乎不少,信用建设中所面临的补缺堵漏任务依旧繁重。

(摘编自2017年8月18日《上海金融报》)

材料三:

材料四:

信用应用前景光明,但信用风险如影相随。信用的采集依赖个人征信,但征信市场机构林立,在数据归纳、评分体系等方面的标准截然不同,“孤岛”现象严重。比如央行征信主要针对银行信贷业务的统计,芝麻征信依托淘宝、天猫的消费数据,腾讯征信则从QQ和微信用户使用习惯中收集讯息,在各自的信息闭环中,很容易凸显“同人不同信”的问题。甚至,即便在同一平台,信息与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也曾饱受质疑,例如,是否因为在婚恋市场存在失信,就可以全盘否定在信贷市场的消费行为?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待明晰。

更令人在意的是,信用分的算法离不开个人数据权利的让渡。征信方希望尽可能多地读取个人信息以“洞察人性”,用户端却小心谨慎地拿捏个人隐私的边界。业界的良心操守固然重要,但制度与技术的双重呵护,才是信用得以纵横市场的倚仗。因此,信用法、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等立法研究和信用信息标准的制定,令人期待。

(摘编自2017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漫画以及相关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信用制度建设效力已显现,正发挥着它积极的导引和规范作用。
B.信用良好的公民,已经可以在日趋完善的信用制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
C.尽管信用制度建设日趋成熟,但仍有少数社会成员不能自觉维护个人信用。
D.信用有问题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的戾气日益增多,这也需社会给予正确引导。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徐潇然的信用卡额度一直在涨,这说明个人信用好者更易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B.各行各业都在强调个人信用,还将会继续发展下去,这预示着无信用者将失去生存权
C.社会应警惕商家推出的芝麻信用“刷分”服务,因为它对社会信用会产生巨大损害。
D.不积极维护自己信用的人只在少数,而且只要加大惩处力度就能让他们“改邪归正”。
E.信用应用前景光明,但信用风险如影相随,因此完善我们的信用制度仍然任重道远。
【小题3】信用对生存日趋重要,而作为信用主体的个人或企业应该怎样正确维护自己的信用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斌,字仲文,大同弘州人。性警敏,世祖在潜丘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邻吉歹,将游骑戍淮南。卜邻吉歹甚敬礼之。使斌觇敌形势。斌潜袭之,多所俘获。俄丁父忧,袭授金符,为总管。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入见,陈时政得失,甚合帝意。时帝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面斥是非,无所讳避。帝幸上都,尝召斌,斌下马步从。帝命之骑,因问为治大体当何先。斌以任相对。帝曰:“汝为我举可为相者。”斌以安童、史天泽对,帝默然良久。斌曰:“陛下岂以臣猥鄙,所举未允公议,有所惑欤?今近臣咸在,乞采众言,陛下裁之。”帝俞其请,斌立马扬言曰:“敕问安童为相可否?”众欢呼万岁。帝悦,遂并相二人。除斌左右司郎中。每进见,必与近臣偕,其所献替,虽执政大臣有不得闻者,故人多忌之。会阿合马立制国用使司,专总财府,一以掊克为事。斌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于帝前屡斥其奸。
至元五年,大兵南征,道寿张。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于是下兵士于狱,自是众莫敢犯。十二年十月,围潭州,阿里海涯中流矢,战不利。斌挟盾先登,夺木栅据之。阿里海涯持酒劳曰:“取此城,公之力也。”斌曰:“潭人胆破矣。若敛兵不进,许其来降,则土地人民皆我有,自湖以南,连城数十,可传檄而定,若纵兵急攻,彼无噍类,得空城何益!”阿里海涯从之,遣人开示祸福,城人出降。诸将怒其久抗,咸欲屠之。斌喻以兴师本意,诸将曰:“百姓当如公说,兵必诛之。”斌曰:“彼各为其主耳,宜旌之,以劝未附者。”诸将乃止。潭人德之,为立生祠。
阿合马擅权,廷臣莫敢言。斌极言阿合马奸蠹。帝乃遣人按问之,黜其亲党,检核其不法事,罢天下转运司,海内称快。迁斌江淮行省左丞。既至,凡蠹国病民之政,悉革之,仍条具以闻。阿合马屏其疏不上。乃诬阿里伯与斌盗河南营田府府官粮四十万石,命刑部尚书李子忠按其事,逮营田提控案牍宋钦其下狱。钦其不承。以酷刑讯之,不改辞。阿合马益怒,复遣北京行省参知政事张澍等四人杂治之。斌与阿里伯俱论死。裕宗在东宫闻之,方食,投著恻然,遣吏止之,已不及矣。天下冤之。至大初,追封郑国公,谥忠毅。
(节选自《新元史》,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B.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C.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D.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父忧,指遭逢父亲丧事,古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父母去世,无论官居何职,在任何情况下,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一年。
B.金符的意思有两种,一是古代谓天赐与人君的符瑞,以为受命之凭证,犹符命,二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包括钢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
C.至元,是中国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取《易经》“至哉坤元”之意,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蕴含着帝王君临天下宜示正统的特殊意义。
D.“立生祠”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即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一般是百姓们出于对官员有德政于民的感激,因而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崔斌机敏多智。他在辅助卜邻吉歹守准南时,受命侦查敌方形势时就敢于偷袭敌方,俘获很多敌人,已经显示出不凡的军事才干。
B.崔斌虽然是汉臣,但深受皇帝信任。他常和近臣一起觐见皇帝,其对皇帝劝善改过的意见,即使是国家的主政大臣也不得而知。
C.崔斌正直敢言,不畏权势。他在皇帝面前痛斥阿合马借设立制国用使的职位搜刮民财,盗窃国库,并揭发阿合马的其他奸行,最终为阿合马所害。
D.崔斌治军严明,爱护百姓。攻打潭州途中听闻百姓投诉,他便驱马飞奔找到主将为百姓申冤,破城后苦心劝告诸将,阻止了元军泄愤屠城的计划。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陛下岂以臣猥鄙,所举未允公议,有所惑欤?今近臣咸在,乞采众言,陛下裁之。
②帝乃遣人按问之,黜其亲党,检核其不法事,罢天下转运司,海内称快。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只是国产动画的初始一战。与此同时,80~90%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都低于1亿,市场完全是由少数头部爆款电影支撑的。归根结底,国产动画的崛起需要持续、大量的优质作品产出。现在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

