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哲学的作用
哲学能够锻炼理论思维。由于哲学包含真、善、美几方面内容,因此理论思维也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求真能培养科学精神,求善能提高道德水平,求美能造就艺术素养,融汇三者,贯通一切,就能升华为“境界”。因此,有人认为哲学就是境界学。境界是人的总体文化素质,是对待世界人生的总态度。从这种意义上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可以说是对人生的反思。概言之,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是哲学的主要功用。
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是用。这是满足物质需求的用。还有另一种用,即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用。这类用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两种用互不替代。哲学作为精神产品,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应该能满足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之后,这就是最大的需要,也是哲学最大的用。
在市场经济兴起的初期,人们刚从贫困中出来,更多地追求物欲的满足,在这时候跟他谈哲学,不太容易引起他的兴趣。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不再迷恋金钱,而是更愿意细心冷静地寻找自己的适当位置,更有愿望认真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实际能力,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本领,为社会做尽可能大的贡献。这时,哲学的用处开始彰显。
哲学,“无用之用,是谓大用”。庄子讥笑惠施不善“用大”,王充对于摧残“大材”感到愤慨,杜甫伤感于“古来材大难为用”。社会发展了,哲学的用处就大了,所有具备远见卓识的人都会看到哲学的大用。哲学的用处是存在的,由于此用是隐形的、模糊的、长效的,鼠目寸光的、急功近利的人是难以看到的。
孔子周游到卫国,看到人口很多,很赞叹。弟子问:“人口多了,当政者应该做什么呢?”孔子说:“富之”,让他们富起来,首先要满足他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弟子又问:“富以后,还要做什么呢?”孔子说:“教之”,对他们进行教育。教什么没说,根据孔子思想可以推想,教的是礼乐文化,道德情操。
秦朝统一天下以后,没有使人民富起来,很快就被人民所抛弃。汉朝文帝时代使人民富起来,得到人民的拥护。富了,就容易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富者更富,富者骄暴,伤害人民。贫者更贫,无法维持起码的生活,被逼走上造反之路。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这就需要文化教育。正如孟子所说“富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富以后缺乏文化教育,人性变坏,像禽兽一样。
孔子“富而后教”思想深刻反映了人性的特点,与马克思主义相一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首先要吃饭、穿衣,然后才能进行宗教活动和哲学研究。哲学是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看似没用,却是社会和谐文明的基础。没有它,人类社会就会停留在野蛮状态。哲学看似无用,实有大用。健康和智慧都是千金难买的,只有蠢人才以为无用。
(节选自周桂钿《哲学有什么用》,《光明日报》2017年05月22日15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能够锻炼人的理论思维;哲学的内容包含真、善、美这几方面,所以理论思维也蕴涵有真、善、美的内容。
B.哲学被公认是境界学,其依据是哲学能够将求真、求善和求美三者融汇贯通而升华为“境界”。
C.按照“境界是人的总体文化素质,是对待世界人生的总态度”的说法,可把哲学看成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和文学、艺术、宗教均属于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用,哲学作为精神产品应该能满足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的需要除了精神需求的用,还有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后者属于满足物质需求的用。
B.人们在市场经济兴起初期还未变富裕,滑处在更多地追求物欲满足的阶段,对哲学不太感兴趣。
C.到了不再迷恋金钱的阶段,人们会更期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实际能力,哲学的用处开始彰显。
D.富有远见卓识之人能够看到哲学的大用,而目光短浅之人则很难看到,也就没有精神方面的追求。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笑惠施不善“用大”,王充论述摧残“大材”,杜甫说“古来材大难为用”,文章举这三个例子,论证了哲学有大用。
B.孔子周游到卫国,孔子的弟子问孔子,让百姓富了后还要做什么,孔子回答说教他们礼乐文化、道德情操。
C.跟统一天下后的秦朝不同,汉朝在文帝时代使人民富了起来;富后若出现贫富两极分化而贫者无法生活时,社会仍然难以安定。
D.孟子的“富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说明了人们在富裕后加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跟孔子的“富而后教”有相通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20 01:02: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8月11日至13日,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超3亿。大会预测,未来十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还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
