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这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军事始终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强化军事史研究,对于推动整个历史研究,深化人们对历史现象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就中国范围而言,军事往往是历史演进的最直观表现形态。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某种意义上便是一部军事活动史,抽掉了军事内容,就谈不上有完整意义的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军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成为历史嬗变的指针。具体地说,最先进的生产力往往发源于军事领域,军事技术的进步在科技上呈现引导性的意义。《国语·齐语》记载的“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就表明军事技术的发展程度乃是整个社会生产力最高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尺。秦汉以降,军事技术的标尺地位仍没有丝毫改变,所有战争装备都是该历史时期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都起着带动其他生产领域工艺技术水平进步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中央集权,首先是对军权的集中,这从“虎符发兵制”“杯酒释兵权”,到朱元璋以“五军都督府’’代替“大都督府”,清代设置“军机处”等制度的设置和行政措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国家的法律制度与规章,也往往是在军队中首先推行,然后逐渐向社会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军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先行者,军事在国家政治发展中起着引导的作用。至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也几乎无一例外以军事为改革的主要内容,如商鞅变法中“尚首功”的措施等,更是完全以军事为中心的全面改革运动。
就世界范围而言,军事史作为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可怀疑的。西方早期的历史著作大都是军事史著作。与此相对应,军事史在历史学界,甚至整个学术界都拥有较高的地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军事学术思想,用比较规范与传统的概念来表述,就是中国古代兵学。所谓“兵学”,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探讨战争基本问题、阐述战争指导原则与一般方法、总结国防与军队建设普遍规律及其主要手段的思想学说。它起源、萌芽于夏商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实提高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发展于两宋迄明清时期,直至晚清让位于近代军事学。
概括而言,中国古代兵学主要包括历史上丰富的军事实践活动所反映的战争观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作战指导等内容,其主要文字载体是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书、其他文献典籍中的论兵之作以及唐到清朝诸多文集中有关军事的论述、“汉中对’’‘‘隆中对”等由史籍所记载的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军事言行等,它们共同构筑起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瑰丽宝库。
(选自黄朴民《军事历史与兵学文化》,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历史上,与军队、战争有关的事情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焦点,是历史演进的外在表现形式。
B.中国历史发展中.军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先进的工艺技术、优良的资源配置等往往最先使用在战争中。
C.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的强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改革举措的推行等往往会与军事相关联,这说明军事与政治关系密切。
D.中国古代兵学是一种军事学术思想,是善于征伐的古代军事学家对战争基本问题、指导原则、治军原则等研究出的思想体系。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史与中国军事活动史不可分割,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有军事生活的渗透。
B.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程度自秦汉始体现出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该时代的最高技艺都会在战争中使用。
C.军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先行者,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等往往会先在军队中实施,总结经验教训后推广到社会其他群体。
D.夏商周时中国就出现了与兵学密切相关的内容,但此时兵学没有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在宋明清时兵学得以丰富。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新旧王朝的交替、政治势力间的斗争倾轧、下层民众的起义等在中国古代大多通过战争的途径来实现。
B.在战争中使用的军事技术客观上带动其他领域工艺技术水平的进步,体现了战争在促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C.西方早期历史著作和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等大都涉及军事史,说明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军事史都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国古代的兵学研究和兵学思想很丰富,兵学研究涉及战争观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等,对它们的文字记载十分丰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03 06:04: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6月22日下午,记者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6月份,全省法院共受理校园欺凌和暴力刑事、民事案件83件,目前已审结63件。与此同时,全省法院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1000多名法官积极参与,踊跃奔走在法治宣传教育第一线,先后举办各类活动400余场,受教育师生家长37万余人,发送宣传彩页6万余份、书籍5万余册、学习用品用具1万余套,受到学生、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摘编自2017年6月23日“人民网-河南频道”)
材料二
不同类型校园暴力的具体内容:
网络欺凌(隐私、个人信息被发布到网上,在网上被同学骂、欺负等),社交欺凌(被同学传播小道消息、八卦以及被排斥、孤立等,前两项尤为严重),言语欺凌(被同学恐吓94%,被用不好听的外号称呼34.5%,遭到同学的当众嘲笑27.5%,被同学辱骂36.4%),身体欺凌(被同学敲诈、勒索或抢走东西等)。
材料三
