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多国开展联合搜寻至今未果。搜寻船只探测到疑似客机黑匣子的脉冲信号,成为失联航班MH370谜团中一个重大突破。那么什么是黑匣子?它对于失事飞机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黑匣子其实是航空飞行记录器的俗称。它并非黑色,而是国际通用的橘红色,并涂有反射条带。之所以叫黑匣子,一种说法是飞机失事后它被火烧后呈黑色;另一种说法是它里面存储的东西对飞机事故的鉴定意义重大,过于神秘。
1953年,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民航班机“彗星”号坠毁,澳大利亚航空燃料专家戴维·沃伦参加调查。鉴于该事故没有目击者和幸存者,沃伦设想将飞行员的对话和飞行数据保存在抗坠毁和防火装置中,就可为飞机失事提供调查线索。1956年,沃伦设计出能保存4小时语音和飞行数据的世界上第一个黑匣子。黑匣子的外观一般为长方体,大小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一般由基座和坠毁生存单元构成,其外形像个平板拖车。其中“车头”和“平板”部分一起构成基座,“平板”上的圆柱体是装有水下定位信标机的坠毁生存单元。基座和坠毁生存单元内部安装有各种电路板,及时接收飞机飞行中各种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并自动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连续进行记录。坠毁生存单元是黑匣子的核心部件,它内部安装有数据存储卡,存储卡被多个保护层包裹,这种保护使它防撞击、耐高温、防腐蚀。目前,民用、军用飞机安装的黑匣子包括:飞行数据记录仪(FDR)和舱声录音器(CVR)。前者用于记录飞机飞行高度、速度、航向及飞机的飞行状况、机上设备工作情况等,记录时间可达25小时;后者用于记录人员话音和驾驶舱内音响,记录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2个小时。空难发生后,如果飞机坠入水中,黑匣子上安装的信标机会自动启动,向四面八方发射出特定频率(例如37.5千赫)的无线电信号。搜寻人员找到黑匣子后,采用最安全的方式将其护送到专业译码机构,由专业人员对破损的黑匣子完成飞行信息下载后,再由飞机、飞行、事故分析等各类专家一起对信息进行判读、分析。黑匣子作为飞行事故调查最主要的客观证据已被举世公认,世界上大部分的空难原因都是通过黑匣子找出的。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一架商用运输机在爬升到万米高空后,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做了一个急速俯冲动作,最终失事坠毁。起初,调查人员根本无法解释飞机的这个诡异动作。直到通过对舱声录音器的分析才获知,原来是机长把自己年幼的儿子带进了驾驶舱,并允许他随意操纵驾驶杆,才导致了空难的发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进,黑匣子不仅对事故原因调查、定性及善后处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飞机日常维护、飞行训练监控评估等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实践表明,目前黑匣子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严重坠机事故中黑匣子会遭到破坏;发生断电事故黑匣子无法记录最后阶段的数据等。国际民航组织的专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提高FDR、CVR的防护标准要求;将“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合二为一,并在飞机上安装双套装置;配置独立电源,该电源在飞机供电中断后可自动启动,并保证记录仪和录音器继续工作半小时;增加视频记录器等等。
【小题1】下列关于黑匣子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黑匣子的外观为长方体,大小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
B.基座和坠毁生存单元内部安装了各种电路板,及时接收飞机飞行中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并自动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连续进行记录。
C.坠毁生存单元是黑匣子的核心部件,它内部安装有数据存储卡,存储卡被一个保护层包裹。
D.黑匣子防撞击、耐高温、防腐蚀,在坠机事故中能够完好保存。
【小题2】下列关于黑匣子工作原理及意义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飞行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飞机飞行高度、速度、航向及飞机的飞行状况、机上设备工作情况等,记录时间最长达25小时。
B.空难发生后,如果飞机坠入水中,黑匣子上安装的信标机会自动启动,向四面八方发射出特定频率(37.5千赫)的无线电信号。