国产动画从“少儿向”走向“全年龄向”。成年人对于幻想与感动的需求有过之而无不及。2018年我国动漫用户的规模有3.46亿人,而且还在以12.3%的增速扩张。根据我们的监测,20至29岁的高付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群体在动画电影占比最高超过50%,在网络动画中占比至少超过40%。由于历史原因,国产动画一直以“少儿向”为主,但是《哪吒》的成功,正是“全年龄向”的胜利。“全年龄向”动画电影可能会迟到,但不会永远缺席。

动画的命脉是人才,故事是画龙点睛,技术是锦上添花。动画行业必须以高质量的作品,形成票房和口碑的正反馈。其实,目前国产动画行业的技术水平已经不低了,最大的瓶颈在于人才:大批专业人才被待遇更好的游戏行业抢走了。幸运的是,资本涌入正在改变动画行业的人才稀缺状况。优秀故事也是稀缺资源,但是可以通过漫画、小说改编解决一部分。

动画电影的盈利波动性高,制作周期长,产能有限。《大圣归来》《哪吒》这样的爆款动画电影具备标杆效应,给动画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但是,动画电影的本质还是电影,可预见性低,制作周期长,现金回收周期更长。在同等条件下,动画电影的产能远低于番剧(日本连载动画电视剧,属于二次元用户常用语)。国产动画的发展不能依靠少数爆款电影,而要形成多平台、多品类、头部和长尾并存的产品矩阵。

(摘编自裴培《《哪吒》之后,中国动画行业会怎样?》)

材料二: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家证券研究所)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一批探讨成人世界话题、兼顾儿童观影取向的动画电影,同时日益精良的制作画面和紧凑的故事情节使观众对国产动画的好感度不断提升,进而推动着动画电影行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进入2019年后,中国动画电影再次迎来发展“小高峰”,整体票房表现良好。总体来说,国产动画电影在国家“政策深化落地,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下进入发展新阶段,出台的各项对动画电影“化泥护花”的扶持政策成功地助力其蓬勃发展,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主体和影片数量的规模不断扩大,制片水平及质量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基于当前现状,未来中国动画电影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在题材的选择方面,将更有意识创作面向全年龄观众的动画电影并以此作为攻坚重点,当然也要兼顾低幼市场,才能使低龄向动画电影和成人向动画电影、合家欢向动画电影并驾齐驱,为创作者和观影者都提供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推动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在影片的宣传发行方面,受众定位的精准与否直接决定了宣发指导原则并关乎票房,只有精准定位好目标观影人群后,各种宣发的策略措施才能行之有效。在故事的讲述方面,将更多着眼于题材选择、内容布局、世界观构建和角色塑造,把创意、趣味、责任、专业性与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解读、对当代社会问题的考虑、对国外同类产品的借鉴融合到一起,改编与原创两轮驱动,既要“民族化”,也要“化为民族的”。

(摘编自搜狐网《2019年中国动画电影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进入发展新阶段,迎来全方面提高》)

【小题1】下列不属于推动中国动画电影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因素的一项是
A.中国动画电影从“少儿向”走向“全年龄向”。
B.中国动画电影故事情节紧凑,制作画面日益精良。
C.国家的扶持政策成功助力中国动画电影蓬勃发展。
D.持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票房低于1亿的国产动画电影相比较,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属于支撑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少数头部爆款电影之一。
B.中国动画电影在目标观影人群定位上的变化,和20至29岁的高付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群体在动画电影占比最高超过50%的调查数据有关。
C.2015年到2016年,我国进口日本动画片的数量大幅减少,但花费却大幅增加,日本刻意涨价正是因为我国的动画片尚不能满足需要。
D.从材料二两幅图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日本成为我国进口动画片的重要地,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资金流向也与此吻合。
【小题3】你认为基于当前现状,国产动画要崛起应解决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