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在各类违纪和越轨行为的发生率上都要远高于没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没有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骂人、说脏话的发生率为56.9%,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的发生率则高达85.0%;没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吵架的发生率为32.8%,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则为63.4%……在各类违纪和越轨行为中,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的发生率都差不多比没有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高一倍以上。
(摘编自《调查:有多少校园欺凌不该发生》)
材料四
从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等角度讲,学生在学校中也应该有免于恐惧的权利。在校园中,只要伤害是故意的,并导致受害学生处于惊吓或恐惧之中,无论伤害的形式如何、程度大小,都是欺凌。站在预防同类事件的角度,学校应是预防校园欺凌的第一责任人和首要责任人。一旦学校放弃对校园欺凌的干预和防范,必然会导致欺凌的盛行以及欺凌事件影响的扩大。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学校不能“和稀泥”。在对欺凌事件中的加害者进行教育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形,适时适度进行惩戒,有其必要。如果受教育权的行使受到他人严重干扰,那么暂停干扰者到校学习的举措也值得考虑。总而言之,打造一个更加安全、使学生免于恐惧的校园,需要从多方入手,保障更多人的受教育权。
(摘编自《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校园欺凌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1相关内容看,我国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率较高,应给予足够重视。
B.校园欺凌主要有网络欺凌、社交欺凌、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等主要内容。
C.社交欺凌中表现突出的是对其他同学传播有损于当事人人格品行的谣言。
D.被恐吓、被起外号、被辱骂、被嘲笑等欺凌方式的发生率依次越来越高。
【小题2】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后果严重,积极防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怎样具体防治校园欺凌呢?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窑王绝笔
曹国选
①江南乡村造房起屋,一般采用青砖蓝瓦。因此,成为会烧制传统型砖瓦的窑匠,成为众多山里人的追求。掌握烧窑绝技的,便是窑匠们顶礼膜拜的窑王。曹三元便是云岭墟一带家喻户晓、人人敬重的窑王,无论年纪大小、辈分高低,都尊称他为“三爷”。
②三爷成为窑王时,年纪不过四十,却装出一副仙翁道友的模样,山羊胡飘在胸前,手中不离一杆用古藤做的、五尺来长的烟筒。烟筒嘴是白玉琢的,由于长期吸吮,布满了红丝。烟锅是青铜打的,足有一斤重。窑王三爷爱烟筒如宝,因为这是云岭墟一带窑王的信物,是祖传约束窑匠们的指挥棒。
③窑王三爷拜受烟筒时,同时也当着祖师爷神像的面,领受从师傅口中吐出来的“诀”。看火看烟封窑,封窑敬神赶煞,作为烧窑诀窍、独家绝活,窑王必须得到真传、熟练掌握、精准运用。不然,技术再好也烧不出青砖蓝瓦,而是红砖红瓦,甚至仍是泥砖泥瓦呢!三爷从老窑王手中接过了青铜白玉烟筒,便有了一生的幸福、一世的威风,在山里人眼中,比当生产队、大队干部幸福多了、威风多了。
④然而,窑王三爷年过半百后,见地方地境造房起屋,竟然兴起了红砖红瓦,砖瓦也不用闷罐窑,而是露天烧制了。砖瓦窑经不住风霜雨雪的摧残,变成了窝陷荒地、仰天长叹的愤怒“眼睛”。新建房屋先是红砖红瓦,屋顶再不飘“山”字,而简化成了“人”字,后来竟然变成了钢筋水泥结构,“人”字屋顶也被夷为平顶,根本不再用瓦了。……徒子徒孙们几乎改换门庭、进城另寻生活路去了。连打砖抹瓦烧窑基本功已经扎实、准备接过自个手中烟筒的独生子,也干起了投机倒把的勾当。山里人见了他虽然仍叫“三爷”,只是脸上不笑、嘴巴不甜了。窑王三爷不但变成了留守老人,而且变成了孤家寡人,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冷落。
⑤窑王三爷怎么也想不通,从盘古开天地,到眼下解放几十年来,造房起屋都是兴的青砖蓝瓦,不兴红砖红瓦。红色是火,造房起屋切忌火啊!砖瓦窑不用“烧”钱,只烧柴,山里人有力气,山上有的是柴;而露天用煤炭烧窑,不但花血本,还只能出红货。这是从哪里刮来的、稀奇古怪的妖风!红极一时的窑王三爷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骨瘦如柴的他尽管走路依然鼻孔张向天,那张两边跌落的嘴却紧紧地闭着。刚好应了一句话,有钱难买老来瘦,三爷古来稀了总算还吊着一口气,不过他还咽不下。
⑥某日,五岭仿古建筑公司总经理突然登门造访,请他出山继续当窑王,而且比先前窑王还大、徒子徒孙还多呢。三爷以为是在做梦,咬指惊醒后,满口答应。窑王三爷把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讯告诉独生子,想让儿子去当技术经理,以便名正言顺地接过青铜白玉烟筒。没想到在外头飘野了的儿子却嗤之以鼻,根本不稀罕那件老古董。
⑦窑王三爷万念俱灰,苦思冥想了三日三夜,心中豁然开朗,决定使出绝招:抛弃祖传的陈规旧俗,公开招收一批徒弟,将平心所学全部吐出,绝不让半点烂在肚子里。告示一贴出,倒是吸引了男男女女一大片的眼睛,最后试着深浅前来拜师学艺的,也有二十几号人。
⑧窑王三爷读书少,讲不出许多道理,只有手把手地教徒弟,关键环节反复示范。师徒们在云岭墟后山坡一边开挖土窑,一边打砖抹瓦、收集柴草。万事俱备后,窑王三爷才择定吉日装窑。大火连烧了三日三夜,他才坐守窑门、寸步不离,不时地教徒弟们看火看烟。见焰火上了金砖,窑顶浓烟中找不出白丝来,他才一挥烟筒号令:“准备封窑!”徒弟们先是摆案请师傅敬神赶煞,接下来立即将窑门、烟道全部封死,打开蓄水池中的饮水喉颈,顿时响起动人的吸吮声。
⑨窑王三爷见到没有一点杂色、敲起来清脆悦耳的青砖蓝瓦,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见产品一出窑便被抢销一空,心里更比吃了蜜还甜。
⑩从烧第二窑货开始,窑王三爷便放手让徒弟们操作。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再次打开窑门时,但见产品成色更好,窑王三爷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一口气却没有再提上来了。
然而,就在徒弟们装殓师傅时,却见窑王三爷的眼睛突然睁开了,尽管山里人绞尽脑汁、忽尽办法,老人家的眼睛也没有合拢。这时,有能弟聊起师傅生前曾经说过:他百年之日,要用青砖做枕头、蓝瓦当被子。大家立即在棺材大头摆上一路青砖,请进师傅躺下后,又将蓝瓦叠盖在他身上。奇怪!窑王三爷果然眉闭眼闭,眉宇间露出了称心的笑纹。
(2016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介绍江南起屋的特征、窑王的地位,以及当地青砖蓝瓦与红砖红瓦在不同时代流行的情况,巧妙地交代了社会环境,颇具匠心。
B.“红色是火、造房起屋切忌火啊”是心理描写,表明窑王三爷对当今建房流行使用红砖红瓦的现象的困惑,主要表现出他迷信而善良的性格。
C.窑王三爷珍视白玉筒与他儿子拒绝继承白玉筒之间的矛盾、许多徒子徒孙改换门庭另谋生路的行为,均暗示了窑王备受冷遇的原因。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窑王三爷的起伏人生,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并蕴含了作者对当下社会某些问题的忧思。
【小题2】“一口气”在文中三次出现,请指出其不同的含义,并说明这“三次出现”的作用。
【小题3】与选文相比、《广西工人报》(2016年1月8日)发表时则删去了最后一段,你认为哪一个结尼更好?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理由。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史记》为后世史家崇奉,影响深远。除了司马迁超凡的史识和文笔之外,其创立的纪传体体例,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一体例更为全面地包罗了人类历史的诸多侧面,顺应了史学的发展。