C.专业译码机构对破损的黑匣子完成飞行信息下载后,再由飞机、飞行、事故分析等各类专家一起对信息进行判读、分析。
D.黑匣子作为飞行事故调查最主要的客观证据已被举世公认,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空难原因都是通过黑匣子找出的。
【小题3】下列关于黑匣子前景的设想错误的一项是(  )
A.“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可合二为一,并在飞机上安装双套装置。
B.舱声录音器储存飞行记录时间有限,失事航班的关键事件可能不在记录之内,因此可延长录音器记录时间。
C.配置独立电源,该电源在飞机供电中断后可自动启动,并保证记录仪和录音器继续工作。
D.增加视频记录器以便更有利于对事故原因调查、定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6-23 01:29: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智能时代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捷,也对人类隐私、生命和公平正义造成了巨大威胁和全面挑战。因此,智能时代的工程师应努力化解技术风险,并在保护隐私、关爱生命、守护公平正义等方面主动承担起自身的伦理责任,从而实现工程造福人类的目标。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个人隐私权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智能时代的工程师要担负起保护隐私的伦理责任,要努力做到:数据收集应该征得用户的同意和授权;所有数据需按照隐私程度进行分级,设置不同级别数据的使用权限;数据存储应受到严格的技术保护;密切监督,一旦出现不当使用,应严肃追责。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智能技术在挑战人类隐私的同时也能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如智能技术可以跟踪网络异常行为,防止诈骗和黑客入侵,提升网络安全防御水平,从而使人类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三类。对强人工智能产品一旦处置不当,人类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甚至走向毁灭。避免人类生命受到威胁,首要的是让机器人按照人类的伦理道德规范行事。工程师履行关爱生命的伦理责任,应该做到:做好智能产品前瞻性的伦理评估,避免智能产品伦理缺位;对智能产品开展道德代码和伦理嵌入研究,使机器“算法”遵循“善法”;坚决抵制智能武器的开发和应用,严格限制智能产品使用武器的能力;注重专能机器人的研发,限制全能机器人的设计,消除当机器人具有自我或反思能力时毁灭人类的可能性,始终将人机关系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人类的手中。
智能时代将对人类整体幸福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首先,智能时代可能导致失业率飙升,贫富差距加大。其次,智能时代的偏见或歧视频现。尤为危险的是,人工智能可能强化所习得的偏见,导致偏见走向深度化和普遍化,而不能像人一样有意识地去抵制或克服偏见。智能时代的工程师要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偏见与歧视,应在工程实践中始终做到:坚持公平原则,在工程设计或人工智能产品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平等;坚持正义原则,以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为出发点,让智能产品造福全人类而不是仅为少数人服务;坚持公平正义原则,还应对工程实践导致的利益受损方包括自然在内给予必要的爱护与补偿。
智能当道,未来已来。智能时代的工程师并不仅囿于以上伦理责任,应立足长远,并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直面问题、团结协作,积极担负起应有的伦理责任,为实现人机和谐共处,增进人类福祉而努力。
(摘编自邱德胜《智能时代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时代的工程师应当承担起自身的伦理责任,为实现工程造福人类的目标而努力。
B.在数据收集、使用、存储及监督等环节,工程师要承担起保护人类隐私的伦理责任。
C.工程师履行关爱生命的伦理责任要避免智能产品伦理缺位,掌握人机关系的主导权。
D.人工智能无法有意识地抵制或克服习得的偏见,因而导致偏见走向深度化和普遍化。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智能时代带来诸多不利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工程师应当主动担负的伦理责任。
B.文章第二段辩证分析了智能技术的两面性,旨在论述智能技术利弊共存、利能纠弊。
C.文章第三段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在智能时代工程师如何履行关爱生命的伦理责任。