时下,网络文学已不仅仅是以一种文学样式,更是以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的方式影响着大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40家主要网络文站已出版实体图书6443部,改编电影939部,改编电视剧千余部,改编游戏超500部,改编动漫440部。这意味着,除了3亿多的网文读者,还有更多的人在看由热门网文IP改编的影视剧,以及玩由网文IP改编的游戏。面对如此态势,政府在释放网络文学发展新的可能性的同时,需要立起评价体系的“尺子”,砌起知识产权保护的“墙壁”,搭起涤荡空气的净网“空调”。
(选自“中国文化传媒网”)
材料二
2003年,起点中文网率先创建了以读者按章付费为核心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这种付费阅读机制的建立,使得网络文学的读者不仅是单方面地阅读作品,他们更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参与者。
“要不你休息两天理一理情节,感觉得出来,后面怎么写跟完全没有大纲一样……一点订阅的想法都没有,感觉不划算。”“不得不说,三少每次写书都爱在句子后面加一个‘啊’字,刚刚开始可能会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可看多了,就有点烦了,同意的顶。”在这些评论中,从情节设计到遣词造句,读者都对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选自《网络文学:孤独写作与阅读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材料三
“网络文学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伴随粗制滥造、脱离现实、娱乐至上、过度商业化、唯市场化等问题。”北京市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在大会致辞中说。种种抄袭事件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9日下午,网络作家匪我思存连发7条微博,称流潋紫的《后宫甄環传》涉嫌抄袭她的 《冷月如霜》。除了粗制滥造和涉嫌抄袭,网络文学还存在着娱乐大众违背道德的问题。8月16日,《人民日报》撰文直指热门的穿越剧、仙侠剧躲在架空情节背后违反人伦道德的问题。
被称为“网络历史小说第一人”的月关认为,网络文学门槛低是一把双刃剑,要通过内外力共同作用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而内力就需要每一个网络作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网络文学内部发挥积极作用。网络文学在其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更需要以“匠心”打造精品。毕竟,网络文学未来的高度是由其精品化的创作道路所决定,而不是靠点击率和商业利益。
(选自“人民网”《网络文学二十年:井喷增长后还需“匠心”精品》)
材料四
在文化行业里,文学为下游的影视、有声书、动漫提供内容支撑,具体到网络文学也不例外。然而网络文学量大质低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也为后续的产业开发带来了难度。在本次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不少企业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如何让高水平的网络文学成为源头之水,从而形成全产业链良性互动的势态?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耿聃皓认为:“网文正逐渐渗入影视、出版、游戏、动漫等领域。网络文学产业与开放性的IP生态产业链之间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发现网络文学和漫画有一种互助关系,之前推漫画的时候,小说的人气也同步在走高。同时,因为这本小说的人气非常高,所以改为漫画形式后,它在漫画方面的人气积累速度也非常快。”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通过很多案例发现,网络文学与漫画有互相带动作用,并且效果非常不错。
(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出现了网络文学内容和用户层面的双爆发。
B.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已告别文学这种单一的形式,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形式。
C.读者按章付费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读者也可参与到创作过程中。
D.一些网络文学粗制滥造和涉嫌抄袭、脱离现实、娱乐至上等是当前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侧重报道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步入黄金期的具体体现,用列数字的方法详尽地说明中国网络文学生态形式的转化。
B.材料二具体引用一些读者的话,真实地再现了读者对网络作者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左右着作者的创作方向与写作思路。
C.材料三指出,网络文学出现诸多问题的唯一原因是网络文学门槛低,网络作者为了提高点击率与迎合市场,不得不改变创作道路。
D.材料四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良性、生态、高端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这也是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得以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
【小题3】如何改变当前网络文学“量大质低”的现象?请从不同角度提出你的建议。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祈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小题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B.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D.作品用比喻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小题2】文章开头,作者选择了“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回答。
【小题3】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半座桥