与早前出现的记言、纪事、国别、编年等以事为主的体例不同,《史记》的大部分“列传”以及部分“本纪”“世家”,皆以人为主。从史学意义上讲,这一体例大大扩张了史学的研究视野。虽然旧有体例间或也记载文化、风俗等内容,然就其主体而言,能通过纪事表现的往往只能是政治、军事人物。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非政治、非军事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越来越多,将这些人物摈于史书之外是非常不合理的。此外,随着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日渐增多,其历史自然也成为史学家需要记录的内容。纪传体史书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像东周诸子这些学者,屈原、司马相如这些文学家, 扁鹊、仓公这些医者,都得以进入史书;而分布在中原地区周围的匈奴、两越、西南夷等诸少数民族的历史,也终于有了系统的记载。司马迁通过独特体例呈现的历史观告诉后人,历史学家面对史料也应有主体意识,历史本身和如何叙述历史并非一回事。

典章制度以及社会风俗、思想文化,是旧有体例难以覆盖的又一部分重要内容。尽管《左传》《国语》也涉及了一些关于典章制度的内容,但皆浮光掠影,不成系统。毕竟史事虽与典章制度等有关,但想通过史事系统反映这些内容是不现实的。《史记》所创造的“书”这一体例,使这些既难从事中反映、亦难在传人时体现却又无比重要的内容,终于在史书中有了依凭。其体例为班固《汉书》继承,改名为“志”,对后世正史影响极深远。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科学的兴起与“人”的淡出,这部分内容更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核心。由是观之,“书”之设立可谓超越时代,体现了司马迁深邃的史学眼光。