D.文章论述了工程师承担伦理责任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措施,全文论证结构清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技术具有两面性,其积极的正面作用能避免智能时代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B.只要机器人行事符合人类的伦理道德规范,强人工智能就不会威胁人类生命。
C.工程师即使坚持公平正义原则,也难免会造成少部分人或自然在内的利益受损。
D.智能时代的工程师应具有忧患意识,在产品开发和应用时应努力化解技术风险。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布坎南认为:“不受任何约束的人是一头野兽。”在他看来,由普通人组成的政府所掌控的不受制约的税收和财政支出,也是这样一头野兽。首先税收的超额负担会给纳税人造成效率损失,因为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税额的大小会影响企业可支配利润的多少,而企业经营追求的是税后利润的最大化,税负过重会使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太低,投资经营的积极性遭受打击。强制性的税收还会给个人与社会造成其它损失,例如,纳税的法定义务要求纳税人收集并向税务机关准确报告个人收入和支出的信息,为此个人需要花费时间、金钱、精力,如果寻求税务顾问、会计师或律师的帮助,则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纳税人的这些时间和金钱本可以用于创造社会财富。无孔不入的税收稽查还会对纳税人的私人生活形成干扰,给人们带心理压力。税务机关不得不雇用大量人员处理日益增多的纳税人档案材料和对赋税征收入库和出库的过程进行审计,而这些人员本是可以用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的。
除了通过税收筹集财政资金,政府还可以通过借贷或向民众出售债券筹集资金,但需承诺对债券持有人还本付息,这就需要政府有未的收入,无外乎未的税收或重新借贷,归根结底,全部要由纳税人承担。因此政府借贷和政府债务很可能成为纳税人延期支付的超额负担,转移给未的纳税人。人们会清楚地认识到政府债务和未税收之间的关系吗?知道目前政府的借贷活动会增加自己的子孙的负担吗?若知道,人们就可能表示不接受这样的公债政策,若不知道,就会出现布坎南所强调的“财政错觉”。这种错觉导致财政权力任意扩张,不碰到强力约束就停不下,直到纳税人当下和未都无法承受的地步为止。
为什么政府会利用财政错觉,违反纳税人的意愿增加税收、根据自己的偏好加大公共支出呢?按照布坎南的理论,是因为政府官员也是由普通人组成的,他们有可能在增加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中谋求自己的利益。比如增加工资待遇、改善办公条件、增加“三公支出”,或者为自己谋得更多的支持者、募集更多的政治捐款等。如果纳税人通过宪政民主制度控制了政府公共开支和公共融资的决策权,那么政府公务人员的自利行为就能够得到有效的限制,由于纳税人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的问题,决定公共财政决策的纳税人应该是委托人,而政府的公务人员则应该是纳税人的代理人,但在实践中,这一对关系被完全弄颠倒了。
——节选自《从维克塞尔到布坎南》(《读书》2012第4期)
【小题1】在布坎南看来,政府不受制约的税收和财政支出表现为 。(4分)
【小题2】下列叙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税收负担过重有可能影响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
B.雇用大量税收工作人员,就减少了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人员。
C.不受制约的税收负担会导致“财政错觉”的出现。
D.政府的强制性的税收只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损失。
【小题3】【小题4】下面的哪句话最能体现布坎南的思想,请依据本文判断(  )
A.官僚不是天使。
B.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C.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情不能避免:税收与死亡。
D.我们从未见过甲、乙两犬公平、审慎地交换骨头。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人为何一面仇富一面拜金?
①现在的中国社会,有太多的事,让人看不懂,比如:心里骂着有钱人,还一心想成为有钱人,一边仇富,一边拜金。
②2012年7月11日,英国《经济学人》发布了全球“仇富榜”,展示了受调查的23个国家国民的仇富情况。在这张榜单上,中国位列倒数第四,让很多中国人感觉很意外,在普通百姓看来,中国应位列正数第四还差不多,中国人怎么能不仇富呢?用专家的话说,这个榜没有反映真实的经济心态。在笔者看来,这个榜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最真实的莫过于我们身边,不必看世界。富二代用零花钱买跑车,拾荒者用零花钱活命,城市里的孩子手拿iPad玩着游戏,山区的孩子有的连吃个苹果都不容易,这种反差之下,谁能不仇富呢?
