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起到今天,由1G到4G,再到即将来临的5G,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976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珀首先将无线电应用于移动电话。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并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同年,国际无线电大会批准了800到900兆赫频段用于移动电话的频率分配方案,正式开启了移动通信新纪元。在此之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都开始建设基于频分复用技术(FDMA)和模拟调制技术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即1G。1G系统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安全性和抗干扰性存在较大问题,因此手机无法真正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价格更是非常昂贵,成为当时的一种奢侈品和财富的象征。相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都还记得,风衣、墨镜、大哥大这样的打扮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可是非常有派头。
即将迈入21世纪时,通信技术进入了2G时代。和1G不同,2G采用的是数字传输技术。这极大的提高了通信传输的保密性。2G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规格所发展出来的,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CDMA规格,复用Multiplexing形式。随着2G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流行,虽然价格仍然较贵,但不再是奢侈品。诺基亚3110、摩托罗拉8200C等经典机型更是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应运而生。3G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智能手机的发展, 3G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几百KB每秒,人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浏览网页,收发邮件。
2008年3月,国际电信联盟指定了4G标准。要求峰值速度在高速移动的通信(如在火车和汽车上使用)达到100Mbit/s,固定或低速移动的通信(如行人和定点上网的用户)达到1Gbit/s。
1G时我们用手机打电话,2G时我们能互发短信、看文字信息,3G时上网看图片,而4G时我们看视频和直播。从1G到4G,不仅信号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上网也越来越快了。那么即将到来的5G会比4G有哪些突破呢?根据国际通信标准组织的定义,5G将具有三大特点:
大带宽:下载速率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将是当前4G上网速率的10倍。
低延时:5G的理论延时是1毫秒,是4G延时的几十分之一,基本达到了准实时的水平。
广联接:5G单通信小区可以连接的物联网终端数量理论值将达到百万级别,是4G的十倍以上。
5G的三个特点分别“催化”出未来三类应用场景:
第一,“快”——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有了5G,VR/AR技术与全息通信的速率提高了,360°的画面清晰而稳定的呈现,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远隔万里却身临其境”的神奇。
第二,“稳”——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延时和高可靠性,即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稳定。5G网络让医生在“混合现实”工具的帮助下完成精准的开颅手术,比“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更精准。
5G技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它还推动了无人驾驶汽车。例如,普通人踩刹车的反应速度大约是0.4秒,而在5G场景下无人车的反应速度有望不到1毫秒,这无疑是无人驾驶可能最终获得使用者信任的基础之一。无人驾驶这块巨大的蛋糕正吸引全球众多企业关注。
第三,“密”——5G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
材料二
华为在5G发展中的基站和手机技术
无线电频谱的特点是频率越高,允许分配的带宽范围越大,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数据量就越大。通信频谱从1G的900兆赫兹提升到4G的1800兆赫兹以上,而国际电信标准组织定义的5G的主流频段是3000-6000兆赫之间。然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衰减非常厉害,传递的距离就短,也容易被阻挡,用户体验上就会不达标。
如果说高频谱的有效应用能让更多人传递更多的信息,那么决定信号覆盖的基站则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更好的传递信息。通常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是一个以基站为圆心的一个圆,在这个圆之内的手机都可以被这个基站的信号所覆盖。离基站近的地方信号就会好,上网速度就会很快,打电话也更清楚。