编年体吸收了早期的记言、纪事体的优点,而纪传体亦吸收了编年体的优点。《史记》“本纪”部分即是编年的。事实上,除了“本纪”以外,“表”也具有编年的要素, 《史记》诸表皆依时叙事,更置“表”于“本纪”之后,其余诸体之前,其意甚明。此外,《史记》还吸收了《国语》《战国策》这类国别体史书的优点。这一点体现在“世家”这一体例上,对于叙述分封制下诸侯林立的情况,可谓不二之选。

纪传体史书体例多样,内容繁杂,方便了史家通过编排篇目、内容来展现微言大义。如司马迁为项羽立“本纪”、为陈涉立“世家”,尊重他们的历史地位,体现了其不因政治因素而篡改历史事实的态度;为商人立《货殖列传》,体现了其重视商业的态度;《游侠列传》的设立,更有一抒胸中块垒之用意。后世班固等史家编排篇目亦多有此意。当然,此法不可用之太过,如后世欧阳修所著《新五代史》,即有重笔法而轻史实之讥。

《史记》创立了能够包容人类社会各方面活动的史书体例,其划时代意义难以估量。直到当代,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仍是参考纪传体史书之体例而作。由是观之,《史记》为历代正史所宗,自有其必然性。

(摘编自安子毓《(史记)与纪传体体例的史学意义》)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扩张了史学研究视野,使非政治、非军事的卓越人物得以大量进入史书。
B.《史记》创立的“书”这一体例,至今仍然是史学研究的核心,可谓是超越时代。
C.《史记》既吸收了编年体的优点,也吸收了国别体的优点,体例多样,内容繁杂。
D.《史记》创立的纪传体体例,能包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活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把纪传体体例同其他史书体例进行对比,阐明了不同体例的优劣。
B.文章多处运用例证法,论证了《史记》的纪传体体例对后世史书的深远影响。
C.文章论证纪传体方便史学家通过编排篇目等展现微言大义时,体现了辩证的思想。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从多个层面论证了《史记》为历代正史所宗的必然性。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纪传体体例更全面地包罗了人类历史的诸多侧面,所以《史记》才为后世史家崇奉。
B.如果没有纪传体史书,中原地区周围匈奴、两越等诸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可能被载人历史。
C.历史本身和如何叙述历史并非一回事,因而史学家撰写史书时可以适当轻史实而重文笔。
D.《史记》创造“书”这一体例的目的是要系统反映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思想文化等重要内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废墟上的雄鹰和蝴蝶

迟子建

①在墨西哥城国民宫观看壁画大师里维拉的作品,那斑斓的色彩,汹涌澎湃的气势,立刻让你觉得你与大手笔相逢了。这数十米长的巨幅壁画,向我们展现的是20世纪40年代以前墨西哥民族历史的风云画卷,画面上刀光剑影,战马、铠甲、长矛、弓箭、炮火、枪支,硝烟,向我们讲述了不同时代的血雨腥风。相比于这些充满了战争意味的壁画,我更喜欢二层回廊的几幅作品,那里有头戴花冠的神灵,染布和造纸的妇女以及持锹种玉米的男人。环绕着他们的,是火山、庙宇、水渠和树木。这些风景和人物,好像沐浴在晚霞中,给人无以伦比的安详感。 