③一份调查显示,有96%的中国民众说他们憎恨富人。
④金钱掩盖了出生、性别、学历等一切看似公平的东西。人与人本应是平等的,而用金钱做尺来衡量,人与人又是那么的不平等。所有那些对私人会所、奢侈品、保时捷911.玛莎拉蒂可望而不可及的人,忍受着贫穷带来的卑微,没有任何的安全感,凡此种种不是都可以成为他们仇富的理由吗?
⑤盲目地仇富并不足取,一夜暴富也不是什么罪过,毕竟贫穷不是美德,而当金钱掩盖了出生、性别、学历等一切看似公平的东西。人们的味觉对富有变得越来越敏感,珠光宝气、一身名牌地走在街上,不自觉地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哪管他是文盲、甚至有些白痴。富有显示于外,内在的东西人们却不在意,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现状。
⑥我们很容易把这种仇富现象斥之为酸葡萄心理,告诫中国民众该多花时间挣钱而不是仇富。穷惯了的中国人,追求财富也是正当的需求,仇视富人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社会。可是,为什么仇富?这是我们更需要思考的问题。富人利用国家发展过程中法律制度不规范的空隙,不平等地享受及获取了大量资源并迅速致富。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只顾自己做大、做强,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中国人仇富的主要因素。其他的社会因素还有诸如社会资源在分配过程中严重不公平以及对低收入者关注不够,造成众多低收入者的不满,等等。
⑦骂着有钱人,更多的中国人同时贪婪地做着发财梦,买张彩票,然后一夜暴富是很多人最最简单的理想。一般人都认为美国人很贪婪,但国际知名民意调查机构Ipsos近日发布的一份全球性调查数据显示,这样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是:东方人比西方人更看重金钱,转型国家的民众比发达国家的人更爱钱,而集中了这两个因素的中国人,才是这个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拜金主义者。说到拜金,我们不难想到“宁愿坐在宝马车里边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等等那些游走法律边缘,挑战道德底线的荒唐嚣张之举。
⑧我们能容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畸形现象,但不能长期容忍刻意追求拜金主义;如果是这样,那么再多的钱也买不回那种淳朴的充满人情味的和谐社会氛围。
⑨仇富和拜金都是一种变态心理,在这样的扭曲心态下人民还有幸福可言吗?只有端正自己的心态,试着用另一只眼看世界,也许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珍惜现在拥有的比金钱还要重要的东西,用宽容的心去包容这个世界,快乐就会追随左右,少些品头论足,多些脚踏实地地去工作。
(财经网)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心里骂着有钱人,却一心想成为有钱人,这在中国社会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B.英国《经济学人》关于各国国民仇富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仇富情况位列全球倒数第四。
C.因为当代中国人们对富有变得越来越敏感,所以珠光宝气、一身名牌地走在街上,自然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D.中国很多先富起来的人,拥有大量资源,只顾自己做大、做强,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
E.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兼具“东方人”和“转型国家的民众”两个因素的中国人是最拜金的。
【小题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仇富或拜金心理表现的一项是( )
A.“宁愿坐在宝马车里边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
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学习动机。
C.广大民众仰慕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大奖的袁隆平。