戴智生

半座桥又叫寡妇桥。寡妇桥无疑与寡妇有关了。

别的桥梁下面都是完整的桥洞,半座桥下面半孔洞。

古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暮归老牛,后面跟着蓑笠老翁。这是涟溪村常见的画面。

涟溪村在偏僻的山里,阡陌蜿蜒,溪涧纵横,小桥必不可少。最简易的桥,横豆两根树木,抑或架块青石板;永久性的桥就是石拱桥了,小的跨度不足一米,长的十几米远,桥下是双孔洞。

石拱桥由族人捐建,一石一挂一根--栏或有刻记。这是相当体面的事情,谁都想光宗耀祖,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涟溪村出茶出笋出木材,也出官吏,他们族姓彭氏,崇尚读书,历代都有子民考取功名。宗谱记载,四十余人先后跻身仕途,最高官职二品侍郎。族规约定,五品以上官员可在故里造桥一座。

至乾隆五十二年,涟溪村兴建石拱桥二十一座。

话说当年村里有位员外,拥有几百亩山地,县城多处店铺,经营茶叶,木材和百货。这位豪绅口碑尚可,每逢灾年必开粥厂,祠堂修缮,义塾馆维护,他捐钱最多,人称彭大善人。

彭善人有个心愿,也想在村里建座石拱桥。他卑微地找族长,族长摇头,祖宗的规矩不能破。彭善人不甘心,许下重诺,族长不敢擅断,召集几位老人商议,最终同意让他先铺一条石板路。

这路原本就有的,三里便道,极简易,村里人不常走。便道通向茶马古道,皖赣商贸必经之路。茶马古道人来人往,过了涟溪村,上行三十里才有人家,所以经常有人拐进村,借宿煮饭喂马。

虽然桥归桥路归路,彭善人还是应承了下来。

他立即包给了一位石匠。

石匠是下黄村请来的。下黄村的男人半数做石匠。黄石匠现场勘察,路基现成的,上面铺层青石板,挺容易。他估算价格,彭善人没还价,两人爽快地签字画押。

手艺人讲究信誉,黄石匠也确实不会报虚价。

黄石匠收到线就开工。采石场在青龙山,相距二十里,他开始让人把石材送过来,自己找个帮手搬石垒路。石材送来几次,黄石匠心慌了,仔细核算,造价竟然错报了一大截。

他硬着头皮找彭善人,彭善人没让座,端起盖碗茶,轻轻吹了吹碗沿,说:“价钱是你定的,我没少一文、白纸黑字!”

黄石匠无言与对。

他回去告诉老婆,沮丧地说:“这下亏死了,怎么办?”

老婆没有责备,而是平静地说:“是屎也要吃下去!”

他们成婚多年,日子虽然艰难,但彼此体贴关怀。不知何故,老婆至今没有开怀,他们听见骂人的话“做缺德事断子绝孙”,浑身便不自在,于是做事做人格外小心。

偷工减料不能做,只有省吃俭用,事必躬亲。石材不用人送了,黄石匠自己用独轮车推,老婆用根绳子在前面埋头拉,帮工辞退了,老婆抬石头,也焖饭。下饭菜是盐水炒小石子,吃口饭吮下石子咸味。生盐吃了反胃,舐过的石子洗净可以重复使用。

过去半年,路上青石板铺了三分之二,黄石匠再也无钱采购石材了。事情到了这地步,他是哑巴吃黄莲,更觉没面子,一个小项目都搞砸,以后怎么在本行当立足。

他整日唉声叹气,是夜,黄石匠在一棵樟树底下上吊了。

涟溪村的村民把他就进掩埋在荒山上。

老公一了百了,妇人又悲又恨,她恨老公懦弱,恨得潸然泪下。擦干泪,妇人央求村民在茶马古道岔路口搭间草屋,青石板不铺完,她决不离去。

她想好了,别的事情做不了,卖点茶水和马草。“宁喝生水,不喝温水。”水要烧开,不能害人路上屙肚子。夏天凉粉也做,平时备点山货,过往的行人草屋歇歇脚,借锅造饭,走时总会照顾一些生意。

三年了,她酬到钱就铺路,一丈三丈十丈,总算铺到涟溪村的西头。

西头有条小水沟,上面有块青石板,跨过去就是村里人家了。

路人把她所作所为传开来,妇人名声大噪,大家誉她刚烈女子。

彭善人不能再无动于衷了,他补偿了妇人一笔钱。

妇人号啕大哭了一会,没有眼泪。她拿着钱找族长,“钱我不需要,在沟上面建座桥吧?”