②那一瞬间,两个里维拉站在了我面前,一个是拔剑怒吼的斗士,一个是柔情似水的诗人。

③里维拉不仅仅因为他的壁画在墨西哥家喻户晓,还因为他的第三任妻子,也就是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和热爱的著名画家——弗里达·卡洛。 

④弗里达·卡洛出生于墨西哥,6岁时患小儿麻痹,18岁遭遇车祸,一根钢柱刺穿了她的骨盆,全身十多处骨折。这次事故造成的恶果,使她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三十多次的手术。然而病床和轮椅并没有囚禁她,卡洛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她在自己的蓝屋中作画。蓝屋是卡洛的出生地,也是她的死亡地。卡洛的作品,大多诞生在这里。蓝屋外的墙壁是一色的海蓝色,花园里生机盎然。这亘古常青的海蓝色和这绿树红花的花园,对比起卡洛伤残的一生,总让人有些压抑和忧伤。

⑤展厅里有很多幅卡洛不同时期的照片,她那几乎连成一体的漆黑浓重的一字眉、深沉明净的大眼睛、似笑非笑的唇角、微翘的下巴,看上去是那么的坚毅、高贵而冷艳。卡洛因为不堪病痛的折磨,依赖上了烈酒、香烟和麻醉品,它们像火焰一样为她照亮了画布时,也让她的身体经受了一次又一次静静的焚烧,将她无声地推到了悬崖边。同行者中,有人在寻找那幅几乎成为她的代表作的《断裂的脊柱》,可我不想再看刺中卡洛的钢柱,不想看她的眼泪和遍布于身的钢钉,因为已看到的画作中,她那裸露着的滴血的心脏,身上横插着的箭矢,以及那哀怨而不屈的眼神,已深深刺痛了我。

⑥1954年,她画了《生命万岁》。画面是剖开的西瓜,汁液旺盛,鲜浓欲滴,那些满月、半月和锯齿形的刀痕,触目惊心。与其说这是一幅静物画,不如说这是卡洛的一幅自画像。她的一生,正是这样,刀痕累累,鲜艳夺目。辞世的最后一天,卡洛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希望离世是快乐的,我希望永不再来。”

⑦卡洛是不会再来的。她和她的作品,带着鲜明的个性色彩,无法模仿和复制,已成传奇和经典。卢浮宫收藏的首位拉美画家的作品,就是卡洛的自画像《框架》。卡洛的作品尖锐、深刻、如梦似幻,法国超现实派领袖布鲁东称卡洛的作品充满了超现实的意味,可卡洛说:“我不是什么超现实派,我画的只是自己,我所经历的一切。”这句掷地有声的回答,可以看出卡洛确实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天才。这也说明,任何的流派,对于天才的双足来说,都是可笑的小鞋。

⑧里维拉和卡洛,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在我眼里,他们就是废墟上的精灵。里维拉为了复兴墨西哥文化,在废墟上翱翔,以强健的翅膀,搏击出一片幽深广阔的艺术蓝天;而卡洛置身“废墟”上,在蓝屋里曼妙起舞,浅吟低唱……