5G为了信号稳定,运营商可以多建基站,而这样一来工程量巨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多出的成本也会分摊到消费者头上。而华为通过分析现有站点存在的情况,开发出了三种新基站技术,即包括“1+1站点”、“全刀片站点”和“0站址站点”,全面解决了5G基站的推广成本问题。
这其中,“1+1站点”主要通过电源叠加,将现有模块简化,解决30%的站点的电源系统不足问题。“全刀片站点”则是将模块标准化,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站点占地大,费用高,安装维护复杂的问题。“0站址站点”则不需要额外增加基站或者模块,通过“三层立体组网”的理念,将传统的基站增加杆站层组网,真正实现了现在资源共享。如果三种技术全面实施,基站的建设成本将至少节约50%。
5G小基站,全世界只有华为才能做到。正是如此,华为虽然受到美国等国阻扰,还是获得了32份订单,华为5G基站发货量超过4万个。
从5G基站到5G智能手机,华为无一不是领先世界的领跑者。当地时间2019年2月24日,华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式发布了首款5G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 8GB+512GB组合,售价2299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75万元,国内售价减少4000元,预计于2019年6月份发售。据了解,HUAWEI Mate X搭载业界首款7nm 5G多模终端芯片——巴龙 5000,理论峰值下载速率可达业界最快的4.6Gbps,能带来5G疾速通信联接体验。现场测试结果显示,下载一部1G大小的电影只需要3秒的时间。这款产品还采用全新升级的4500mAh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全球最快的55W超级快充,最大限度满足5G时代的全新续航需求。它的突出特点是采用一整张高强度柔性OLED显示屏,采用鹰翼式折叠设计,通过华为自研的革命性铰链技术,将手机+平板两种形态合而为一,实现一体化的折叠形态,兼具手机和平板两种形态, 闭合后是便携舒适的6.6英寸大屏手机,展开后仅5.4毫米轻薄厚度,变身为轻盈灵巧的8英寸平板。在展开状态下,它是一款移动办公与娱乐神器,在浏览网页、查看邮件同时,还能在游戏中给人沉浸式大屏体验。不仅如此,它展开后大屏幕可一分为二,编辑邮件时可以直接从图库中拖拽需要的图片,高效便捷。
从上游的芯片、基站,到5G手机、VR/AR设备,高清电视等5G产品,再到自动驾驶、智慧工厂、智能家居等未来的应用场景,未来5G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
【小题1】根据材料内容,关于1G的相关叙述,
错误的一项是( )
A.1G通信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历时二十余年。 |
B.第一代移动电话使用的频段是800到900兆赫。 |
C.1G是基于频分复用技术和模拟调制技术建立的。 |
D.大哥大采用模拟信号,因为其安全性得到追捧。 |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关于2G至4G通讯技术的叙述,
错误的一项是( )
A.2G采用的是数字传输技术, 手机走入寻常百姓家。 |
B.2G的技术是TDMA 规格和CDMA规格的融合。 |
C.3G采用的是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
D.从2G到4G,信号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 |
【小题3】根据5G的特点,下列应用场景的描述
错误的是( )
A.5G的大宽带,让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深圳分会场实现了网络直播。 |
B.5G 速度快,通过VR眼镜在丽江古城可以看到昆明海埂大坝海鸥飞翔。 |
C.5G的低延时,使孟超医院完成了50公里外远程实验动物肝小叶切除手术。 |
D.5G背景下,无人车的刹车速度比普通人快许多,不会再出现交通事故。 |
【小题4】关于5G基站建设叙述
错误的一项是( )
A.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越长,带宽越大,速度越快,传递距离越长。 |
B.国际电信标准组织定义的5G的主流频率和4G频率相比,大幅提高。 |
C.可以通过多建基站来缓解高频率信号的衰减,但是通讯成本会提高。 |
D.手机在接收信号过程中,离基站越远,信号强度和速度会逐渐递减。 |
【小题5】关于华为5G小基站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为采用“1+1站点”,实现模块简化,解决了站点30%的电源系统不足问题。 |
B.华为采取“全刀片站点”,将模块标准化,解决了之前占地大,费用高问题。 |
C.华为的“0站址站点”,增加杆站层组网,实现资源共享,基站建设成本节约50%。 |
D.华为目前世界第一,凭借基站技术优势,打破美国阻挠,建成4万座基站。 |
【小题6】关于折叠手机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为的首款5G折叠屏手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式发售。 |
B.巴龙 5000芯片峰值下载速率最快达到4.6Gbps。 |
C.折叠手机电池具有大容量、高密度,充电快的特点。 |
D.华为手机折叠状态屏幕达到6.6英寸,厚度仅5.4毫米。 |
【小题7】结合材料一、二,根据5G的要求、特点,华为在基站建设和折叠手机领域有哪些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