族长同意了。

为了有所区别,又不违背族规,小桥设计成半孔洞,意为半座桥。

碑石铭记了妇人事迹,村外人称这桥为寡妇桥。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写得扎实、老道,采用传统笔法,写了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B.四、五、六段先介绍了造桥的背景,刻画了涟溪村的人文厚重,为后文造桥埋下伏笔。
C.作者写寡妇桥,不说桥,先宕开一笔说修路,从修路之难,写到黄石匠之死,引出妇人继续铺路,最后才有了半孔洞的寡妇桥。
D.作者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彭善人,黄石匠和妇人的形象,每个人物都值得高度赞美。【小题2】小说中的妇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本文主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丁家斋 (孙方友)
北下街位于陈州城西南角,南起西关大街,北至朱家街。很早的时候,北下街就是回族群居的老街,到了清朝年间,回族聚居点不断由城内的“回族巷”向西扩展,北下街一带回民不断增多,只是少了一个清真寺。清末时,居住在西大街的沙、马两家富户捐资,在路西搭了个席棚,称为“经房”,回民们开始就近在此礼拜。直到1920年,回教徒才开始集资筹建清真寺。再后来,越来越多的回民围寺而居,形成了较大的回民区。
清末民国时期,西关大街的商业繁盛,也给北下街的回族同胞带走了商机。他们纷纷做起清真风味小吃,而且很快形成了气候,打出了名气。如豆沫、羊肉胡辣汤、牛骨髓油茶、绿豆糊涂、羊肉水煎包等各有特色。名气大的有盖家“宝隆铺”的小苏肉、牛肉丸子,马家烧饼,白家豆腐脑儿,丁家斋八宝莲子粥。
白家豆腐脑儿配有煮熟的咸黄豆、酱胡萝卜、黄瓜丁、酱油盐卤和适量的卤汤,卤汁鲜美,豆腐软嫩,色泽明快,老少皆宜。丁家斋八宝莲子粥是用江米、薏仁米熬制而成,吃的时候,每碗现加糖莲子、糖百合、瓜条、葡萄干儿、桃仁、杏仁、瓜子仁等多种果料和白糖桂花。糯甜、味香、爽口,且又营养丰富,颇受顾客青睐。
传说掌柜白福祥的嗓音非常好,他站在店前一声吆喝,顺风能传到朱家街。白家和丁家的店铺挨着,席棚相连,白福祥年过古稀,身板硬朗,还能站坛前卖豆腐脑儿。丁家的老主人丁百仟已过世,接班的少掌柜丁海是丁百仟的三儿子,进铺子当掌柜的那一年才21岁,熬粥配料已很内行。
与白家豆腐脑儿相比,无论制作方法和配料,丁家斋的八宝莲子粥皆属“贵族粥”,就是说,是有钱人喝的。由于它配料高档,卖价也高。当时一碗豆腐脑是一文钱,而莲子粥就需十文钱。所以前来喝粥的客人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为能与“贵人吃贵物”配套,丁家的铺子也比较高档一些:八仙桌、石鼓凳、明窗亮几。“丁记八宝莲子粥”的招牌据说是当年丁海的爷爷专请名人写的,花了50两银子。与丁家相比,白家就显得寒酸:低桌子,小矮凳,而且又破又旧,油腻腻的样子。又由于所卖的是价格低廉的大众食品,前来喝豆腐脑儿的人也多是引车卖浆之流。对这种人,低桌矮凳自然也就可以了。每每开张,摆在街边处,上面搭卷棚,给人一种很临时的感觉。前来吃饭的人也多是慌里慌张的,全不像进丁家斋喝八宝粥的客人那样把吃饭当成了某种享受。
这样,丁海就有点儿看不起白家了,觉得白家太“下里巴人”,与他们为邻总有点儿掉份儿之感。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儿顾及父辈们的交情,每天早晨开张还时不时向白老板打声招呼,可后来就很少正眼朝白家卷棚瞧了。为能抬高自家的身价,丁海开始装修门面。他花钱将店门重漆一遍,门前的走廊间原来是砖铺地,现在换成了大理石的。店门两旁还放了两尊青田石狮,又摆了几盆时令大花盆。为与花盆对称,还在屋檐下挂了四个山东莱州的红绣球。如此一翻新,丁家斋更加“阳春白雪”,更让白家显得寒酸。