D.某人看到一辆豪车发生车祸的场面,大呼“大快人心”。
【小题3】请根据文意,概括中国人一面仇富一面拜金的原因。
【小题4】请根据文意,概括作者对于财富、金钱的态度。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粉丝经济”正在打破着什么
钱好
日前,少年偶像团体“TFBoys”的成员王俊凯过生日,粉丝专门请来美国当地舞团在纽约时代广场进行“快闪”表演,并包下时代广场11块LED大屏为偶像庆生。“粉丝经济”以这样一种高调的方式,再次引起世人注目。
如果仍然从传统的追星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实在疯狂到令人无法理解。但有研究者指出,相比以往一味地购买明星周边产品、跟在偶像身后“围追堵截”,这一事件实际上预示了“粉丝经济”正在经历的新变化,今天的粉丝文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佳山说:“过去,人们常用‘脑残粉’来形容追星的盲目,但这个词语已不适用于现在的粉丝了。”他以“韩粉”举例表示,这在人们的印象中,曾经是一个对韩国明星狂热崇拜的群体,但“95后”“00后”的“韩粉”会主动对明星提出要求,对经纪公司施加压力,不许他们在言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有任何侵犯。这份理智背后,固然有这一代年轻人独特的成长环境的影响。作为普遍接受良好教育的独生子女,这些粉丝往往更独立、有主见。
同时,在孙佳山看来,新一代粉丝有着“真实消费”的需求。“以往的粉丝崇拜完美的明星形象,这种追求也导致了他们的不理性。所以刘德华结婚的消息公开后,会出现粉丝自杀的极端情况。”但是,完美型明星对今天的粉丝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年轻人更喜欢与自己接近的,有“伴生性”、真实感的明星,诸如鹿晗、吴亦凡等新一代人气偶像皆是如此,粉丝一步步见证了他们出道后的成长历程,也乐于看到他们分享日常生活的点滴,甚至偶像的缺点也会拉近与粉丝之间的距离。里约奥运会期间,傅园慧率真可爱的言谈为她赢得数百万粉丝,就是“真实消费”的一个鲜活案例。正是对真实感的追求,让新一代粉丝远离了“迷信式”的盲目追星,对偶像能有更加理智的平常心。
粉丝们的“惊人手笔”,远不止“承包”时代广场这一桩。在偶像生日当天包地铁、包飞机都是近两年的寻常事。更多粉丝为偶像承担起了宣传、公益等活动。王嘉尔的粉丝集体为他购买某知名视频网站的广告;鹿晗的粉丝则在《重返20岁》上映期间在影院包场,请养老院的老人免费观影;黄子韬与经纪公司解约后一度面临形象危机,其粉丝主动以他的名义向埃博拉疫病区捐款,还筹建了一片公益森林,帮助他重塑形象。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追星,今天“粉丝经济”已然能够替代传统的经纪公司,进行偶像的包装、宣传工作;拥有了强大的能量。
面对这股巨大的经济、文化、社会力量,相比用固有思路一味批判、压制,简单的“堵”和“批”已然不合时宜,如何真正理解、对话背后的群体,并合理运用这股能量,是更值得业界思考的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波轰轰烈烈的“粉丝经济”,很大程度上正在推动新旧两种明星制的更迭———在20世纪的传统明星制中,电影、电视是主要的晋升途径,因此,传统的明星制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垄断性和排他性,而建立在“粉丝经济”基础之上的全新明星制,为众多三四线演员、艺坛新秀,乃至“网红”,提供了成为明星的机会。比如鹿晗在成为大众熟知的偶像之前,已经作为演唱团体“EXO”的一员,拥有无数拥趸。换句话说,电影、电视不再是造星的唯一途径,“粉丝经济”为更多普通艺人的成名降低了门槛。
不得不承认,当下一些依托“粉丝经济”走红的新生代偶像,接替了传统大牌明星的位置,继续享受着“天价薪酬”,资金泡沫也是“粉丝经济”时代文娱行业仍需警惕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只要合理利用粉丝的能量,“粉丝经济”将大有可为,很可能成为打破资源垄断等行业困局的契机。
(选自《文汇报》2016年10月16日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
【小题2】与传统的追星行为相比,今天的粉丝文化有什么特点。
【小题3】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对待粉丝经济?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