(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小题3】卡洛画作具有怎样的“个性色彩”?请结合全文概括。
【小题4】探究标题“废墟上的雄鹰和蝴蝶”的意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新闻)
材料一:
《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6)》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3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92.4%,夜间为74.3%。31个省会城市情况也不乐观,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87.7%,夜间为61.8%,交通干线两侧声污染相当严重。
全国最“吵”的地方,并非京沪等特大城市,而是以均值58.9分贝位列第一的贵阳,哈尔滨紧随其后。长期调研显示,哈尔滨噪声强度大跟生活习惯相关,而贵阳则是由于最近几年工地较多。
2011年3月,世卫组织一份报告首次给噪声污染“定罪”。根据世卫组织对欧洲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噪声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之后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过度暴露在噪声污染中,不仅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也正因此,噪声成为环境污染投诉高发区。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35.4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35.3%。其中,工业企业噪声类占16.9%,建筑施工噪声类占50.1%,社会生活噪声类占21.0%,交通噪声类占12.0%。尽管投诉比例居高不下,但问题的解决却十分不易。温香彩介绍,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都不同,噪声污染瞬时性、局部性、分散性很强,所以即使接到群众举报,有时很难取证,投诉经常不了了之;或者当时解决了,之后又会继续。也因此,对于噪声污染,目前的状况是“民不告,官不究”。
其实,从国家到地方都为此做出了努力。2015年,国家、地方新颁布了9部环境噪声相关标准规范,涉及风力发电机组、三轮汽车等产品的噪声测量方法,敏感建筑物项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等。2015年,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发布了21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文件,涉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调整、绿色护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与专项整治等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已开始探索一些先进的防治模式。报告显示,2015年,上海市建立起约700平方千米的外环区域城市噪声地图和数据库,声源信息及噪声数据信息的显示和查询,为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提供了有力手段。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邻居家的装修声、公路上的汽车声、小区附近的施工声……无孔不入的音波不知给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带来多少烦恼。噪声污染影响的不只是我们的心情,还有身体健康。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损伤听觉器官,还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环保部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在2015年,全国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35.4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35.3%。尽管投诉比例居高不下,但问题的解决却十分不易。一方面,噪声污染存在着瞬间性、分散性、随机性等特点,很难抓住现行;另一方面,噪声污染种类繁杂,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对于噪声的管理权限分工并不明确。居民遇到噪声污染,也往往陷入不知道究竟该向谁反映情况的困境。即便是好不容易将问题反映出去,也多是泥牛入海,再无消息。最终使得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像是向空气中打出的重拳一样,虽然强劲有力,却无着力点,从而难以发挥效果。
可喜的是,我市出台的《襄阳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暂行办法》,着重强调并纠正了上述问题。环保、公安、城管、交通等多个部门进一步理清权责,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投诉,具体划归至各个部门。今后,群众遇到相关问题可以根据法规找到直接的负责者,各个部门之间也不会再因权责不清出现相互扯皮。
该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受理单位应自举报受理之日起7日内告知举报人受理及初核情况,60日内将办理情况回复举报人,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这一要求,保障了该暂行办法能够切实落地,切实执行。
(节选自《襄阳日报》)
材料三:
20日,一场广场舞大赛在人民广场举行。赛前,市城管局人民广场管理处组织发起“广场舞文明健身倡议”。
当日上午8时,参赛的广场舞团队陆续到达人民广场。舞台一侧,一幅巨大的《广场舞文明健身倡议书》宣传板已立起来。跳舞的大妈们了解情况后,争相举起写有“噪音NO”的标牌,在倡议书上签名。一些市民见状,也积极上前参与。
市城管局人民广场管理处主任刘勇介绍,广场舞因噪音问题屡遭投诉,为了改变现状,管理处在市民中调查,并和跳舞的团队协商解决办法。
活动倡议广场舞爱好者自觉调整跳舞时间,早上7点后开始,晚上9点前结束,每次跳舞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将音量降低到60分贝。目前,在人民广场跳舞的固定团队有6支,均已自愿响应倡议。有成员还呼吁,希望更多广场舞团队也加入,大家一起拒绝扰民、舞出文明。
(节选自《楚天快报》)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从长期调研结果来看,因为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问题,非一线城市的噪音污染问题都比特大城市严重。
B.噪声污染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同时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它已经超过空气污染成为一种更严重的污染问题。
C.襄阳市暂行办法对受理单位接受和办理回复群众举报噪音问题提出了权责要求,保障了暂行办法的顺利实行。
D.人民广场举行了一场广场舞比赛,跳舞的大妈们响应“广场舞文明健身倡议”,改变了以前因噪音问题屡遭投诉的现状。
【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
A.材料一、二都谈到了噪声污染影响身心健康,环境噪声投诉居高不下,噪声投诉问题的解决十分不易等内容。
B.材料一介绍了全国城市噪声环境现状以及噪声防治工作的总体情况,材料二主要谈论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C.材料二除了报道噪声污染的特点外,更侧重报道噪声污染的危害以及噪声污染投诉总量的变化。
D.从报道目的看,材料一侧重于从国家到地方防治解决噪声污染的问题,材料二侧重于解决环境噪声投诉的问题。
E. 三则材料都关注了噪声污染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消息内容真实可信,语言修辞手法多样,叙述方式灵活多变。
【小题3】在解决噪声污染的举措上,材料二、三报道的重心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解决广场舞噪音问题?