可是,让丁海不解的是,他如此这般非但没引起白福祥的不满和嫉妒,相反他还非常高兴似的,每见到丁海就禁不住由衷地祝贺,而且能让人看得出那是一种真诚与善意的祝贺,毫无虚伪之处。这就让丁海有些犯难,丁、白两家店铺相邻,世代友睦。他原以为自己如此朝“贵族化”发展能引起白家的忌恨,然后搬迁或将店铺转让于他,那样他就可以再将铺面扩大,使丁家斋彻头彻尾变成“阳春白雪”,专赚富人们的锥子。不想白老汉如此死脑筋,自己如此“欺负”他,他还表示由衷的祝贺,仿佛丁家的生意是他白家的一样,跟这种毫无野心的人为邻,除非辈辈平庸下去,决不会有大的发展。
曾有那么几天,他看白家一直无动于衷,心想你不搬我搬,可又一想,回族巷是小吃一条街,如果离开此黄金地段生意肯定会受损不说,自己花这么多钱不是白装修了。更令他不可解的是,白家的生意非但没因他的“贵族化”而减弱,反而越来越红火,自家的生意反而不见长进,某些时段还仿佛不如以前。
一天,他按捺不住,向“宝隆铺”的盖老板求教。盖老板开初不愿说,逼得急了才笑了笑,说:“丁老板,你别忘了,车有车路,马有马道,你赚的是贵人的钱,而白老板赚的是穷人的钱,可天下还是穷人多呀!”丁海一听,恍然大悟。自己一心想赚富人的钱,而北下街的富人就那么多,再加上北下街本来就是小吃一条街,人家真正有钱的人压根儿就不朝这里朱。你把店铺打扮得再贵族化,可在人家眼里你的整条街就不够格儿!人家去的是闹区的大饭店,要的是档次。
后来,丁海的生意越来越清谈,门台一高,穷人不敢进,富人不愿来。再后来,终于撑不住,就将店铺盘了出去。可令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接他家店铺的不是别人,而是卖豆腐脑儿的白老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利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就交待了陈州城北下街的典型环境,它南起西关大人街北至朱家街,很早就是一条回民聚居的老街,暗示丁海生意越发清淡并最终关门的结局。
B.小说题材具有浓郁的地域与民族特色,语言质朴自然,主题鲜明突出,深得中国传统小说的韵味,文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很好地表现了丁海的个性特征。
C.生意清淡之后少掌柜丁海前去请教宝隆铺盖老板,盖老板起初并不愿说破个中原由,他怕说出实话伤了丁海的自尊,可见盖老板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D.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北下街清真风味小吃,先概括介绍其品种及特色,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后重点描写了白家豆腐脑儿与丁家斋的八宝莲子粥。
【小题2】小说中白福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白老板在丁老板装修门面后不怒反而道贺,最后又接手他盘出的店铺,小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请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0月1日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现场,造型各异的璀璨烟花随着圆舞曲轻盈跃动,牡丹盛开、蝴蝶飞舞、孔雀开屏……七棵绚烂多姿、流光溢彩的烟花树成为联欢活动的一个亮点。

三维动态特效烟花树是焰火表演的一项技术突破。七棵约25米高、排起来大约160多米宽、可变幻、多面体的烟花树,象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巨大成就,也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

据悉,本次焰火表演注重环保。特效烟花焰火药剂无重金属物质,低硫,最大程度减少了环境污染。

(摘编自澎湃新闻《绚烂又环保,蔡国强讲解国庆烟火表演的科技含量》)

材料二:

烟花是华夏民族在探索中创造的劳动成果。随着历史的积淀,它又被我们赋予了厚重的文化意义。古往今来,关于烟花的描绘流淌于丹青文墨。时至今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烟花经成为维系我们这个民族情感的纽带,这条纽带正将我们的中国特色带到七大洲、四大洋。

目前,烟花产业正面临着严冬,城市的夜空,烟花已渐凋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产业发展中的必经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大片土地都树立起高楼大厦,这对烟花燃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条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讯的高度发达,以及科技所带来的更多的娱乐方式,淡然了人们的精神慰藉;烟花本身存在的工艺问题使得人们无限放大了烟花的环保问题,在政策上对烟花产业造成了最直接的负面影响;與论产生的力量成为烟花禁放的巨大推力,许多新闻评论有意无意的都为烟花产业的发展设置了壁垒。

烟花爆竹被禁放、限放,被社会舆论推上风口浪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环保问题。近些年,由于国内环境问题的整体凸显,将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归咎于烟花燃放的论调更是甚嚣尘上。当然,传统的烟花制作采用的材料在燃放过程中对环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烟花燃放由于其时间短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烟花爆竹的燃放所造成的污染也是可控的。

(摘编自李国太《环保花炮将占据市场主流》)

材料三:

(摘编自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

材料四:

新加坡每年的国庆节都会举行烟火表演,但私人是不允许买卖和燃放鞭炮的。在新年、国庆等特定时间段,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可以出面协调,统一组织烟花爆竹的燃放活动。这种集中管理的方式,既能烘托喜庆气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居民分散燃放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可控影响。

美国的50个州都制定了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法律。其中39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允许在遵守有关联邦法律的条件下燃放。美国也更倾向于由政府或机构来组织燃放烟花,燃放的地点和时间也有很严格的规定。如果个人要购买烟花,则要经过出示身份证并填写免责声明等一系列手续。这样的做法在澳大利亚也受到推行。由于澳大利亚绝大部分城市地处沿海,因此,大多数地方政府组织的烟花会演会安排在当地的海港举行。一方面,波平如镜的海港倒映着烟花会非常美丽;另一方面,从安全、环保角度来看,海港环境空阔,便于空气流散。

(摘编自《法制日报》)

【小题1】下面材料弱化了对“烟花已渐凋零”这一观点的支持的一项是(   )
A.2019年2月,海口市用800多架飞机携带不同颜色的灯光组成各种图案,为元宵节送上了温馨祝福。
B.根据媒体报道,某地今年除夕晚到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变好,PM10、PM2.5和二氧化氮浓度均同比下降。
C.截至2019年1月,我国禁放限放烟花爆竹城市已经超过2000个,禁限放城市占全国城市高达62.2%。
D.2003年瑞士干旱严重,出于安全考虑,日内瓦州、瓦来州等地严禁燃放烟花,这使该国国庆节减色不少。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维动态特效烟花树展现了传统烟花制作技术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合,科技环保,寓意美好,在国庆联欢活动现场备受瞩目。
B.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应是燃放烟花爆竹的主体,但是该人群中总是或经常燃放烟花爆竹的比例并不比其他年龄段人群高很多。
C.从安全、环保角度来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对燃放烟花爆竹采取的做法既能有利于空气流散,又能让人们欣赏到烟花的美丽。
D.人们大都认为烟花爆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不同的人群对是否将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归咎于烟花燃放还存在一些争议。
【小题3】某报正在就“禁燃烟花爆竹”话题进行讨论,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围绕相关方对这一话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